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瀏覽器目前並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設定
全站搜尋
請至少選取一項資源搜尋項目
網站導覽
登入
選單
選單
新上架資源
資源分類
Web教學資源
教育電子書
教育APP
教育媒體影音
登入
新上架資源
教學應用
主題資源
資源服務
Web教學資源
教育電子書
教育APP
教育媒體影音
縣市資源
加盟單位資源
行動學習計畫
教材資源中心
關於我們
資源搜尋
資源分類
Web教學資源
教育電子書
教育APP
教育媒體影音
教學設計
教學活動
教材
素材
學習單
知識架構
領域
請選擇領域
學習階段
請選擇學習階段
學習內容
請選擇學習內容
學習表現
請選擇學習表現
議題
議題
請選擇議題
核心素養
核心素養
請選擇核心素養
:::
資源分類
數學-國小1-2年級(一)
過濾條件
資源類型
所有資源類型
Web教學資源
教育電子書
教育APP
媒體影音
教材資源中心
排序方式
排序
點閱數
下載數
資源更新時間
關閉
搜尋相關的資源
1,687
筆
所有資源類型
Web教學資源
教育電子書
教育APP
媒體影音
教材資源中心
排序
點閱數
下載數
資源更新時間
web
二年級數學
陳玉仙/瑞光國小
國小1-6年級
透過老師設計的雙色長條圖卡,帶入生活情境中的問題,進行具體操作(依問題剪裁,並隨時翻色區別加減數的數量),接著經由「具體圖像」轉化成「半具體的線段圖示」,讓學生自然而然的接收「線段圖」新名詞的定義與圖像,進而引導學生觀察線段圖數量彼此間的關係,再利用線段圖找出算式的答案。
點閱數799
下載數13
修改日期:2009-10-26
web
數學領域
莊惠君/潮東國小
國小1-6年級
在教學的過程中發現「比例」其實跟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但是小朋友在學習的過程中,光從課堂上的學習文字、理念、數字等,並無法真正感受到比例的概念,因此在學習完這個單元之後,為加強小朋友對「比例」在情境中的理解與應用,所以採取實作評量,希望藉由操作活動加深小朋友的印象,同時也讓小朋友感受到數學不光只是計算、解題而已,生活中處處都有數學
點閱數1401
下載數178
修改日期:2009-10-26
web
個位、十位
鐘玫芳/大成國小
國小1-6年級
能認識100以內的數及「個位」、「十位」的位名,並進行位值單位的換算。
點閱數1002
下載數56
修改日期:2009-10-26
web
數學領域
呂明娟/忠孝國小
國小1-6年級
此評量為總結性評量,主要是透過紙筆測驗的方式了解學童在對100以內的數,包括「個位」、「十位」位名的認識,並比較大小;錢幣幣值的相互關係及加減法的應用。
點閱數1022
下載數57
修改日期:2009-10-26
web
因數、倍數
邱易斌/崇文國小
國小1-6年級
大部分的學童都懂得因數、倍數的基本運算概念,而且對於倍數的概念會比因數的基本概念,還要容易了解。另外,對於因數與倍數的名詞的意思,卻常常混淆在一起。因為這些小朋友都會認為因數就是利用『除法分解』的方式來求解而已,或者認為倍數就是只用『乘法規則(類似九九乘法表)』的方式來作答。這些想法都是小朋友對於因數、倍數概念的不完整認知情形。
點閱數3579
下載數94
修改日期:2009-10-26
web
三年級數學
國小1-6年級
面積是用來表示達一固定區域的覆蓋程度或覆蓋大小的量感,在一、二年級的教材中,學生以對於基本平面圖形有了初步的認識,藉由鋪排「沒有空隙的圖形」及班級教學佈置等的活動情境,引導學生認識「周界」、「周長」,瞭解圖形經過切割、拼湊後,面積大小仍不變,進而形成面積保留概念。藉以間接比較面積大小,做為未來進入「面積」計算公式的準備。
點閱數639
下載數11
修改日期:2009-10-26
web
最大公因數、最小公倍數
陳靜宜/加祿國小
國小1-6年級
能認識兩數的最大公因數、最小公倍數與兩數互質的意義,理解最大公因數、最小公倍數的計算方式,並能將分數約成最簡分數。
點閱數1947
下載數97
修改日期:2009-10-26
web
幾點鐘
陳玉仙/瑞光國小
國小1-6年級
透過擬人化故事讓學生了解時間
點閱數1935
下載數304
修改日期:2009-10-26
web
數學領域
黃慧茹/新庄國小
國小1-6年級
利用了其他多元評量的方式,例如:實作評量讓孩子從做中學、小組討輪可以互相釐清觀念…等等。在一個班級裡有些學生的優勢在視覺、聽覺、理解、或者動手實作…等等,所以為了滿足學生的需求,設計了不同的評量,補足紙筆測驗無法去進行的部份,可以讓老師去了解學生學習上的盲點,甚至是老師自己教學上的盲點,也可以讓學生自己發現學習上的問題
點閱數830
下載數34
修改日期:2009-10-26
web
平面圖形的等積異形
何曜宇/光春國小
國小1-6年級
學生雖然已經了解三角形、四邊形的組成要素,也能夠逐一說出它們的分類及其中的異同,但要求能與自身經驗結合仍有一段差距,本教案設計透過實作的方式,讓學生利用旋轉、平移及翻轉等方式排出所要求的圖形,進而了解到各圖形的差異,最後內化成自己的學習經驗。
點閱數2472
下載數92
修改日期:2009-10-26
1
...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