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分類
社會領域
搜尋相關的資源 2,877 筆
web文化保存-覓 官邸裡的那些人那些事
日治時代,流水伊助建造了一座獨具特色的海景宅邸,成為當時基隆的地標之一。1945年,原基隆要塞司令部在戰爭中遭炸毀,國民政府隨後選擇將流水宅作為新的司令官官邸,並由五位國軍將領先後居住。隨著時間推移,該建築的價值逐漸提升,並於1998年左右開始受到關注。2001年,基隆的雞籠文史協進會進駐該地,並積極爭取其保存。2002年,該建築被基隆市文化中心登錄為歷史建物,並成為文史工作者交流與彙整的場所,促進了當地文史活動的發展。然而,2004年,該建築遭遇土石流災害,造成嚴重損壞,隨後移交給基隆市文化局進行後續處理。此地擁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是基隆歷史的重要見證。
基隆市文化局/基隆市文化局國小5-6年級
點閱:74
下載:0
web傳統技藝-粧佛工藝師 陳明洲
陳明洲是北港神山堂佛像雕藝工坊的創辦人,自15歲起師從福州派藝師陳盛誥與陳雲,專精於木雕和粧佛技藝。多年來,他深耕傳統工藝,於2013年獲選為雲林縣傳統無形文化資產—傳統工藝類「粧佛」保存者,並於2015年獲得台中市第九屆大墩工藝師的殊榮。陳明洲的作品融合了木雕、漆藝與泥塑技法,展現了他對傳統工藝的深厚造詣與創新精神。北港是臺灣媽祖信仰的重要發源地之一,擁有豐富的民間藝術資源,被譽為「活的博物館」。當地的廟脊剪黏、交趾陶、木雕、石雕及彩繪等工藝,展現傳統美學和文化精神,並承載忠孝教化的意涵。
雲林縣政府文化觀光處/雲林縣政府文化觀光處國小5-6年級
點閱:105
下載:0
web文化保存-圓山別莊
圓山別莊在台北市的中山北路上,市立美術館旁,有一座外觀就像童話裡的奶油色房屋,卻有著一段輾轉的故事和命運。時間回到十九世紀中葉,在滬尾正式開港設立海關之後,大稻埕逐漸成為北台灣的商業中心,台北就此登入國際貿易體系裡,大稻埕到光緒年間以後他就發展非常快。主要是收集台北盆地甚至包括大漢溪上游的一些茶葉來這邊製造,製作完了以後,他就在這邊銷售,日本殖民政府改建台北通往基隆的鐵路,同時也拓展了大稻埕商業範圍,這地方就有很多茶商致富。也因為商業交流,需要一個能夠招待客戶和貴賓的地方,茶商陳朝駿就想要見一個別墅,可以招待外國人,因為在大稻埕一帶的傳統房子,他總得好像不夠風光,基隆川對岸,河景第一排,坐望台灣神社,明治橋頭,「圓山別莊」1914年全新完工。
臺北市政府文化局/臺北市政府文化局國小3-4年級
點閱:101
下載:2
web文化保存-嘉義市木業製材所清查計畫紀錄影片
台灣的木業始於清末,日治時期後進行了系統性的開發,尤其是在嘉義的阿里山林場。然而,隨著石化工業的發展,木製品逐漸被塑料等新材料取代,木材的需求減少,導致許多製材廠關閉,工藝傳承面臨斷層。嘉義市的木材業文化面臨衰退,年輕一代對從事木材行業缺乏興趣,技術傳承的困難也使得製材廠難以維持運營。為了保存這一產業,部分製材廠已嘗試進行轉型,如增值木材產品的加工或提升附加價值。政府政策的支持與延續性對木業的振興至關重要。嘉義市可透過盤點當地的木業資源和人力,並結合歷史建築的活化,進行木作工藝的教育與培訓,推動建築木作、傢俱木作及創意木作等多元發展,實現產業轉型與可持續發展。
嘉義市政府文化局/嘉義市政府文化局國小3-4年級
點閱:81
下載:0
web文化保存-阿里山森林鐵路
阿里山的林業發展早在荷蘭人佔據時期前後及清朝統治時期就已經有開發的痕跡,然而直到日據時期時,才有較具規模的經營。當時,為發展林業目的,而創建阿里山森林鐵路,至今已有100年的歷史。當時投下的人力、物力、財力眾多,加上技術方面之難度,曾被專家視為瘋狂舉動。然而現在的阿里山森林鐵路已是世界上著名的高山鐵路之一,本線全長雖僅71.4公里,卻從平地爬升到海拔2274公尺,分別經歷熱、暖、溫三個林帶,沿途美景美不勝收。一百年前第一批檜木自二萬平啟程運至平地,向世人宣告阿里山林場時代的開端,阿里山林場是台灣第一個近代化官營林場,三大林場之首,原木透過森林鐵路運至山下的貯木場,制材工廠、員工宿舍、商家廟宇紛紛成立,造就嘉義市的興起,木材之都的誕生。
農業部/農業部國小3-4年級
點閱:82
下載:1
web再造歷史現場-水金九地質特色
