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文化教育
文化保存-羅漢門迎佛祖縮圖
文化保存-羅漢門迎佛祖
國家文化資產網/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羅漢門迎佛祖」,此項民俗活動已有兩百多年歷史,每年均擇期於觀音佛祖聖誕前幾日舉行,目前由內門紫竹寺(101-103年)及南海紫竹寺(104-106年)輪流辦理(連續各辦三年)。百年來觀音佛祖遶境路線遍及內門各庄頭,且信徒皆以徒步遶境及全程扛轎走山路,來表達對於觀音佛祖信仰的誠意,而自民國100年開始,遶境路線更擴及至旗山天后宮;遶境行程通常為四天,今年是自102年3月25日至3月28日,每天早上7時準時出巡,繞行約十個「敬」(庄頭敬桌集中的臨時場地),每天約走30公里路程,以3轎(土地公轎、紫雲宮大道公和龍潭天后宮媽祖合轎、內門紫竹寺佛祖大媽和三媽合轎)主巡,香境內各角頭及其文武陣頭皆參與遶境(小庄組文陣,大庄組武陣),反映該地民眾信仰生活,自古迄今改變不大,祭品亦保留傳統樣式,是該地最具在地色彩的信仰文化及最具生活價值的內在文化體系。此項民俗遶境隨行的文武藝陣,堪稱量多質精,至少超過30陣以上,其中以夏梅林宋江獅陣、金馬寮牛犁陣、番仔路太平清歌陣、虎頭山七里響陣等文武藝陣最具特色。
國小5年級~國中9年級
傳統技藝-鄉情縮圖
傳統技藝-鄉情
國立傳藝中心/國立傳藝中心
本件藏品「鄉情」描繪作者兒時在瓜藤下奔跑玩耍的情景,透過對大自然細微的觀察,以綿延不絕的瓜藤、小草、螞蟻及蝴蝶等成群的昆蟲展現旺盛的生命力。除了以黃金精雕栩栩如生的昆蟲、瓜果、瓜藤外,泥土底座另以白銀製成,竹子則由青銅燒熔鑄造而成。
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傳統技藝-量器縮圖
傳統技藝-量器
國立傳藝中心/國立傳藝中心
本藏品為木製量器,以木板製成,器口與器底呈現四方形,器口中央有橫向提把,器身中間呈現突出鼓腹狀,器口、邊角與器身有多條金屬片固定,亦可見釘子加固。器身似有黑漆圓形圖案,但已經斑駁難以辨認,通體皆無裝飾,為著重實用之器。量器是傳統社會做為商販度量衡標準之用,除官府外,商會(商郊)、大型商號亦會製作自己的標準量器,以供公平交易之用。
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再造歷史現場-《阿公逼露葛》邰老爺帶木曜二傻遊淡水!—淡水古蹟博物館篇縮圖
為推廣淡水地區與清法戰爭滬尾之役的連結,並吸引更多觀光人潮,新北市立淡水古蹟博物館邀請知名Youtuber為淡水拍攝推廣影片,除了增加觸及率外,透過Youtuber們的介紹,增加民眾觀看影片的意願,在民國109年(2020)共邀請了4位Youtuber進行滬尾戰役系列的介紹及遊玩體驗。
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文化保存-傳統建築彩繪(洪平順)縮圖
文化保存-傳統建築彩繪(洪平順)
國家文化資產網/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傳統建築彩繪於常民生活及建築上有其重要性及價值,保存者擅於傳統彩繪技法,並融合民俗內容之寫生描繪,益增傳統風貌。
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歷史-山藤丸(Yamafuji Maru)縮圖
歷史-山藤丸(Yamafuji Maru)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山藤丸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屬於日本山下汽船公司的運輸船,原為英國製造的B型戰時標準船,1920年於加拿大建成,歷經多次轉手後於1937年售予日本山下汽船公司並改為現名。,沉沒於澎湖群島附近。關於該船沉沒的原因有兩派說法,根據美國紀載,山藤丸是被美國的長鬚鯨號潛水艇發射的魚雷擊中而沉沒;根據日本紀載,山藤丸是在澎湖群島附近觸礁沉沒,目前已在澎湖附近觸礁沉沒的紀載較符合史實,為普通海難事故,並非戰爭攻擊。出水遺物包括銅管、金屬窗框、瓷器殘片等。該遺址保存完整,具重要歷史與考古價值,為認識二戰時期日本海運及澎湖戰時歷史的重要見證。
