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2,976
文化保存-南大路警察宿舍-資源代表圖
web 文化保存-南大路警察宿舍
新竹市文化局/新竹市文化局國小5-6年級
興建於1929至1935年間的南大路警察宿舍,為典型日式雙拼木造建築,共兩棟四戶。宿舍位於昔日黑金町,地名源自蒸汽火車燃煤所致的煤煙或日文鐵的音譯くろがね,見證鐵道與地方生活的緊密連結。宿舍曾為日人社區的一部分,歷經時代更迭,成為警務人員居所。2016年登錄為歷史建築後,政府斥資修復,2021年完工並由時藝文化創意公司營運,活化為展覽與藝文空間,命名為下竹町。宿舍與鄰近的下竹樹屋、後站公園串連成綠意藝文廊帶,融合歷史、文化與生活,打造後站地區的新興文化地標,展現歷史建築再生的可能與魅力。
點閱數62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5-05-13
文化保存-台北二二八紀念館-資源代表圖
web 文化保存-台北二二八紀念館
台北市政府文化局/台北市政府文化局國小5-6年級
台北二二八紀念館前身為1930年由台灣總督府交通局遞信部設立的台北放送局,原為推展台灣廣播事業而建。戰後改為台灣廣播公司,二二八事件期間,廣播成為政府與民眾溝通的重要管道。1949年後,改為中國廣播公司;1972年移交台北市政府,作為公園路燈管理處辦公廳舍。基於其歷史意義,1996年選定為紀念館館址,1997年2月28日正式開館。紀念館致力於公布史料、安慰受難者家屬,期望藉由歷史記憶促進社會和解、族群共榮,推動台灣社會邁向健康與進步。
點閱數65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古的科學道館-傳統原民樂器-口簧琴、木鼓-資源代表圖
web 古的科學道館-傳統原民樂器-口簧琴、木鼓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今天『古的科學道館』的科學探險隊,要來挑戰的道館是『傳統原民樂器道館』,原住民所使用的樂器大多是從大自然取材,木頭、竹子都是可用於製作樂器的主要材料,原住民的樂器,除了可用於娛樂、歌舞伴奏之外,還可以傳遞訊息。 趕快加入古的科學道館的行列,跟著我們一起去認識原住民的樂器文化吧!
點閱數149
下載數2
修改日期:2025-05-13
DOC在地課程-學甲傳統文化活動紀錄-鴿笭響學甲-資源代表圖
web DOC在地課程-學甲傳統文化活動紀錄-鴿笭響學甲
臺南市學甲數位機會中心/臺南市學甲區東陽國小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鴿笭比賽規則-簡單的說就是鴿子的負重比賽,將不同尺寸的木笭綁在鴿選手背上,再讓鴿選手從對方村莊固定放飛陣地飛回自己的村莊,通常由兩村交互對戰,鴿子飛行途中如有停飛落腳,村民可利用各種方法攔阻對方鴿子抵達終點,隔日攻守互易,視雙方飛回鴿笭數量積分決定最後勝負
點閱數272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5-05-13
古的科學道館-公母大不同,石在有意思-資源代表圖
web 古的科學道館-公母大不同,石在有意思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今天『古的科學道館』的科學探險隊,要來挑戰的道館是『石在有意思道館』,當我們用石板烤肉時,公的石板燒烤後不會裂開,母的則會爆裂,這到底是怎麼回事?石板也有分性別嗎?他們各自有什麼特性和用處呢? 趕快加入古的科學道館的行列,跟著我們一起去學會分辨石板的性別吧!
點閱數110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古的科學道館-古代也有口罩嗎?-資源代表圖
web 古的科學道館-古代也有口罩嗎?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人類歷史上最早的面罩是用來偽裝或是扮演,一直到西元前第六世紀人們才開始用面罩來保護自己,波斯墓穴的門上發現有人們用布遮蓋嘴部的圖象。在口罩出現之前,有類似口罩的用品嗎? 今天『古的科學道館』的科學探險隊,要來挑戰的道館是『口罩道館』,了解一下人類最早的口罩是什麼時候出現?又為什麼會出現?趕快加入我們古的科學道館的行列,一起認識口罩的發明與演變過程吧!
點閱數176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古的科學道館-狩獵陷阱設計-資源代表圖
web 古的科學道館-狩獵陷阱設計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今天『古的科學道館』的科學探險隊,要來挑戰的道館是『山林狩獵道館』,古時候,布農族非常重視射箭的訓練。布農人狩獵,各種飛禽走獸皆是捕獵的對象,所以布農族人也很會製造各式各樣的「陷阱」來捕捉野獸。趕快加入古的科學道館的行列,跟著我們一起去認識布農族的狩獵技巧吧!
點閱數142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古的科學道館-古人的食物保存術-資源代表圖
web 古的科學道館-古人的食物保存術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古時候沒有冰箱,要怎麼保存食物?又要如何防止蟑螂、螞蟻來偷吃呢?古人為解決問題又有哪些巧發明與智慧在裡頭呢?  今天『古的科學道館』的科學探險隊,要來挑戰的道館是『食物保存道館』,了解一下古時候沒有冰箱,到底古人要怎麼保存食物?不讓食物腐壞呢?而古人為了解決食物保存的問題,又有哪些巧發明與智慧在裡頭呢?趕快加入我們古的科學道館的行列,一起發現古人的食物保存術吧!
點閱數171
下載數2
修改日期:2025-05-13
文化保存-走訪四連棟-資源代表圖
web 文化保存-走訪四連棟
新北市立黃金博物館/新北市立黃金博物館國小5-6年級
金瓜石聚落因礦業生產而興起,聚落的形成主要由日式宿舍區與礦工聚落構成,其中日式宿舍區空間階級分明、井然有序。大約興建於1930年代,為日本礦業株式會社時期提供日籍職員及其家人的員工宿舍。光復後日人撤退國民政府派員管理金瓜石礦區,此宿舍區改為臺灣金屬礦業股份有限公司,管理階層的員工宿舍,一直到臺金公司結束營運前夕,宿舍居民才逐漸遷居外移日式宿舍區的房舍。依居住者的身分階級不同形式不一,四連棟則為其中一種高級職員宿舍,2006整修完成,以「修舊如舊」的方式進行,為保留尚可使用的珍貴建材,初期工程便進行整棟建物的拆解工作,所有屋瓦、梁柱、門窗、玻璃等,一一加上註記,將仍可使用的部分再組裝回去。
點閱數178
下載數2
修改日期:2025-05-13
文化保存-太武新村眷村文化園區-資源代表圖
web 文化保存-太武新村眷村文化園區
桃園市政府文化局/桃園市政府文化局國小5-6年級
太武新村建於民國53年,為紀念八二三砲戰而建,由軍方變賣落彈籌資興建,為桃園罕見的美式眷村建築。其仿自美軍顧問團宿舍,每戶獨門獨院、雙層磚造,配給曾駐防金門、參與砲戰的陸軍將校眷屬。民國98年登錄為歷史建築,109年修復開放部分眷舍,設有八二三砲戰故事館,從軍旅與家屬生活視角,呈現近代戰爭記憶。園區位於大溪河西,鄰近慈湖與大溪老街,結合藝術入村,和平發聲理念,透過特展、市集、講座等形式,傳遞歷史、凝聚社區記憶,也讓眷村文化成為引發對和平反思的公共空間。
點閱數109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