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社會-國小3-4年級(二)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2,290
許義魚酥-資源代表圖
web 許義魚酥
曾清碩/市立新興國小國小1-6年級
許義魚酥的老闆是一個認真努力工作的人,我們去訪談時,他還在整理店內的魚酥,可見他多麼希望把許義這間店經營好,店裡所有的人都忙進忙出的,外面的遊客一大圈等著買魚酥,生意真好,老闆待人親切,而且魚酥真的很好吃,生意好不是沒有原因的。
點閱數326
下載數10
修改日期:2011-10-26
淡水防空洞-資源代表圖
web 淡水防空洞
曾清碩/市立新興國小國小1-6年級
淡水有許多個像這樣的防空洞。在日治時期,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台灣因為是日本的殖民地,所以也會遭到盟軍的轟炸,防空洞就是在那個時候挖的。每當空襲警報一響,人民就往防空洞跑,以躲避砲彈的轟炸。
點閱數222
下載數10
修改日期:2011-10-26
淡水德裕魚丸-資源代表圖
web 淡水德裕魚丸
曾清碩/市立新興國小國小1-6年級
位於淡水中正路上的德裕魚丸經營有五十年的歷史了,生意非常好,所出產的魚丸相當有名,老闆堅持純手工製作不用機器,使得魚丸吃起來格外香Q美味,除了魚丸之外,也有魚酥等相關的魚類製品,在老街對面另有一間分店,賣的是現煮的魚丸湯,等不及的遊客可以先去大快朵頤一番,淡水頂頂有名的紅樓目前也由此店的老闆經營。
點閱數693
下載數11
修改日期:2011-10-26
淡水清水街-資源代表圖
web 淡水清水街
曾清碩/市立新興國小國小1-6年級
從重建街66號與68號間的小巷子轉入,走到「興建宮」,這裡便是清水街的起點,從這裡往下延伸,大約和重建街平行,一直到與英專路的交接口為止,這就是另一條老街-清水街,而且現在還保留了幾間古式的建築。  清水街的後段,俗稱「後街」,現在是熱鬧的菜市場,每天上午市集時間,這裡可是擠得水洩不通呢!小販的叫賣聲、顧客與老闆的討價還價,充滿了活力與人氣。來這裡尋寶,還可以買到又好又便宜的東西喔!
點閱數643
下載數10
修改日期:2011-10-26
淡水信用合作社-資源代表圖
web 淡水信用合作社
曾清碩/市立新興國小國小1-6年級
【東融】請問石總經理,淡信這棟建築物美觀大方,請問這棟房子蓋了多久了?答:已經蓋了有67年1月多囉!
點閱數279
下載數9
修改日期:2011-10-26
淡水中正路-資源代表圖
web 淡水中正路
曾清碩/市立新興國小國小1-6年級
隨著淡水市街的發展史,我們來到了最後一站-中正路。雖然中正路是大家一向所以為的老街,可是跟重建街、清水街比起來,中正路的發展算是較晚的了。雖然如此,可是中正路卻成了老街當中最繁榮的一條。在日治時代,日本人在此這立了郵局、警察局、消防局、公會堂、街役場等機關,中正路從此就成為淡水的行政、金融、商業中心。
點閱數717
下載數12
修改日期:2011-10-26
認識爆米香-資源代表圖
web 認識爆米香
林麗郡/縣立饒平國小國小1-4年級
透過電子書認識爆米香的製作過程,並區別爆米香與爆米花的差異
點閱數237
下載數3
修改日期:2011-10-26
淡水文化基金會-資源代表圖
web 淡水文化基金會
曾清碩/市立新興國小國小1-6年級
