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4,081
地理-梅雨 - 臺灣雨季的開始-資源代表圖
web 地理-梅雨 - 臺灣雨季的開始
中央氣象署數位科普網/中央氣象署數位科普網國小3-4年級
每年進入五月與六月,滯留鋒面常駐臺灣上空,象徵著梅雨季節的來臨。與人們想像中的綿綿細雨不同,梅雨期間的降雨經常來得又快又猛烈,這是因為「對流雲」發展旺盛所致。當對流雲經過時,會帶來短時間的豪雨,接著馬上放晴,變化快速,被戲稱為「翻臉比翻書還快」!這樣劇烈又不穩定的天氣正是梅雨的典型特色。認識這類天氣現象的成因,不僅有助於我們掌握臺灣氣候的變化趨勢,也提醒我們在梅雨季節中要提高防災警覺。面對局部性的大雨與可能造成的土石流、淹水等風險,及早準備與警覺,才能保障生活的安全與穩定。學會觀察天氣變化,理解自然運作,正是邁向與自然和諧共處的重要一步。
點閱數29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9-22
地理-聽專家說氣象【梅雨】之二_什麼是梅雨-資源代表圖
web 地理-聽專家說氣象【梅雨】之二_什麼是梅雨
中央氣象署數位科普網/中央氣象署數位科普網國小5-6年級
每年5、6月,臺灣迎來梅雨季節,天空經常陰沉、細雨綿綿。全年約有三成的雨量會集中在這段期間。與午後雷陣雨不同,梅雨屬於長時間穩定降雨,連續數日不斷下雨,令人印象深刻。專家指出,梅雨屬於鋒面型降雨,主因是冷暖氣團在臺灣上空交會,形成鋒面系統,導致持續性降水。這類降雨多見於中北部與山區,容易造成都市積水與山區土石鬆動,引發災害風險。因此,認識梅雨的氣候特性有助於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做好準備,減少可能的災害損失。透過觀察、分析與學習,我們可以更了解自然氣候的運作機制,也能提升自身的防災應變能力,學會與大自然和平共處,是邁向永續生活的重要一步。
點閱數30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9-22
地理-雨滴的旅行-資源代表圖
web 地理-雨滴的旅行
中央氣象署數位科普網/中央氣象署數位科普網國小5-6年級
大雨傾盆而下,水滴三兄弟興奮地踏上各自的冒險旅程。大哥被風送往高山,展開山林的探索之旅;二哥流入蜿蜒的河川,體驗水流的力量;小弟則跌入城市的排水系統,見識到都市積水的現象。他們在旅途中經歷山洪暴發、河水氾濫與都市淹水等不同挑戰,也逐漸了解水資源管理與防災知識的重要性。他們學會了如何防範洪水、應對積水災情,更體會到節約用水對生活與環境的深遠影響。這段充滿想像力的故事不僅揭示水循環的運作原理,也傳遞出與自然共存的智慧。透過水滴三兄弟的冒險,我們被提醒:每一滴水都來之不易,唯有珍惜資源、加強防災意識,才能與自然和諧共處,守護我們的生活環境。
點閱數31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9-22
地理-繁海夢田─台江國家公園簡介-資源代表圖
web 地理-繁海夢田─台江國家公園簡介
內政部國家公園署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內政部國家公園署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國小5-6年級
《繁海夢田》是一部深入描繪台江國家公園自然與人文交織故事的紀錄影片。透過空拍、水下攝影與微距鏡頭等多元視角,影片細膩捕捉濕地、海洋與空中生物的活動,展現出台江豐富的自然生態與生命的脆弱之美。台江國家公園身為臺灣重要的濕地保育區,不僅保有高度生物多樣性,更是當地居民賴以維生的環境。居民長年與自然共生,發展出獨特的生活方式與文化,同時也積極參與各項保育行動。這部影片強調,自然保育不只是維護動植物生存環境,更是守護人類自身生存基礎的行動。透過在地社群與政府攜手合作,台江展現出一種融合環境永續與文化傳承的實踐模式,也讓觀眾反思人與自然如何共榮共生,創造更美好的未來家園。
點閱數26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9-22
地理-雷雨 - 轟隆!小心雷雨對你放電-資源代表圖
web 地理-雷雨 - 轟隆!小心雷雨對你放電
中央氣象署數位科普網/中央氣象署數位科普網國小3-4年級
「轟隆!」夏季午後常傳來震耳雷聲與閃爍閃電,這正是典型的雷雨現象。雷雨多發生於午後,當地面受熱後,空氣上升形成強烈的對流雲系,雲層中電荷聚集,當正負電荷累積到某個臨界點時,就會放電產生閃電,並伴隨雷聲。閃電常會擊中高樓建物或開闊地區的孤立目標,若人們在戶外活動未加防範,甚至可能受到雷擊傷害。因此,在雷雨來臨時,應立即進入室內,遠離窗戶、電器與金屬物品,以保護自身安全。學習雷雨的成因與防範之道,有助於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提高警覺,做出正確應對,避免天氣災害對我們造成威脅。理解自然現象的運作方式,是我們與自然和諧共處的重要一環。
