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3,500
傳統技藝-六國合縱玻璃彩繪屏風-資源代表圖
web 傳統技藝-六國合縱玻璃彩繪屏風
國立傳藝中心/國立傳藝中心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此為一組八片木製屏風中的一件,主題為「六國合縱」。雖然合縱結果秦國最終統一六國,建立秦朝。但畫中六國人物並非敗亡之樣,而是表情和樂穿著喜慶,此幅作品或有團結一心、和平長存之意。整體來看,此組屏風上下兩端為淺浮雕木刻吉祥圖案,中段以三到五塊彩繪玻璃飾之。這些彩繪玻璃主題配置井然有序,中央六片彩繪將戰國時期楚、趙、魏、韓、燕、齊六國人物分配其中,較小的作品則有八仙人物、花卉、龍鳳等吉祥圖案,下端並繪有山水景色。此件畫作筆法純熟細膩,賦色鮮豔亮麗,為傳統民間工藝極佳之作。此件作品除上下兩端為淺浮雕木刻外,中段為五片彩繪玻璃的組合,主題與另一端的屏風畫作相互對稱。其中上下兩端皆為花卉,中央為雲龍、八仙中著紅袍的曹國舅(手持八寶中的玉板)及文字「祿位高陞」,具有加官進爵之吉祥慶賀意涵。
點閱數290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5-05-17
傳統技藝-豆花-資源代表圖
web 傳統技藝-豆花
國立傳藝中心/國立傳藝中心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此件皮雕作品作者為段安國先生,其擅以細膩的手法表現庶民生活的情景,創作多以懷舊的場景呈現,加上對於人物的刻劃生動。這件作品描繪的是賣豆花的攤販,有一個老闆和一個小孩,可以看出小孩是要買豆花。作者在人物動作的設計上應有先行設想,故而能表現出人物的動作,即使是靜態的作品仍能生動呈現。豆花臺灣是相當受歡迎的小吃,早期的豆花擔,是用一根扁擔挑起,扁擔一邊是裝豆花的桶子,另一邊是煮好的糖水,或擺放販賣時所要用的器具如杓子、裝豆花的碗或湯匙等。同時準備一桶水,隨時清洗客人用過的碗和湯匙。如此便可沿街叫賣,且隨時可停下來做生意。
點閱數315
下載數6
修改日期:2025-05-17
傳統技藝-竹穀倉-資源代表圖
web 傳統技藝-竹穀倉
國立傳藝中心/國立傳藝中心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本件為竹製笳櫥,以竹竿為骨架,可見六支竹管向下突出作為器足,用以抬高器身,防止鼠害及受潮。器身則以竹管為骨,外側以竹篾編織圍繞,形成長條鼓腹的容器,以儲存稻穀。通體不做裝飾,講究簡單實用。笳櫥是傳統農家常見之室內穀倉設施,亦有為防受潮在竹篾上塗牛糞、泥土者,亦有設置櫥門者,因其設置在室內,取用較室外穀倉方便。
點閱數272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7
傳統技藝-禮籃-資源代表圖
web 傳統技藝-禮籃
國立傳藝中心/國立傳藝中心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本件為竹編禮籃,由為提把底座、上蓋、中盒三的部件組成,上蓋頂部中央編織有連續亞字紋,側面以斜紋編法編成,並有深淺不同顏色的竹片形成裝飾。手把則是此禮籃最為講究之處,側面以三片竹片組成,以淺浮雕刻有花草紋飾,上下兩端以金屬片與釘子接合,下端為三個花瓣狀金屬片,上端則為金色磬形金屬片,中間則鏤空刻有金錢紋。底座作法則與中盒相似,以深淺不同顏色的竹片斜紋編法編成。整體而言造型穩重,裝飾豐富。 禮籃又稱謝籃,是傳統社會重要的承裝容器,多用以容納食物、供品等,並多做有手把方便提取,大型者甚至需裝設扁擔、棍子,方便抬起移動。
點閱數296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7
傳統技藝-農家樂-滿足-資源代表圖
web 傳統技藝-農家樂-滿足
國立傳藝中心/國立傳藝中心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此為臺灣皮雕大師葉發原的作品「農家樂」之滿足,「農家樂」透過高超的皮革立體雕塑技法,將臺灣早期農民樸實和樂的生活,諸如頭戴斗笠、簑衣防雨、挑扁擔及拿鋤頭等等常見情景淋漓盡致地再現出來。葉發原的作品多結合皮雕與皮塑技法,並以自然與生命為題材,透過靜態的牛皮,彰顯出作品渾然有勁的生命力。作品風貌充滿農村閒情、田園之趣以及鄉土眷戀,呈現對臺灣土地的關愛,兼具藝術與人文特質。
