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社會-國中7-9年級(四)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904
再造歷史現場-面向太平洋 — 宜蘭的二戰時代(4K)-資源代表圖
web 再造歷史現場-面向太平洋 — 宜蘭的二戰時代(4K)
再造歷史現場/文化部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面向太平洋》是蘭陽平原的地理形勢,亦寓意太平洋戰爭臺灣軍對美國的佈署態勢。紀錄片藉由經歷二戰的耆老口述、保存迄今的軍事遺構及調查研究,引領觀眾見證「戰爭至和平」的歷史變遷,亦是終戰75年後,臺灣、宜蘭正視過往歷史的視野與勇氣。透過二戰歷史與文化資產保存的影像化紀錄,整合歷史圖像、文獻、耆老口述及現地拍攝的多元層次,以此連結土地與人民之記憶,省思戰爭的殘酷與和平之可貴。紀錄片於民國110年(2021)獲得第54屆美國休士頓國際影展長篇紀錄片金獎。
點閱數240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7-28
再造歷史現場-大溪遊戲小學堂 4—1講古的童玩 原來童玩這樣來-資源代表圖
以「傳世」為理念,透過「李騰芳古宅」與「大溪風土故事」兩大主題,於古蹟內設計各種生動有趣的遊戲與五感體驗,讓親子共遊共學,鼓勵孩童親近文化資產與大溪鄉土,透過玩樂,激發對古宅之興趣與知識學習,傳承人文價值。 本案規劃古宅生活趣、起厝養成班兩種主題學習方案,並以兩種主題季節設計與辧理活動,合計執行10場次,包含結合中興國小1—4年級、自學班校外教學的「小學生趣大溪」,和結合月眉休閒農業園區規劃月眉一日小旅行的「兒童節一起來大溪玩」。目前仍持續辦理本活動,於每月第四個週六舉辦,帶領大小朋友一同到李騰芳古宅學習體驗學習,認識古宅的建築與生活。
點閱數233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7-28
再造歷史現場-大溪遊戲小學堂 4—2講古的童玩 李宅都是我的遊戲場-資源代表圖
以「傳世」為理念,透過「李騰芳古宅」與「大溪風土故事」兩大主題,於古蹟內設計各種生動有趣的遊戲與五感體驗,讓親子共遊共學,鼓勵孩童親近文化資產與大溪鄉土,透過玩樂,激發對古宅之興趣與知識學習,傳承人文價值。 本案規劃古宅生活趣、起厝養成班兩種主題學習方案,並以兩種主題季節設計與辧理活動,合計執行10場次,包含結合中興國小1—4年級、自學班校外教學的「小學生趣大溪」,和結合月眉休閒農業園區規劃月眉一日小旅行的「兒童節一起來大溪玩」。目前仍持續辦理本活動,於每月第四個週六舉辦,帶領大小朋友一同到李騰芳古宅學習體驗學習,認識古宅的建築與生活。
點閱數236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5-07-28
再造歷史現場-水金九導覽片|地景篇-資源代表圖
web 再造歷史現場-水金九導覽片|地景篇
再造歷史現場/文化部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藉由民國109年(2020)的「水金九藝術觀光活絡計畫」拍攝3支導覽影片,讓大家了解水金九地區不同面向、不同內容之旅行路線,其中「水金九x自然」體現水金九磅礡景致,讓民眾能領略水金九地景地貌的變化,「水金九x歷史」呈現地區及歷史文資點從古至今的文化積累為根,進而牽動「水金九x人文」,勾勒出人來人聚的水金九地區,展現多變時期的水金九人文面貌。
點閱數244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7-28
再造歷史現場-大溪遊戲小學堂 2—3古宅生活趣 歡迎光臨廳堂請進-資源代表圖
以「傳世」為理念,透過「李騰芳古宅」與「大溪風土故事」兩大主題,於古蹟內設計各種生動有趣的遊戲與五感體驗,讓親子共遊共學,鼓勵孩童親近文化資產與大溪鄉土,透過玩樂,激發對古宅之興趣與知識學習,傳承人文價值。 本案規劃古宅生活趣、起厝養成班兩種主題學習方案,並以兩種主題季節設計與辧理活動,合計執行10場次,包含結合中興國小1—4年級、自學班校外教學的「小學生趣大溪」,和結合月眉休閒農業園區規劃月眉一日小旅行的「兒童節一起來大溪玩」。目前仍持續辦理本活動,於每月第四個週六舉辦,帶領大小朋友一同到李騰芳古宅學習體驗學習,認識古宅的建築與生活。
點閱數211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5-07-28
再造歷史現場-畢業生快看!術業真的有專攻嗎?設計系PK 非設計系的『金』頭腦對決-資源代表圖
民國109年(2020)的「水金九藝術觀光活絡計畫」希望透過Youtube影音平台,將水金九地區介紹給更多人認識,因此結合了博物館年度各項活動,如8月採金之路遊程、8月金工大賽成果展及9月採金之路遊程等,共邀請4位YouTuber到水金九地區配合活動進行影像行銷,藉由YouTuber的影音平台能量,將水金九地區更為廣泛的行銷,期待能將更多旅客帶入水金九地區,將此處的人文歷史風情傳遞出去。
點閱數260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7-28
