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社會領域-國小5-6年級(三)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1,958
學習地圖--認識頭城老街-資源代表圖
web 學習地圖--認識頭城老街
林文斌/縣立頭城國小國小3-6年級
運用學習地圖App引導學生在AR的環境中,以合作解決問題的方式學習知識及發展解決問題的能力。
點閱數394
下載數12
修改日期:2020-02-17
纏足的過程-資源代表圖
web 纏足的過程
杜曉惠/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纏足多由婦女為之,大多是女孩的母親。擇一日子(可能是女孩的生日),女孩坐在椅上,雙腳用熱水洗淨,置於膝頭,趁腳還溫熱,將大拇指以外的其他四趾,向腳心用力扭折,且在趾間縫邊,灑上明礬粉,使皮膚收斂並防止發炎與化膿,然後縛緊。接著,以八尺至十尺長的裹腳布緊纏,再用針線密密縫合固定,不可過鬆,有經驗的人,會慢慢雙腳併攏,先讓足部習慣這種束縛,之後再慢慢加緊。兩足被捆緊,發熱、發炎、紅腫。故纏足適宜秋季之後,時間可以從數天至兩個月。通常會選在女孩五、六歲時開始纏足,因為腳骨還未長大、長硬,較易收效,目標是將小腳纏成符合「瘦、小、尖、彎、香、軟、正」這七個要訣,在大人軟硬兼施下,小女孩不得不答應,因為大人常以:「不纏足,將來嫁不出去」為威脅。經過試纏、試緊、裹瘦、裹彎、保養幾個步驟始告完成,這樣的纏足過程造成腳骨嚴重變形,令人目不卒睹。
點閱數488
下載數3
修改日期:2010-05-27
v5855家鄉的行政機構 (下)-資源代表圖
video v5855家鄉的行政機構 (下)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國小3-4年級
家鄉的行政機構 (下)
觀看次數323
修改日期:2019-12-04
地球村內的交通模式-資源代表圖
video 地球村內的交通模式
高雄市政府教育局國小5-6年級
本影片課程內容為介紹地球村內的交通模式 rn:認識世界的商品、文化、訊息互動情形及認識傳統、航海、機器、資訊時代各時代交流模式與特色。
觀看次數436
修改日期:2019-12-09
唐宋時代-資源代表圖
web 唐宋時代
周忠泉/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主要的路線如下:泉州、廣州->占不勞山(占城東二百里海中)->古笪國(真臘)->奔陀浪(湄公河口)->海硤(新加坡)->羅越(暹羅)->佛逝(室利佛逝,蘇門答臘南部)->訶陵(爪哇)->哥谷羅(蘇門答臘西北境)->婆羅(蘇門答臘北境)->師子國(錫蘭島)->提墥國(印度河口西岸)->提羅盧和國(幼發拉底河河口)->烏刺國(俄波拉)->末羅國(巴斯拉)【至此順風者航行約八十九日】->縛達
點閱數385
下載數3
修改日期:2010-05-21
粵菜的演變-資源代表圖
web 粵菜的演變
林鴻偉/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而廣州是中國歷代以來對外貿易的重要口岸之一,與中國各地和海外的交流頻繁,粵菜久而久之的就逐漸吸收各種烹調方式之長,發展出了粵菜的獨特風貌。廣東的物產種類繁多,再加上不斷的由各地傳入新的食材,讓廣東菜是無所不用,也是粵菜勇於挑戰的原因之一。粵菜為中國八大菜系之一,細分廣州、潮州、東江三種風味,主流則是講求食材多、手法新的廣州菜。由於集各地口味、各菜系所長,粵菜的風味兼具清、鮮、爽、嫩、滑、脆,清而不淡、鮮而不俗、嫩而不生、油而不膩;調味方式也兼收各省之法,醬爆、辣炒、醋溜、紅燒,樣樣俱全。 近代又吸收了西菜的料理方式,使得粵菜的變化更上一層樓,不斷的創新求變,這可說是粵菜的最大特徵。
點閱數210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10-05-27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資源代表圖
web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
王學仁/海東國小國小1-6年級
小學生將生活中旅遊的照片利用剪輯軟體 加入旁白、聲音、介紹,串稱一部部動人的影片
點閱數148
下載數8
修改日期:2024-07-16
DOC在地課程-《 又見土礱》林裕祥師傅/三灣DOC/DOC小百工-資源代表圖
web DOC在地課程-《 又見土礱》林裕祥師傅/三灣DOC/DOC小百工
三灣數位機會中心/苗栗縣三灣鄉農會國小3-6年級
