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834年,第一位正式的傳教士醫師伯駕(P. Parker)前往中國。他先利用一年的時間學習語文,之後就開設了教會在中國的第一所現代化醫院─博濟醫院(Canton Missionary Hospital),它是遠東第一家西式醫院,也是孫中山的母校。這家醫院還有兩項特色,第一﹐它以眼科著名;第二﹐它是當時教徒們的宣教所,第一位中國籍的牧師梁發──影響洪秀全創教的《勸世良言》之作者,與伯駕友善,是這醫院的應聘傳教士。在這一段西力東漸的初期,外國人在中國沿海的活動,常是中國紳民仇視的目標,因此中國人對教士在各地的育嬰室、醫院、學堂等等善舉,實在難以信任。而基督教的各種禮儀及習俗,均為中國人聞所未聞之事,故一般人乃視之為邪術,並散布種種無稽而聳人聽聞的謠言。在這排外、疑外的空氣中,伯駕以其精明的醫術,贏得許多病人的信任,他們不敢白天到西洋人的醫院,大多數趁著黃昏或晚上到達伯駕的醫院,看完病後深夜才提著燈籠回家。 1838年(道光十八年),伯駕會同裨治文(E. C. Bridgman)、郭雷樞等,發起組織「中國博醫會」(Medical Missionary Society in China)於廣州,其設立宗旨為:「提供義診及資助澳門、廣州、上海、香港、寧波、廈門等地建設醫院,出版中文醫學書籍,主辦醫療人員之教育等事。」在中華醫學會未成立之前,中國博醫會一直負起傳布西方醫藥知識的責任,且於1887年開始出版「博醫會誌」(China Medical Missionary Journal),這是中國最早且發行時間最久的科學雜誌。
資訊

素材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2.0 台灣
2006-06-27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

相關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