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自然科學-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17,325
大丁黃-資源代表圖
web 大丁黃
江素蘭/教育部自然生態學習網全齡適用
大丁黃為常綠灌木。植株主幹直立,枝頂小枝散生;葉子對生,為橢圓形至長橢圓狀卵形,上表面深綠,背面淡綠葉,葉片折斷拉開會有絲狀物;花瓣為淡紅色或黃白色,近圓形,因花朵疏生,故又名「疏花衛矛」,花期為3?6月;果實為蒴果紫紅色。樹皮含有膠質,折斷樹皮有白絲狀殘留,與中藥「杜仲」的白絲很像,故又稱為「本杜仲」或「山杜仲」,具舒筋活血、消腫止痛之效。
點閱數830
下載數9
修改日期:2024-07-16
化學∕酸與鹼∕檸檬是酸性的嗎-資源代表圖
web 化學∕酸與鹼∕檸檬是酸性的嗎
王俊豪/高雄女中國中7年級
本單元以酸的通性與鹼的通性為主軸,探討酸與鹼的定義及操作夢幻魔術杯、自製酸鹼指示劑、泡泡噴泉、蔬果顏色變變變等實驗,以加強學生對酸鹼定義的理解,其中也提及酸鹼的特性與酸鹼中和的基礎概念,讓學生對酸鹼概念更理解,且學習上更有興趣。
點閱數134
下載數4
修改日期:2013-09-27
自然科探究與實作-資源代表圖
web 自然科探究與實作
陳韻曲/林穎巧/國立華僑中學附設國中高中10-12年級
自然科探究與實作實驗
點閱數501
下載數4
修改日期:2022-07-28
Coradion altivelis (褐帶少女魚)-資源代表圖
web Coradion altivelis (褐帶少女魚)
邵廣昭/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臺灣魚類資料庫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學名:Coradion altivelis(褐帶少女魚)俗名:褐帶少女魚、大斑馬、蝶仔(臺東)、紅司公(澎湖)、虱鬢(澎湖)棲息深度:3 - 30公尺形態特徵:體甚側扁而高,略呈卵圓形。吻尖,不延長而呈管狀。眼中大,眼間隔稍圓突。前鼻孔具鼻瓣。上下頜齒細小,被肉摺蓋住不易看見;腭骨具齒。前鰓蓋骨直角形,末端彎角處稍向後延長,具細鋸齒。體被中大櫛鱗;側線完全,伸達尾鰭基。背鰭單一,硬棘VIII,軟條31-33,軟條部長於硬棘部;臀鰭硬棘III,軟條18-22。體與頭部銀白色;頭部具略窄於眼徑之眼帶,僅向下延伸至鰓蓋緣;體側前部具一由背鰭硬棘部延伸至腹鰭且上部分叉之褐色寬橫帶,後部另具一由背鰭軟條部延伸至臀鰭軟條部之褐色寬橫帶;尾柄亦具一短橫帶。背、臀鰭銀白至淡黃色,具灰白邊;腹鰭黑色;尾鰭淡色。幼魚於背鰭軟條部具眼斑。棲所生態:棲息於岩岸淤沙的水域或受保護的珊瑚礁區。生態習性不甚明瞭。地理分佈: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自安達曼海到琉球群島,南至澳洲西北部。臺灣發現於北部海域及澎湖離島。漁業利用:一般以潛水方式捕捉。為觀賞魚類,無食用經濟價值。資料來源:邵廣昭 臺灣魚類資料庫 網路電子版 http://fishdb.sinica.edu.tw, (2018-12-12)
點閱數90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1-10-24
BMd-V.1-1-02_天然災害2-資源代表圖
video BMd-V.1-1-02_天然災害2
教育部高中10-12年級
人為影響使土石流、地層下陷等災害加劇,每個人都須具備防災意識及減少破壞環境的行為
觀看次數135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4-01-25
自然筆記-中研院黃宣衛老師談「成為池上」-資源代表圖
web 自然筆記-中研院黃宣衛老師談「成為池上」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從各種文化現象當中去分析「池上」是在什麼樣的歷史條件背景下,成為今天的樣貌。讓我很好奇的,就是傳統漢人文化社會所擁有的「共善共好」的因子,是不是能夠成為一種「地方社會」發展的條件,是不是可以去創造一個更永續的環境?而「人」究竟在其中扮演的什麼樣的關鍵角色?黃老師以人類學者的敏銳視角去分析各種行動者的交互作用,更值得審視的重點是,以「池上米」作為地方經濟發展的命脈,我們看見在地政府跟公民共同努力促成的結果,如何反應出21世紀新自由主義下,國家治理及資源分配的方向,已經慢慢移轉到以鄉鎮為單位,池上如何創造成功的實踐模式。池上的經驗反應公民社會應發揮的凝聚力,也讓「池上人」為自己的地方身份而感到驕傲。這份「自信」正是所有做「社區總體營造」或是「地方創生」工作者所期待的方向,「成為池上」讓我讀到了一句話:「日子必須向前走,但理解卻是回頭看。」相信這本書對「地方」有所想望及追尋的人,都可以帶來很大的啟發。
