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Pentaprion longimanus(長臂鑽嘴魚)俗名:五棘銀鱸、碗米仔棲息深度:20 - 70公尺形態特徵:體呈長卵圓形,標準體長約為體高的2.5-2.8倍,體背輪廓與體腹輪廓相當。口小唇薄,能伸縮自如,伸出時向下垂。眼大,約為頭長的2.4-2.7倍。上下頜齒細長,呈絨毛狀;鋤骨、腭骨及舌面皆無齒。體被薄圓鱗,易脫落;背鰭及臀鰭基底具鱗鞘;側線完全,呈弧狀,至尾鰭基底之側線鱗數44-48;側線上鱗列數3(側線至背鰭第V棘間,且不含側線鱗)。背鰭單一,硬棘部IX-X,第III棘最長,但短於頭長;臀鰭V-VI,軟條12-13,臀鰭基底長於背鰭軟條部的基底長;胸鰭長,末端可達及臀鰭基底中部之下方;尾鰭深叉形,最長鰭條長為中央鰭條2倍以上。體呈銀白色,背部較暗。由吻部至尾柄具有一金屬光澤的縱帶。棲所生態:棲息在沿岸沙泥地,在珊瑚礁區周圍之沙地亦常見,以沙泥地中的無脊椎動物為食。地理分佈: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西起印度,東至菲律賓,北達琉球群島,南迄澳洲。臺灣西部沿海及澎湖海域均見。漁業利用:一般以底拖網採獲,但魚體小,常作下雜魚處理,供養殖飼料之用,體型大者市場偶可見到。可生鮮或醃漬處理,適宜煎、炸食用。資料來源:邵廣昭 臺灣魚類資料庫 網路電子版 http://fishdb.sinica.edu.tw, (2018-12-12)
修改日期:2021-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