再造歷史現場-文資修復微電影—第二部 RECONNECT 創作觀點-資源代表圖
web 再造歷史現場-文資修復微電影—第二部 RECONNECT 創作觀點
再造歷史現場/文化部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透過串連臺中文化城中城區域中各修復建物據點,形成民眾理解臺中市文化資產之路徑,以創新之詮釋觀點及導覽活動策劃,提高參訪大眾對文化資產的認知及觀念,亦同時推廣文化資產保存與活化再生價值。於民國108年(2019)12月28日至民國109年(2020)3月1日辦理「串遊季」成果展,主要展場為臺灣府儒考棚,串遊展場為西區四維街日式招待所、臺中地方法院舊宿舍群、臺中刑務所官舍群,獲得2020金點設計獎及2020日本百佳獎。並於民國108年(2019)12月產製串遊季reuse修復工具黑繪樣式文創品:板夾、玻璃水杯2式、線圈筆記本3式、鐵捲尺、圖樣膠帶。 計畫同步以歷史空間再造修復過程或相關活動過程之內容拍攝3部微電影,第一部為《REPAIR修復關係─在歷久與彌新之間,願意一起跳一支舞》,以修復(REPAIR)為原點,探究2019年"REUSE串遊季"展覽背後,如何透過文化串遊帶領民眾認識、接觸城區老建築,再從城區文化資產的積累建構屬於臺中的再造歷史現場。第二部為《RECONNECT創作觀點─重新擾動理所當然,開啟街區生活想像》,以創作連結(RECONNECT)為徑,收錄REUSE串遊季創作者的創作觀點:如何看待修復,並透過創作連結、親近修復。第三部為《RE:街區串門─像一段前進的節奏,帶我們往前方探索》,從修復為起點、創作連結為徑,穿梭舊城,串門交流在城中城激盪出REUSE創作觀點的漣漪。
點閱數287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7-28
再造歷史現場-大溪遊戲小學堂 3—2紋路尋寶記 木刻水印自己來-資源代表圖
以「傳世」為理念,透過「李騰芳古宅」與「大溪風土故事」兩大主題,於古蹟內設計各種生動有趣的遊戲與五感體驗,讓親子共遊共學,鼓勵孩童親近文化資產與大溪鄉土,透過玩樂,激發對古宅之興趣與知識學習,傳承人文價值。 本案規劃古宅生活趣、起厝養成班兩種主題學習方案,並以兩種主題季節設計與辧理活動,合計執行10場次,包含結合中興國小1—4年級、自學班校外教學的「小學生趣大溪」,和結合月眉休閒農業園區規劃月眉一日小旅行的「兒童節一起來大溪玩」。目前仍持續辦理本活動,於每月第四個週六舉辦,帶領大小朋友一同到李騰芳古宅學習體驗學習,認識古宅的建築與生活。
點閱數216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7-28
再造歷史現場-戰祭1884-資源代表圖
web 再造歷史現場-戰祭1884
再造歷史現場/文化部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戰祭1884》以1884年清法戰爭為背景,因清、法兩國的衝突,延燒至臺灣,最終在滬尾爆發戰役的故事。全劇不只描述十月滬尾圍城當中,活躍於當時代的風雲人物:清將領孫開華、臺勇領袖張李成、加籍牧師馬偕博士、英茶商德約翰等人,面臨大事件的抉擇,更描繪出小城居民、臺勇、小兵、法軍等小人物在戰爭衝突下的心境。由許秀年飾演的臺灣北部第一位受洗女信徒—陳塔嫂,以及雲力思飾演的大地之母Yaki,則為充滿煙硝陽剛的戰爭故事,增添濃厚的母親守望意象。 從「淡水人的藝術節」到訴說「臺灣自己的故事」,走過十年,《戰祭1884》重現的不只是「西仔反」的在地記憶,更是屬於這片土地和我們共有的,動人心魄的臺灣史詩印記!
點閱數135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7-28
再造歷史現場-歷史步道的手作修繕-資源代表圖
web 再造歷史現場-歷史步道的手作修繕
再造歷史現場/文化部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為了維護「礦業歷史散步道」生態棲地的完整與避免不可逆的破壞, 所指散步道修復工程為以手作步道的方式進行既有登山步道的維護及施作,盡量避免使用大型機具及外來、不可逆之材料施作,盡量減低對於出磺坑文化景觀的生態環境造成擾動,相關手作修繕工法亦須符合文化資產保存法及「出磺坑文化景觀保存及管理原則」之規定辦理、整修的步道舖面材質,希望以「取之於自然,用之於自然」為最高指導原則。 因此,在步道整修的過程中,為減少運輸成本,並使用符合自然環境的素材設施,利用步道周邊的原始石材做為步道階梯的材料,自民國109年(2020)2月到10月,除了先期的修繕作業,期間也舉辦生態健行導覽活動,並針對出磺坑周邊的公館國中、公館國小、福基國小及開礦國小之教職員舉辦礦業歷史散步道導覽解說活動,將步道解說員培訓課程之教材彙整後提供予學校教師參考,幫助學校進行鄉土教材之編列。 手作步道關切的不僅是技術層面的施作工法理念,更希望透過對生活環境的理解,喚醒對環境倫理的反思,重新思考人與環境的定位,用雙手重拾與土地的關係。
點閱數223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5-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