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3,921
文化保存-馬祖擺暝-資源代表圖
web 文化保存-馬祖擺暝
國家文化資產網/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馬祖擺暝」傳承自原鄉福州民俗,於農漁淡季的農曆正月上旬至2月初舉行,整個馬祖四鄉五島70餘座廟宇各依其舊有例祭日 各自辦理擺暝祭祀藉擺暝迎神祈安與調劑生活並凝聚宗族、村民、信徒之團結力量;每年擺暝期間,移居桃園八德、新北永和的眾多旅臺馬祖人多會返鄉參與擺暝祭典蔚為一俗。
點閱數167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文化保存-羅漢門迎佛祖-資源代表圖
web 文化保存-羅漢門迎佛祖
國家文化資產網/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小5年級~國中9年級
「羅漢門迎佛祖」,此項民俗活動已有兩百多年歷史,每年均擇期於觀音佛祖聖誕前幾日舉行,目前由內門紫竹寺(101-103年)及南海紫竹寺(104-106年)輪流辦理(連續各辦三年)。百年來觀音佛祖遶境路線遍及內門各庄頭,且信徒皆以徒步遶境及全程扛轎走山路,來表達對於觀音佛祖信仰的誠意,而自民國100年開始,遶境路線更擴及至旗山天后宮;遶境行程通常為四天,今年是自102年3月25日至3月28日,每天早上7時準時出巡,繞行約十個「敬」(庄頭敬桌集中的臨時場地),每天約走30公里路程,以3轎(土地公轎、紫雲宮大道公和龍潭天后宮媽祖合轎、內門紫竹寺佛祖大媽和三媽合轎)主巡,香境內各角頭及其文武陣頭皆參與遶境(小庄組文陣,大庄組武陣),反映該地民眾信仰生活,自古迄今改變不大,祭品亦保留傳統樣式,是該地最具在地色彩的信仰文化及最具生活價值的內在文化體系。此項民俗遶境隨行的文武藝陣,堪稱量多質精,至少超過30陣以上,其中以夏梅林宋江獅陣、金馬寮牛犁陣、番仔路太平清歌陣、虎頭山七里響陣等文武藝陣最具特色。
點閱數154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古的科學道館-阿美族的傳統漁法-資源代表圖
web 古的科學道館-阿美族的傳統漁法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今天『古的科學道館』的科學探險隊,要來挑戰的道館是『撒網捕魚道館』,在花東沿海的阿美族,有海洋民族之稱,是非常喜歡吃魚的民族,隨著人口外流的影響,目前還會使用傳統漁法捕魚的,大概就屬阿美族裡的長輩了。其中利用八卦網捕漁,就是傳統漁法之一,是非常要求體力與技巧的捕魚法。 趕快加入古的科學道館的行列,跟著我們一起去認識阿美族很重要的傳統捕魚技能吧!
點閱數125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文化保存-蟾蜍山煥民新村-資源代表圖
web 文化保存-蟾蜍山煥民新村
臺北市政府文化局/臺北市政府文化局國小3-4年級
陳儲山位於台北市公館圓環東側,擁有豐富的歷史與文化價值。該地區自古以來便是軍事防守重地,並且在日治時期成為農業研究中心。2016年,陳儲山被列為文化景觀,分為軍事區、歷史農業區、聚落區與生態區,保存了兩棟古蹟、八棟歷史建築及十多棵老樹。隨著國民政府來台,該區成為重要的防空要地,並建立了空軍作戰指揮部,眷村文化隨之發展。經歷保存運動,該區在2016年正式成為台北市文化資產,並將煥明新村改建為文化教育空間,提供生態學習與社區活動。煥明新村作為台灣唯一的空軍三層眷村,其獨特的建築風貌與歷史背景,展現了台北市對文化遺產的重視,成為未來文化與教育發展的亮點。
點閱數208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歷史-霧社事件‧馬赫坡古戰場-Butuc (一文字高地)暨運材古道-資源代表圖
web 歷史-霧社事件‧馬赫坡古戰場-Butuc (一文字高地)暨運材古道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小5-6年級
位於南投縣仁愛鄉的Butuc一文字高地與運材古道,是1930年霧社事件的重要歷史現場。Butuc為馬赫坡戰線的激戰地點,日軍於昭和5年,西元1930年11月5日在此與賽德克族展開激戰,留下戰壕與砌石牆等遺跡,至今保存良好。事件導火線之一的運材古道,則記錄日治時期日人強迫賽德克族搬運檜木、勞役剝削的歷史,反映殖民政權對原住民族的壓迫。此地亦呈現賽德克族社會在殖民政策下的內部張力與族群遷徙歷程。Butuc與古道不僅為霧社事件的見證場域,更是理解台灣原住民歷史、抗爭與文化保存的重要據點。