林裕祥,三灣鄉土礱達人,是台灣極少數擁有製作土礱技藝的長者。古時候,農家以「礱」來碾磨稻穀,讓稻穀分離。土礱以竹、土、木為材料,台語稱為「土礱」。五十年代,偏鄉電力供應不普及,碾米依賴土礱將稻穀碾成糙米。林裕祥從15歲就跟著父親學做土礱,19歲出師。他集木工、竹工及土工於一身,在製作完成一千多個土礱時,台灣全面供電,也因此被迫離開土礱製作的傳統行業。86歲的林裕祥,在中斷土礱製作40幾年以後,因緣際會下重做土礱,帶領DOC學員認識即將失傳的百工技藝。《又見土礱》描述他依古法製作土礱,繼承先人智慧,含採竹、挖土、礱手礱腳製作、編礱身、排礱齒、夯土及編礱衣等繁瑣工序。家人對年邁老師傅仍做粗重土礱,流露出的不捨之情,最是珍貴。《又見土礱》紀錄早期稻穀去殼的傳統土礱技藝,獲得教育部「數位應用創作大賽」金獎。導演李長青,從DOC學員一路成長為DOC的在地講師,帶領學員記錄家鄉故事,成為DOC終身學習的典範。明基友達基金會教育部竹苗數位機會中心 (竹苗 DOC) 輔導團隊,利用課程帶領 DOC 學員學習數位記錄社區產業文化故事。這部完全由三灣數位機會中心學員製作的《又見土礱》影片,短短的五分鐘內容,呈現社區土礱師傅製作土礱的過程與生活故事,展現學員們在DOC 從基礎電腦到影片剪輯一路走來的數位成長與學習成果,也讓三灣 DOC 在資訊教育外,成為未來社區數位文化、產業特色中心。
點閱數231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ios
地球儀與國旗 - 臺灣在這裡-資源代表圖
app 地球儀與國旗 - 臺灣在這裡
曾佳怡/新北市新北市立錦和高級中學全齡適用
用最直覺的手勢操控來探索這個地球吧。包含ISO3166-1所列入的249個國家或地區以及美國50州。雙點擊連結至維基百科,以及選擇超逼真的國旗飛揚動畫。 曾佳怡 地球儀與國旗 - 臺灣在這裡 ◉ 手勢操作 ◉◎ 輕點擊: 將點擊點轉至正中央◎ 雙點擊: 連結到維基百科, 或選擇國旗◎ 兩指手勢: 縮放, 轉動地球◎ 滑動手勢: 動態轉動視角----------------此APP具有高解析的地球模型,上地理課時可以讓學生了解各國的地理位置、國界、超逼真的旗幟飛揚動畫,有經緯度顯示(赤道、北回歸線、南回歸線、北極圈、南極圈),可以搜尋國家名稱,顯示你的所在國家位置,爭議領土以紅線標示,也可以連結到維基百科查詢更詳細的國家資料,按下星星可以顯示各國首都的位置,是個不可多得的地理資訊教育好幫手。
點閱數2528
下載數44
修改日期:2024-04-14
教會內部的腐敗-資源代表圖
web 教會內部的腐敗
黃立儀/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教會威望的低落固然削弱了教會的力量,但真正讓許多人痛心疾首的是教會腐化奢侈的生活,這是許多宗教改革者急欲根除的弊端。在中古時代,教宗的地位超越任何世俗的君主而成為歐洲的共主,累積的權勢與財富等更是驚人,例如︰教會領有的土地約占當時西歐土地的三分之一,除了領主應享的權利外,還向人民徵收「什一稅」等稅捐。中古後期城市興起後,受到商人牟利行為的感染,教廷從教徒手中搜刮錢財的方法更多,他們利用各種方式牟利。安貧、守貞與服從的誓約早已拋諸腦後,許多鄉村教堂裡的教士開設酒店、賭場以增加個人收入,甚至還娶妻生子。不只低階教士如此,更令人痛心的是連教宗都不能堅守誓約,如亞歷山大六世(Alexander Ⅵ)有不少情婦,生子女八人,還為他的子女奪取封建領地;又如教宗李奧十世(LeoⅩ,1513-1521)曾利用他的職權,出賣兩千多個高級教職,平均每年可增加約一百多萬金元的收入。面對如此腐敗的教會,許多人急欲改革。「贖罪券」(Indulgence)是教會歛財的方法,也是促使馬丁路德改革的導火線。贖罪券是在十字軍東征期間,為了籌措軍費而發賣的物品,後來成為教廷斂財的工具。教徒透過購買贖罪券,來求得自身罪惡的減免,因此,贖罪券與罪罰的赦免有密切的關係。理論上,只有上帝才能赦免人的罪,但是教會認為他有能力可以為教徒取得一紙減免狀,雖然不能保證能夠赦免全部的罪惡,但是贖罪券可以減免教徒在世上及死後可能遭遇的苦行與懲罰。此外,為了使行為合理化,教會認為賜與罪人贖罪券,贖罪券領受者出於自由意志而「奉獻」給教會的金錢,並不涉及買賣行為的關係。十六世紀初,教宗李奧十世為了解決財務問題,因而擴大規模發行贖罪券。為了鼓勵一般人多買贖罪券,教會人士常過份吹噓贖罪券的好處,一般人普遍流傳這樣的想法︰「金錢投進募捐箱的當兒,從煉獄中就飛出來一個靈魂」,甚至還將贖罪券比作進入天堂的通行證。因為宣傳得力,能夠免除罪惡的說法頗具吸引力,不少民眾爭相購買贖罪券。但已有人對教廷的行為提出強烈質疑,認為此舉根本違背了聖經的說法。雖然有教宗李奧十世正式公布的教令,允許贖罪券的發售,但不少歐洲國家的君主仍禁止在其境內發售贖罪券,許多知識份子也抱持著反對的立場,例如︰馬丁路德的「九十五條論綱」(95 Theses)就是針對教廷販售贖罪券的不當而寫的名作。
點閱數653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10-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