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17,331
酷客科學道館-酷客廚房好科學-別再搞糊塗-烘焙的科學(二)-資源代表圖
廚房是一個充滿科學知識的地方,烹調食物的過程,就是一種科學,它整合了物理、化學、營養學、能源效率等科學內容。今天我們要來談談烘焙中的科學。烘焙要用麵粉,不論是做泡芙、吐司或是蛋糕,在製作過程中,有時候會特別把麵粉以水分或油脂燙熟,這到底是為什麼呢?麵粉中含有大量澱粉,澱粉在溫度多少度以上,會時開始產生糊化現象?這糊化現象對於甜點的成品有什麼作用和影響?想要把甜點做得好吃,別在糊里糊塗傻傻搞不清楚囉!今天我們就來弄清楚,澱粉裡的糊化現象吧!今天我們科學特務隊長要來挑戰的道館是『別糊塗道館』,而館主是我們倍思科學實驗室的Jerry老師。到底今天館主會出什麼樣的考題,來考驗我們兩隊隊長呢?而我們隊長是不是可以順利通過關卡,得到『聰明家徽章』呢?趕快成為酷客,加入我們科學道館的行列吧~
點閱數317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7-28
小發現大科學-游泳時,為什麼可以浮起來?-資源代表圖
web 小發現大科學-游泳時,為什麼可以浮起來?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
不少大小朋友都喜歡游泳這項運動,因為水有浮力,所以,我們可以在水中游泳嬉戲,不過,是誰發現了水有浮力呢?這跟偉大的科學家阿基米德有密切關係。有回阿基米德接到個難題,他思考了很久,不知該如何解決,沒想到,就在泡澡時,他有了靈感,同時也發現水有浮力。在我們生活中,有不少物品的發明,跟浮力有關,像是船、天燈等等。夏天時,許多人喜歡到游泳池或海邊游泳,如果你發現有人溺水時,該怎麼辦?可以利用「叫、叫、伸、拋、划」5步驟。發現有人溺水時,要記得這五個步驟,千萬不要冒然的下水救人,就算會游泳,也要謹慎小心。本集節目邀請台中四育國中周志偉老師介紹浮力。
點閱數240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7-28
青春創學院-光的臨界點-資源代表圖
web 青春創學院-光的臨界點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
光的臨界點
點閱數100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7-28
微型點子對撞機-當法官遇到複雜的科學世界-資源代表圖
web 微型點子對撞機-當法官遇到複雜的科學世界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
法官,被要求要不偏不倚,大公無私地根據法律判案。 但是今日社會中,有越來越多的案件,與各種科學和技術有關。沒有經過 相關學科訓練的法官,又該如何公正廉明且明察秋毫地審判呢? 當法官的工作越來越困難時,國民法官制度又真的不會增加法庭審判的難 度嗎? 本集教育廣播電台「微型點子對撞機」,邀請到新北地方法院時瑋辰法官。 我們想與你聊聊,當人類的知識越來越複雜時,法官的角色該有什麼樣的 改變?當我們也有機會坐到法官席時,我們又該有什麼樣的準備?
點閱數191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7-28
微型點子對撞機-生活好科學-離岸風力發電-資源代表圖
web 微型點子對撞機-生活好科學-離岸風力發電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
在綠能積極發展的今天,我們很容易在竹南到彰濱一代的海邊,看到一座座的風力發電機佇立著。然而,受限於台灣地狹人稠的先天環境,導致陸域風力的建置已達飽和,在未來幾年的發展有所阻礙。今天,政府與能源業者,正開始積極發展設置於海面上的離岸風力發電,他們可以不受地形、人們居住環境的限制,而盡情利用大海的廣闊空間,成為我國未來發電的主力。本集教育電台「微型點子對撞機」,邀請到參與眾多我國離岸風力發展計畫,知洋科技公司總經理湛翔智博士,為你深度探討台灣離岸風電的未來。離岸風電,顧名思義是裝設在低潮位線以外的風力發電,也就是這些風力發電機的基座,將會完全架設在海裡的海床上。雖然施工難度較高,但是離岸風電所接受的海風,不會受到陸地地形起伏的影響,而能有穩定的風力。也因為海面遼闊沒有鄰避效應,因此可以架設較大台,較大規模的風力發電機。不過,在海面上的施工,難度比起陸地工程困難許多,成本也隨之提高。為了能夠有效的建置離岸風電,在開發前,需要做好風能評估與海域環境調查,也就是要先分析這個海域適不適合興建離岸風場,確認環境許可後,再進行興建工程與運維工程所需的技術分析,預計可架設離岸風力發電機的數量,構思水下支撐結構、海底基樁、海床施工的形式。此外,離岸風力發電機在海上發電後,還需要靠格外拉社的海底電纜與變電設備將電力輸送到岸上,才能跟電網併聯。這些風力發電的設備安裝與施工,都需要在海面上進行。也因此,離岸風電的架設,還仰賴有足夠的工程船、海事工程技術與人才協助,才有辦法順利進行。涉及廣泛領域的離岸風電,雖難度門檻高,但也意味著離岸風電的發展,將可以帶動起一個龐大完整的產業。湛博士在幾年前參與離岸風力推動時,就已經看到風場開發業、發電機製造業、電線電纜業、工程顧問業、鋼構製造業、造船業、海工業等偏向工業的產業開始發展。至今,更有許多金融業、保險業、零件製造業、設備製造業、技術服務業、檢測業、認證單位等,也加入了離岸風電的產業鏈中。湛博士認為,過去幾年台灣的經濟發展策略,鮮少有像離岸風電這樣完整而龐大的產業發展機會。2013年經濟部開始推動了離岸風電的示範獎勵辦法,至2017年,獲選的三家業者都已完成設立測量風力跟海洋環境的海氣象觀測塔。在苗栗竹南外海的海洋示範風場,也完成了二架示範風機的商轉跟併聯,並陸續地通過颱風跟地震的考驗。相信在不遠的未來,一座座佇立於台灣海峽內的離岸風電,將是我們提高能源自主與抵禦氣候變遷的瑪莉亞之牆!
