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文化教育
再造歷史現場-戰祭1884縮圖
再造歷史現場-戰祭1884
再造歷史現場/文化部
《戰祭1884》以1884年清法戰爭為背景,因清、法兩國的衝突,延燒至臺灣,最終在滬尾爆發戰役的故事。全劇不只描述十月滬尾圍城當中,活躍於當時代的風雲人物:清將領孫開華、臺勇領袖張李成、加籍牧師馬偕博士、英茶商德約翰等人,面臨大事件的抉擇,更描繪出小城居民、臺勇、小兵、法軍等小人物在戰爭衝突下的心境。由許秀年飾演的臺灣北部第一位受洗女信徒—陳塔嫂,以及雲力思飾演的大地之母Yaki,則為充滿煙硝陽剛的戰爭故事,增添濃厚的母親守望意象。 從「淡水人的藝術節」到訴說「臺灣自己的故事」,走過十年,《戰祭1884》重現的不只是「西仔反」的在地記憶,更是屬於這片土地和我們共有的,動人心魄的臺灣史詩印記!
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歷史-鳳鼻頭(中坑門)考古遺址縮圖
歷史-鳳鼻頭(中坑門)考古遺址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位於高雄市林園區的鳳鼻頭(中坑門)遺址,地處鳳山丘陵南端的台地上,約有3500至2000年歷史。該遺址最早於日治末期由日人坪井清足發現,民國54年考古學者張光直曾進行系統性發掘,確認其涵蓋大坌坑文化、繩紋紅陶與夾砂紅、灰陶文化等多樣文化層。民國79年,中研院劉益昌與黃士強教授深入調查,證實該地包含新石器時代早至晚期的大坌坑文化、牛稠子文化鳳鼻頭型及鳳鼻頭文化三個文化層。鳳鼻頭遺址出土豐富,時間跨度長,顯示台灣西南部史前人群文化的演進,可以了解該地連續發展樣貌。
國小3-6年級
文化保存-相聲(吳宗炎(兆南))縮圖
文化保存-相聲(吳宗炎(兆南))
國家文化資產網/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相聲藝術起源於民間說唱曲藝,並以說、學、逗、唱等四大基本功發展出獨特的聲音美學,其內容包羅萬象,透過詼諧幽默、雙關諷刺、滑稽逗趣的表演型態,達到寓教於樂的目的。藉由精煉的話語鋪陳、環環相扣的情節、迂迴婉轉的語言智慧、語音的高低起伏及抑揚頓挫,展現雅而不俗的語言藝術。相聲藝術自民國38年政府遷臺後即蓬勃發展,並開啟了舞台劇融合相聲藝術的獨特創作表演形式,惟傳統相聲之口語形式已漸有傳承發揚之必要。
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文化保存-復 修復的是建築也是歷史縮圖
文化保存-復 修復的是建築也是歷史
基隆市文化局/基隆市文化局
建築是一種空間,空間永遠是人、故事的一個舞台。對臺灣在地的文化以及如何建立社區居民的自主意識,城鄉所在各地方在一二十年前就與社區互動。都市不一定是人多的大,重點是如何營造城市氛圍,基隆的定位是如何呢? 基隆地區不是單一存在民族的環境,是結合了許多不同的文化,四百多年來在臺灣所有重大事件中,可以說是都沒有缺席過,甚至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經歷過歷史的城鎮,讓我們去認識理解這地方以前發生過什麼,這就是建築。古蹟修復的是建築也是歷史,從不同角度,開始去認識與理解。
國小5-6年級
文化保存-傳統木雕(葉經義)縮圖
文化保存-傳統木雕(葉經義)
國家文化資產網/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木雕工藝與早期移民之生活息息相關,來自原鄉地區之生活文化與藝術風格,形塑獨有之木雕特色,符合傳統藝術民俗及有關文物登錄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3條第1款第1目:「反映古昔常民生活型態或娛樂類型,並在藝術或藝術史上具有重要價值者」之指定基準。
