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1,174
小發現大科學-為什麼建築師會在蜂巢中找點子呢?-資源代表圖
web 小發現大科學-為什麼建築師會在蜂巢中找點子呢?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國小5-6年級
從16世紀開始,不少數學家、物理學家甚至天文學家不斷努力研究蜜蜂是如何造出美觀的蜂巢,除了仿蜂巢而蓋的建築物外,連生活中的設計也會向蜜蜂學習呢!為什麼建築師們會蜜蜂學習?蜂巢有什麼優點?蜜蜂有不同的種類,所有的蜂巢都是六角型的嗎?「科學酷檔案 」邀請八里國中生物教師王俊凱,帶著小朋友一起認識蜂巢。18、19世紀時,蜜蜂在古凱爾特文化中,被認為是神聖、有靈性的,因此家中重要事件時,必須要告知蜜蜂,若沒這麼做,可能會導致壞事發生呢!「科學思多力」,來聽聽蜜蜂和人的故事。
點閱數20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8-20
SOS科技救難隊-無人空拍機好好玩-資源代表圖
web SOS科技救難隊-無人空拍機好好玩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國中7-9年級
許多小朋友都曾經聽過「無人空拍機」,但是你們知道這項科技要如何運用?它的原理又是怎麼來的呢?SOS科技救難隊邀請「中央大學資訊工程學系蔡宗翰教授」進行說明!問題一:空拍機可以使用在哪些地方?空拍機就像是會拍照的小飛機,只要空拍機能飛到的地方,就能拍攝各式各樣的場景。空拍機除了能拍攝美景之外,也能做環保監測,當有人隨意焚燒時,空拍機便能幫忙監控。另外,空拍機還能計算農作物種植的情況,當國家想要統計每一年度的稻米種植數量,空拍機也能從空中進行攝影與計算,減少農民申報的負擔。空拍機的功用非常多,能成為我們省時省力的好幫手!問題二:如果使用不當,空拍機可能會產生哪些問題呢?空拍機在飛行過程中,如果不慎飛進民宅裡便可能產生隱私問題。因為空拍機的操作者在地面上,如果操作不當,導致空拍機撞到樹木、建築物等等,將會造成危險。另外,空拍機也可能對環境造成干擾,一不小心就會驚擾自然保護區的動植物。因此,使用空拍機時需要申請執照,也要遵守使用規則!問題三:「空拍機」和「穿越機」有什麼不一樣?「空拍機」的主要任務是攝影,目的是捕捉美麗的畫面、環境監測等等。而「穿越機」則是用於比賽中,有固定的賽道,駕駛員要想辦法讓穿越機通過各種障礙物,展現開飛機的高超技術。哇!原來「無人空拍機」的運用層面如此廣泛!小朋友,希望你們都更認識「無人空拍機」的使用方法囉!
點閱數29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8-20
小發現大科學-看清黑夜的夜視鏡,跟什麼動物有關?-資源代表圖
web 小發現大科學-看清黑夜的夜視鏡,跟什麼動物有關?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國小5-6年級
軍隊在夜晚行軍或打仗時,「夜視鏡」是相當重要的工具,科學家從貓頭鷹超強的視覺能力得到靈感,發明了夜視鏡,到底貓頭鷹的眼睛有何特別?貓頭鷹的頭,居然可以轉270度?「科學酷檔案」單元,邀請中華民國野鳥學會張瑞麟理事長,帶著大小朋友一起了解認識貓頭鷹。邵族的傳統文化,將貓頭鷹視為靈鳥,牠不只會保護外出的獵人,也會在獵人迷路的時候指點他們回家的路,是族人的守護神之一,邵族不僅禁止獵殺貓頭鷹,還要加以保護,「科學思多力」分享邵族貓頭鷹傳說故事。
點閱數25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8-20
SOS科技救難隊-人臉辨識的原理是什麼?-資源代表圖
web SOS科技救難隊-人臉辨識的原理是什麼?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國中7-9年級
人臉辨識的原理是什麼?雙胞胎不會把它搞混嗎?繼續發展下去會不會侵犯到人們的隱私啊?關於人臉辨識的功用及使用方式,我們將請桃園東興國中廖欣姿老師進行說明。問題一:什麼是人臉辨識?是怎麼認出人的?人臉辨識就是透過一些技術,辨識出那個人是不是你,舉例來講,現在大家手機,會有相機它想知道說是不是你這個人,它就對你的影像進行掃描,它就看你的眼睛、眉毛、鼻子和嘴巴,或是你的瞳孔,然後幫你拍很多張照片,然後辨識出這就是你,他是靠著人臉的圖像擷取,然後檢測特徵,比如說你的右眼角的距離角度,然後再來特徵的比對,最後再進行驗證,把它變成一些資料庫,之後再驗證這些資料就是你,就可以解鎖出你的密碼。人臉辨識的好處是它很快速,因為影像跟數列上比的話,影像是快很多,你打密碼跟你掃人臉的話,他其實搜人臉是快很多的。問題二:如果有雙胞胎或是長的很像的人,人臉辨識是如何不會搞錯?一方面是說AI有自己深化學習的能力,然後二方面是人臉辨識有非常多的技術在改良,比如說之前iPhone的手機,是必須要掃整臉才可以解鎖,現在就算你戴了口罩,疫情的時候不是大家都戴口罩,它只要監測你半張臉也可以,只要監測到它想要監測到的那些特徵,科技慢慢進步,它提取的特徵也會更加的細微,所以辨識出錯的情況會越來越少。