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社會-國小3-4年級(二)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2,456
公民-兒童權利公約CRC宣導動畫-第5集:給兒童一個安全的家-資源代表圖
web 公民-兒童權利公約CRC宣導動畫-第5集:給兒童一個安全的家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國小3-4年級
《兒童權利公約》第5集動畫以「給兒童一個安全的家」為主題,強調孩子有權在一個安全、溫暖且無暴力的環境中成長。家應是孩子最安心的避風港,不應有任何形式的虐待、忽視或暴力。動畫透過情境設計,讓觀眾理解孩子可能面臨的風險,例如家庭暴力、疏忽照顧、語言羞辱等,也同時傳達:孩子若遇到問題,可以向可信任的大人或協助機構尋求幫助。這部動畫不只是提醒大人給予孩子妥善的照顧與情感支持,也教育孩子認識保護自己、表達需求的重要性。每一位兒童都應有安全的居住環境與被愛的權利,這不只是家庭的責任,更是整個社會共同的義務。
點閱數45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9-24
公民-《停電了,別害怕!》-資源代表圖
web 公民-《停電了,別害怕!》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國小3-4年級
小維和小瑜搭著電梯時,突然「停電了!」整部電梯陷入黑暗,讓人感到害怕不安。乘客們開始低聲議論,有人擔心卡在電梯裡出不去,有人則開始哭泣。就在這時,小維穩住情緒,站出來對大家說:「別擔心,我們可以按緊急鈴,請管理員幫忙,而且電梯很安全,只是暫時沒電。」他用冷靜的語氣鼓勵大家,並主動幫忙安撫一旁的小朋友,還和大家講笑話轉移注意力。透過小維的領導與安慰,大家漸漸不那麼緊張了。這次經驗也讓每個人學會,遇到突發狀況時,要冷靜面對,互相支持。小維的表現讓大家留下深刻印象,也展現出他在團體中關心他人、勇敢負責的態度。
點閱數39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9-24
公民-兒童權利公約CRC宣導動畫-第7集:兒童有接受教育的權利-資源代表圖
web 公民-兒童權利公約CRC宣導動畫-第7集:兒童有接受教育的權利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國小3-4年級
《兒童權利公約》第7集動畫強調「兒童有接受教育的權利」。每個孩子,不論性別、家庭背景、經濟狀況或居住地,都有受教育的平等權利。教育不只是學會知識與技能,更是幫助兒童培養思考能力、理解社會、建立價值觀的重要途徑。動畫呈現孩子在校園學習、探索興趣與發展潛能的過程,也提醒觀眾並非每個孩子都那麼容易就能上學──有些人可能因為身心障礙、貧困或文化差異而面臨困難。因此,保障所有兒童都能享有良好教育,是政府與社會的重要責任。這不只是權利的落實,也是邁向公平正義社會的基礎。教育讓每個孩子看見未來、擁抱希望,並成為尊重他人、關懷社會的好公民。
點閱數104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9-24
公民-身心障礙楷模金鷹獎得獎者-徐敬宗:學習不設限,成果看得見-資源代表圖
web 公民-身心障礙楷模金鷹獎得獎者-徐敬宗:學習不設限,成果看得見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國小3-4年級
徐敬宗是一位自閉症者,六歲前幾乎無法與人溝通。然而,透過語言與職能治療,以及父母長期的陪伴與鼓勵,他逐步開啟學習之路。進入長榮大學後,他獨自在臺南生活,不僅克服許多突發挑戰,更展現出自理與適應能力。他選擇擔任照顧服務員,希望將自己受助的經驗轉化為幫助他人的力量。除了在學業上努力,他還擅長鋼琴、陶笛、直排輪與烘焙等多項才藝,並考取相關證照,用實力證明自己的價值。徐敬宗以實際行動展現「學習不設限」的精神,也提醒我們每個人都有潛能值得被尊重。他的故事讓人理解:唯有尊重特質、支持努力,社會才能真正走向共融。從他身上,我們看到希望,也看見平等社會的可能。
點閱數28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9-24
公民-家庭暴力與兒童虐待終結者-資源代表圖
web 公民-家庭暴力與兒童虐待終結者
行政院/行政院國小3-4年級
