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社會-國小3-4年級(二)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2,308
DOC在地課程-牽罟記錄片-資源代表圖
web DOC在地課程-牽罟記錄片
從DOC看臺灣數位應用創作大賽/教育部資訊及科技教育司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在2016年信義房屋社區一家行動計畫中,以「海洋的孩子,重生的牽罟」獲得楷模獎,同時感謝蘇澳鎮港邊社區,捐贈牽罟漁船及罟網給社區,讓我們在文化的傳承上更加順利,我們開始展開一連串修船及補魚網技術傳承,在今年也結合宜蘭縣政府辦理宜蘭成年禮,讓滿18歲在地學子走入後埤體驗牽罟文化,為了讓牽罟並非一次性活動,我們希望結合現代科技,讓牽罟文化能夠一代傳一代的繼續傳承下去。
點閱數301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DOC在地課程-《泰雅音樂創作營》想念媽媽 ─ 楊桂花-資源代表圖
web DOC在地課程-《泰雅音樂創作營》想念媽媽 ─ 楊桂花
竹苗數位機會中心/教育部資訊及科技教育司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以其在馬武督的生活出發,創作歌曲並分享特色文化。
點閱數309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DOC在地課程-楓港調民謠快閃-資源代表圖
web DOC在地課程-楓港調民謠快閃
枋山數位機會中心/屏東縣枋山鄉楓港社區發展協會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楓港社區民謠隊為配合屏東縣政府103年度恆春民謠節活動之啟動,於103年10月18日上午與楓港國小4位小朋友,共同在楓港菜市場蔡英文主席古厝前,演出一場楓港調快閃創新活動。一些不知情之鄉親剛開始時,臉上現出一種驚訝之表情,隨著優美歌聲、琴聲瀰漫著整個菜市場,鄉親們也開始附合著唱,更有的跟著音樂節拍跳起舞來。楓港社區對楓港民謠之推廣,又向前邁開一大步。
點閱數207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地理-如何化危機為轉機,重返太魯閣自然懷抱-資源代表圖
web 地理-如何化危機為轉機,重返太魯閣自然懷抱
內政部國家公園署/內政部國家公園署國小3-4年級
太魯閣峽谷為台灣地理奇觀,地處歐亞與菲律賓海板塊交界,因地殼快速抬升與立霧溪急速下切,形成峽谷、斷崖與深谷等壯麗地貌。受亞熱帶季風氣候影響,本區雨量豐沛,地質脆弱,頻繁出現地震、崩塌與落石災害,形成高風險的自然環境。0403花蓮地震後,旅遊安全受到關注。專家建議以生態防減災方式降低災害風險,強化對邊坡敏感區的管理與監測,並透過規劃安全路線與分區引導遊憩活動,減少人為活動對地質環境的干擾。太魯閣的地理條件展現了自然力量與地景演化的動態過程,也提供人地關係研究與永續旅遊規劃的實例,未來須在風險意識下建立與自然共處的調適模式。
點閱數77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文化保存-牛罵頭遺址-資源代表圖
web 文化保存-牛罵頭遺址
文化部/文化部國小3-4年級
牛罵頭遺址文化園區位於臺中市清水區鰲峰山,為中部地區重要的新石器時代遺址,孕育出牛罵頭、營埔與番仔園等史前文化,並與南部牛稠子文化有交流。遺址最早由日籍學者國分直一於1943年發現,2002年指定為縣定古蹟後展開規劃,2013年,古物沙鹿區南勢坑遺址文化層斷面移入園區展示,並將鰲峰山營區和原清水神社遺構列為歷史建築。園區原為陸軍清水營區,包含日治時期清水神社與戰後軍事建築,具多元歷史層次。在2014年完全對外開放後,民眾得以參觀現場展示的出土文物與考古成果,以及保存的南勢坑遺址文化層等重要古物。戶外設有觀景臺與步道,是結合自然景觀、歷史教育與休閒遊憩的文化場域。
