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社會領域-國小5-6年級(三)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1,949
交通安全號誌-資源代表圖
web 交通安全號誌
陳智祥/縣立北辰國小國小3-6年級
交通安全號誌電子書
點閱數884
下載數20
修改日期:2011-10-25
澎湖縣企業領域傑出人士-資源代表圖
web 澎湖縣企業領域傑出人士
許永在/縣立西溪國小國小4-5年級
認識澎湖縣企業領域傑出人士
點閱數187
下載數3
修改日期:2012-12-05
文化保存-聖薩爾瓦多城遺址-資源代表圖
web 文化保存-聖薩爾瓦多城遺址
基隆市文化觀光局/基隆市文化觀光局國小5-6年級
聖薩爾瓦多城為西班牙於1626至1642年間,由於當時北台灣是國際貿易的重要地區,在基隆和平島新建的石造堡壘,為遠東貿易擴展下的戰略據點,見證大航海時代西班牙勢力登陸台灣。雖然在荷蘭人退出台灣時遭到炸毀,以及鄭氏時期在該地址上築城,於清朝時期已經完全衰敗,今日甚至不見於地表,但經透地雷達與文獻比對,證實其遺跡深埋於台灣國際造船有限公司基隆廠區的地底。自2011年起,台灣與西班牙考古團隊展開多次調查與試掘,並於2018年納入大基隆歷史場景再現整合計畫,雖受限無法全面開挖廠區主堡,仍透過平一路修道院遺址的發掘,持續探索西班牙人與台灣在17世紀的歷史交會,揭示和平島跨時代的文化沉積。
點閱數57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DOC在地課程-新埔祭祀文化人文底蘊深 公民新聞訪宗祠老店新生-資源代表圖
web DOC在地課程-新埔祭祀文化人文底蘊深 公民新聞訪宗祠老店新生
新埔DOC/新竹縣新埔鎮新星國小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挖掘新埔人文面向,了解新埔在地傳統宗祠的文化與地方生活如何息息相關,透過在地老店「呂順興餅舖」、「德興香舖」、與在地文史工作者張寶釧老師的講述,了解老店結合過往傳統與在地文化進行創生的精神,藉由影片拍攝與分組的練習,讓人深入了解在地家鄉與文化底蘊。
點閱數228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滬尾偕醫館-資源代表圖
web 滬尾偕醫館
曾清碩/市立新興國小國小1-6年級
此醫館為傳教士馬偕博士於1880年所設計興建,是台灣北部第一所西式醫療的診所,也代表著馬偕在北台灣醫療志業的奉獻與服務。除了醫療事業,馬偕也在淡水設立「牛津理學堂」,教導台灣學生學習新式教育、又創辦「淡水女學」為台灣女子教育寫下第一頁、在各地教會設書房或義學免費教育民眾。1901年馬偕去世後,在1906年由宋雅各醫師主持醫務,後長老教會醫療事業以紀念馬偕的名義,成立馬偕醫院,「滬尾偕醫館」則成為紀念馬偕的重要場所,現內部陳列有馬偕當年使用的各項文物及留存的影像照片,並在淡水老街設立馬偕石像以紀念他。
點閱數270
下載數15
修改日期:2011-10-26
文化保存-刺繡(劉千韶)-資源代表圖
web 文化保存-刺繡(劉千韶)
國家文化資產網/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刺繡是臺灣女紅文化的代表性技藝,技藝展現具豐富性、時代性,過去亦是婦功與婦德之表徵,被廣泛應用於服飾文化與生活應用上,對人類文明生活有重大意義,並具備高度文化代表性。
點閱數223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5-05-13
好用的自由軟體簡介-資源代表圖
web 好用的自由軟體簡介
許峻瑋/大港國小國小3-6年級
介紹數種好用且常見的自由軟體簡介
點閱數624
下載數9
修改日期:2024-07-16
好市生活Day&Night-資源代表圖
web 好市生活Day&Night
孫正華/市立新明國小國小5-6年級
市場是最接近各地生活的縮影,若能了解各個不同市場的特色,也就能更了解各地家鄉文化,在了解市場文化的過程中能欣賞多元文化,並在展示學習成果時,學習如何團隊合作以展現其優勢之所在。
點閱數353
下載數7
修改日期:2023-09-18
藏南谷地-資源代表圖
web 藏南谷地
傅莉芬/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在岡底斯山以南,喜瑪拉雅山以北,雅魯藏布江和支流貫穿期間,形成一個東西走向的河谷平原,海拔高度一般不超過四千公尺。氣候溫和、河川豐沛,是西藏農、牧和林業最發達的區域。河谷約有十至二十公里寬,有許多小平原分布,佔全西藏耕地面積的百分之五十六,其中以拉薩河谷平原最為廣闊,這裡就是西藏首府拉薩所在地。而美麗的雅魯藏布江流到東部切穿喜瑪拉雅山後,流入印度境內,就被稱為布拉馬普特拉河了。
點閱數306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05-06-15
唐宋至元明時期的貿易船-資源代表圖
web 唐宋至元明時期的貿易船
周忠泉/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唐宋時期: 中國-舟:最大者為獨檣舶,能載一千婆蘭(三十萬斤),次為牛頭舶,載重量約為獨檣舶的三分之一;再次者為木舶,又次者為料河舶,其載重量又各遞減三分之一。大船:蒼舶長二十丈、載六七百人。外國-師子國舶:梯而上下數丈,皆積寶貨。舶發之後,海路必養白鴿為信。元明時期:鄭和下西洋,依靠一支聲勢浩大、組織嚴密的船隊,每次動用的船隻常成百上千。羅懋登《三寶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西元1597年)將下西洋的船隻,按照大小和性能,分成寶船、馬船、糧船、座船和戰船五類。寶船是運輸寶貨的主要貿易船,又稱寶舡、寶舟、寶石船、龍船,建制龐大,設備齊全,具有良好的穩定性和適航性,能經風暴,進行長途航行。馬歡《瀛涯勝覽》(明人說集本,三寶爭彝集)卷首列舉的寶船,「大者長四十四丈四尺,闊一十八丈;中者長三十七丈,闊一十五丈」。談遷《國榷》卷十三也說,寶船「其大修四十四丈,搏十八丈,次修三十七丈,博十五丈」。明代的工部尺折合0.311米,寶船的長度達到138.084米,闊56米,船上豎有九桅。最小的戰船,也長十八丈,闊六丈八尺,船上有五桅。船隊以寶船為主,故下西洋的船隊又稱為寶船隊。
點閱數349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10-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