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4,030
傳統技藝-思情綿綿-資源代表圖
web 傳統技藝-思情綿綿
國立傳藝中心/國立傳藝中心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本件皮雕作者為葉發原先生,其擅以大自然與生命為題材,以「藝術根生於鄉土,創作來自於生活」為創作精神,使其作品充滿田園野趣及對鄉土的關愛。本件作品是以皮雕絲瓜為主體,作品中除了可見數個絲瓜之外,還有一朵黃花,使得作品充滿亮點。絲瓜是爬藤類植物,其藤攀附而上,綿延不絕,在文學作品中常被借喻為綿延的情感;取名思情綿綿,一方面是取其絲瓜的「絲」字與「思」同音,一方面也用瓜藤來比喻情感的延伸纏繞。
點閱數319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10-13
傳統技藝-六國合縱玻璃彩繪屏風-資源代表圖
web 傳統技藝-六國合縱玻璃彩繪屏風
國立傳藝中心/國立傳藝中心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此為一組八片木製屏風中的一件,主題為「六國合縱」。雖然合縱結果秦國最終統一六國,建立秦朝。但畫中六國人物並非敗亡之樣,而是表情和樂穿著喜慶,此幅作品或有團結一心、和平長存之意。整體來看,此組屏風上下兩端為淺浮雕木刻吉祥圖案,中段以三到五塊彩繪玻璃飾之。這些彩繪玻璃主題配置井然有序,中央六片彩繪將戰國時期楚、趙、魏、韓、燕、齊六國人物分配其中,較小的作品則有八仙人物、花卉、龍鳳等吉祥圖案,下端並繪有山水景色。此件畫作筆法純熟細膩,賦色鮮豔亮麗,為傳統民間工藝極佳之作。此件作品除上下兩端為淺浮雕木刻外,中段為五片彩繪玻璃的組合,主題與另一端的屏風畫作相互對稱。其中上下兩端皆為花卉,中央為雲龍、八仙中著紅袍的曹國舅(手持八寶中的玉板)及文字「祿位高陞」,具有加官進爵之吉祥慶賀意涵。
點閱數317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5-10-13
傳統技藝-農家樂-夏耘-資源代表圖
web 傳統技藝-農家樂-夏耘
國立傳藝中心/國立傳藝中心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此為臺灣皮雕大師葉發原的作品「農家樂」之夏耘,「農家樂」透過高超的皮革立體雕塑技法,將臺灣早期農民樸實和樂的生活,諸如頭戴斗笠、簑衣防雨、挑扁擔及拿鋤頭等等常見情景淋漓盡致地再現出來。葉發原的作品多結合皮雕與皮塑技法,並以自然與生命為題材,透過靜態的牛皮,彰顯出作品渾然有勁的生命力。作品風貌充滿農村閒情、田園之趣以及鄉土眷戀,呈現對臺灣土地的關愛,兼具藝術與人文特質。
點閱數264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5-10-13
傳統技藝-農家樂-春耕-資源代表圖
web 傳統技藝-農家樂-春耕
國立傳藝中心/國立傳藝中心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此為臺灣皮雕大師葉發原的作品「農家樂」之春耕,「農家樂」透過高超的皮革立體雕塑技法,將臺灣早期農民樸實和樂的生活,諸如頭戴斗笠、簑衣防雨、挑扁擔及拿鋤頭等等常見情景淋漓盡致地再現出來。葉發原的作品多結合皮雕與皮塑技法,並以自然與生命為題材,透過靜態的牛皮,彰顯出作品渾然有勁的生命力。作品風貌充滿農村閒情、田園之趣以及鄉土眷戀,呈現對臺灣土地的關愛,兼具藝術與人文特質。
點閱數314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10-13
傳統技藝-考生籃擔-資源代表圖
web 傳統技藝-考生籃擔
國立傳藝中心/國立傳藝中心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本件為三件一組的考生籃擔,由兩個考籃與一個扁擔組成。考生籃是以竹骨竹編方式製作,以竹片為框架,籃面、蓋面則都以竹篾編成,籃體竹片上可見釘子接合痕跡。在上蓋與籃體間有鎖頭,在籃體底部有金屬環與孔洞,用以穿綁繩子,固定籃體,並方便肩擔。扁擔兩端窄中間寬,兩端有突起之鈕,鈕中有孔,亦是方便穿綁繩子之用。這類考生籃,又稱為書生籃、童生籃,是古代科舉社會學子在上學或應試之時,用以承裝文房四寶、書本用具之用,故得其名。小者可用手提,大者則可用肩挑。
點閱數260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10-13
傳統技藝-豆花-資源代表圖
web 傳統技藝-豆花