點閱數252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7
傳統技藝-量器-資源代表圖
web 傳統技藝-量器
國立傳藝中心/國立傳藝中心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本件為木製量器,器身以木板拼接製成,整體呈現鼓腹桶狀,器口、器足有金屬加固,器身刻有「協成正號」、「宣統弍年荔月吉置」、「成春為記」、「嶺」等字。通體皆無裝飾,為著重實用之器,但器口、器足處之金屬多有繡蝕痕跡,器身塗漆多有斑駁脫落,露出原木裡層。量器是做為商販度量衡標準之用,除官府外,商郊、商號亦會製作自己的標準量器,以供交易使用。
點閱數238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5-05-17
傳統技藝-六國合縱玻璃彩繪屏風-資源代表圖
web 傳統技藝-六國合縱玻璃彩繪屏風
國立傳藝中心/國立傳藝中心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此為一組八片木製屏風中的一件,主題為「六國合縱」。雖然合縱結果秦國最終統一六國,建立秦朝。但畫中六國人物並非敗亡之樣,而是表情和樂穿著喜慶,此幅作品或有團結一心、和平長存之意。整體來看,此組屏風上下兩端為淺浮雕木刻吉祥圖案,中段以三到五塊彩繪玻璃飾之。這些彩繪玻璃主題配置井然有序,中央六片彩繪將戰國時期楚、趙、魏、韓、燕、齊六國人物分配其中,較小的作品則有八仙人物、花卉、龍鳳等吉祥圖案,下端並繪有山水景色。畫作筆法純熟細膩,賦色鮮豔亮麗,為傳統民間工藝極佳之作。此單件作品除上下兩端為淺浮雕木刻外,中段為三片彩繪玻璃的組合。其中上下兩端面積較小,內容分別為八仙中的呂洞賓(手持八寶中的拂塵)及山水風景畫。而中間最大面積的玻璃畫為戰國時期六國合縱中的楚、魏兩國官將及隨從。
點閱數239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7
傳統技藝-花檯1-資源代表圖
web 傳統技藝-花檯1
國立傳藝中心/國立傳藝中心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本藏品為梢楠木花檯組其中一只,花檯又稱花几,主要是古代廳堂中的裝飾家具,主要用來置放花盆或花瓶,以增添空間的美感。梢楠木,又稱臺灣翠柏,是臺灣重要的針葉樹之一,木料紋理通直,材質細密,是建築與工藝的上等材料。本件作品造型簡單,主要的裝飾設計在正面檯腳的內側,以鏤空簡化夔龍紋為主體,形成ㄇ字形的雕刻,在上方兩個轉角處則有雲狀紋,中間則雕有靈芝草。
點閱數330
下載數2
修改日期:2025-05-17
傳統技藝-書生籃-資源代表圖
web 傳統技藝-書生籃
國立傳藝中心/國立傳藝中心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本件為竹編書生籃,由提把底座、上蓋、上盒、下蓋、湯匙共5件組成,透過以木骨竹編方式製作而成,以木片為框架,籃面、蓋面則以竹編製成,籃體木片上可見釘子接合痕跡。通體少裝飾,只有在提把上可見裝飾作法,提把側邊由三竹片拼接而成,底部與中間接各有三個花朵狀金屬片,頂部則為鏤空蝙蝠狀金屬片。 書生籃又稱為童生籃,是古代科舉社會學子在上學或應試之時,用以承裝文房四寶、書本用具之用,故得其名。
點閱數288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7
傳統技藝-農家樂-夏耘-資源代表圖
web 傳統技藝-農家樂-夏耘
國立傳藝中心/國立傳藝中心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此為臺灣皮雕大師葉發原的作品「農家樂」之夏耘,「農家樂」透過高超的皮革立體雕塑技法,將臺灣早期農民樸實和樂的生活,諸如頭戴斗笠、簑衣防雨、挑扁擔及拿鋤頭等等常見情景淋漓盡致地再現出來。葉發原的作品多結合皮雕與皮塑技法,並以自然與生命為題材,透過靜態的牛皮,彰顯出作品渾然有勁的生命力。作品風貌充滿農村閒情、田園之趣以及鄉土眷戀,呈現對臺灣土地的關愛,兼具藝術與人文特質。
點閱數245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5-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