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8,494
好的開始-作文「如何開頭」-資源代表圖
web 好的開始-作文「如何開頭」
王柏翔/花蓮縣花蓮市忠孝國民小學國小5-6年級
「好的開始即是成功的一半」,精采動人的起語就像鳳頭一樣,能吸引讀者的目光,雖然孩子已在五年級課堂中有所接觸,但發現孩子們要實際靈活運用在自己寫作上,仍需要時間的蘊釀。 如何引導孩子開頭?有那些合適的策略及方法輔助?這問題不禁令人玩味思索。經<作文六級風>問卷及訪談發現有許多孩子不喜歡寫作文的原因在於不知「如何開頭!」從審題、選材、架構之後,如何輔佐孩子們寫作從容下筆,讓它成為寫作重點策略之一,再再考驗師生們對寫作的努力! 本設計以喚起孩子們累積的舊經驗-從每天實際接觸的國語課之學習經驗出發,配合學習單練習引導,架構作文「如何開頭」的概念,並參考相關寫作書籍,彙編出本教案,整理出常見之十種寫作開頭方法,提供教學參考及輔助孩子們實際寫作困境-「如何開頭」之改善。
點閱數812
下載數70
修改日期:2025-05-12
閱讀策略~親近它(以康軒六上第八課大小剛好的鞋子為例)-資源代表圖
web 閱讀策略~親近它(以康軒六上第八課大小剛好的鞋子為例)
蔡慧炫/臺南市安南區土城國小國小6年級
閱讀策略~親近它(以康軒六上第八課大小剛好的鞋子為例)
點閱數461
下載數41
修改日期:2025-05-12
國語科教學設計-資源代表圖
web 國語科教學設計
沈金蓮/市立莒光國小國小6年級
國語科教學設計
點閱數803
下載數64
修改日期:2025-05-12
紙船印象――只傳給兒女的母愛與紙船-資源代表圖
web 紙船印象――只傳給兒女的母愛與紙船
黃柏璋/臺南市左鎮區左鎮國中國中7年級
紙船印象――只傳給兒女的母愛與紙船
點閱數943
下載數46
修改日期:2025-05-12
草船借箭-資源代表圖
web 草船借箭
林盈延/雲林縣永光國小國小5-6年級
以電視劇《三國》草船借箭的片段做為引起動機,閱讀草船借箭故事、各人物間的關係,並分析重要人物的立場與謀略。
點閱數1761
下載數186
修改日期:2025-05-12
蝴蝶大使(2)-資源代表圖
web 蝴蝶大使(2)
張圳成/花蓮縣復興國民小學國小6年級
1.課程設計基本信念希望能夠融入心得分享、小組合作、進行專業導覽解說為主,更希望學生能夠藉此達到概念統合的目的,並藉此體驗生活休閒、自然科學研究與發揮自我人際溝通的專長與素養。 2.希望帶動學生養成愛護校園小動物,觀察小動物的行為,並傳遞愛護環境生態的概念,進而以具體行動保護環境。
點閱數1066
下載數33
修改日期:2025-05-12
泡泡飛上天-資源代表圖
web 泡泡飛上天
巫淑蓉/花蓮縣志學國小國小1-2年級
由於本社群是結合低年段及國小附設幼稚園的老師所成立的社群,設計的課程乃針對幼小銜接及低年級的小朋友所設計的課程內容。由於本階段時期的孩子屬於皮亞傑(Piaget)的前運思期及具體操作時期,需要經過實際操作來建構思維。因此本課程結合一上語文課程的"吹泡泡"單元及一下生活課,以小朋友很感興趣的吹泡泡活動出發,讓小朋友學習自己操作,製作出可以飛上天的泡泡,使孩子達到杜威(John Dewey)從做中學的目標。本課程也依據布魯納(J. S. Bruner)螺旋式課程設計,雖是”吹泡泡”同一素材,但隨年級、程度提昇,不斷將內容加深、加廣。 另外,「泡泡飛上天」課程內容也採加德納(Gardner)多元智能理論設計,將八大智能中的肢體運作、音樂、自然探索、創造力等融入課程,結合生活中觀察、操作、律動、創作和美感等相關能力,期許孩子在樂活學習中獲得最大的收穫。由於這個階段的孩子內在心理能力和操作能力都正處於發展階段,有賴成人或能力較強的同儕協助,因而本課程的教學設計也採維高斯基(Vygotsky)的鷹架理論架構,透過師長示範、同儕分享等過程,引發孩子學習的動機,使孩子在模仿學習當中,進而內化成內在的知識架構。本課程由平日互動密切的一年級兩班,經老師討論採協同教學模式,由二班導師共同討論分別設計,合班分組上課。
點閱數1301
下載數73
修改日期:2025-05-12
九宮格學習單-資源代表圖
web 九宮格學習單
王育卉/花蓮縣花蓮市忠孝國民小學國小1-6年級
檔案來自社群『作文六級風』研發之教學方案設計【創意週記寫作教學---心情攝影師】
點閱數4701
下載數725
修改日期:2025-05-12
看圖寫作學習單-資源代表圖
web 看圖寫作學習單
洪麗淑/花蓮縣忠孝國民小學國小1-6年級
看圖寫作學習單語文/國語文
點閱數6594
下載數2494
修改日期:2025-05-12
看圖寫作九宮格-資源代表圖
web 看圖寫作九宮格
洪麗淑/花蓮縣忠孝國民小學國小1-2年級
以往我在指導一年級學習寫作之初,都是先實施看圖作文教學。當時大多採用四格連環圖畫,使用的主題都是孩子們耳熟能詳的故事題材,如龜兔賽跑、聰明的烏鴉、老鼠報恩……..等,大部分是伊索寓言的故事,而且圖片還自己畫。 直到有一天,我參與李來旺校長的「阿美族神話故事」和「阿美族母語課本」的插圖繪畫工作,畫了五本之後,發現每一篇故事只要找出最精華,可讓人感受良深的畫面來畫畫就足夠吸引人了,原來只要一張插圖就夠了。於是我就以單幅圖畫來啟發孩子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我常利用非一年級課本上的插圖,而是向其他的年級借用課本的插圖來教學生看圖寫作,因為這些插圖孩子比較沒有印象,也能夠讓他們發揮無限制的想像力來編造一個完整的故事。
點閱數5362
下載數1261
修改日期:2025-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