國小5-6年級
地理-聽專家說氣象【梅雨】之二_什麼是梅雨縮圖
地理-聽專家說氣象【梅雨】之二_什麼是梅雨
中央氣象署數位科普網/中央氣象署數位科普網
每年5、6月,臺灣迎來梅雨季節,天空經常陰沉、細雨綿綿。全年約有三成的雨量會集中在這段期間。與午後雷陣雨不同,梅雨屬於長時間穩定降雨,連續數日不斷下雨,令人印象深刻。專家指出,梅雨屬於鋒面型降雨,主因是冷暖氣團在臺灣上空交會,形成鋒面系統,導致持續性降水。這類降雨多見於中北部與山區,容易造成都市積水與山區土石鬆動,引發災害風險。因此,認識梅雨的氣候特性有助於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做好準備,減少可能的災害損失。透過觀察、分析與學習,我們可以更了解自然氣候的運作機制,也能提升自身的防災應變能力,學會與大自然和平共處,是邁向永續生活的重要一步。
國小5-6年級
地理-北門 將軍 歡樂行縮圖
地理-北門 將軍 歡樂行
農業部漁業署/農業部漁業署
桃園海岸線全長約43公里,是北台灣重要的休閒漁業發展地區,擁有豐富的海洋資源與觀光潛力。而新竹也不遑多讓,沿海地區不僅有美麗的自然風光,更設有多處深具特色的觀光與休閒景點,例如南寮休閒舊港、竹圍漁港、新竹漁港、金城湖、香山濕地及紅樹林景觀區等。其中,竹圍漁港與台北的富基漁港及基隆的碧砂漁港,並列為北台灣三大魚貨供應重地,不僅提供新鮮海產,也成為民眾體驗「漁樂生活」的絕佳去處。這些沿海漁港不僅結合在地文化、自然生態與產業特色,更是推動地方經濟與觀光發展的重要力量,讓民眾在享受美食與海風之際,也能深入了解海洋文化的多樣魅力。
國小3-4年級
地理-雨滴的旅行縮圖
地理-雨滴的旅行
中央氣象署數位科普網/中央氣象署數位科普網
大雨傾盆而下,水滴三兄弟興奮地踏上各自的冒險旅程。大哥被風送往高山,展開山林的探索之旅;二哥流入蜿蜒的河川,體驗水流的力量;小弟則跌入城市的排水系統,見識到都市積水的現象。他們在旅途中經歷山洪暴發、河水氾濫與都市淹水等不同挑戰,也逐漸了解水資源管理與防災知識的重要性。他們學會了如何防範洪水、應對積水災情,更體會到節約用水對生活與環境的深遠影響。這段充滿想像力的故事不僅揭示水循環的運作原理,也傳遞出與自然共存的智慧。透過水滴三兄弟的冒險,我們被提醒:每一滴水都來之不易,唯有珍惜資源、加強防災意識,才能與自然和諧共處,守護我們的生活環境。
國小5-6年級
地理-繁海夢田─台江國家公園簡介縮圖
地理-繁海夢田─台江國家公園簡介
內政部國家公園署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內政部國家公園署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
《繁海夢田》是一部深入描繪台江國家公園自然與人文交織故事的紀錄影片。透過空拍、水下攝影與微距鏡頭等多元視角,影片細膩捕捉濕地、海洋與空中生物的活動,展現出台江豐富的自然生態與生命的脆弱之美。台江國家公園身為臺灣重要的濕地保育區,不僅保有高度生物多樣性,更是當地居民賴以維生的環境。居民長年與自然共生,發展出獨特的生活方式與文化,同時也積極參與各項保育行動。這部影片強調,自然保育不只是維護動植物生存環境,更是守護人類自身生存基礎的行動。透過在地社群與政府攜手合作,台江展現出一種融合環境永續與文化傳承的實踐模式,也讓觀眾反思人與自然如何共榮共生,創造更美好的未來家園。
國小5-6年級
公民-實驗教育系列-民主的想像:培育與實踐縮圖
公民-實驗教育系列-民主的想像:培育與實踐
國家教育研究院/國家教育研究院
本片介紹新北市忠山實小與宜蘭縣人文國中小兩校在實驗教育中的民主實踐經驗。這些學校打破傳統課堂的固定模式,致力於打造以學生為核心的學習環境。透過潛在課程、公民素養的培養與開放的師生對話,學生不僅能表達意見,還能實際參與校園的日常決策過程。此外,學校也與社區連結,將民主教育推展到校園之外,打造一個無圍牆的開放學習場域。這樣的教育模式強調,民主不僅僅是制度上的投票,更是日常生活中不斷實踐的態度與行動。學生在這樣的環境中學習如何尊重多元意見、理解差異,並在參與中培養責任感與公共意識。這樣的實驗教育為培養具有思辨能力與社會關懷的現代公民奠定了重要基礎。
