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科技領域-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1,171
鑄造加工(實際操作)-資源代表圖
web 鑄造加工(實際操作)
精誠資訊高中10-12年級
以影片或動畫簡介及示範各種鑄造方法及工具。
點閱數447
下載數48
修改日期:2011-03-21
新科技大未來-降懸浮微粒功能舒適型牙科手機-資源代表圖
web 新科技大未來-降懸浮微粒功能舒適型牙科手機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新冠疫情增加了牙科醫事人員感染的風險。研究顯示20%的牙醫患有呼吸系統疾病,牙科醫事人員罹患肺纖維化的機率是一般人的23倍。除了牙科醫事人員面臨健康威脅,牙科患者在牙科手術過程中也都有牙鑽工具噴水的經歷,這也增加病患感染的風險。國立成功大學研究團隊研發【具降懸浮微粒功能的舒適型牙科手機】,藉由空氣簾與負離子等裝置搭載於牙科手機上,空氣簾可在懸浮微粒產生來源處將其包覆。另在空氣簾內釋放負離子將空氣簾內懸浮微粒濃度降低,亦可於空氣簾內釋放活性氧化物種將汙染物分解,可防止懸浮微粒逸散至周圍環境。此裝置也具有隔音減振功能,可以直接套用在現有牙科手機上,使用後可同時保護醫療人員與病患的健康。節目邀請國立成功大學工業衛生學科暨環境醫學研究所林明彥所長、醫學院牙醫學系陳永崇教授、工業設計學系周君瑞教授以及南臺科技大學機械工程系王聖禾教授分享【具降懸浮微粒功能的舒適型牙科手機】研發的歷程,歡迎大家一起收聽。
點閱數113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羅吉斯迴歸(四)-2-資源代表圖
video 羅吉斯迴歸(四)-2
教育部高中10-12年級
羅吉斯迴歸
觀看次數362
修改日期:2020-07-22
繼電器的認識與使用方式-教案-資源代表圖
1以動畫說明「繼電器的動作原理」。2以動畫說明「繼電器的常閉接點的構造」。3以動畫說明「繼電器的常開接點的構造」。4以動畫說明「繼電器的常見簡易電路應用」。
點閱數1209
下載數130
修改日期:2011-03-21
常見電子零件介紹  (2012)-資源代表圖
認識生活中常見的電子元件與用途。
點閱數689
下載數73
修改日期:2012-09-19
插座接線測驗5-資源代表圖
web 插座接線測驗5
精誠資訊高中10-12年級
《插座接線判斷》幫助使用者了解
點閱數593
下載數29
修改日期:2011-03-21
幸福科技島-工業廢棄資材再利用與產品開發-資源代表圖
web 幸福科技島-工業廢棄資材再利用與產品開發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1.大單元:循環經濟重視零浪費,材料可以循環再利用。國立成功大學化學系林弘萍教授帶領研究團隊,進行農業及石油工業廢棄資材再利用與衍生產品開發。林教授會在節目中分享,他們的研究主題、過程以及衍生產品開發的特色與改良,也就是如何利用菱角殼進行循環再利用,並開發衍生產品,如菱炭吸附包。同時,也說明什麼是綠色化學,以及綠色化學的12項原則。 2.小單元:青農張威然自行經營肉桂種植,我們在這單元邀請他來分享在農場是如何將農業廢氣物循環再利用,比如雜草變成肥料,不直接丟棄或焚燒。同時,威然也會提出一些農作用廢棄物可以再循環利用的作法。
點閱數115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青春創學院-藝術與科技的「光魔法」雙重奏-資源代表圖
web 青春創學院-藝術與科技的「光魔法」雙重奏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這個時代各領域在學習歷程中必須更重視想像力!」以「Signal光廊」獲得2021 MUSE Design Award 金獎的黑川互動媒體藝術負責人胡縉祥總監說:「當創意介入新科技,藝術家需要寫程式,工程師需要美感,互動讓使用者經驗設計成為不可忽視的學科。」黑川互動《Signal光廊》作品中藏有許多與疫情有關的連結,胡總監為作品標示:「在黑暗中期待光,如同期待著希望」,嘗試在空間用地面投影與雷射呈現出「網路海」,視覺以座標、連線、形狀等形象來呈現巨大網路概念。本集再度邀請胡總監與聽眾深入分享,如何將人文思考的感動力與感染力注入作品的表達與呈現。聽起來覺得深奧嗎?! 事實上卻是非常有趣而具生活化,鎖定今晚22:00-22:30, 跟著胡總監與端端主持人,一起用想像力動動腦,並且了解領域中的團隊是哪些不同專業專職的成員跨域組成。
點閱數228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雙切開關接線判斷5 -資源代表圖
web 雙切開關接線判斷5
精誠資訊高中10-12年級
以選擇題評量對「雙切開關」元件工作原理的理解,並以互動式網頁顯示室內配線實際問題讓同學解決。
點閱數536
下載數28
修改日期:2011-03-21
青春創學院-紀錄片導演為什麼想要借用科技?-資源代表圖
web 青春創學院-紀錄片導演為什麼想要借用科技?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台灣影視界近年蓬勃發展,幾位國片名導演也投入VR科技產業,並且在國際影展中嶄露頭角。關於「沉浸式體驗」,一直持續以傳統拍攝完成紀錄片的吳柏泓導演,作品曾多次獲獎,內容主要與社會議題、問題解決等連結。為什麼吳導演也希望能透過VR拍攝紀錄片呢?吳導演的VR作品《20個禮物》曾獲台北電影節最佳觀眾票選,後來率隊遠赴土耳其邊境拍攝的VR《我的敘利亞鄰居》更是2020高雄電影節中唯一「紀錄片」VR入選作品。對影像紀錄有興趣、想圓導演夢的同學一起和小幫手向專家取經,聽聽用VR紀錄片與ㄧ般紀錄片有何不同,以及借用科技後,導演工作會有什麼不同思考面對?! 過去的學習歷程對科技的接觸是?! 歡迎收聽本周一晚22:00端端主持的青春創學院節目!心得筆記
點閱數196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