點閱數26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9-22
地理-可是北極我回不去了-資源代表圖
web 地理-可是北極我回不去了
中央氣象署數位科普網/中央氣象署數位科普網國小5-6年級
北極熊無助地站在融化的冰原上,望著曾經熟悉的家園逐漸消失。隨著全球暖化持續加劇,極地冰層快速融解,北極熊賴以生存的棲地正一天天縮小,牠們不僅面臨食物短缺,更陷入無處可去的困境。這不再是遙遠的新聞,而是正在地球上真實發生的危機。氣候變遷帶來的不只是溫度升高,更影響生態平衡與物種生存。為了讓北極熊有機會回家,也為了保護我們共同的地球環境,每個人都能從生活中出發:節能減碳、減少塑膠、珍惜資源與愛護自然。小小的行動累積起來,就能為地球注入希望與改變。當我們學會尊重自然、改變習慣,不僅幫助北極熊,也守護了人類的未來。讓我們一起用行動說出承諾,讓牠們能再次踏上回家的路。
點閱數29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9-22
地理-《降溫告急》名家學者報你知!前氣象局長鄭明典-資源代表圖
在《降溫告急》影片中,前中央氣象局局長鄭明典以淺顯易懂的方式,帶領觀眾認識氣象與氣候的基本概念。他清楚區分「天氣」與「氣候」的差異,並解釋全球暖化與溫室效應之間的科學關聯。鄭明典指出,全球暖化使得氣候系統變得更加不穩定,導致極端天氣事件與強烈降雨頻率顯著增加。他也詳細分析極端氣候產生的原因,強調這些氣象變化背後的自然與人為因素,並提醒我們理解其科學基礎,才能有效因應未來可能帶來的風險與挑戰。這段深入淺出的解說,不僅幫助大眾掌握氣候變遷的真實影響,也提升了對相關知識的理解與警覺。鄭明典的說明讓人認識到:氣候變遷不只是環境問題,更是與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的生活課題。
點閱數28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9-22
地理-小舉動 大改變 節電也能愛地球-資源代表圖
web 地理-小舉動 大改變 節電也能愛地球
經濟部能源署/經濟部能源署國小5-6年級
只要在日常生活中做出一點改變,節能就能成為守護地球的重要力量。無論是關掉未使用的電燈、拔除待機中的插頭,或選擇使用節能電器與善用自然光,這些看似微小的行為,累積起來卻能有效減少能源浪費,降低碳排放。節電不僅能省下金錢,更是實踐環保理念的具體行動。透過學校的環境教育與家庭的共同參與,我們可以從小培養節能的生活習慣。每一個小小的改變,都是向永續環境邁進的一步。當每個人都願意為地球盡一份心力,我們就能一起創造更美好的未來。節電不是困難的任務,而是一種人人可行的生活態度。這些「小舉動」累積起來,就是改變世界的「大力量」——讓我們從現在開始,一起用行動愛地球。
點閱數27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9-22
地理-向自然學習的永續建築─張清華-資源代表圖
web 地理-向自然學習的永續建築─張清華
國家教育研究院/國家教育研究院國小5-6年級
在氣候變遷日益嚴峻的今日,建築也能成為守護地球的重要力量。來自臺南的建築師張清華,長年致力於將「環境共生」的理念融入建築設計中。她思考的不僅是建築的美感與功能,更關注建築與自然的互動關係。她設計的建築不只是人類居住的空間,也是一種與自然對話的方式——能幫助地球降溫、減少環境負擔,並促進生態平衡。張清華相信,建築不該只是為當下服務,更應為未來留下美麗且永續的足跡。透過她的作品,我們學會如何從自然中汲取靈感,創造既友善環境又富有人文關懷的空間。她讓建築不再只是冷冰冰的結構,而成為人與地球和平共存、彼此支持的橋樑,提醒我們:設計的每個選擇,都是對未來的一種承諾。
點閱數22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9-22
地理-飛向蔚藍─台江國家公園鳥類生態影片-資源代表圖
web 地理-飛向蔚藍─台江國家公園鳥類生態影片
內政部國家公園署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內政部國家公園署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國小5-6年級
《飛向蔚藍》是一部描繪台江國家公園鳥類生態的紀錄影片。位於東亞-澳洲候鳥遷徙路線樞紐的台江濕地,每年吸引成千上萬的候鳥在此過境、度冬或繁殖,形成壯觀的生態景象。這片濕地素有「鳥的天堂」之稱,記錄的鳥種高達近400種,展現了驚人的生物多樣性。鳥類被視為環境健康的重要指標,牠們的棲息、覓食與遷徙行為反映出濕地生態系統的變化與人為干擾的影響。透過空拍與紀實影像,影片帶領觀眾觀察鳥類的生命律動,也喚起人們對濕地保育的重視。保護鳥類不只是為了牠們的生存,更是維護人類與自然共存環境的關鍵行動。透過這段自然旅程,我們更能體會人與自然的緊密連結,並思考如何為未來守護這片美麗的棲地。
點閱數42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