國小5-6年級
文化保存-專賣局(今臺灣菸酒股份有限公司)縮圖
文化保存-專賣局(今臺灣菸酒股份有限公司)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專賣局舊址位於臺北市南門外,為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於1901年設立,專門控制鴉片、菸、酒、樟腦等重要民用物資的販售,為當時日本殖民政府財政重要來源。建築於1913年興建兩翼,至1922年完成中央尖塔,成為臺北地標。建築由總督府營繕課設計、神戶組施工,採仿英國維多利亞時期紅磚風格,紅白相間牆面與中央尖塔格外醒目。其入口設於轉角,正門圓頂及西洋柱展現巴洛克風格,內部樓梯與泥塑裝飾精緻。戰後改制為臺灣省菸酒公賣局,今為臺灣菸酒股份有限公司。
國小5-6年級
公民-資訊戰中的我們─劉致昕縮圖
公民-資訊戰中的我們─劉致昕
國家教育研究院/國家教育研究院
在社群媒體普及、資訊快速流動的時代,我們每天接收到的訊息充斥真假參半的內容。長期關注假新聞與資訊戰的劉致昕提醒大家:媒體內容往往不是中立的,背後可能隱含立場、目的與操作策略。我們不能只是被動的閱聽人,更應成為主動查證與判讀的「真相守護者」。面對訊息時學會思考:「這是真的嗎?為什麼這樣說?」是一種現代公民不可或缺的基本素養。透過培養媒體識讀能力,我們不僅能保護自己免於被操弄與誤導,更是在為整個社會建立一個理性、健康的資訊環境。思辨與查證的習慣,是在資訊洪流中保有清明意識的關鍵。劉致昕的提醒不只是警語,更是呼籲所有人培養主動辨識與負責任分享的態度,為民主社會守住資訊的透明與真實。
國小5-6年級
文化保存-嘉南大圳八掌溪渡槽橋縮圖
文化保存-嘉南大圳八掌溪渡槽橋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嘉南大圳為日治時期臺灣規模最大之水利工程,設計者為八田與一,於1930年完工。此水利系統透過烏山頭水庫及南北幹線灌溉渠道,改善嘉南平原農業灌溉,帶動稻米與糖產業發展。八掌溪渡槽橋建於1926年,為北幹線最長的渡槽橋,橋長達259公尺,採鋼筋混凝土框構工法,是臺灣僅存的稀有橋梁技術之一。該橋除具備輸水功能外,亦曾作為交通用途,展現多重工程價值。此橋不僅見證嘉南大圳對臺灣農業現代化的貢獻,更體現昭和時期水利工程與營造技術的發展脈絡,具高度歷史、科學及文化保存價值。
國小3-4年級
地理-七股漁村樂遊行縮圖
地理-七股漁村樂遊行
農業部漁業署/農業部漁業署
台南除了以名勝古蹟聞名,更擁有豐富的漁村風情與民俗文化。此次旅行以七股地區為主軸,帶領旅客深入了解當地漁業的發展與生活樣貌。從安平港的歷史風華到四草港的生態景觀,各具特色的漁港展現出台南多樣的海洋文化與產業面貌。遊客還可搭船遊覽台江內海,欣賞紅樹林、潟湖與濕地等自然地景,體驗結合自然、生態與人文的獨特旅程。這趟旅程不只是觀光,更是一場認識地方漁業、環境與文化資產的學習體驗。透過實地探訪七股地區的漁村、港口與內海生態,不僅能豐富對台灣漁業的理解,也能感受人與自然共生的生活智慧。
國小3-4年級
文化保存-文化城中城歷史現場 - 臺中監獄與林幼春、蔡惠如縮圖
臺中監獄起源於1895年日治初期,最早設於臺灣府城儒考棚,為配合殖民統治需要,1899年遷至城西原砲兵軍營舊址,並於1903年完成五角形監獄建築,設有男女監房、工廠、炊事房等設施。1924年改稱臺中刑務所,成為日治時期臺灣重要監獄之一。1945年戰後由國民政府接收,1980年代因市區擴張與設施老舊,遷至大肚山現址。舊監獄拆除後,部分建物如典獄長官舍、演武場成為歷史文化資產。最知名受刑人為臺灣民族運動先驅蔡惠如,曾因推動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遭捕入獄,其就義精神與詩作意難忘感動人心,林幼春也一起推動的重要同志之一,他們象徵臺灣人爭取自治與反抗殖民的歷史記憶。
國小5-6年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