點閱數177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水波的反射-資源代表圖
video 水波的反射
教育部高中10-12年級
水波的反射
觀看次數282
修改日期:2020-08-10
酷客科學道館-酷客廚房好科學-食物發燒了-食物的科學(二)-資源代表圖
廚房是一個充滿科學知識的地方,烹調食物的過程,就是一種科學,它整合了物理、化學、營養學、能源效率等科學內容。今天我們要來認識食物的科學。料理食物時,調理的溫度與加熱方式是關鍵,食物的加熱方法有哪些?又該怎麼運用呢?食物加熱的方法很多種,到底要用微波爐?烤箱?瓦斯爐?還是用電鍋呢?其實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利用相同的熱源、受熱方式,讓食物回到原本的水準,例如湯品放回湯鍋、烤雞放回烤箱、培根放回煎鍋...等。今天我們科學特務隊長要來挑戰的道館是『燒燙燙道館』,而館主是我們科學遊戲專家的PENNY老師。到底今天館主會出什麼樣的考題,來考驗我們兩隊隊長呢?兩隊隊長是不是可以順利通過關卡,得到『料理家徽章』呢?趕快成為酷客,加入我們科學道館的行列吧~
點閱數362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5-07-28
Venus toreuma (維那斯簾蛤)-資源代表圖
web Venus toreuma (維那斯簾蛤)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臺灣貝類資料庫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學名:Venus toreuma(維那斯簾蛤)俗名:雕刻簾蛤形態特徵:殼厚,近圓形,殼體膨脹,殼表淡黃褐色,且有深色污斑分佈其上,具輪肋分散在殼表。殼頂偏前緣,朝向前緣。殼內面白色,陶質。鉸齒有三主齒和前側齒。棲所生態:潮間帶周圍的砂質底層、潮間帶至潮下帶世界地理分佈:廣東、廣西北部灣、海南三亞、曲口、南韓台灣地理分佈:基隆市,花蓮石梯坪,蘭嶼,台北縣白沙灣海岸,台北縣淡水,台北縣貢寮鄉蚊子坑,台北縣貢寮鄉龍洞,台北縣貢寮鄉鹽寮,花東海岸,屏東縣恆春半島,大樹房,澎湖,高雄縣,小琉球,宜蘭縣蘇澳資料來源: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臺灣貝類資料庫 http://shelldb.sinica.edu.tw
點閱數174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1-11-05
地球探險號-地球好科學-南極是誰的?-資源代表圖
web 地球探險號-地球好科學-南極是誰的?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
南極是個很冷的地方,不適合人類居住在那裏,那為什麼還要有許多科學家在那裏研究,他們是在研究什麼?對我們有幫助嗎?北極、南極這些極地地區也沒有什麼人居住,那為什麼還會有消息指出極地地區有著太多的垃圾?是誰把垃圾帶到這裡來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探索的旅程是極地科學與極地探險。目前有許多科學家進駐南極地區進行研究,探索更多極地地區的相關問題,希望有效解決溫室效應帶來的危機。究竟極地科學家都在做些什麼研究?他們是如何在南極生活的?南極大陸目前又面臨什麼樣的問題?現在就讓我們一起探索極地科學並且在極地探險吧!
點閱數327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5-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