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文化教育
文化保存-鷄籠中元祭縮圖
文化保存-鷄籠中元祭
國家文化資產網/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基隆中元祭,起緣於咸豐元年(一八五一)八月之漳泉械鬥,雙方死傷眾多;挑釁報仇將發生的時候,漳泉地方人士出面調解,再次械鬥之衝突終於平息;取代以字姓輪值主普,超渡普施孤魂幽靈,以血緣代替地域觀念,以賽陣頭來代替打破頭的陋習;達成社會和諧,共存共榮的大同世界,行之百年歷史悠久。
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文化保存-東山碧軒寺迎佛祖暨遶境縮圖
文化保存-東山碧軒寺迎佛祖暨遶境
國家文化資產網/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東山碧軒寺迎佛祖暨遶境」起源於火山碧雲寺因「張丙事件」(1832)而遭燒燬,清道光24年(1844),「番社」(現今東山)庄民不忍觀音佛祖(正二媽)無處安祀,乃合議迎請下山供奉。此後,每年農曆12月23日必恭送佛祖上山,沿著古香路登山攻頂返回火山碧雲寺過年,此即「送駕」;俟元月10日子時,再舉行回駕大典,然後走過黑夜走過山林下山,沿途遶境並進行換香、換花、換轎的「三換儀式」,直至午後回到東山大街入廟並隨即進行市區遶境祈安。到了2月2日至10日再聯合崁頭山仙公廟孚佑帝君與南勢碧蓮寺清水祖師等神,進行為期9天的「十八重溪內」輪巡,一年「溪頭入,溪尾出」,一年「溪尾入,溪頭出」,採「扛轎移交」與「中界迎送」雙軌模式進行,因而連結8里近50個庄頭,形成十八重溪內信仰生命共同體。
國小5年級~國中9年級
DOC在地課程-車城老故事電子書-閱讀我的故鄉-統埔、溫泉村篇縮圖
介紹統埔及溫泉村。
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DOC在地課程-牽罟記錄片縮圖
DOC在地課程-牽罟記錄片
從DOC看臺灣數位應用創作大賽/教育部資訊及科技教育司
在2016年信義房屋社區一家行動計畫中,以「海洋的孩子,重生的牽罟」獲得楷模獎,同時感謝蘇澳鎮港邊社區,捐贈牽罟漁船及罟網給社區,讓我們在文化的傳承上更加順利,我們開始展開一連串修船及補魚網技術傳承, 在今年也結合宜蘭縣政府辦理宜蘭成年禮,讓滿18歲在地學子走入後埤體驗牽罟文化,為了讓牽罟並非一次性活動,我們希望結合現代科技,讓牽罟文化能夠一代傳一代的繼續傳承下去。
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傳統技藝-台灣超人系列-陳美麗縮圖
傳統技藝-台灣超人系列-陳美麗
教育雲_教育媒體影音/教育部
台灣超人,是超越自我的人。 真心付出、用心關懷、熱愛生命,有勇敢、堅持、樂觀的精神,不畏艱難、傳承文化、服務利他、回饋社會體現共好的價值,跨越身心障礙,精采動人的生命故事,用感動喚醒靈魂,用生命影響更多生命。 台灣超人,讓我們看見滿滿的感動與正能量。 陳美麗老師 ──在她27歲的一場大火,三度灼傷,腹中胎兒流產 在進行了六十多次的顏面重建手術之後, 也失去了正常的排汗功能與視力 她勇敢走進人群,帶更多傷友找回正常的生活
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DOC在地課程-新城鄉-黃金之鄉縮圖
DOC在地課程-新城鄉-黃金之鄉
花蓮縣新城數位機會中心/花蓮縣新城鄉北埔國小
新城鄉淘金的故事鮮為人知,日治時期,新城村每當颱風過後,就可以看到許多人聚集在新城一帶,帶著鐵盆及簡易的篩具到海灘淘洗砂金。而現今因黃金價格已不如往昔,再加上採集作業耗費人力而不敷成本,立霧溪也因水利局的管制下,無法淘沙金,所以立霧溪四百年來的採金盛況也終告落幕,由於新城海灘淘金深具地方鄉土歷史與產業發展之人文色彩,所以想藉此影片讓大家了解,新城曾經是一個黃金之鄉。
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歷史-陽明書屋縮圖
歷史-陽明書屋
內政部國家公園署/內政部國家公園署