國立傳藝中心/國立傳藝中心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此件皮雕作品作者為段安國先生,其擅以細膩的手法表現庶民生活的情景,創作多以懷舊的場景呈現,加上對於人物的刻劃生動。這件作品描繪的是賣豆花的攤販,有一個老闆和一個小孩,可以看出小孩是要買豆花。作者在人物動作的設計上應有先行設想,故而能表現出人物的動作,即使是靜態的作品仍能生動呈現。豆花臺灣是相當受歡迎的小吃,早期的豆花擔,是用一根扁擔挑起,扁擔一邊是裝豆花的桶子,另一邊是煮好的糖水,或擺放販賣時所要用的器具如杓子、裝豆花的碗或湯匙等。同時準備一桶水,隨時清洗客人用過的碗和湯匙。如此便可沿街叫賣,且隨時可停下來做生意。
點閱數400
下載數6
修改日期:2025-10-13
傳統技藝-六國合縱玻璃彩繪屏風-資源代表圖
web 傳統技藝-六國合縱玻璃彩繪屏風
國立傳藝中心/國立傳藝中心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此為一組八片木製屏風中的一件,主題為「六國合縱」。雖然合縱結果秦國最終統一六國,建立秦朝。但畫中六國人物並非敗亡之樣,而是表情和樂穿著喜慶,此幅作品或有團結一心、和平長存之意。整體來看,此組屏風上下兩端為淺浮雕木刻吉祥圖案,中段以三到五塊彩繪玻璃飾之。這些彩繪玻璃主題配置井然有序,中央六片彩繪將戰國時期楚、趙、魏、韓、燕、齊六國人物分配其中,較小的作品則有八仙人物、花卉、龍鳳等吉祥圖案,下端並繪有山水景色。此件畫作筆法純熟細膩,賦色鮮豔亮麗,為傳統民間工藝極佳之作。 此單件作品除上下兩端為淺浮雕木刻外,中段為三片彩繪玻璃的組合。其中上下兩端面積較小,內容分別為八仙中的藍采和(攜有八寶中的花籃)及山水風景畫。而中間最大面積的玻璃畫為三個衣著華麗的人物,似有慶賀之情。
點閱數275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10-13
傳統技藝-茄苳入石柳方凳1-資源代表圖
web 傳統技藝-茄苳入石柳方凳1
國立傳藝中心/國立傳藝中心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本件為茄苳入石柳方凳組其中一只,形式上是以深色的茄苳木作為主要材料,其他部位基本上少做裝飾,但在椅面下方則做束腰,束腰下方的的裙板則做出茄苳入石柳的異木鑲嵌裝飾,透過淺色的石柳木片與深色的茄苳底板,不同木材的鑲嵌達成色彩與材質對比的視覺效果。在裝飾主題上,是以梅花與兩隻雀鳥為題材,雀鳥在梅枝上跳躍互動的圖像象徵喜上梅梢的意涵。
點閱數310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10-13
傳統技藝-書生籃-資源代表圖
web 傳統技藝-書生籃
國立傳藝中心/國立傳藝中心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本件為竹編書生籃,由提把底座、上蓋、上盒、下蓋、湯匙共5件組成,透過以木骨竹編方式製作而成,以木片為框架,籃面、蓋面則以竹編製成,籃體木片上可見釘子接合痕跡。通體少裝飾,只有在提把上可見裝飾作法,提把側邊由三竹片拼接而成,底部與中間接各有三個花朵狀金屬片,頂部則為鏤空蝙蝠狀金屬片。 書生籃又稱為童生籃,是古代科舉社會學子在上學或應試之時,用以承裝文房四寶、書本用具之用,故得其名。
點閱數309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10-13
傳統技藝-狀元拜相玻璃畫-資源代表圖
web 傳統技藝-狀元拜相玻璃畫
國立傳藝中心/國立傳藝中心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玻璃畫色彩鮮明亮麗,複製性高,常單獨作為廣告招牌、神佛畫像及木製神龕或家具表面的裝飾,是臺灣日治時期至1970年代以前相當流行的一項民間工藝。玻璃畫的特殊之處是把圖面畫在玻璃背面後封起來,從正面觀賞,因作品有玻璃保護不易因碰觸而損壞,故能長時間保持色彩鮮豔。但也因此,題字與作畫時必須左右相反。此外,使用的顏料因具有覆蓋性,因此上色時的先後順序也與畫在紙面上不同,如畫人物服裝時,必須先畫衣著上的線條及紋樣才填上色彩。此幅作品為「狀元拜相圖」,亦有狀元及第、功名顯達、前途富貴之意。圖中一白髮老者著紅色官服,騎著駿馬以狀元之姿衣錦榮歸,眾家眷出廳迎接喜氣洋洋。整體來看,人物表情生動自然,姿態各異,服飾上的圖案每個人皆不相同,但都刻劃細膩、賦色典雅。背景建築以純熟的界畫技法描繪,規整有序,工細而有法度,為民間藝術極佳之作。
點閱數312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5-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