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社會領域-國小5-6年級(三)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2,013
文化保存-馬祖新村眷村文創園區-資源代表圖
web 文化保存-馬祖新村眷村文創園區
桃園市政府文化局/桃園市政府文化局國小5-6年級
馬祖新村建於民國46年,因當時蔣中正夫人宋美齡赴馬祖勞軍後關切官兵眷屬安置需求而興建,並非居民來自馬祖。作為桃園首座眷村,村內以棋盤式道路、魚骨式建築設計,營造獨門獨戶的軍眷社區,曾獲全國模範社區殊榮。隨居民遷出,桃園市文化局著手保存活化,馬祖新村於民國93年登錄為歷史建築,成為全台第二個依文化資產法保存的眷村。現轉型為馬祖新村眷村文創基地,融合影視與藝文推廣,設有桃園光影電影館、文創市集與懷舊展演空間,保留眷村人情味,重現過往左鄰右舍串門子的溫馨場景,使原本被遺忘的眷村,成為歷史與創意交織的文化地景。
點閱數63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5-05-13
DOC在地課程-上白礁之擔馬草水-資源代表圖
web DOC在地課程-上白礁之擔馬草水
臺南市學甲數位機會中心/臺南市學甲區東陽國小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擔馬草水屬台灣民俗文化廟宇活動特色之一。對神明許願或還願報答方式之一 ,往往都是感受到神明的庇佑而丕吉泰來,這些擔馬草水都是志願性質,因以前醫學不發達,擔馬草水的人還願大都是之前發願祈求大道公幫自己或親人讓身體康復,以及近年來祈願的類型似乎有了轉變,大環境不佳求職不易、創業維艱因此祈願者也不少,當然擔任志願者都受到大道公庇蔭而能順利化解危逆,所以在上白礁這天來還願,伴大道公出巡繞境為無形的兵馬服務,以答謝神恩!
點閱數174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義美學習單-資源代表圖
web 義美學習單
余俊霖/縣立海湖國小國小4-5年級
義美學習單
點閱數407
下載數11
修改日期:2011-01-05
宗教建築-牛街清真寺、白雲觀-資源代表圖
web 宗教建築-牛街清真寺、白雲觀
曾雅瑜/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國小3-6年級
牛街清真寺-伊斯蘭教來華歷史甚早,位於北京牛街上的「禮拜寺」,興建於遼聖宗統和14年(西元996年),距今已有上千年的歷史,為北京最古老的清真寺。白雲觀-興建於唐代開元27年(西元739年)的白雲觀是北京最大的道教廟宇,目前為中國道教協會的所在地,當初唐玄宗為信奉道教而建,名為天長觀,明初才改為白雲觀,目前的建築是清朝時修築的。
點閱數439
下載數7
修改日期:2010-05-27
文化保存-渭水驛站-資源代表圖
web 文化保存-渭水驛站
台北市政府文化局/台北市政府文化局國小5-6年級
日治時期,蔣渭水從大安醫院出發,以文化與社會改革為志,開啟了臺灣史上思想最奔放的新文化運動。渭水驛站位於大稻埕,鄰近蔣渭水創立的大安醫院舊址。大安醫院不僅是蔣渭水行醫之地,也是推動臺灣新文化運動的重要據點。渭水驛站展出蔣渭水生平、臺灣民報與臺灣文化協會會報等珍貴史料,並透過4DViews蔣渭水影片與大安醫院袖珍模型等不同的展現方式,忠實呈現蔣渭水奮鬥歷程與生平故事。蔣渭水爭取民主與政治權益的精神,至今仍值得我們傳承與致敬。
點閱數79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文化保存-馬祖擺暝-資源代表圖
web 文化保存-馬祖擺暝
國家文化資產網/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馬祖擺暝」傳承自原鄉福州民俗,於農漁淡季的農曆正月上旬至2月初舉行,整個馬祖四鄉五島70餘座廟宇各依其舊有例祭日 各自辦理擺暝祭祀藉擺暝迎神祈安與調劑生活並凝聚宗族、村民、信徒之團結力量;每年擺暝期間,移居桃園八德、新北永和的眾多旅臺馬祖人多會返鄉參與擺暝祭典蔚為一俗。
