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社會-國小3-4年級(二)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2,296
【VR360數位走讀】宜蘭縣-蘇澳冷泉公園-資源代表圖
video 【VR360數位走讀】宜蘭縣-蘇澳冷泉公園
國立政治大學/數位文化資源服務與教學推廣計畫
蘇澳冷泉的形成原因是由於宜蘭具備豐沛的雨量,和蘇澳當地厚實的石灰岩層地形而造成,和礁溪溫泉並稱為蘭陽平原深藏地下的兩個天然瑰寶。冷泉區位於蘇澳鎮北方,亦即蘇澳火車站正前方約三百公尺處的中原路和冷泉路一帶。早在西元1928年就被發現。蘇澳冷泉為低於攝氐22度的「低溫礦泉」,無色無臭,水質清澈透明,是可浴的碳酸泉,洗冷泉時,因水溫較人體溫度低,剛下池子會感覺比較寒冷,但浸泡不到五分鐘,便覺渾身發熱,且由於池底不斷冒出氣泡,彷彿浸泡在無糖的汽水裡,十分特別,冬夏不同季節到此泡冷泉,也各有其獨特的趣味。目前冷泉區內部設有男女露天大眾池和個人浴池,並有完善規劃的休閒公園可供遊憩。此外,由於冷泉水質清澈甘美且富含大量的二氧化碳,也可製成食品及飲料,蘇澳有名的「羊羹」和早期的「彈珠汽水」(俗稱納姆內),即是以冷泉調製而成,目前後者已不生產,但「羊羹」則依然是蘇澳冷泉代表性的特產。
觀看次數116
修改日期:2024-11-19
【VR360數位走讀】宜蘭縣-鳩之澤溫泉煮蛋槽-資源代表圖
video 【VR360數位走讀】宜蘭縣-鳩之澤溫泉煮蛋槽
國立政治大學/數位文化資源服務與教學推廣計畫
鳩之澤溫泉位於宜蘭縣太平山。這裡的溫泉水質清澈,富含多種礦物質,對於舒緩疲勞有良好的效果。除了泡湯,這裡還有一個有趣的體驗活動——煮蛋槽。煮蛋槽是一個利用天然溫泉水進行食材烹煮的場所。遊客可以在這裡購買生雞蛋或玉米,將它們放入溫泉水中進行烹煮。通常煮蛋需要大約10至15分鐘的時間,煮好的溫泉蛋有著獨特的口感,蛋白滑嫩,蛋黃濃稠,十分美味。這樣的體驗不僅讓遊客感受溫泉的溫暖,還能親手製作出美味的食物,是鳩之澤溫泉的一大特色。
觀看次數122
修改日期:2024-11-19
【VR360數位走讀】宜蘭縣-蘇澳港-資源代表圖
video 【VR360數位走讀】宜蘭縣-蘇澳港
國立政治大學/數位文化資源服務與教學推廣計畫
蘇澳港位於台灣東北部,雄踞在蘭陽平原的蘇澳灣內,是一個地理形勢十分優良的海港,北距基隆港50海浬,南距花蓮港40海浬,有北迴鐵路直達台北和花蓮,另有臺9公路和濱海公路分別通往台北和基隆,交通四通八達,港區對外聯絡道路方面,由蘇澳鎮特一號公路及蘭陽第二隧道聯絡方便,使貨物運輸更順暢,提供航商貨主更便捷的服務,因此蘇澳港是基隆港的最佳輔助港,更帶動蘭陽地區的經濟繁榮,也是移山填海而成的十年建設奇蹟。蘇澳港有個傳說中的風景-「蘇澳蜃市」,「蘭陽八景」之一,由於港面寬闊,當春夏間海面風平浪靜之時,船舶市廛(城市中的商店)倒影入海,反映空中,幻為樓閣,宛如神仙境界,而夕陽西下時從高處俯瞰整個港區,夜色低垂反映漁火點點,也是另一蘇澳著名美景。若想飽覽這等美麗港澳景色,則有幾個絕佳據點:從蘇花公路或砲台山上俯視,便可見到蘇澳港南北兩側的長岬,似螃蟹的兩隻大螫;還有港口旁的七星嶺,沿步道而上至高處,向南可俯視港灣壯麗,向北則可遠眺海中龜,近窺蘭陽平原秀麗風光,視野遼闊,景色宜人。
觀看次數102
修改日期:2024-11-19
【VR360數位走讀】新北市-碧潭風景區-資源代表圖