金瓜石與九份,曾被譽為東亞第一貴金屬礦山,埋藏於地底下的不只有金礦與銅礦,更有種類繁多的礦物與岩石。全台灣擁有300多種礦物,在水金九地區就能找到110多種,如此得天獨厚的地質環境,如何形成的呢? 金瓜石與九份的古老岩層為一千萬年以上的沉積岩,有含媒頁岩及含有海相化石的砂岩,三百萬年前造山運動使地層傾斜折曲,一百萬年前琉球海槽張裂,使地層多處發生正斷層活動 。在大金瓜、 小金瓜、 茶壺山、 第一長仁、 牛伏、燦光寮山等地,形成我們所看到多變且美麗的礦物族群,由於受矽化作用的岩石與火成岩,較一般岩體堅硬 經常年的風化作用逐漸裸露於地表,鍛造出今日金瓜石地區獨一無二的礦石山峰。水金九(相似於閩南語讀音「美很久」) 位在台灣新北市瑞芳區的三個地區,「水湳洞」、「金瓜石」與「九份」。
新北市立黃金博物館/新北市立黃金博物館國小5-6年級
點閱:100
下載:0
web文化保存-北埔新姜天水堂
北埔天水堂充滿著故事與在地發展有緊密的連結,順著石板路往前來到老宅的大門前抬頭看到很有歷史感的牌匾透露主人家的家族在落腳北埔前超過幾百年的遷徙。客家人注重堂號,會將祖先的發源地流傳下來,在建築老宅可見堂號,在這保存完整的四合院格局,客家人稱雙堂屋,柱子以石頭為主要材質,柱子底部的南瓜造型也是客家風,南瓜也是金瓜,亦為多金,南瓜也多子多孫多福氣,在新竹一代多見如此的設計,這是傳統客家民居。姜家老宅提出文化資產保存,也被列為暫定古蹟,四合院的雙堂屋全台已經不超過十棟。北埔鄉姜家的老建物,一間間呈現不同時期的建築特色,也訴說姜家與北埔開墾發展的珍貴歷史,成為在地重要的觀光資源。
公共電視/公共電視國小5-6年級
點閱:80
下載:0
web文化保存-復刻百年老花磚
許家斌是台灣花磚文化的推動者,致力於保存日治時期的馬約利卡瓷磚,並於2016年成立台灣花磚博物館。馬約利卡瓷磚是一種製作工藝繁瑣的老花磚,主要由日本在日治時期製作,廣泛應用於台灣的老建築中。這些花磚以其多樣的圖案和色彩,以及具有吉祥寓意的圖形(如石榴、蘋果、魚等),在當時象徵富貴和尊榮。許家斌的團隊不僅積極保存老花磚,還復刻這些珍貴的作品,並希望將其推向國際,將台灣的文化和工藝帶到世界舞台。許家斌也協助拆遷、保存老屋中的花磚,並與鶯歌的陶瓷匠師合作,重現傳統工藝。台灣的花磚文化獲得國際關注,並被法國大學提名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花磚不僅是藝術品,也融合了台灣歷史和文化,成為不可多得的文化遺產。
財團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財團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國小5-6年級
點閱:84
下載:0
web文化保存-脈 基隆公共運輸第一把交椅
自1895年起,日本在台灣殖民,基隆港的建設逐漸發展為現代化的港口城市,並吸引大量日本人進駐,特別是在基隆港建設期間。新開通的馬路,尤其是中正路,解決了交通問題,成為商業發展的重要軸線,吸引了不少日本商人選擇在此地建設住宅與商業設施。流水伊助,作為基隆當地知名的企業家,於1921年創立流水馬車,最初提供基隆火車站至八尺門的馬車服務,並於1925年轉型為公共汽車業務,改名為流水巴士社。至1936年,該公司更名為基隆乘合自動車株式會社,並在次年被基隆市政府收購。流水家族與基隆的發展息息相關,並且在1945年國民政府接管前,已深深植根於基隆的社會與經濟脈絡中。
基隆市文化局/基隆市文化局國小5-6年級
點閱:85
下載:0
web再造歷史現場-莊永明
莊永明,台灣民間歷史學者,生於大稻埕,致力於台灣歷史的研究與推廣。他以田野調查收集一手資料,將台灣歷史帶入現代視野。曾任會計長達25年,後投身於文史研究,創立莊永明文史工作室,專注於台灣的地方歷史與建築保存。他以「大稻埕逍遙遊」導覽活動,帶領過萬人探索台灣歷史,並用生動的敘事方式讓歷史更貼近人心。莊永明的歷史研究涵蓋台灣的街道、建築及文化,並強調保存傳統工藝與建築之重要性。他的努力為台灣文史與文化資產保存做出了卓越貢獻,直到2020年去世。為表彰其貢獻,總統特別頒發褒揚令,並將其藏品捐贈給中研院。
臺北市政府文化局/臺北市政府文化局國小3-4年級
點閱:92
下載: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