:::
:::
資源分類
自然科學-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17,053
Bathygobius laddi (萊氏深鰕虎)-資源代表圖
web Bathygobius laddi (萊氏深鰕虎)
邵廣昭/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臺灣魚類資料庫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學名:Bathygobius laddi(萊氏深鰕虎)俗名:萊氏深鰕虎魚、甘仔魚、狗甘仔、萊氏黑鰕虎棲息深度:0 - 10公尺形態特徵:第一背鰭:Ⅵ;第二背鰭:Ⅰ/ 9;臀鰭:Ⅰ/ 8;胸鰭:21~24,胸鰭上端前5或6根鰭條游離分枝。縱列鱗 28~32;橫列鱗 9~13。體延長,前部呈亞圓形,後部側扁。標準體長為魚體高的4.65~5.85倍。頭部稍平扁,不具皮瓣。眼居上側位,眼間距小於眼徑。鰓蓋骨上方僅有2個感覺孔(HK, L'),其中H', K'兩孔相癒合成一孔(HK)。尾鰭圓形,短於頭長;腹鰭相連癒合,末端不會延伸至肛門。體呈棕色,體側中央具多條褐色不規則的寬橫帶,橫帶可伸達腹部。頭部和鰓蓋具數條雲紋狀褐色條紋。第一背鰭無寬的深黑色縱帶,僅具2條淺色縱紋;第二背鰭具數條不規則條紋,無小黑點;胸鰭基部具1淺灰色弧形條紋;腹鰭淺色;尾鰭具4~5條不規則垂直條紋,無小黑點。(林上智、林沛立編寫 2012/10)棲所生態:暖水性底層小型魚類,棲息於潮間帶石礫海域。雜食性,以藻類及底棲無脊椎動物為食。地理分佈: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海域,由北非至印尼、臺灣、日本及澳洲等。臺灣分布於北部及東北部海域。漁業利用:小型魚類,不具漁業價值。資料來源:邵廣昭 臺灣魚類資料庫 網路電子版 http://fishdb.sinica.edu.tw, (2018-12-12)
點閱數164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1-10-24
單元課程創新示例編號:國中自然 2024 001-資源代表圖
web 單元課程創新示例編號:國中自然 2024 001
郭怡君/臺北市明湖國中國中7年級
運用Padlet呈現各組生態系類型之筆記,再利用酷AI-AI小幫手/ChatGPT輸入關鍵字詞輔助生態系歌詞創作並進行小組討論修正,最後將修正的歌詞輸入SUNO中進行音樂製作。透過合作學習和數位平台交流,提升他們的分析能力、創意思維和協作能力,並在實踐中加深對生態系知識的理解和應用。
點閱數244
下載數4
修改日期:2024-10-16
澳洲茶樹-資源代表圖
web 澳洲茶樹
曾清碩/市立新興國小國小1-6年級
原產地:澳洲 氣候帶:熱帶至亞熱帶 棲 地:沿海沼澤溼地 類 型:常綠小喬木 外觀描述:樹型直立呈圓錐形,葉線形互生,嫩葉呈黃綠色,成熟時變翠綠色,頂生花序白色瓶刷形,花呈羢 size= 類似植物鑑別特徵:常與黃金串錢柳混淆,黃金串錢柳的葉片較寬而黃,嫩枝呈下垂狀。 摘自http://www.tsherb.com.tw/indexDataDetail.php?herb_id=42
點閱數360
下載數15
修改日期:2011-10-26
校園植物-蔥蘭-資源代表圖
web 校園植物-蔥蘭
李誌偉/南投國小國小5年級
校園植物-蔥蘭
點閱數160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10-10-13
Acropoma japonicum (日本發光鯛)-資源代表圖
web Acropoma japonicum (日本發光鯛)
邵廣昭/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臺灣魚類資料庫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學名:Acropoma japonicum(日本發光鯛)俗名:日本發光鯛、大面側仔、目本仔、深水惡、目斗仔(澎湖)棲息深度:100 - 500公尺形態特徵:體長橢圓形而側扁,腹面具U形發光器。頭大,頭後部稍突起。眼大。吻短。口大,斜裂,下頜稍突出,下頜縫合處不具棘狀突起;上頜末端及眼中部;上下頜前方均具犬齒,側邊、腭骨、鋤骨則具絨毛狀齒。前鰓蓋骨後緣平滑;鰓蓋骨無棘。體被弱櫛鱗,鱗大而較不易脫落;側線鱗數43-45。背鰭兩個,相距頗近,第一背鰭具硬棘VIII,第二背鰭鰭條I+10;臀鰭與背鰭軟條部相對,基底小於最長之鰭條長,具鰭條III+7;腹鰭略小,具鰭條I+5;胸鰭長而低位;尾鰭深叉形。肛門周圍黑色,位於腹鰭末端之前。體呈銀白色,背側黃褐色;各鰭淡色。棲所生態:主要棲息於大陸棚斜坡,深度約在100-500公尺間。肉食性,以甲殼類為主食。地理分佈: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西起東非,北至日本,南至阿拉夫拉海及澳洲北部。臺灣發現於北部、西部、南部、東北部、澎湖及小琉球海域。漁業利用:可利用底拖網捕獲。一般皆當下雜魚利用。資料來源:邵廣昭 臺灣魚類資料庫 網路電子版 http://fishdb.sinica.edu.tw, (2018-12-12)
