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自然科學-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17,324
水生植物池的植物-資源代表圖
web 水生植物池的植物
蔡宜宏/縣立自立國小國小4年級
自立國小水生植物池的植物
點閱數194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10-12-20
這是我們喝的水嗎-日常飲用水的安全-資源代表圖
web 這是我們喝的水嗎-日常飲用水的安全
劉寶元/屏東縣仁愛國小國小5-6年級
本單元以水的物理變化與化學性質為主軸,發展關於水資源的教學活動與素材,結合環保意識之人文取向,以加強學生對環境資源的理解與重視,而其中飲用水與人類生活更有密切關聯,因此本單元結合生活中的用水,讓學生從生活中連結科學知識,並強化環境保護概念。
點閱數328
下載數14
修改日期:2013-09-27
2257-第5單元有多長(5-3)-小一數學(康軒 )-資源代表圖
配合康軒版數學課本國小一年級下學期第5單元有多長
觀看次數357
修改日期:2022-04-08
六年級自然教學教學設計-資源代表圖
web 六年級自然教學教學設計
林芝羽/私立竹林國小國小6年級
依據國小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編寫,以5Why鷹架式提問方式引導小六學童進行探究式學習。教學者先了解學童的近側發展區,針對探究的問題引導學童做一系列可能原因的思考,並教導學童畫魚骨圖以提出因果關係的分析,從不斷的因果思考、提出否證和修正自我認知基模,最後決定影響問題的根本原因,並找出解決對策。
點閱數600
下載數36
修改日期:2011-11-10
Dischistodus prosopotaenia (黑背盤雀鯛)-資源代表圖
web Dischistodus prosopotaenia (黑背盤雀鯛)
邵廣昭/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臺灣魚類資料庫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學名:Dischistodus prosopotaenia(黑背盤雀鯛)俗名:黑背盤雀鯛、厚殼仔棲息深度:1 - 12公尺形態特徵:體呈橢圓形而側扁,標準體長為體高之 2.1-2.2倍。唇薄。吻部裸出無鱗。眼中大,上側位。口小,上頜骨末端不及眼前緣;齒二列。眶下骨及眶前骨間無缺刻;僅前鰓蓋骨和眶下骨後緣皆具鋸齒。體被櫛鱗;側線之有孔鱗片16-17個。背鰭單一,軟條部不延長而略呈角形,硬棘XIII,軟條 14-15;臀鰭硬棘II,軟條13-14;胸鰭鰭條16-18;尾鰭叉形,上下葉末端略呈圓形。體呈黃褐色,腹面偏白;體側中部具一寬橫帶;鰓蓋上緣具無黑點;胸鰭基底上緣具黑點;各鱗具藍色斑點及垂直線紋。稚魚在背鰭基底的中心上具一個眼狀斑。棲所生態:主要棲息於潟湖與岸礁區,通常在發現於淤泥的區域。地理分佈:廣泛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由尼古巴群島到萬那度,北至琉球群島,南至澳洲西北部與大堡礁。臺灣南部偶可見。漁業利用:中小型之雀鯛,可食用,一般不為漁獲對象魚。有人將其作觀賞魚之用。資料來源:邵廣昭 臺灣魚類資料庫 網路電子版 http://fishdb.sinica.edu.tw, (2018-12-12)
點閱數188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1-10-24
BMb-Vc-02-10_遺傳實驗的設計方法:互交-資源代表圖
互換親代的表徵來進行遺傳實驗稱為互交,可確認親代的性別是否會影響實驗結果
觀看次數137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4-01-17
Acanthurus blochii (布氏刺尾鯛)-資源代表圖
web Acanthurus blochii (布氏刺尾鯛)
邵廣昭/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臺灣魚類資料庫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學名:Acanthurus blochii(布氏刺尾鯛)俗名:布氏刺尾魚、環尾倒吊、粗皮仔、倒吊(臺東)棲息深度:1 - 12公尺形態特徵:體呈橢圓形而側扁。頭小,頭背部輪廓不特別凸出。口小,端位,上下頜各具一列扁平齒,齒固定不可動,齒緣具缺刻。背鰭及臀鰭硬棘尖銳,分別具XI棘及III棘,各鰭條皆不延長;胸鰭近三角形;尾鰭彎月形,隨著成長,上下葉逐漸延長。體色一致為藍灰色,體側具有許多由暗黃褐色的小點所組成不規則的波浪狀縱線;頭部散布窄的且是不規則的黃褐色和藍色蠕蟲狀紋;臨近眼睛後方具有1個與眼約略等大之黃色斑塊。背鰭及臀鰭的鰭膜各具8-9條細藍縱線及橘黃縱帶;胸鰭一致為黃褐色至暗褐色;尾鰭一致為暗褐色,除了在基部有一白色橫帶;尾柄棘溝藍黑色。此魚種常被誤鑑為黑刺尾鯛(Acanthurus mata)。棲所生態:主要棲息於潟湖外側、近潮池之礁區或礁砂混合區,棲息深度一般在12公尺以內,通常會形成一小群體或一大族群的方式出現。以攝取被沙土覆蓋的附著藻類為食,這種攝取一般沙子成分的行為,可能是要在薄的胃壁裡幫助磨碎海藻等食物。此外也以矽藻或有機碎屑為食。地理分佈:廣泛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西起非洲東部,東至夏威夷及社會群島,北至日本,南至羅得豪島。臺灣分布於北部、東北部、南部、綠島、蘭嶼及小琉球等。漁業利用:一般以流刺網、一支釣、延繩釣或潛水鏢魚法等捕獲。觀賞及食用兼具。剝皮後,煮薑絲湯,肉質鮮美。尾柄上骨質盾板非常銳利,易傷人,處理時需小心。資料來源:邵廣昭 臺灣魚類資料庫 網路電子版 http://fishdb.sinica.edu.tw, (2018-12-12)
點閱數88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1-10-24
Terebra crenulata (花牙筍螺)-資源代表圖
web Terebra crenulata (花牙筍螺)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臺灣貝類資料庫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學名:Terebra crenulata(花牙筍螺)形態特徵:殼呈長尖塔狀,螺塔高起尖銳,螺層被一細紋分兩層,上層圍有一圈尖狀突起。殼口小呈米粒形,口蓋角質近菱形小而薄。殼色象牙黃,螺層上層突起間有小閃電褐色紋,螺層細紋上以及下層各有一排小斑點。棲所生態:淺海砂底,低潮線以下世界地理分佈:產於台灣海峽的淺海砂底、台灣海峽、海南、西沙、印尼台灣地理分佈:台北縣貢寮鄉蚊子坑,南沙太平島,屏東縣恆春半島,大樹房,高雄,小琉球,台灣海峽,澎湖資料來源: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臺灣貝類資料庫 http://shelldb.sinica.edu.tw
點閱數227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1-11-05
歷屆試題 月相潮汐與日月食1-資源代表圖
video 歷屆試題 月相潮汐與日月食1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國中7-9年級
歷屆試題 月相潮汐與日月食1
觀看次數374
修改日期:2019-12-08
台灣(異葉)馬兜鈴-資源代表圖
web 台灣(異葉)馬兜鈴
江素蘭/教育部自然生態學習網全齡適用
多年生藤本。全株皆被毛。莖綠色,細長,葉互生,柄長1~4cm,葉片紙質。花萼呈U形管狀,先端開口喇叭狀,外側淡黃色,內側心部黃色,喇叭開口深紫褐色,寬可達20mm。台灣馬兜鈴是一種重要蝴蝶食草,在台灣其他地區算是稀有植物,在八卦山區裡,卻很常看到。
點閱數436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4-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