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文化保存-Lmuhuw na Msbtunux(泰雅族大嵙崁群口述傳統)(WatanTanga(林明福))縮圖
一、泰雅族傳統社會對社群規約運作、歷史記憶、文化傳承是以祖先的語言敘述或吟唱的方式來進行。針對上舉內容透過精練的語言而以特定的說唱方式呈現之口述傳統,在Msbtunux(大嵙崁群)被稱為Lmuhuw。 sraral qalang Tayal kwara squ gaga pinbkalan ggluw, ptas pinhkngyan, p’ubuy squ gaga qnxan ga, spuwah nha pqyan ke’ini ga ssluhuw nha. zywaw yan qani skahul squ r’tung ru z’ziq nqu ke’, Lmuhuw zywaw raral ga siyan nha tuqiy. squliq Msbtunux ga Lmuhuw ’san nha. 二、泰雅族Msbtunux大嵙崁群的Lmuhuw口述傳統,保留了豐富的族群歷史和語言智慧的結晶,所傳遞之知識、價值觀、起源遷徙敘事、歷史、規範等內容,具文化意義並具一定之完整性。 Lmuhuw squ kinraran qu Tayal Msbtunux ga, s’unan piyux balay rekisi ru kinbaqan nqu ke’, sinpubuy nya kinbaqan, kinbleqan, zywaw nqu tringan hinhzi’an pinsbkan, rekisi pinhkngyan, gaga kwara qani ga, llgan nqu qpzing na gaga qnxan ru ini psyahok ana qutux. 三、傳遞族群創世神話、始祖傳說、生活慣習等,為泰雅語言智慧的結晶,並保留了族群的歷史記憶。述說與吟唱保留了族群起源、族群遷徙、祖先遺訓、傳統領域等泰雅族群認同要素。 smatu’p’ubuy ke’nqu kinbalay kayal ki rhyal, ke' pinqyan kinbkisan,gaga qnxan Tayal.kwara qani ga, sisay muci kinbaqan kinbkisan, ru smku’squ rekisi pinkhngyan Tayal. pqyu squ ke’ru Lmuhuw, smku squ ’ringan na Tayal, shzi’an Tayal,sinbilan ke’ bnkisan, qqyunam, kwara stnaqan ta inlungan na Tayal. 四、WatanTanga林明福表現形式及實踐仍維持一定之傳統方式,為大嵙崁溪流域泰雅族少數擅說且能以古調吟唱,並知曉意義。能進行傳承,並具有傳承能力與意願。 nrasan ru kinkhngyan ni WatanTanga ga, pira squ qnxan na raral, ini nya z’an. ubuy mubuy squ Msbtunux ga, ungat squliq baq pqyu zywaw kinraral, spuwah nya lhugan raral mqwas uzi, ru baqun nya imi nya. thuyay squ p’ubuy ru maki balay inlungan nya mcizywaw.
國小1年級~國中9年級
文化保存-惠來遺址縮圖
文化保存-惠來遺址
文化部/文化部
惠來遺址位於臺中市南屯區,是中部地區考古史上的重要發現。遺址涵蓋牛罵頭與番仔園兩大史前文化層,出土文物包括大坌坑式繩紋陶、營埔文化遺物、三連杯、陶紡輪、石錛與半月形石刀等。其中一件蛇紋岩石錛,證明當時西部與東部已有交流。遺址保存良好,墓葬與柱洞等遺構揭示先民聚落佈局與生活方式,對臺灣新石器時代中期文化與古生態研究具高度價值。遺址中的剝取界牆基地提供珍貴環境與文化資訊,是了解臺中盆地史前生活的重要線索。自2006年列入西大墩有約古蹟導覽路線以來,惠來遺址推動本土教育成效卓著,現以小來公園形式保存,設有展示棚架與人骨、獸骨、柱洞等模型,兼具文化資產保存與教育推廣功能。
