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數學-國小1-2年級(一)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1,658
100 層樓的家-資源代表圖
web 100 層樓的家
王儀雅/麻豆國中國小1年級
在序數教材裡,屬「排在第幾個」的排隊問題和「搭電梯」的樓層問題兩種教材最常見。「小明排在第幾個?排在小明前面的第4 個人是誰?誰排在第35 個?」,這是「排在第幾個」的排隊問題。「搭電梯」的樓層問題,如:「從1 樓往上時,會先到3 樓還是7 樓?從4 樓往上搭2 層,會到幾樓?」。對標準數詞序列不熟練、讀題能力較弱的小朋友而言,這兩種問題常常很難成功解題。尤其是「搭電梯」的樓層問題,部分小朋友除了受限於未有搭電梯的經驗,也有可能受到口語簡化序數的用法所影響而無法成功解題。例如:題目「從1 樓往上時,會先到3 樓還是7 樓?」中,「1 樓」指的是序數「第一層樓」,「3 樓」指的是序數「第三層樓」,「7 樓」指的是序數「第七層樓」,而不是基數。小朋友們對於序數相關的文字題,理解題意常處於似懂非懂間,解題較常答錯。有趣的繪本故事,每位小朋友都愛聽,也都百聽不膩、百看不厭。《100 層樓的家》這本圖畫書的形式很特別,小朋友可透過由下往上翻頁的方式,一邊閱讀,一邊一層一層的爬到第100 層樓。如果能從閱讀繪本與分享中,引入適當的佈題內容,既可以在培養閱讀習慣之餘,還能提高數學學習興趣、熟練數概念,進而成功解題。因此,在教完數學課本「數到50」、「數到100」兩單元內容,小朋友已具有下列的數概念後,進行此數學繪本閱讀的延伸教學活動。(一)100 以內數的說、讀、聽、寫、作。(二)使用代表「10」和「1」的具物體物做數。認識「個位」、「十位」的位名,並進行位值單位的換算。(三)比較100 以內兩量的多少及兩數的大小。(四)能進行兩個一數、五個一數、十個一數。
點閱數1135
下載數106
修改日期:2024-07-16
乘法飛行列車-資源代表圖
web 乘法飛行列車
王儀雅/麻豆國中國小2年級
在孩子學會數數與加減法的運算之後,「乘法」是國小低年級小朋友即將面臨的另一個學習主題,究竟「乘法」的意義為何,又為何要學習乘法?乘法難道就要從苦悶的九九乘法背誦開始嗎?學習動機的誘發,倍數觀念的釐清,都是學習乘法重要的一環。本活動設計以數學童書妝點飛行列車的外殼,吸引學童的目光,引發學習動機,連結加法與乘法,並透過活動設計,讓孩子瞭解「倍」的意義,以複製工廠的單位元素和複製倍數之間的關係來解釋所謂「幾的幾倍」,讓孩子能夠更清楚其意涵,同時,使用連加連結九九乘法,然後逐步融入九九乘法背誦,並融入遊戲的動能,讓九九乘法的背誦不再枯燥乏味。
點閱數2737
下載數278
修改日期:2024-07-16
小小健康買菜高手-資源代表圖
web 小小健康買菜高手
郭人豪/大同國小國小2年級
能透過累加活動,連接倍的語言,理解乘法的意義,並解決生活中簡單(積≦100)的整數倍問題(例如:單位量15,單位數≦12)。
點閱數800
下載數39
修改日期:2024-07-16
我會做九九乘法表-資源代表圖
web 我會做九九乘法表
葉怡安/大同國小國小2年級
我會做九九乘法表
點閱數5214
下載數1089
修改日期:2024-07-16
錢幣大挑戰-資源代表圖
web 錢幣大挑戰
吳麗鶯/進學國小國小1-2年級
基礎數序與錢幣概念
點閱數1476
下載數346
修改日期:2024-07-16
潘朵拉的立方盒~以方塊為主軸的創意教學-資源代表圖