西元1858年中法天津條約明定台灣淡水開放為通商口岸,使得淡水搖身一變成為一個國際的港口。於是淡水開港通商後,外國人因為有居住、貨運、存貨的需求,所以滿清政府把砲台埔和鼻仔頭這兩個地方出租給外國人使用。   鼻仔頭這一帶原本是一些半漁半農的小村落,後來1894年英國的嘉士洋行買下港仔溝旁的土地,並興建倉庫,經營茶葉貿易。1897年英國煤油公司「殼牌」(SHELL)買下這裡,並建造兩座倉庫以及三座油槽,透過鐵路淡水線的一條支線,大規模經營台灣的煤油買賣。  因為煤油味道特別臭,所以淡水人又把殼牌倉庫叫做「臭油棧」。1944年二次世界大戰盟軍轟炸台灣,殼牌倉庫也難逃一劫,並遭受猛烈轟炸,油庫並爆炸起火燃燒,成為民間流傳的「火燒臭油棧」的傳奇事蹟。  1945年殼牌公司因為產權糾紛,除了曾租給其他廠商當作倉庫使用外,就沒再改變倉庫的外貌。幾年前,交通部決定在淡水捷運線外圍再建一條淡水河北側沿河快速道路。淡水的在地文史、環保、生態社團深感這條快速道路會嚴重破壞淡水河的環境生態,甚至破壞許多歷史古蹟,便向全台灣各地社團發出呼籲,成立「搶救淡水河行動聯盟」,共同抵制快速道路的修建。  殼牌公司瞭解行動聯盟的意義,經過詳思熟慮後,決定將此一百年歷史古蹟慨然捐給淡水在地的文化社團──淡水文化基金會。2000年12月31日殼牌公司在淡水各級學校、社團一同參與的淡水文化會議上,正式移交給淡水文化基金會。 6月台北縣政府正式公告淡水殼牌倉庫列為縣定古蹟。
點閱數174
下載數12
修改日期:2011-10-26
淡水文化基金會-資源代表圖
web 淡水文化基金會
曾清碩/市立新興國小國小1-6年級
西元1858年中法天津條約明定台灣淡水開放為通商口岸,使得淡水搖身一變成為一個國際的港口。於是淡水開港通商後,外國人因為有居住、貨運、存貨的需求,所以滿清政府把砲台埔和鼻仔頭這兩個地方出租給外國人使用。   鼻仔頭這一帶原本是一些半漁半農的小村落,後來1894年英國的嘉士洋行買下港仔溝旁的土地,並興建倉庫,經營茶葉貿易。1897年英國煤油公司「殼牌」(SHELL)買下這裡,並建造兩座倉庫以及三座油槽,透過鐵路淡水線的一條支線,大規模經營台灣的煤油買賣。  因為煤油味道特別臭,所以淡水人又把殼牌倉庫叫做「臭油棧」。1944年二次世界大戰盟軍轟炸台灣,殼牌倉庫也難逃一劫,並遭受猛烈轟炸,油庫並爆炸起火燃燒,成為民間流傳的「火燒臭油棧」的傳奇事蹟。  1945年殼牌公司因為產權糾紛,除了曾租給其他廠商當作倉庫使用外,就沒再改變倉庫的外貌。幾年前,交通部決定在淡水捷運線外圍再建一條淡水河北側沿河快速道路。淡水的在地文史、環保、生態社團深感這條快速道路會嚴重破壞淡水河的環境生態,甚至破壞許多歷史古蹟,便向全台灣各地社團發出呼籲,成立「搶救淡水河行動聯盟」,共同抵制快速道路的修建。  殼牌公司瞭解行動聯盟的意義,經過詳思熟慮後,決定將此一百年歷史古蹟慨然捐給淡水在地的文化社團──淡水文化基金會。2000年12月31日殼牌公司在淡水各級學校、社團一同參與的淡水文化會議上,正式移交給淡水文化基金會。 6月台北縣政府正式公告淡水殼牌倉庫列為縣定古蹟。
點閱數498
下載數12
修改日期:2011-10-26
淡水萬寶堂-資源代表圖
web 淡水萬寶堂
曾清碩/市立新興國小國小1-6年級
位於中正路150號,有一家百年的中藥行名為「萬寶堂」,原本的百年老房子因為「社區整體計劃」而拆除了,可是店主很有心,他特地將新建的房子設計的跟原來的老房子一模一樣,唯一不同的是,舊房子是三層樓,新建的房子是四層樓,不知情的人可能以為只是原來的房子加蓋而已,誰知道已經經歷了一場「樓塌樓起」呢?在店裡面有新舊房子的照片,有興趣的人可以去找找碴,看看可以找出幾個不同的地方!
點閱數601
下載數11
修改日期:2011-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