點閱數134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文化保存-芳苑潮間帶牛車採蚵-資源代表圖
web 文化保存-芳苑潮間帶牛車採蚵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小5-6年級
彰化縣芳苑鄉的潮間帶牛車採蚵文化,最早紀錄於日治時期,為當地養蚵產業與自然環境互動下孕育出的獨特生活方式。當時居民飼養牛隻不僅用於農耕與運輸,亦扮演運蚵的重要角色,據傳全盛時期當地曾有300多頭海牛。這種以牛車載運蚵苗與成蚵的方式,體現出人與動物協作、適應潮間帶地理條件的傳統智慧,顯示其蘊含系統性知識與傳承脈絡。2012年BBC報導此文化奇景,2016年登錄為無形文化資產,然隨著機械化取代牛車,海牛數量大幅減少,2020年僅剩7頭,是需要政府介入保存的當地文化之一。
點閱數70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鴉片戰爭的影響和檢討-資源代表圖
web 鴉片戰爭的影響和檢討
葉信亨/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西方世界的器物、制度、思想文化觀念自此逐漸深入影響中國,衝擊中國固有的一切事物。雖然此一戰爭一般被視為中國近代史的開端,但大多數的清朝官員與知識份子並沒有從此戰爭的失敗得到教訓,也沒真正瞭解到失敗的原因,與西方人士的接觸往來依舊以固有的天朝觀念處理運作,導致外交與通商問題沒有得到根本的解決,最後因為二次英法聯軍的慘敗,才使清廷醒悟到中國的外交與軍事必須進行改革。然而從鴉片戰爭到英法聯軍期間,卻因為固守天朝觀念,讓中國近代化的改革運動延誤了二十年的時間。
點閱數447
下載數4
修改日期:2010-06-02
文化傳承與友善環境的結合-資源代表圖
web 文化傳承與友善環境的結合
楊孟甄/市立光榮國小國小4-6年級
參訪知名製墨(無化學成分純松煙墨)者同時亦為當地耆老,加深加廣教學內容,培養在地認同感,豐富環境教育內涵。
點閱數831
下載數28
修改日期:2011-11-28
鄭成功登陸鹿耳門與圍攻熱蘭遮城-資源代表圖
web 鄭成功登陸鹿耳門與圍攻熱蘭遮城
張昀浚/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明朝永曆十五年(西元1661年)三月二十三日,在金門島東面的料羅灣,鄭成功率領著二萬五千人的軍隊登上了近四百艘戰船,浩浩蕩蕩往澎湖前進,三月二十四日抵達澎湖,等到軍隊在澎湖整裝完畢,便迅速的在四月一日繼續東進台灣。鄭成功的軍隊在強風巨浪中向東南方的台灣航行,終於在四月二日的黎明,高掛著鄭字旗幟的數百艘軍艦,在濛濛的大霧中,悄悄來到鹿耳門外港,於北線尾島外的海邊下錨。中午過後不久,鹿耳門潮水開始大漲,原本淺水的水道慢慢變成寬闊的航道,又在順風的吹送下,船行如飛,戰船趁勢湧進鹿耳門水道,進入台江內海。此時船隊已分成三批,一批留在北線尾外海原處,另二批陸續魚貫進入鹿耳門海口,散布在台江南北兩面和熱蘭遮城、普羅民遮城之間。 傍晚,鄭成功的軍隊衝過荷軍防線,先在赤嵌樓以北的禾寮港(約在今台南市忠義路靠成功路附近)登陸,接著進占赤崁,直逼普羅文西城。四月六日,普羅文西城的荷蘭守將萬倫坦棄城投降,鄭荷雙方的戰鬥暫告一段落。短短五天,鄭軍便攻陷了戰力薄弱的普羅文西城,迫使荷蘭人全數退守在隔著台江水域、位在普羅文西城對岸的熱蘭遮城,雙方進入了長期的對峙交戰狀態。守在熱蘭遮城的荷蘭人,先派出使者與鄭成功談判,鄭成功\要求荷蘭人退出台灣,而荷蘭人並不願意,只願意增加每年給鄭成功的貢品,所以談判破裂,雙方繼續對峙。西元1662年一月,鄭成功下令發動總攻擊,攻擊結束後,荷蘭守軍僅剩六百人,荷軍作戰士氣低落,鄭成功又派人去勸服荷蘭人投降,台灣荷蘭長官揆一在衡量情況後,同意有條件投降。
點閱數1014
下載數11
修改日期:2010-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