點閱數429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5-07-28
環保繽紛樂-除了思考 我也行動-資源代表圖
web 環保繽紛樂-除了思考 我也行動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
1小單元(生活大小事)~本週介紹「拯救宅男宅女生活大改造」,在人手一機的世代,透過網路科技可以讓我們的生活更加智能,在能源管理和結店的面向上,智慧電表將會是未來家戶的重要關鍵,一起來聽聽新北市環保局為大家帶來的介紹。2.小單元(環保小叮嚀)~本週由深坑區深坑國小劉昱圻以及汐止區秀峰國小蔡修齊分享他們的環保願景與想法。3.主題專訪(環保好生活):曾在高中推廣「一次性餐盒減量」運動的李若慈,透過與夥伴在校慶以餐盒製作裝置藝術,希望喚起更多人的環保意識,之後更藉由製作兩部自製紀錄片作為申請亮點,順利推甄上台大生物產業傳播暨發展學系,熱愛關心環境議題的若慈,現在則是關注能源轉型的議題,紀錄核電廠附近居民的故事,就來聽聽她的環保行動分享囉^^
點閱數251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7-28
Crazy實驗室-當我們「銅」在一起-資源代表圖
web Crazy實驗室-當我們「銅」在一起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
來自臺中市豐南國中的科展團隊,帶來「當我們「銅」在一起-螢光銅奈米團簇的合成及其性質之研究」,作品運用巰基苯甲酸異構物 (對巰基苯甲酸、鄰巰基苯甲酸 )與硝酸銅為反應物,巰基苯甲酸做為配位基與還原劑,以一鍋化的方式在在 70 ℃狀態下反應 30 分,能將銅奈米團簇分解至溶劑當中,形成美麗的藍色螢光銅奈米團簇,並尋找出具穩定性的金屬奈米螢光材料。邀請聽眾一探作品試驗過程的秘辛,團隊成員在科學實驗過程中又有甚麼酸甜苦辣呢?以及難以向團隊、老師、家長們啟齒的悄悄話,請鎖定這集的Crazy實驗室。
點閱數122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7-28
Crazy實驗室-好閃,別對我放電-資源代表圖
web Crazy實驗室-好閃,別對我放電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
播出日期:2018/04/07從新聞中常見雷擊的消息,無論是擊中建築物或是路人,都會造成極大的損失 ,加上最近臺灣天氣的異變,使得雷雨發生似乎很常見,因此臺中市大新國小的師生興起了研究雷擊的動機 ,他們透過實驗裝置的設計來模擬雷擊可能出現的路徑以及閃電的形狀的推敲 。最後 他們還提出避免雷擊的方法,想知道是什麼方法嗎?一定要鎖定這集的crazy實驗室節目內容。
點閱數127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7-28
小發現大科學-為什麼看到球會閃躲?-資源代表圖
web 小發現大科學-為什麼看到球會閃躲?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
為什麼看到車子來時,我們會閃躲?有球正面打來時,我們會歪曲身體?這些反應會都跟人類的神經系統有關,身體上所有的運動皆由神經系統操控,神經又分為中樞神經系統和周邊神經系統,腦和脊髓屬於中樞神經系統,周邊神經又可區分為感覺神經系統和運動神經系統。脊髓損傷是非常嚴重的神經傷害,根據統計,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脊髓損傷是由意外傷害所造成,為了避免傷害,每個人都應該具備安全知識。人體內有的神經系統都是由大腦控制嗎?如果神經斷掉了,可以接回來嗎?本集節目邀請馬偕醫院小田醫師介紹人體的神經系統,同時,也讓小朋友了解日常行為和神經有何密切的關係。
點閱數196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7-28
新科技大未來-AI腦波意念情緒解碼機-資源代表圖
web 新科技大未來-AI腦波意念情緒解碼機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
想像一下,若有一種穿戴式手環,只要戴上它就能知道自己現在的情緒如何,是不是很酷呢?腦是人類最神秘的器官,人腦意念是藉由850億個神經元彼此交會連結而產生特定的心智功能。傳統情緒辨識居多是透過臉部表情與肢體動作,而人工智慧的技術發展建立人腦與電腦之間對話的可能性,提供解讀人類心智的新科技。「新科技大未來」節目,邀請中央大學電機工程系李柏磊教授,介紹該校研究團隊利用自製無線腦波機,配合腦波乾式電極,量測全腦電波資訊,以人工技術即時解讀動作意念與情緒感知,達到腦波溝通與社交輔助的全新科技。想知道這項科技在未來會如何影響社交平台的應用,與醫生在用藥診斷上的依據嗎?不要錯過囉~
點閱數319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5-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