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3,291
傳統技藝-量器-資源代表圖
web 傳統技藝-量器
國立傳藝中心/國立傳藝中心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本件為木製量器,器身以木板拼接製成,整體呈現鼓腹桶狀,器口、器足有金屬加固,器身刻有「協成正號」、「宣統弍年荔月吉置」、「成春為記」、「嶺」等字。通體皆無裝飾,為著重實用之器,但器口、器足處之金屬多有繡蝕痕跡,器身塗漆多有斑駁脫落,露出原木裡層。量器是做為商販度量衡標準之用,除官府外,商郊、商號亦會製作自己的標準量器,以供交易使用。
點閱數264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5-10-13
傳統技藝-六國合縱玻璃彩繪屏風-資源代表圖
web 傳統技藝-六國合縱玻璃彩繪屏風
國立傳藝中心/國立傳藝中心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此為一組八片木製屏風中的一件,主題為「六國合縱」。雖然合縱結果秦國最終統一六國,建立秦朝。但畫中六國人物並非敗亡之樣,而是表情和樂穿著喜慶,此幅作品或有團結一心、和平長存之意。整體來看,此組屏風上下兩端為淺浮雕木刻吉祥圖案,中段以三到五塊彩繪玻璃飾之。這些彩繪玻璃主題配置井然有序,中央六片彩繪將戰國時期楚、趙、魏、韓、燕、齊六國人物分配其中,較小的作品則有八仙人物、花卉、龍鳳等吉祥圖案,下端並繪有山水景色。畫作筆法純熟細膩,賦色鮮豔亮麗,為傳統民間工藝極佳之作。此件作品除上下兩端為淺浮雕木刻外,中段為五片彩繪玻璃的組合,主題與另一端的屏風畫作相互對稱。其中上下兩端皆為花卉,中央為鳳凰、八仙中的何仙姑及文字「福壽雙全」,具有吉祥慶賀之意涵。
點閱數242
下載數2
修改日期:2025-10-13
傳統技藝-農家樂-夏耘-資源代表圖
web 傳統技藝-農家樂-夏耘
國立傳藝中心/國立傳藝中心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此為臺灣皮雕大師葉發原的作品「農家樂」之夏耘,「農家樂」透過高超的皮革立體雕塑技法,將臺灣早期農民樸實和樂的生活,諸如頭戴斗笠、簑衣防雨、挑扁擔及拿鋤頭等等常見情景淋漓盡致地再現出來。葉發原的作品多結合皮雕與皮塑技法,並以自然與生命為題材,透過靜態的牛皮,彰顯出作品渾然有勁的生命力。作品風貌充滿農村閒情、田園之趣以及鄉土眷戀,呈現對臺灣土地的關愛,兼具藝術與人文特質。
點閱數265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5-10-13
傳統技藝-思情綿綿-資源代表圖
web 傳統技藝-思情綿綿
國立傳藝中心/國立傳藝中心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本件皮雕作者為葉發原先生,其擅以大自然與生命為題材,以「藝術根生於鄉土,創作來自於生活」為創作精神,使其作品充滿田園野趣及對鄉土的關愛。本件作品是以皮雕絲瓜為主體,作品中除了可見數個絲瓜之外,還有一朵黃花,使得作品充滿亮點。絲瓜是爬藤類植物,其藤攀附而上,綿延不絕,在文學作品中常被借喻為綿延的情感;取名思情綿綿,一方面是取其絲瓜的「絲」字與「思」同音,一方面也用瓜藤來比喻情感的延伸纏繞。
點閱數321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10-13
傳統技藝-農家樂-挑夫-資源代表圖
web 傳統技藝-農家樂-挑夫
國立傳藝中心/國立傳藝中心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此為臺灣皮雕大師葉發原的作品「農家樂」之挑夫,「農家樂」透過高超的皮革立體雕塑技法,將臺灣早期農民樸實和樂的生活,諸如頭戴斗笠、簑衣防雨、挑扁擔及拿鋤頭等等常見情景淋漓盡致地再現出來。葉發原的作品多結合皮雕與皮塑技法,並以自然與生命為題材,透過靜態的牛皮,彰顯出作品渾然有勁的生命力。作品風貌充滿農村閒情、田園之趣以及鄉土眷戀,呈現對臺灣土地的關愛,兼具藝術與人文特質。
