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教育電子書
過濾條件

花園小偷三八阿花縮圖
花園小偷三八阿花
新竹縣政府環境保護局授權製作/國家圖書館
國小1年級~國中9年級
透過兩個小偷的視角進而觀察面臨危機的地球生態,偷來的東西都作為祕密花園的私人寶藏,但透過一次顛倒的情境:「已經沒有東西偷了」,小偷為了能繼續偷,只好把收藏的東西拿出來種,植物美好的特性為不斷的生長,越分享、越增加,是故事結局轉為美好的關鍵。此篇故事希望透過花園小偷的職業危機,帶出環境議題的關注、善與惡的討論、分享的美好。
點閱數195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5-11-09
紙箱椅製作-結構探討與試驗縮圖
紙箱椅製作-結構探討與試驗
莊蕙嫚/學甲區學甲國中
國中7-9年級
紙箱椅製作-結構探討與試驗
點閱數195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5-11-11
認識校園瓢蟲縮圖
認識校園瓢蟲
黃印通/雲林縣平和國民小學
國小2-3年級
認識校園瓢蟲 圖文皆為作者提供
點閱數196
下載數4
修改日期:2025-11-10
消失的食物縮圖
消失的食物
謝雅婷/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國小1年級~國中9年級,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小蕊偷吃了小花的食物,惹得小花很生氣。最後問了熊熊阿姨,並去跟小花道歉。
點閱數194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11-09
客語分級教材詔安腔 第一級第一冊(下)縮圖
客語分級教材詔安腔 第一級第一冊(下)
李思儀/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國小1-2年級
一、本教材依據民國一一0年教育部公布之「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語文領域本土語文(客語文)」,參酌2010年版的部編本與坊間各種版本,外加各腔客語教師的實際教學經驗、意見編撰而成。 二、本教材以貫徹課綱「客語文的學習內容以語言文學為主,社會/生活、藝術/文化為輔」理念,並以日常生活為本,重視客家文化傳承的學習內容,編輯力求生活化、口語化、多元化,以期達成學生樂學、樂說、樂用的教學目標。
點閱數194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5-11-09
鯨魚小天受傷了!縮圖
鯨魚小天受傷了!
孫敏雅/新北市立板橋高級中學
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鯨魚小天受傷了!
點閱數194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11-09
客語分級教材南四縣腔 第三級第六冊(上冊)縮圖
客語分級教材南四縣腔 第三級第六冊(上冊)
本土語文教育資源中心/國立臺南大學
國小5-6年級
一、本教材依據2021年教育部公布之「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語文領域本土語文(客語文)」,參酌2010年版的部編本與坊間各種版本,外加各腔客語教師的實際教學經驗、意見編撰而成。 二、本教材以貫徹課綱「客語文的學習內容以語言/文學為主,社會/生活、藝術/文化為輔」理念,並以日常生活為本,重視客家文化傳承的學習內容,編輯力求生活化、口語化、多元化,以期達成學生樂學、樂說、樂用的教學目標。
點閱數194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11-09
水污染1縮圖
水污染1
王勁涵/臺南市市立新進國小
國小5-6年級
說明乾旱缺水是一個世界性的問題
點閱數194
下載數2
修改日期:2025-11-10
2020夏至日環食觀測縮圖
2020夏至日環食觀測
林宗祺/佳里區佳里國中
國中7-9年級
2020夏至日環食觀測
點閱數194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11-11
來到漁玩-漁港的日常縮圖
來到漁玩-漁港的日常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國家圖書館
國小1年級~國中9年級
本書主軸圍繞在漁港所能見到的事務,如漁獲上岸、漁船作業、漁船加油、加冰等,主角為一名孩童─阿弟以及老漁民阿公,兩者在漁港遊憩時碰到的各種景象與活動,帶領讀者瞭解臺灣的漁港設施、漁船作業、休閒漁業及漁業文化等,作品以輕鬆方式呈現且富有教育意義。
點閱數194
下載數3
修改日期:2025-11-09
再見,然後我愛你。Love you forever.縮圖
再見,然後我愛你。Love you forever.
劉冠宜/臺北市立中山女子高級中學
國中7-9年級,高中10年級~高中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這是一個關於接受遺憾的故事。講述失去母親的工程師如何在時間的洗禮下,靠一己之力,從以淚洗面、以工作麻痺痛苦到真心接受母親離去的事實,並帶著珍藏的回憶繼續前進。
點閱數194
下載數7
修改日期:2025-11-09
「瘋狂貓咪初體驗」~大嘴巴闖通關縮圖
「瘋狂貓咪初體驗」~大嘴巴闖通關
唐寬恩/雲林縣縣立大埤國小
國小4-6年級
「瘋狂貓咪初體驗」~大嘴巴闖通關
點閱數194
下載數3
修改日期:2025-11-10
蛙要看海縮圖
蛙要看海
嘉義縣政府授權製作/國家圖書館
國小1年級~國中9年級
主角樹蛙從鄉間前往居住在城市的澤蛙,旅途間遇到超乎想像的挑戰,闡述環境迫害生物居住的影響。
點閱數194
下載數3
修改日期:2025-11-10
B TO B縮圖
B TO B
張茜宜/縣立育英國小
國小1年級,國中7年級
讀書報告
點閱數193
下載數8
修改日期:2025-11-10
石滬股份有限公司縮圖
石滬股份有限公司
澎湖縣政府文化局授權製作/國家圖書館
國小1年級~國中9年級
石滬是非常環保的捕魚方法,也是漁村共存共生的傳統漁業技藝。許多人不知道,澎湖的吉貝,是目前全世界石滬量最多、密度最高的地方。 晃晃老師從赤崁搭上交通船,向菊島北海出發。他要去的小島,像一顆晶瑩的螺貝,靜靜安駐在碧海藍天之間。 島上有美麗的貝殼沙灘,是海龜媽媽上岸產卵的棲地,成群的燕鷗也在這裡孵育雛鳥,這是孩子們最喜歡的遊樂場,白天,他們在這兒踏浪玩水,夜晚,他們在這兒仰望星空。 「大海的那一邊,發生了很多好玩的事嗎?」三劍客好奇的問著晃晃老師。「海盜在這座島上,有沒有留下秘密的寶藏呢?」晃晃老師曾聽過這個傳說。他們都帶著無限的嚮往,眺望著遠方。 在潮間帶上用石塊疊砌堤岸,以便在退潮時,阻斷洄游魚群退路,把魚圍困在石堤內來捕撈的陷阱。 這種捕獲食物的方法,可上溯至人類的史前時代。至於澎湖石滬最早的記載,出現於清康熙三十五年(西元1696年)高拱乾編纂的《台灣府志》。澎湖因擁有廣闊的潮間帶,又具有成滬的三項條件:石材多、潮差大、風浪強,在農地和動力漁船缺乏的年代,石滬的漁獲是重要的經濟來源。 這項澎湖最古老的漁業技藝,數百年來已發展出綿密細緻的工法和文化,堪稱漁業文明「活化石」。澎湖擁有世界上密度最高且保存最完整的石滬群,兼具文化景觀和自然保育的價值,已列名台灣十八個世界遺產潛力點之一,是需要我們傾力守護的珍貴資產。
點閱數193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11-09
臺南市教育局認證系統縮圖
臺南市教育局認證系統
陳志堅/臺南市市立中山國中
全齡適用
臺南市教育局認證系統
點閱數193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