video 【VR360數位走讀】新北市-碧潭風景區
國立政治大學/數位文化資源服務與教學推廣計畫
碧潭為臺灣昔日八大景之一,風景秀麗,位於捷運新店總站附近,交通甚為便利,為臺北都會區民眾假日旅遊休憩的好去處。新店溪流經碧潭出現曲流、岩壁及丘陵,碧潭因河岸寬廣,水色澄碧、平靜如潭而得其名,適宜划船、游泳、釣魚等活動,景致十分宜人。早年前考試院長孫科曾在潭西岸的懸崖巨石上題有「碧潭」二字,巨石頂上民間居民蓋有亭台,名為碧亭,將潭西山裝點綴地秀麗不凡。碧潭吊橋長約200公尺,建於西元1937年,橫跨碧潭之水上,佇立於碧潭兩岸,此有如長虹懸空跨越兩岸,成為本地主要特色標誌。站於橋上欣賞碧潭之美景,湖光山色、葉舟點點,把碧潭裝點得如詩如畫。
觀看次數113
修改日期:2024-11-19
【VR360數位走讀】台中市-大甲鎮瀾宮-資源代表圖
video 【VR360數位走讀】台中市-大甲鎮瀾宮
國立政治大學/數位文化資源服務與教學推廣計畫
大甲鎮瀾宮的歷史可追溯至清雍正年間,1730年媽祖神像從湄洲被迎請來臺。隨著香火日益鼎盛,信眾於1732年在大甲興建小祠,歷經數次改建,1770年定名為「天后宮」。1787年的重建紀錄於臺灣淡水廳文獻。此後大甲士紳多次發起重修,改名為「鎮瀾宮」。每年農曆三月初「遶境進香」場面浩大,追隨的信眾無數,各地廟宇均有迎媽祖的慶祝活動。大甲鎮瀾宮媽祖繞境進香相傳已有數百年的歷史,主要是為了要增添神像的靈氣。每次進香的人數之龐大,規模之壯觀,仍是受到海內的學術界和大眾傳播界的重視與研究。大甲鎮瀾宮建築有前殿、後殿、南北殿、南北室、鐘鼓樓等。內正殿供奉媽祖,南殿供有貞節媽祖;貞節媽祖即為貞節坊之節婦-林氏。廟前龍柱為精細渾厚的石刻鏤雕,屋頂佈滿五顏六色的人物、花鳥、走獸剪黏,檐下大片雕飾按金,正殿神龕周遭更是富麗,層層疊飾,金碧輝煌,散發出華麗不俗的莊嚴氣象,只可惜因翻修多次,古蹟、古物多已不復存在,只有幾塊乾隆及光緒兩皇帝所題的匾額較具歷史價值,例如乾隆時期的「護國庇民」、「佑濟昭靈」古匾,光緒帝賜的「與天同功」古匾,以及「誠求立應」、「慈光普照」、「功恭功一」等,都是自清領時期保留至今的古物。
觀看次數109
修改日期:2024-11-18
【VR360數位走讀】台南市-延平郡王祠-資源代表圖
video 【VR360數位走讀】台南市-延平郡王祠
國立政治大學/數位文化資源服務與教學推廣計畫
延平郡王祠主祀臺灣開山王鄭成功及其部將,興建於清同治年間,祠內建築風格莊嚴典雅,占地9400餘坪,為少見的「福州市」廟宇。鄭成功於1661年驅逐荷蘭人,在鹿耳門登陸,積極建設臺灣,作為反清復明的基地。鄭成功經略臺灣,除設立官署,清查戶籍外,還下令屯田,允許官兵圈地成家,並招募大陸沿海居民來臺開墾。明隆武帝曾賜姓朱,後人多以「國姓爺」稱呼。鄭成功去世後,後人為了感懷他的豐功偉績,特在此地立廟奉祀,尊稱他為「開台聖王」和「開山王」,現在全臺灣的「開台聖王廟」有50餘所之多。各地寺廟祠堂香火不斷,也因此在臺灣留下了深厚的影響與眾多傳說。西元1874年,欽差大臣沈葆楨奉命來臺辦理防務,深入瞭解民意,發現鄭成功對建設臺灣的貢獻,建議建祠紀念。清廷同意後撥款立祠,諡號忠烈,從福州載來工匠、材料,將開山王廟擴建成「福州式」建築,並在正門石匾題「明延平郡王祠」
觀看次數148
修改日期:2024-11-18
【VR360數位走讀】宜蘭縣-南方澳漁港-資源代表圖
video 【VR360數位走讀】宜蘭縣-南方澳漁港
國立政治大學/數位文化資源服務與教學推廣計畫