數學學習的重要目的之一是將生活中待解決的真實問題,轉化為數學的模型,並根據所建立的數學模型實際進行問題解決的歷程。在上述過程中,如何將真實的自然情境轉化到數學模型,適度的藉由教具(類比物)的操弄與設計可以將學童的心智模式與數學模型進行有效的連結,並幫助學童進行數學思考。本活動設計即是針對此功能性的目的,進行類比物的規劃與設計,以便幫助學童進行更抽象的數學推理與思考。
點閱數883
下載數43
修改日期:2024-07-16
加乘變變變.ppt-資源代表圖
web 加乘變變變.ppt
張治宇/縣立中正國小國小2年級
利用小朋友已經學過的連加和倍數的概念,來幫助小朋友了解乘法算式的意義,學會將同數連加的應用問題以乘法算式呈現。並可以利學習單的線上操作,來檢視小朋友的學習情形。
點閱數3645
下載數928
修改日期:2024-07-16
數學"謎"宮_一年級長度與立體圖形單元教學-資源代表圖
本校將教育的目的定位於培養學童的三力,三力為「硬實力、軟實力和流動力」。硬實力指的是工具,工具是知識或也是能力;軟實力指的是品德,能認識自己,也能與人合作;而流動力指的是互動,能表達自己或接受他人的想法。筆者與教學團隊立基於三力,思考數學教育的目的,擘劃此教學方案的核心想法如下表:1.硬實力:(1)能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問題(2)能運用生活經驗解決數學問題2.軟實力:(1)能成為學習數學的主人,為自己的學習負責(2)能與人組織學習社群,共同成長3.流動力:(1)能運用口語或文字表達思考問題的過程(2)能聆聽他人的想法,並表達自己的觀點當孩子優游於「謎」樣的數學迷宮,他們願意從被動的知識接受者轉變為主動的能力探索家,動腦思考,動手創作,試圖運用線索、經驗解決問題,就能讓那顆喜愛學習數學的心「動」起來;再者,透過欣賞校園建築,採用資訊媒材,讓孩子能感受學習的場域可從教室延伸到校園,從書本拓展至雲端,生活中的各個角落接瀰漫著數學味,等待他細細品嘗;除此之外,教師採用分組教學,試圖培養學生資源共享的態度,也推進其能組織學習社群能,相互扶持;最後,孩子能在課堂中自在的發表想法,型塑師生或生生互相建構知識與能力的學習氛圍。
點閱數1338
下載數200
修改日期:2024-07-16
分與合(小水滴的故事)-資源代表圖
web 分與合(小水滴的故事)
蔡峰源/喜樹國小國小1年級
藉由故事,了解分與合。
點閱數934
下載數92
修改日期:2024-07-16
「形」飛「色」舞-資源代表圖
web 「形」飛「色」舞
洪琮欽/教育網路中心國小1年級
「形體」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是隨處可見的,當教到「認識形狀」此單元時,我們希望學童能將這些數學概念,予以藝術化及生活化,讓「形體」能搭乘色彩的翅膀,飛舞在生活周遭中。 國小低年級數學教育的重點在於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因此,我們設計的教學活動,以「遊戲」及「操作」學習為主要的教學模式,期望讓這群剛進入國小生涯的小小新鮮人,能在趣味盎然的情境中,開心的學習數學。 本教學活動的主要內容,在於讓學童利用不同的形狀動手玩創意拼貼,以九宮格遊戲加深對形狀名稱的認知,讓學童知道原來愛吃的餅乾也可以看到不同的形狀。另外,我們還在校園中設計了一條「形體校園步道」,當作學習的延伸,期望學童能將所學與自己的生活環境做連結。最後,我們設計了一個「闖關活動」作為總結性評量。
點閱數884
下載數61
修改日期:2024-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