陽明書屋原名中興賓館,位於陽明山國家公園的中興路上,原是一片原始森林,亦曾作為童軍總會露營區。該建築於民國58年至59年間由蔣中正總統親自擇址興建,做為接待國內外貴賓與夏日避暑的行館,也是他在台唯一親手規劃的私人行館。由於安全考量,當時中興路全面管制,間接保留下豐富自然生態與寧靜環境。蔣公逝世後,該處一度閒置,至民國68年改由中國國民黨中央黨史委員會接手,將多處珍貴史料彙整於此,並更名為陽明書屋。民國86年,該處地上建物與管理權轉交內政部,由陽明山國家公園接手經營管理,並於隔年正式對外開放,增設遊客服務設施,成為融合自然、歷史與文化的景點。
國小5-6年級
再造歷史現場-第三章:關於眷舍|沙灣拾夢|基隆要塞司令部校官眷舍修復再利用工程紀錄片縮圖
基隆要塞司令部校官眷舍所包含的兩棟建物,其中113號官眷舍已全部倒塌,現場只留有原有建築之基礎部分以及原建築物服務空間之地坪、牆面、煙囪殘跡與塵芥箱。111號校官眷舍則處於嚴重漏水、局部傾塌之狀態。除了西側與南側大致上看得出原有形貌外,北側與東側因後期之增改建較難判斷出原有之形貌。在室內部分,地板與天花板已多處塌陷,隔間牆多處破損,甚至有木柱被鋸斷疑似遭到竊取,整體而言劣化情況相當嚴重。經多次討論後決議,僅針對111號校官眷舍以及再利用必要設施進行修復,113號校官眷舍以殘跡保存、清理方式進行修復。 修復內容主要包含「假設」、「拆除」、「基礎」、「牆體」、「地坪」、「屋頂」、「小木」、「蟲蟻防治」與「景觀」等工程。基礎工程主要施作項目為布基礎(裂縫修補、清洗整修)、磚束(新作、檢修)、犬走(整修)、排水溝(整修)、磚造洗石子階梯(檢修、新作)、通氣口(檢修、新作)、基礎地坪(新作)。其中現況磚束大部份狀況良好,僅有少數斷裂,以現況磚束修復為主。牆體原為小舞壁,經後期使用部份改為裝修木板牆,將牆體構造改為「筋違補強」,亦即木槢牆之作法,室外牆維持雨淋板形貌。 地坪設計主要包含企口木地板與鶯張地板(鶯張り)。其中鶯張地板為日式建築常見之木地板安裝方式,通常設於緣側處,特色在於經踩踏地板會發出如鳥鳴般之悅耳聲,修復工程同樣以此設計修復。屋架因長年漏水導致腐朽與白蟻侵蝕問題嚴重,故以全面落架方式進行修復。屋面瓦作以還原燒文化瓦修復,並搭配部分舊瓦留用。小木工程則包含硝子門、障子門、緣側玻璃窗、襖門、板戶、欄間、竿緣天花、玄關櫃、洗手臺、簷口天花、木製出回風口等。修復工程已於民國109年(2020)1月竣工。完工後,不定期規劃了展覽、書店快閃搭配講座、導覽、走讀等活動,並開放民眾參觀,讓大家能夠一同感受古蹟華麗變身的新樣貌。
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文化保存-西港刈香縮圖
文化保存-西港刈香
國家文化資產網/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西港慶安宮由西港仔街、瓦厝內、南海埔、堀仔頭和茄苳腳等所謂「五角頭」共同管理,創建於康熙51年(1712),主祀神明為天上聖母、城隍境主和中壇元帥,一般認為城隍境主和中壇元帥可能隨鄭軍而來,但天上聖母則是分靈自鹿耳門天后宮,這也就是每屆刈香前必先至鹿耳門「請媽祖」的歷史背景。 西港慶安宮的刈香遶境活動,一般叫「西港仔刈香」,俗稱「西港仔香」,起源於乾隆49年(1784)八份姑媽宮甲辰科的香科繞境,道光3年(1823)第14科起由慶安宮接辦,道光27年(1847) 因重建廟宇落成而舉行首科王醮,開始有王船祭典,並擴大遶巡香境,爾後逐次擴展,香境含蓋96村鄉,成為「台灣第一大香」。
國小5年級~國中9年級
再造歷史現場-藝響1884——古蹟音樂活動縮圖
以清法戰爭滬尾戰役為主軸,於淡水地區重點古蹟館舍內進行歷史關聯性音樂內容表演,藉由演出的音樂旋律、詞曲內容喚起民眾對於歷史的感動,同時讓民眾瞭解淡水地區重要歷史經驗、強化歷史認識。 為具體實踐新北市的文化軟實力、提升民眾對於淡水歷史與清法戰爭於臺灣唯一勝仗的認識,藉由此音樂活動的舉辦,依據古蹟場館的歷史背景,規劃符合空間文化特性及其歷史意義的樂器演奏,藉以敘述清法戰爭滬尾戰役的重要成就、再現古蹟場域的歷史價值,展現豐富多元的文化底蘊,也積極聚焦、整合活動能量,達成「十月遊古蹟,處處有音樂」的目標。
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傳統技藝-即將消失的百工系列-5縮圖
傳統技藝-即將消失的百工系列-5
教育雲_教育媒體影音/教育部
