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科技日新月異,使我們活在一個「天涯若比鄰」的地球村裡,人與人之間的接觸更頻繁,也更有機會去瞭解和比較我們所生存的環境。在此,我們所要思考的是,助人與受助者應具備怎麼樣的態度?而怎樣的生存環境才是幸福的理想國度呢? 禮記選包括兩則故事:「不食嗟來食」及「苛政猛於虎」。因此,本單元的學習重點有二:一、助人與受助者應具備的態度 (一)觀點:「禮」可以說是一種行事為人的適當態度,不僅在古中國受重視,在現代社會中更形重要,即使是面對一個亟待救助的弱勢者亦然,事實上,助人與受助者都應具備適當的態度。(二)活動: 演出「黔敖及餓者謀和篇」並分組活動,將有效幫助人的十個要素依其重要性,由最高到最低,使用 Visual Ranking 做一 排序。二、 幸福的理想國度應具備的條件 (一)觀點: 儒家所揭示的「仁政」或「大同世界」,以現代的話語來詮釋,就是一個幸福指數高的國度。 (二)活動: 什麼因素會使老百姓的幸福指數增加?學生將透過Seeing Reason更深入思考。 「苛 政」真的猛於「虎」嗎?怎樣才真是「避重就輕」呢?且讓Showing Evidence幫助學生更精準的思辨。
修改日期:20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