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3,269
文化保存-虎尾建國眷村 (光陰故事)-資源代表圖
web 文化保存-虎尾建國眷村 (光陰故事)
雲林縣政府文化觀光處/雲林縣政府文化觀光處國小5-6年級
時代巨輪不停的向前滾動,歲月洪流鐫刻著過往記憶,建國眷村歷史紋理依舊在靜靜等待著世人前來拜訪。1906年日治時期,大日本製糖株式會社選擇在虎尾溪畔的五間厝興建製糖廠。1933年虎尾庄成為三萬人市街,升格為虎尾街,1939年日本海軍選擇在虎尾街附近興建飛行場,就是看上虎尾糖廠酒精工廠生產飛行用汽油以及使用糖廠鐵路運送戰備物資。 1942年6月,日本在中途島戰役折損資深飛行員,急需能夠參加空中作戰的飛行員。 1943年日本大本營制定絕對國防圈,要求儘速速加強航空戰力,日本海軍選擇在虎尾街廉使庄以南,設置四座兵營,並且訓練神風特攻隊,以補充因作戰折損的飛行員。
點閱數214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再造歷史現場-戰爭與和平之島 再現聖薩爾瓦多城-資源代表圖
web 再造歷史現場-戰爭與和平之島 再現聖薩爾瓦多城
基隆市文化觀光局/基隆市文化觀光局國小5-6年級
「和平島」這名稱是國民政府來臺後所命名,雖然名為「和平」,但其歷史背景反映出基隆在航海貿易及國際戰略中的重要地位。自1626年西班牙宣示主權以來,基隆成為國際爭奪的焦點,並見證了荷蘭與西班牙之間的衝突。儘管西班牙曾多次遠征,卻未能成功擊敗荷蘭,這顯示出即便面對逆境,基隆依然堅守其戰略價值。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平島不僅見證了早期的國際戰爭,也象徵著不同勢力間的博弈與合作,突顯了基隆在歷史長河中的重要性。這些歷史事件提醒我們,無論面對何種挑戰,只要堅守信念、勇於面對,就能在國際間找到自己的位置,為未來的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點閱數288
下載數3
修改日期:2025-05-13
文化保存-迪化街-資源代表圖
web 文化保存-迪化街
臺北市政府文化局/臺北市政府文化局國小3-4年級
大稻埕的經濟重心為迪化街,而迪化街一段155號是商店街靠近中北段的一處店屋,從早期販售南北貨到現今經營文創品牌,這看似平凡的店家卻是臺北市政府文化局登錄的歷史建築。迪化街一段155號,建築最早可溯至西元1850年代,1922年大正11年已有建物腹地之相關註記,表示對於建築有增建之規劃,爾後產權變遷依據記載1924年至1936年,為謝回春商行營運,主要經營石油、肥料、砂糖、香菇、豬油等商品,可以看出當時大稻埕的商業背景。全省各地人都來這邊批東西,這裡是批發集散地。當時迪化街有成立福壽同業商業公會,中南街、中北街都從事貿易、南北貨較大的批發進口商,頗具代表性。
點閱數211
下載數2
修改日期:2025-05-13
文化保存-愛國東路3號-資源代表圖
web 文化保存-愛國東路3號
臺北市政府文化局/臺北市政府文化局國小5-6年級
台北市的大安區曾經有一座佔地19公頃的監獄,歷經台灣的日本殖民時代、戰爭與威權政治,見證了許多歷史事件。這座監獄始建於1900年,並於1904年完工,為東亞最先進的放射型設計,象徵著殖民政府的統治力量。監獄不僅關押犯罪者,也曾囚禁政治犯,如羅福興等抗日烈士。隨著台灣歷史變遷,監獄成為各種政治運動的見證,甚至在白色恐怖時期,也關押了多位知識分子。1975年監獄遷至土城,原址開始進行都市更新,這一區域隨後成為發展中的社區。然而,隨著都市化進程,原來的監獄區域與歷史建築面臨拆除危機。部分歷史建築最終得以保留並修復,將這段過去作為文化資產保存下來。這些老建築成為反映台灣歷史與文化的見證,並提供了一個理解過去與未來的窗口,讓人們在走訪城市的過程中,能夠更深入地了解台北的歷史記憶。
點閱數238
下載數2
修改日期:2025-05-13
DOC在地課程-旗山天后宮虎爺-資源代表圖
web DOC在地課程-旗山天后宮虎爺
旗山數位機會中心/高雄市旗山區旗山國小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由學員實地拍攝旗山天后宮時,加上故事情節串接配合影音結合剪輯製作、場景轉換、配樂音效及字幕製作,向大家介紹旗山金虎爺由來,是臺灣民間信仰與中國民間信仰中一種以虎為形象的神祇,俗稱虎爺公、虎爺將軍、虎將軍,尊稱為下壇將軍。通常虎爺都是在桌下鎮守,但是非常特別的是,旗山天后宮的金虎將軍因曾被嘉慶皇帝敕封過,所以旗山的金虎爺是坐桌上,特別與眾不同。
點閱數258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5-05-13
文化保存-玉雕(黃福壽)-資源代表圖
web 文化保存-玉雕(黃福壽)
國家文化資產網/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臺灣蘊含豐富的玉礦,玉雕工藝的歷史也淵遠流長,迄今已有四千多年的發展歷史,不僅承襲自中國大陸傳統,也深具自身發展特色,史前時期尤盛行製作頭飾、耳飾、鐲飾和串飾等玉質飾品。1965 年至1974 年的10 年間,是臺灣玉料開採和玉器加工外銷的全盛時期,即使1970 年代中期以後臺灣玉器加工的榮景不再,玉雕工藝的發展依舊持續至今。
點閱數221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文化保存-傳統木雕(施鎮洋)-資源代表圖
web 文化保存-傳統木雕(施鎮洋)
國家文化資產網/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木雕工藝與早期移民之生活息息相關,來自原鄉地區之生活文化與藝術風格,形塑獨有之木雕特色,符合傳統藝術民俗及有關文物登錄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3條第1款第1目:「反映古昔常民生活型態或娛樂類型,並在藝術或藝術史上具有重要價值者」之指定基準。
點閱數254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文化保存-泥塑(杜牧河)-資源代表圖
web 文化保存-泥塑(杜牧河)
國家文化資產網/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泥塑乃是以泥土為原料,手工捏製成形的民間工藝。臺灣泥塑深入民俗、宗教,不僅具高度藝術價值,也敏銳反映時代特色及審美觀,極具地方文化特色。
點閱數193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文化保存-泰雅染織(尤瑪.達陸)-資源代表圖
web 文化保存-泰雅染織(尤瑪.達陸)
國家文化資產網/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泰雅族染織工藝為原住民族群中最具特色者,獨創的織布圖紋具有其文化性、傳統性,且形制豐富深具藝術性。染織工藝以苧麻為原料,天然植物為染料,其取材、技法與圖樣皆具其族群特殊文化色彩,技法承續傳統,工序完整並兼具創新,夾織與挑織技法表現尤為優異。
點閱數321
下載數3
修改日期:2025-05-13
文化保存-傳統木雕(陳啟村)-資源代表圖
web 文化保存-傳統木雕(陳啟村)
國家文化資產網/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木雕工藝與早期移民之生活息息相關,來自原鄉地區之生活文化與藝術風格,形塑獨有之木雕特色,符合傳統藝術民俗及有關文物登錄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3條第1款第1目:「反映古昔常民生活型態或娛樂類型,並在藝術或藝術史上具有重要價值者」之指定基準。
點閱數313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