在悠長的歲月中閃閃發亮,在綿密的歷史裡勾勒生活。它是一生的志業,一輩子的堅持,人類最耀眼的財富,原來就在我們自己的身上,努力、堅持,這份執著,讓先人的智慧與傳統工藝、文化藝術,得以穿越時空,如實呈現在我們的眼前,並且代代相傳。 無論環境如何波動、時光怎麼造成影響,始終不忘初衷;讓先人的智慧與傳統工藝、文化藝術,得以穿越時空,如實呈現在我們的眼前,並且代代相傳。在古老厚實的基石上精益求精,找尋新的可能,讓技藝在歲月中更顯洗鍊。 -- 台灣廟宇之美 北港-朝天宮、鹿港-龍山寺、鹿港-天后宮 手工棉被 吳裕隆 三和瓦窯 李俊宏 台中布燈籠 張嘉巖 台中毛筆 陳景聰 台中粿印 鄭永斌 立體繡 許陳春 繡花鞋 陳仲和 鹿港獅頭 施竣雄 紙神像 蔡爾容 手工蒸籠 黃先化
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再造歷史現場-沙灣世紀風華延伸閱讀 03 消失的大沙灣海水浴場口述歷史縮圖
基隆與山、海關係密切,城市記憶皆環繞在此,城市發展更是由基隆為港而起。和平島因其地理位置自大航海時代便作為臺灣與世界連結的門戶,擁有豐富文化與地景資源。沙灣地區亦因海權列強的到來漸趨昌盛,成為基隆軍事與城市休閒要地。但19世紀末的築港工程,造成海岸人工化,戰後的港區管制進一步斷裂城市與海的關聯,也讓山與海的密切關係越來越遠。為了再次重現基隆山海地景,將城市生活帶回港邊,發展出「找到山、海、記憶」的願景,並採用以下策略:(1)保全考古遺構、自然海岸、關鍵視域(廊)。(2)以歷史資源為據點,整合可及街區與公有地為「策略發展地區」。(3)以港公司、中油公司建立夥伴關係,共同營造基隆山海城市的魅力。(4)建置山海聯通歷史散步路徑與智慧導覽系統。(5)結合考古發掘基地,籌建展現基隆大航海標記的博物館,建構與世界的對話基地。(6)以大沙灣為選址核心,籌建展現城市現代化博物館,打造城市歷史新亮點。 相關子計畫包括: 1、沙灣地區暨太平輪紀念碑歷史調查研究及敘事空間整合計畫—蒐集沙灣地區歷史發展的史料,進一步將歷史敘事轉化為故事文本,讓更多人了解沙灣地區的歷史。 2、沙灣地區影像拍攝暨出版計畫—40分鐘正片加50分鐘衍生閱讀,分別爬梳大基隆及沙灣歷史,及深入地方挖掘關於沙灣地區常民的生活現場。 3、基隆沙灣地區歷史場景再現共識凝聚策展計畫—希望在市民之間創造可發酵為凝聚力的話題,形成沙灣新願景的共識。因此規劃一系列活動,包括港市生活採集—邀請職人分享其角度所看見的基隆樣貌,為基隆未來的生活滾動出更多的想像、尋找快樂園—重現沙灣地區不同時代,人與空間、環境互動方式的不同樣貌,如設置浴池、海港辦桌、咖啡與酒吧市集、音樂舞蹈表演、互動式劇場、山海巴士—以公車為交通工具,穿梭串連各歷史場景。 4、沙灣地區數位攝影測量計畫—針對沙灣地區空拍攝影測量與重點古蹟、歷史建築物3D雷射數位掃瞄,以作為文化價值推廣合及虛擬實境多媒體資料建置的重要基礎。
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DOC在地課程-《泰雅音樂創作營》馬武督,加油! ─ 曾純怡縮圖
DOC在地課程-《泰雅音樂創作營》馬武督,加油! ─ 曾純怡
關西數位機會中心/財團法人明基友達文教基金會
紀錄馬武督在地文化與民情。
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DOC在地課程-車城老故事電子書-車城鄉射寮新村縮圖
DOC在地課程-車城老故事電子書-車城鄉射寮新村
車城數位機會中心/屏東縣車城鄉公所
屏東縣車城鄉位居台灣南端,為恆春地區出入隘口,背山臨海,不管是山崖,或是海角,渾然天成的自然景觀,處處令人驚艷。 介紹新街社區的咚咚舊址、信仰、牽罛文化等,以及射寮社區的產業、信仰、龜山等。
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再造歷史現場-開箱礦山記憶—溫馨又熱絡的礦山導讀人工作坊縮圖
藉由礦山歷史人文整理,以在地人講述在地故事為基礎,建立採金之路文本,並嘗試引路達人認證機制,逐步建立礦山採金之路深度遊程價值。
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再造歷史現場-礦山藝術季官方宣傳影片─來自礦山的邀請縮圖
礦業遺址是共同的記憶,山城紋理是彼此的資產,生活情境有人們的溫度,希望透過民國109年(2020)舉辦的礦山藝術季,將藝術與遺址進行融合,因此廣發邀請,希望藝術家們熱情參與水金九地區的礦山藝術季,將礦山藝術季獻給這座山城,也獻給當下生活的我們。
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