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2,032
感恩束口袋-資源代表圖
web 感恩束口袋
林佳誼/市立南榮國小國小5-6年級
1.能瞭解束口袋的製作流程2.能利用針線縫製物品3.能運用生活中見到的材料製作作品4.能利用三角形、圓形、正方形、長方形縫製花紋
點閱數319
下載數35
修改日期:2025-05-12
英語嬉戲中~英語話劇教學-資源代表圖
web 英語嬉戲中~英語話劇教學
唐啟芬/花蓮縣月眉國小國小5-6年級
1.整合英語課程所學,以戲劇的方式呈現。 2.讓孩子完整參與戲劇表演的流程。 3.磨練孩子的耐性。 4.觸發孩子肢體表達的想像力。
點閱數587
下載數17
修改日期:2025-05-12
手舞足蹈-資源代表圖
web 手舞足蹈
蔡沛芩/市立鳳山國小國小5年級
部分學生因不習慣台下視線聚焦,在舞台上表演時怯場導致表演不如預期,根據本單元中心主題「手」為出發點,透過創意手指舞讓學生轉移表演焦點,將焦點擺放在手上面,亦使台下視線聚焦於表演者的雙手上,透過100公分×100公分舞台,避免因為太繁複的全身表演動作,讓學生單純展現手的目的,透過本活動學生可以放心的在舞台上認識自己的優點、長處、成就,然後,覺得接受自己,進而對舞台不再完全懼怕或排斥,發現自信。
點閱數730
下載數27
修改日期:2025-05-12
適應體育--擲準傳接遊戲(含教學演示短片)-資源代表圖
web 適應體育--擲準傳接遊戲(含教學演示短片)
陳淑珍/花蓮縣景美國小國小5年級
小朋友對躲避球是既期待又怕受傷害,所以以人型立牌取代真人,練習擲準,並加入學生喜歡的丟水球活動,來訓練膽量與傳球默契,結合藝術與人文領域創作大型繪畫作品,希望學生能從遊戲中達到快樂學習的目的.
點閱數935
下載數63
修改日期:2025-05-12
動手玩創意---樹枝蟲的製作-資源代表圖
web 動手玩創意---樹枝蟲的製作
蔡淑娟/花蓮縣溪口國小國小4年級
校園環境整理時常會修剪花木,對於較高的樹木所修剪下的樹枝興起了廢物再利用的念頭,指導學生製作樹枝蟲期望以此來引起學生愛物惜物及環保的概念,讓不起眼的小樹枝也能打造生活中的大精采。
點閱數508
下載數15
修改日期:2025-05-12
度量衡器準不準-資源代表圖
web 度量衡器準不準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蒐藏研究組/教育部數位文創與數位教育計畫(終身教育司)國小4年級~國中9年級
怎麼在菜市場買一斤芭樂,回家秤卻少了100公克!老闆!你的磅秤到底準不準啊!
點閱數756
下載數27
修改日期:2025-05-12
跨學科雲端學習-環球俱樂部-資源代表圖
web 跨學科雲端學習-環球俱樂部
王宗科/臺北市辛亥國小國小6年級
由於時代的進步與新興科技的迅速成長,現行藝文領域教科書中的範例與操作多為傳統藝術的表現。同時教辛亥國小的數位藝文希望藝文的課程能將作品的作品賦予學習上的意義,因而與社會領域、英語領域與資訊課教師研討後,嘗試讓學生在學科課程的學習經驗,發展在另一個課程裡,將所學的內容轉換成可以互動與遊戲的作品。團隊規劃將6年級共同進行的課程中-「與世界相關的單元」(註1)進行統整,使之成為跨學科的主題式課程,結合過資訊課所進行的雲端學習,將所有作品整合在雲端硬碟,並呈現在學習網站中,讓學習的歷程與成果可以在任何能上網的地方分享與展現。我們將這個活動命名為「跨學科雲端學習計劃-環球俱樂部」 註1:(1)藝文領域:壹、藝想新世界-二、視覺藝術大進擊(版本:翰林)(2)社會領域:第五單元-文化亞洲、第六單元-亞洲以外的世界(版本:南一)(3)英語:Unit 4 Around the World-Our Discovery Island 5(出版社:Pearsons )
點閱數758
下載數13
修改日期:2025-05-12
班級陶藝體驗學習單-資源代表圖
web 班級陶藝體驗學習單
張惠雯/花蓮縣鑄強國小國小1-6年級
陶藝班級體驗學習單
點閱數764
下載數32
修改日期:2025-05-12
牧場風情畫-繪鵝-資源代表圖
web 牧場風情畫-繪鵝
陳昭蓉/花蓮縣北昌國小國小3-4年級
「鵝」是志學牧場裡最霸氣的動物,整天總是大搖大擺神氣的在牧場中閒逛,伴隨著嘎嘎嘎的叫聲響徹雲霄,不論是覓食、喝水、游泳......,雞、鴨、兔們都得禮讓三分,但那份優雅與多變的姿態,卻是與生俱來,誰也模仿不來的。「鵝」引人注目的外形及姿態,正符合了中年級學童的學習創作歷程,因此選定了「鵝」做為本次繪畫的主題。 依據羅恩菲爾(Viktor Lowenfeld)「創造與心智成長理論」中提及,9-11歲的中年級兒童正值「寫實萌芽期」(Dawning Realism Stage),具有簡單的透視概念,開始嘗試將所看到的現實,表現為具體的視覺概念。此時期孩子的繪畫特徵較能描繪細部,注意到空間關係,並且使用重疊的技巧。.對顏色的運用較豐富,且能辨識及表現色彩的變化,不再只是採用固有色。此時期亦具有無比的創作欲望,但也因比較留意作品的成果,亦是「創作的危險期」,常常因為畫得不像而受挫。此時期的孩子,想要畫得更真實,跟自己所看到的世界更接近,但不免犯了「圖示期」孩子的問題,畫的是心中所想的,而非實際所觀察到的。 所以在教學設計上,要如何透過適當的引導,進行正確的觀察,進而運用色彩技巧及學習欣賞作品,是本課程設計最重要的部分。本課程透過賞鵝、識鵝、繪鵝及作品發表的系列活動,讓學生由觀察至描繪上色,在「做中學」中輕鬆的進入快樂的繪畫天地。 教學目標: (一)透過賞鵝活動,引起觀察的興趣。 (二)透過鵝的活動短片解說,了解鵝的活動與姿態。 (三)透過圖片外形分析、解說及引導觀察,了解觀察的方法與重點。 (四)透過上色技巧示範教學,學會用具的使用及技巧的應用。 (五)透過作品發表、教師講評,學習欣賞、自我省察及表達的能力。
點閱數753
下載數18
修改日期:2025-05-12
徜徉書海尋夢想-資源代表圖
web 徜徉書海尋夢想
張珮玉/花蓮縣立山國民小學國小4年級
藉由體驗謝坤山殘而不廢的繪畫歷程與哥倫布不畏艱難追求夢想的決心,激發學童認真看待生命,效法二位生命鬥士之具體作法。教學後,學童能想像自己如哥倫布般達成自己的夢想,更以繪本表達夢想啟航的決心;期待往後學生能認真過生活,進一步珍愛生命並惜福愛物。
點閱數456
下載數12
修改日期:2025-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