點閱數119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DOC在地課程-左鎮好風光-百年木炭窯紀錄-資源代表圖
web DOC在地課程-左鎮好風光-百年木炭窯紀錄
左鎮數位機會中心/臺南市左鎮區左鎮國小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早年臺南山區有許多燒木炭窯產業,也是俗稱「黑金」,但隨著進口木炭便宜,加上燒窯辛苦又賺不到錢,木炭窯已逐漸消失中,左鎮區風吹嶺保有最後一座木炭土窯,由75歲「火炭伯」羅協全苦撐,從祖父到父親傳到他手中已經3代,今年由左鎮DOC開設微電影課程與學員一同進行拍攝記錄【左鎮百年木炭窯】來記錄社區傳統產業,讓木炭窯能透過數位機會中心讓這即將消失的產業透過數位得以傳承。
點閱數296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5-05-13
文化保存-傳統木雕(葉經義)-資源代表圖
web 文化保存-傳統木雕(葉經義)
國家文化資產網/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木雕工藝與早期移民之生活息息相關,來自原鄉地區之生活文化與藝術風格,形塑獨有之木雕特色,符合傳統藝術民俗及有關文物登錄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3條第1款第1目:「反映古昔常民生活型態或娛樂類型,並在藝術或藝術史上具有重要價值者」之指定基準。
點閱數276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再造歷史現場-台江人三部曲 拓墾、開創、願景-資源代表圖
web 再造歷史現場-台江人三部曲 拓墾、開創、願景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國小5-6年級
台江內海曾是重要的交通與貿易港灣,吸引了福建閩南漁民、海盜與荷蘭人等各方勢力。這片土地的開墾與發展深受移民文化的影響,如中州寮、布袋嘴寮等地名都反映了當地居民的故鄉情感。日治時期與民國時期的變遷,尤其是在水利建設、社區發展與教育方面的成就。當地人民對土地有深厚的情感,並透過社區營造改善生活品質,如環境綠化與文化活動。在社區精神與教育的發展,尤其是大專院校的設立,對當地青年與文化的未來發展具有積極意義,並希望年輕人能繼承並推動地方文化的進步。
點閱數225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5-05-13
古的科學道館-古代沒有藥,生病了怎麼辦?-資源代表圖
web 古的科學道館-古代沒有藥,生病了怎麼辦?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遠古的時候,病人去世有可能不是病死,而是醫死的。遇到突然的大瘟疫,人們更是只能坐以待斃,也因此,任何一種傳染病藥物的出現,往往翻轉了人類的命運。後來抗生素的出現,打造了人類長壽的新世界。 今天『古的科學道館』的科學探險隊,要來挑戰的道館是『終結疾病道館』,了解一下藥物的歷史,及古代曾發生的傳染病是如何翻轉人類的命運?趕快加入我們古的科學道館的行列,一起來發現終結疫情的武器"藥物"的發明吧!
點閱數118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文化保存-左營海軍眷村-資源代表圖
web 文化保存-左營海軍眷村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小3-6年級
位於高雄的左營海軍眷村,是臺灣規模最大的海軍單一軍種眷村集中區域。其發展脈絡可追溯至日治時期軍港的建設。在國民政府遷台後,此區域的規模持續擴大,成為特定歷史環境變遷下的特殊產物。這片文化景觀的保存與管理,核心原則在於為未來的保存活化工作預留充分的彈性與發展空間,以開放的態度探索各種可能性,讓這片土地不僅能保存其獨特的歷史風貌,能以嶄新的面貌融入現代生活,持續發揮其獨有的文化魅力。政府透過規劃與管理,使左營海軍眷村成為一個活的歷史博物館,讓人們得以見證臺灣海軍發展的軌跡。
點閱數86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