點閱數94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1-10-24
紅粉撲花3-資源代表圖
web 紅粉撲花3
黃美玲/桐林國小國小2年級
紅粉撲花
點閱數346
下載數89
修改日期:2011-11-15
Discoconulus lamprobasis (宜蘭小鱉甲蝸牛)-資源代表圖
web Discoconulus lamprobasis (宜蘭小鱉甲蝸牛)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臺灣貝類資料庫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學名:Discoconulus lamprobasis(宜蘭小鱉甲蝸牛)棲所生態:中低海拔山區落葉堆下世界地理分佈:台灣特有種台灣地理分佈:台灣北部,宜蘭,玉山國家公園郡大觀高地區資料來源: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臺灣貝類資料庫 http://shelldb.sinica.edu.tw
點閱數229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1-11-05
生活科技∕微波爐∕微波爐的加熱秘密(原理)-資源代表圖
web 生活科技∕微波爐∕微波爐的加熱秘密(原理)
朱耀明/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中7-9年級
本學習物件主要是從微波爐的故事開始,介紹波與波的應用,並帶入微波爐的原理。並讓學生了解微波爐的構造,最後也有使用時的注意事項可以叮嚀學生。
點閱數164
下載數6
修改日期:2013-09-27
生物∕動物的協調與恆定∕請勿打擾--聲音刺激對反應時間影響之探究-資源代表圖
本學習單元適合國中一年級自我學習及教師教學媒體之使用。
點閱數457
下載數2
修改日期:2013-09-27
Encheliophis gracilis (鰻形細隱魚)-資源代表圖
web Encheliophis gracilis (鰻形細隱魚)
邵廣昭/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臺灣魚類資料庫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學名:Encheliophis gracilis(鰻形細隱魚)俗名:鰻形細潛魚、隱魚、海參鰻(澎湖)、纖細隱魚棲息深度:0 - 62公尺形態特徵:體延長,稍側扁,越往後部越纖細。體寬約略等長於體高。主上頜骨不裸露也不可動,末端延伸至眼後緣下方,前頜骨不具犬齒。鰓孔開口於胸鰭基底之上方;左右鰓膜於喉部不相連合併。背鰭和臀鰭的鰭條皆低,末端則與尾鰭相連;無腹鰭。體呈暗色,散有許多的小黑斑;雄魚體色另具藍彩,雌魚則是黃彩;尾鰭上的黑斑色濃。棲所生態:以寄生的方式生活在海星、海參或海膽的體內,以吃寄主之內臟為生。仔魚行浮游生活,在頸部具有穗邊之羽狀突起,稱之為羽狀浮游階段 (Vexillifer larvae)。成魚則尋找寄主,當它想鑽入海參體內時,先用頭探索海參的肛門,然後用尾卷曲而插入肛門,再把身體伸直向後擺動,直至完全進入寄主體內。通常在一個寄主體內可找到成對的雌雄個體寄生其中。地理分佈: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之熱帶海域。臺灣發現於南部及小琉球海域。漁業利用:罕見之小型魚類,不具食用價值。特殊行為可養殖於水族館供教育用。資料來源:邵廣昭 臺灣魚類資料庫 網路電子版 http://fishdb.sinica.edu.tw, (2018-12-12)
點閱數83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1-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