點閱數142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5-05-13
DOC在地課程-中埔數位機會中心古文物介紹-資源代表圖
web DOC在地課程-中埔數位機會中心古文物介紹
中埔數位機會中心/嘉義縣客家文化協會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嘉義縣客家文化會館,彙集了早起懷舊的古文物及客家文化元素介紹,歡迎大家蒞臨參觀
點閱數172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文化保存-新北投車站-資源代表圖
web 文化保存-新北投車站
台北市政府文化局/台北市政府文化局國小3-4年級
大正5年(1916年),日人為發展新北投溫泉觀光,興建新北投支線,設立新北投乘降場,後改稱新北投驛,新北投地名亦由此而來。新北投車站為淡水線及臺北市僅存的百年木造車站,具有簷架雕花、老虎窗等建築特色。1988年淡水線停駛,車站遷至彰化臺灣民俗村。隨文化資產意識抬頭,臺北市府與民間團體爭取車站回遷,於2016年啟動修復,2017年重組完成開放。後續以舊鐵軌、枕木仿舊復原月台及鐵道,並迎回35TP32850型客車,重現昔日風貌。新北投車站現為北投文化生活區的重要象徵,持續藉由活動凝聚地方記憶。
點閱數86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文化保存-後山軌跡 花東鐵道-資源代表圖
web 文化保存-後山軌跡 花東鐵道
花蓮縣文化局/花蓮縣文化局國小3-4年級
花蓮後站見證歷史的一刻,2010年12月1號,這條980公尺長的762公釐軌距上,過去這一年將這部火車重新整修鍋爐,台灣鐵路管理局第一次復活LDK59蒸氣機車。距離LDK59上次在花東線行駛時間已經將近30年,762公釐窄軌的蒸汽火車雖然在台灣不是只有東線才有,但是東線鐵道的復活,這是歷史上的第一次。1917年從花蓮蓋到玉里,1926年從玉里延伸到台東,當時在花東縱谷這條762公釐軌距的鐵路,也就是現在花東線的前身。當時的考量因為認為沒有這麼大的運量以及考量材料的問題等,所以先蓋一個軌距比較窄的,後來因為玉里到台東這一段,有部分與糖廠買路權,有再興建,就導致到最後花蓮到台東間這段鐵路就一直持續屬於輕便鐵道窄軌的型態。以全世界來說輕便鐵道要肩負起這麼強大的幹線功能,台東縣是相當特別的,雖說國外也不乏有這樣的案例,然而花蓮台東這一段,唯一的主要幹線這是這一條。
點閱數193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5-05-13
文化保存-圓山別莊-資源代表圖
web 文化保存-圓山別莊
臺北市政府文化局/臺北市政府文化局國小3-4年級
圓山別莊在台北市的中山北路上,市立美術館旁,有一座外觀就像童話裡的奶油色房屋,卻有著一段輾轉的故事和命運。時間回到十九世紀中葉,在滬尾正式開港設立海關之後,大稻埕逐漸成為北台灣的商業中心,台北就此登入國際貿易體系裡,大稻埕到光緒年間以後他就發展非常快。主要是收集台北盆地甚至包括大漢溪上游的一些茶葉來這邊製造,製作完了以後,他就在這邊銷售,日本殖民政府改建台北通往基隆的鐵路,同時也拓展了大稻埕商業範圍,這地方就有很多茶商致富。也因為商業交流,需要一個能夠招待客戶和貴賓的地方,茶商陳朝駿就想要見一個別墅,可以招待外國人,因為在大稻埕一帶的傳統房子,他總得好像不夠風光,基隆川對岸,河景第一排,坐望台灣神社,明治橋頭,「圓山別莊」1914年全新完工。
點閱數243
下載數3
修改日期:2025-05-13
DOC在地課程-太魯閣傳統歌舞表演-資源代表圖
web DOC在地課程-太魯閣傳統歌舞表演
花蓮縣秀林數位機會中心/花蓮縣秀林鄉公所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美好的暑假!愉快的心情!六,日來園區走走~~欣賞文創品,體驗DIY,參觀文物館,聆聽傳統音樂~~感受濃濃的太魯閣風情^^
點閱數404
下載數4
修改日期:2025-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