國小5-6年級
文化保存-市長官邸縮圖
文化保存-市長官邸
基隆市文化觀光局/基隆市文化觀光局
基隆市長官邸,原名基隆關稅務司官舍,又稱林蕃王古厝,建於1932年前後,位於中正區中正路,2006年指定為市定古蹟。該建築原為松浦社宅,兼具日式傳統與洋化設計,體現日治時期精英階層的生活空間與社會地位,並有透過該地區豐富的自然景觀,增進松浦家族成員及親朋好友之間情誼的目的。宅第以高床式構造,內部呈田字型格局,融合座敷、居間等傳統空間,並使用九芎木、違棚天花等書院造元素,展現細膩工藝與文化精神。戰後改為市長及市府員工宿舍,建築用途雖歷經轉變,空間形式與大沙灣獨棟景觀仍維持原貌,見證基隆郊區住宅美學的演進與城市生活的歷史記憶。
國小5-6年級
傳統技藝-三義木雕藝術節縮圖
自2001年起舉辦的三義木雕藝術節,已成為台灣木雕藝術的重要年度盛事。活動主軸涵蓋木雕薪傳營、創作研習營、國際木雕交流展與競賽、茶席體驗、木藝市集、冰雕表演與踩街遊行等。尤以薪傳營與研習營為推動技藝傳承的核心,讓年輕世代與資深木雕師傅交流互動,深耕木雕文化。藝術節更結合來自世界各地的木雕師,如日本、韓國、法國、烏克蘭等,舉辦國際比賽與展演,提升台灣木雕的國際能見度。每年10月開幕活動最為熱鬧,兼具藝文深度與民俗趣味,吸引數十萬人次參與。三義木雕藝術節不僅凝聚在地藝師與產業,更讓台灣木雕之美走向世界,成為文化傳承與觀光推廣的雙贏典範。
國小3-4年級
DOC在地課程-三灣守護神 五穀廟縮圖
DOC在地課程-三灣守護神 五穀廟
三灣數位機會中心/苗栗縣三灣鄉農會
過去三灣先民沿中港溪,經過頭份來到三灣拓墾、從事農耕,為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每逢重要日子鄉民都會徒步前往竹南的五穀宮參拜,頗為交通遙遠所苦,於是乃叩求神農大帝分靈聖駕三灣建廟。據載三灣五穀廟建廟於清咸豐2年(1852),期間迭經地震毀壞與數次改建,到民國69年農曆6月11日登龕,即為今日所見兩層樓建築樣式,是三灣社區重要的的信仰中心。 民國105年,三灣五穀廟吳秋榮董事長請三灣數位機會中心 (三灣DOC) 協助拍攝五穀廟故事介紹影片,三灣DOC即以此需求爭取跨部會資源,向文化部申請社區營造補助計畫,利用補助經費開設「紀錄我們的守護神-三灣五穀廟」微電影製作共45小時課程,完成「心依神農」影片製作。 藉由「心依神農」影片的拍攝,一方面展現三灣DOC逐漸成熟的影音製作技巧,也帶動新進學員參與數位影音的學習與應用,更讓三灣DOC有機會成為社區的數位影音服務團隊,使DOC能與社區緊密結合,利用數位呈現社區特色,成為在地的數位特色中心,DOC才有可長可久的可能。
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文化保存-北投中心新村縮圖
文化保存-北投中心新村
台北市政府文化局/台北市政府文化局
北投中心新村為國防部指定保存的13處眷村之一,也是臺北市少數完整保留的眷村,更是全臺唯一的溫泉軍醫眷村。村內眷舍與衛戍醫院、三軍總醫院北投分院相連,為國軍的精神專科醫院,眷村居民皆為醫院員工的眷屬,是融合北投特有的歷史、溫泉文化和生活記憶的保存區。中心新村於2011年登錄為聚落建築群,經臺北市政府與國防部合作修復,部分展示區現已開放參觀。這裡擁有全臺唯一的眷村溫泉公共浴室,保存了不同時期的建築類型,見證北投地區的發展變遷。透過聚落保溫計畫,中心新村推動展演與教育活動,活化在地文化,延續北投多元豐富的社區故事。
國小5-6年級
再造歷史現場-淡水砲台夏令營宣傳短片 4 定版+青春縮圖