點閱數287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5-10-13
傳統技藝-羅漢-資源代表圖
web 傳統技藝-羅漢
國立傳藝中心/國立傳藝中心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此為臺灣皮塑工藝大師詹鏐淼先生的作品。利用皮革的膚色來呈現人物的皮膚質感,不同於木頭材質的硬度,皮革的柔軟更能展現襯托出流線的美感,而且不是其他材料所能達到的效果。透過皮革生動地表現出羅漢衣紋的線條、容顏的立體感,讓觀者感受到「羅漢」的外在情緒以及莊嚴姿態。詹鏐淼認為皮革的應用範圍,可以從實用的日用品轉而走向非實用的裝備性及藝術性,並且認為皮革可能從平面的表現(皮雕)進而轉向立體化的表現,此作品即是發想自此。
點閱數265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10-13
傳統技藝-花梨木椅2-資源代表圖
web 傳統技藝-花梨木椅2
國立傳藝中心/國立傳藝中心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本藏品為黃花梨木椅組其中一只,黃花梨木即「降香黃檀」,主要產地在中國海南與越南,木質輕而堅實,不易變形開裂,又帶檀香,為珍貴的木料。本作品在形式上屬於南式官帽椅,南式官帽椅相傳起源於明末,與北式官帽椅不同,其椅背與扶手不做四出,多做軟圓角。本件官帽椅幾乎不施雕飾,椅背帶有彎曲曲線,形成方直中帶有微微圓潤的簡潔美感。明代後期因熱帶優質硬木流入中國,開始重視表現木頭的原始紋理,故而著重於流線典雅的線性之美,所發展出的明式家具與後來清代強調滿佈華麗木雕刻飾的美感追求截然不同。
點閱數259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10-13
第四單第2課消費改變生活-資源代表圖
web 第四單第2課消費改變生活
施桂理/市立新街國小國小3年級
1.覺察消費對環境產生的影響,且能舉例說明。2.覺察生活中有許多對環境友善的消費,並指出個人能做到環保的消費行為。
點閱數83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10-07
地理-智慧科技為農所用 高效、安心、低風險-資源代表圖
web 地理-智慧科技為農所用 高效、安心、低風險
農業部台灣農業故事館/農業部台灣農業故事館國小3-4年級
隨著氣候變遷與農業人口老化,臺灣農業積極導入科技來減少人力需求並提升生產效率。從1991年起,政府推動自動化技術,包括溫室環控、採收機械化等,大幅降低農事勞動強度。近年來,農委會啟動智慧農業計畫,透過感測器、物聯網、人工智慧等前瞻技術,實現數位化管理並提升產品附加價值。以毛豆產業為例,導入GPS與影像監測系統的採收機,將採收到加工的時間縮短至四小時內,顯著提升品質與外銷競爭力。然而,面對臺灣耕地狹小、土壤及微氣候多樣等挑戰,智慧化農業仍需在地化調整與多方合作,才能推動臺灣農業永續轉型與發展。
點閱數33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10-01
地理-智能機具 推動智慧農業的好幫手-資源代表圖
web 地理-智能機具 推動智慧農業的好幫手
農業部台灣農業故事館/農業部台灣農業故事館國小3-4年級
當代農業不再只是傳統彎腰耕作的印象。臺灣智慧農業結合感測器、AI、大數據與機械化,解決農村勞力老化問題並提升效率。從無人機施藥、智慧溫室環控,到可穿戴輔具與自動化澆水機、採收機,無論是菇類、蘭花或毛豆生產,都讓農民更省力、省時。智慧農業目標在於減輕農事負擔、優化管理模式及滿足市場需求。農民透過雲端系統掌握即時資訊與決策,智慧農業也能降低病蟲害及資源浪費。結合農業科技與既有的農業研發基礎,臺灣正朝向更有效率的農業未來邁進。
點閱數27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