家庭是成員彼此相愛與支持的地方,每個人都是應被尊重的獨立個體。然而,如果家人之間出現打罵、辱罵、冷落、威脅等行為,不論是身體或心理上的傷害,都是家庭暴力,更是違法的行為。特別是對於兒童而言,若遭受過度體罰、排斥、忽視,或被大人以強迫、威脅或誘騙方式碰觸隱私部位,甚至目睹不當行為,這些都是嚴重的兒童虐待,法律明確禁止。此外,讓孩子長期挨餓、不乾淨、不帶去就醫,或不讓他們上學,也都是對兒童的侵害。每位孩子都應在安全、有尊嚴的環境中成長,人民應該共同守護兒童權益,讓愛與關懷取代暴力。
點閱數36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9-24
地理-海港大城市 發掘新高雄-資源代表圖
web 地理-海港大城市 發掘新高雄
農業部漁業署/農業部漁業署國小3-4年級
旗津位於高雄市,是一個長條形的海外沙洲,南北長約11.3公里、平均寬僅200公尺,是高雄最早發展的海港地區。原本旗津與台灣本島相連,但在1967年為了擴建高雄港第二港口,將半島地形截斷,旗津因此成為一座獨立的小島。直到1984年過港隧道完工後,旗津與本島的交通才大幅改善,帶動觀光與地方發展。如今旗津以豐富的海鮮美食、渡輪體驗與眾多歷史文化古蹟吸引遊客,並規劃為「旗津風景區」,成為高雄重要的旅遊據點之一。這段歷史與地形的變化,展現了人為工程如何改變自然地貌,也顯示出港口城市在交通、觀光與經濟上的高度連結與演變。
點閱數31
下載數2
修改日期:2025-09-23
地理-漫遊通苑歡樂行-資源代表圖
web 地理-漫遊通苑歡樂行
農業部漁業署/農業部漁業署國小3-4年級
苗栗通苑地區擁有豐富的海岸資源與獨特的漁業文化。當地漁民採用傳統的一支釣方式,不僅技術高超,還重視交流與生態保育。為了避免捕捉到未成魚,當地海底設置人工魚礁並嚴格規定只能用一支釣這種符合生態友善的漁法。通苑的漁業特色之一是「陸上行舟」,由於此地是候潮港,漁船需隨潮水進出,因而發展出這項特殊的生活方式。此外,遊客也可在新埔漁港沿著海堤自行車道騎乘賞景,或前往白沙屯北岸的好望角欣賞海岸線、風力發電機與海線火車交織出的美麗景致。而節目中尋找的「KISS魚」其實就是沙梭,牠嘴巴外型像在噘嘴,故得此可愛綽號,主要以沙蠶為餌釣捕,展現當地海洋文化的趣味與知識。
點閱數26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9-23
地理-勇渡藍海 - 台灣漁業一百年-資源代表圖
web 地理-勇渡藍海 - 台灣漁業一百年
農業部漁業署/農業部漁業署國小3-4年級
臺灣漁業的發展歷經百年,從原始的竹筏、石滬與牽罟等捕魚方式,轉變為配備先進儀器的遠洋漁船,足跡遍佈世界三大洋,展現臺灣漁業的高度發展與技術演進。養殖漁業亦從早期單一虱目魚的粗放式養殖,轉型為多樣化的高技術模式。這些變遷不僅體現產業技術的進步,也反映漁民面對環境與經濟挑戰時展現的智慧與創新精神。透過影片中虛擬角色的故事,引領觀眾回顧臺灣漁業近百年來的足跡與成就,了解從傳統漁法到現代科技導入的歷程,如何一步步奠定臺灣作為遠洋漁業強國與養殖技術先驅的地位。漁民的堅毅與彈性,不僅塑造了臺灣的漁業面貌,也展現出因應環境變遷與全球化趨勢下的生命力,值得我們珍視與學習。
點閱數28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9-23
地理-慢活台東 漫遊感動-資源代表圖
web 地理-慢活台東 漫遊感動
農業部漁業署/農業部漁業署國小3-4年級
台東位於台灣東南部,擁有長達176公里的海岸線,是全台最狹長的縣市。當地自然環境純淨優美,近年來發展慢活觀光,吸引許多遊客前來體驗。杉原海洋公園的成立,不僅讓遊客能近距離觀察海洋生態,還透過體驗活動,如傳統手叉網捕魚苗,讓人感受漁民生活的辛勞與智慧。這樣的活動也提醒我們珍惜自然資源與海洋生物。台東潔淨的海岸也成為沙蟹棲息的樂園,處處展現自然與人文共存的和諧。藉由親近大自然與在地文化,人們在放慢腳步中重新認識土地之美,體會到旅途中最真摯的感動。
點閱數22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9-23
地理-萬金泡湯嚐鮮行-資源代表圖
web 地理-萬金泡湯嚐鮮行
農業部漁業署/農業部漁業署國小3-4年級
在北海岸的萬里、金山地區,早期由於交通不便,當地漁民常沿著魚路古道,挑擔將漁獲步行送至台北販售,因此此道被稱為「給魚走的路」。這條古道承載著先民的辛勞與智慧。當地港口如金山水尾舊港,因地理條件優越,曾有過繁榮的漁業時光。今日仍可見延繩釣作業、蹦火漁船等傳統漁法技術,展現當地漁業文化的獨特魅力。此外,水尾的戰備坑道現今開放申請參觀,轉型為觀光資源。這些地景與文化資產讓人們更加認識北海岸漁業的發展與轉變。辛苦工作之餘,當地居民也習慣泡溫泉、吃海鮮作為身心慰勞,展現生活與自然共處的智慧與節奏。這段旅程不只是體驗風景,更是一次對海洋文化與歷史的深刻理解。
點閱數24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