以「滬尾清法戰爭文教推廣」為宗旨,將國定古蹟「滬尾礮臺」化為探險的場域,以1884年發生在淡水的「清法戰爭滬尾之役」為主題,於民國109年(2020)8月針對小學三年級至六年級學童,設計10梯次單日體驗活動。 在一整天的活動之中,小朋友們能在廣大的礮臺腹地中,進行刺激有趣的鐳戰體驗遊戲,聽故事老師說有趣的清法戰爭故事,也手作真的可以發射的鐳雕大砲,希望透過多元化、寓教於樂的活動,讓小朋友們透過實地探索與情境體驗,重新認識那一年的清法戰爭滬尾之役。
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文化保存-大甲媽祖遶境進香縮圖
文化保存-大甲媽祖遶境進香
國家文化資產網/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緣於清領時期,相傳當時大甲居民每隔12年便會前往福建湄州祖廟朝天閣進香,因規模不大、參與人數不多,且12年才舉行一次,並未引起注意。日治時期,臺海交通中斷,進香受阻,乃改往北港朝天宮進香;初期,參加人數約40人,其後隨著時序進展、政經發展與媒體效應,規模逐漸擴大,參與人員不再局限於大甲、大安、外埔和內埔(后里)的「大甲53庄」信眾,至1980年代人數已高達10餘萬人,成為全臺最知名的媽祖進香活動。其時,國內媒體大肆報導大甲媽祖前往北港「謁祖進香」或「大甲媽祖回娘家」之事,大甲鎮瀾宮認為此說易遭誤解為「大甲媽」是分靈自北港朝天宮,於是決議將「北港進香」改為「遶境進香」,將「刈火」改為「添火」,惟此舉卻引起雙方誤解。此時,新港奉天宮適時表明歡迎大甲媽祖到新港進香,加上1987年鎮瀾宮組團前往湄洲朝天閣迎回祖廟媽祖神像,隔年又前往港里天后祠迎回聖父母神像,於是自1988年起取消前往北港進香與刈火,轉往新港奉天宮遶境進香。
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地理-如何化危機為轉機,重返太魯閣自然懷抱縮圖
地理-如何化危機為轉機,重返太魯閣自然懷抱
內政部國家公園署/內政部國家公園署
太魯閣峽谷為台灣地理奇觀,地處歐亞與菲律賓海板塊交界,因地殼快速抬升與立霧溪急速下切,形成峽谷、斷崖與深谷等壯麗地貌。受亞熱帶季風氣候影響,本區雨量豐沛,地質脆弱,頻繁出現地震、崩塌與落石災害,形成高風險的自然環境。0403花蓮地震後,旅遊安全受到關注。專家建議以生態防減災方式降低災害風險,強化對邊坡敏感區的管理與監測,並透過規劃安全路線與分區引導遊憩活動,減少人為活動對地質環境的干擾。太魯閣的地理條件展現了自然力量與地景演化的動態過程,也提供人地關係研究與永續旅遊規劃的實例,未來須在風險意識下建立與自然共處的調適模式。
國小3-4年級
文化保存-客家八音(苗栗陳家班北管八音團)縮圖
文化保存-客家八音(苗栗陳家班北管八音團)
國家文化資產網/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客家八音」是最具客家色彩的純音樂藝術,其音樂風格、演出形式、音樂內容與樂器使用,隨著族群遷徙而融合各地傳統民間音樂,逐漸演變成一特殊的器樂曲種。「客家八音」是以鼓吹樂為基本形式的一種樂器合奏,即以鑼鼓樂為基礎加嗩吶類樂器為主。演奏內容分為「吹場樂」和「絃索樂」。「吹場樂」即鼓吹樂,主要用於廟會典禮和婚喪喜慶等禮俗等演出;「絃索樂」多用於北管戲以及純器樂演奏。 臺灣客家八音最常用於婚喪喜慶等場合,但台灣南部和北部在使用樂器和編制上有所不同。客家八音演奏的場合與民間的活動息息相關,舉凡廟會、宗教活動或生命禮俗皆需要它;另外它也與臺灣傳統北管戲密不可分。
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文化保存-北管音樂(邱火榮)縮圖
文化保存-北管音樂(邱火榮)
國家文化資產網/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北管音樂為臺灣傳統農業社會之重要民間藝術,亦為臺灣表演藝術史中最具代表性的樂種之一。
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