南方澳漁港位於蘇澳港南側,是臺灣沿海及近洋漁船的重要基地,漁獲量極豐,為臺灣三大漁業重鎮之一。是一個三面環山的天然良港,原本是個離岸島,因砂石堆積與陸地相連而成陸連島,形成天然屏障,舊名「南風澳」即是早期漁船躲避南風靠岸之處,漁業發達。因位於蘇澳灣內側,又有商港防波堤為屏障,港內水域安全穩靜,平時利用漁船眾多,依民國99年統計資料,設籍漁船已達746艘,超出本港正常容量甚多,港內漁船停泊狀況甚為擁擠,平時影響卸魚補給等作業至為嚴重,每逢颱風期或惡劣天候,附近海域作業之外地漁船,更湧進避風,漁船遍滿泊地,甚至已到無法活動之地步,須商借蘇澳商港部份碼頭應急。南方澳漁港周邊除在航道東側之豆腐岬風景區可提供遊客賞景外,並可於港區內從事魚貨購買及海鮮餐飲等活動,其主要活動區域主要為南寧魚市場及第一船渠周邊的海產店;此外,每年11月鯖魚盛產季節,於南方澳漁港舉辦「鯖魚祭」系列活動,以推廣鯖魚產業及促進地方產業發展,讓南方澳文化與鯖魚文化充分結合,藉以推動觀光、推動鯖魚以及帶動地方相關產業。
觀看次數113
修改日期:2024-11-18
【VR360數位走讀】宜蘭縣-南天宮金媽祖-資源代表圖
video 【VR360數位走讀】宜蘭縣-南天宮金媽祖
國立政治大學/數位文化資源服務與教學推廣計畫
由於南方澳濱臨太平洋,居民大都以捕魚為業,長年在海上為生活而奔忙,與洶湧海浪搏鬥,謀生環境相當艱困辛苦。為了祈求風調雨順、漁獲豐收,因此居民們家中大多奉祀媽祖,以求平安。眾人於感念媽祖庇佑之時,深覺若能籌建媽祖廟供居民奉祀朝拜,亦能成為地方精神寄託與信仰中心,蘇澳南天宮後於民國67年全廟落成。位於南方澳漁港底端的南天宮媽祖廟,是建於日治時代,民國40年時曾重建。並於民國79年加以擴建,同時請來一尊金身媽祖神像,此神像由遍佈全台的媽祖信眾先後捐獻,以當時市值約八千萬元,總重超過200公斤的純金、動用了二十幾位師傅,完成了一尊重達兩百多公斤的金媽祖,打響名號,堪稱全世界全金鑄塑最大之金身媽祖。玉媽祖則是由一顆巨型玉原石雕琢而成,重達二十餘噸重。而五尊湄洲媽祖的偷渡舉動更是轟動國際,名震遐邇,為台灣東岸香火最盛的媽祖廟,來自各地信徒絡繹不絕於途。
觀看次數137
修改日期:2024-11-18
【VR360數位走讀】宜蘭縣-鳩之澤多望吊橋-資源代表圖
video 【VR360數位走讀】宜蘭縣-鳩之澤多望吊橋
國立政治大學/數位文化資源服務與教學推廣計畫
多望溪為太平山區的重要河流,在海拔520公尺處與溫泉區交會,歷經伐木時代與觀光發展,多望溪兩岸曾建有吊索橋和鐵橋,串連昔日運材通道、聚落、溫泉會館和古道動線。然而,近年新設的鐵橋橫跨河道彎曲處,每逢颱風豪雨,造成湍急的水流侵蝕河岸,造成溫泉設施的損壞,因而羅東林管處著手規劃整體溪流整治,增加河段的通洪斷面,降低致災之虞,而原有鐵橋也隨著工程需要稍作調整橋墩位置,並重新整修為吊橋型式。吊橋的主索一端採背拉式固定,吊橋索件與鋼構件皆是採用雙重防蝕設計,能延長使用年限,減少後續的維護管理費用;橋身則以在太平山首度被發現的台灣國寶蝶「寬尾鳳蝶」客製鋼刻飾件來點綴其中,融入在地生態元素,也創造視覺驚喜。
觀看次數116
修改日期:2024-11-18
家鄉的傳統信仰-資源代表圖
web 家鄉的傳統信仰
李苑薇/市立建國國小國小3-4年級
透過資料閱讀引導學生認識原住民與漢人的傳統信仰,及信仰與生活的關係
點閱數394
下載數2
修改日期:2024-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