如果你害怕它辨識錯誤的話,有一些人會增加,比如說指紋、聲紋,比如說你要叫一下「嘿,Siri」,他才會聽到說,「哦,這就是你」之類的。問題三:人臉辨識有可能對人們的隱私造成侵犯嗎?是有可能的,因為它知道你太多的資訊,所以如果刻意要了解你這個人的話,駭客只要駭進你的手機,是有辦法得到你的所有資訊,因為這個緣故,我們上課的時候都會跟小朋友講說,有一些資料,你真的不要放在公用的電腦,或者是放在一些公用的網路上,包含你的生日、身分證,還有一些資料盡量不要放在電腦裡面。有一些比較謹慎的人,他會用比較舊的方法,比如說紙筆把它記下來,看起來好像很違反科技,但事實上是最安全的方法。其實人臉辨識它發展到現在,我覺得它非常的方便,比如說我們以前出國的時候要進海關,要一直掃系統,那現在你知道經過閘道它掃完你的臉,你就可以出去,他會減少非常多的時間的浪費,但是它的壞處就是可能你要犧牲一點隱私權,那在我們國家或者是歐美國家,對隱私權的保護還是有一定的限制,有法規的限制,可是在別的國家就未必了,所以要從自己開始做起,以免到時候,你的資料被人家拿走。
點閱數25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8-20
青春創學院-吃酵素減肥?真有那麼神奇?-資源代表圖
web 青春創學院-吃酵素減肥?真有那麼神奇?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國中7-9年級
吃酵素減肥真的那麼神奇嗎?!有關酵素的神奇怎麼有那麼多傳言?說到酵素, 許多人會想到與消化或修復組織有關的資訊, 例如:有同學提到家人朋友吃酵素幫助排便(聽過的或曾使用的請舉手!)。酵素也就是酶(催化劑),酵素作用在國中生物課也有足夠的基本知識建立,那些有關大分子經過酵素分解成小分子的事蹟,歡迎跟著節目做複習!酵素有專一性,也就是一對一(一種酵素只能做一件事情)。但是酵素有阿拉丁神燈那麼神奇嗎?!酵素還能做什麼?是流言還是實驗正確?端端主持人與陳英杰老師帶領同學延續上集有了新實驗結果,同時更進一步針對酵素使用的流言,探討是否能以研究分析,解開酵素萬能之謎。
點閱數24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8-20
小發現大科學-不怕水的黏膠,跟何種海洋生物有關?-資源代表圖
web 小發現大科學-不怕水的黏膠,跟何種海洋生物有關?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國小5-6年級
黏著劑是生活中常見的物品,應用於許多方面,像是飲食、健康、物品⋯⋯等,科學家從貽貝身上的黏液絲(足絲),研究出無毒又牢固的黏膠,為什麼貽貝會分泌足絲?貽貝就是我們常聽到的淡菜,它是植物嗎?貽貝到底是什麼?「科學酷檔案」單元,邀請台北市海洋教師戴佑安,帶著大小朋友一起認識貽貝。科學家除了發現貽貝分泌足絲外,也發現貽貝對於海洋中的微粒塑膠能夠有效的搜集,另外,也有藝術家利用貽貝進行創作,結果卻發生令人意想不到的事,「科學思多力」分享藝術家吉莉安格恩瑟的故事。
點閱數34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8-20
青春創學院-計畫趕不上變化之隨時應變-資源代表圖
web 青春創學院-計畫趕不上變化之隨時應變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國中7-9年級
科展最大的挑戰與成就感莫過於從探究中發現問題,團隊合作不斷嘗試與解決問題。然而當同學發現必須研究的對象竟然是自己最恐懼的事物,要放棄還是繼續堅持?! 本集節目研究主角們帶領小幫手了解作品的關鍵與操作流程後,作品指導老師陳永華將分析研究撇步與如何從生活尋找題材;同學也將分享寶貴的比賽現場實戰經驗,包括評審評點、團隊共同經歷的各種驚嚇與驚喜,工作分配與友誼的各種考驗。
點閱數28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8-20
小發現大科學-電池的發明跟什麼動物有關?-資源代表圖
web 小發現大科學-電池的發明跟什麼動物有關?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國小5-6年級
市面有各式各樣的電池,電池的發明,讓許多物品的使用更加便利,其實,「電池」是科學家從電鰻身上得到的靈感,為什麼電鰻會發電?它的電力很高嗎?電鰻會不會被自己電到?電鰻是鰻魚的一種嗎?它可不可以吃?「科學酷檔案」單元,邀請台北市海洋教師戴佑安,帶著大小朋友一起認識電鰻。日本人是最愛吃鰻魚的民族,全世界生產的鰻魚中,有70%進了日本人的肚子裡,從江戶時代開始,日本人就有在夏天吃鰻魚的習慣,為什麼?「科學思多力」分享日本人吃鰻魚的故事。
點閱數27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8-20
青春創學院-臺大電機創客松比賽大會獎分享-資源代表圖
web 青春創學院-臺大電機創客松比賽大會獎分享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國中7-9年級
本集邀請參加臺大電機創客松比賽獲得大會獎最佳解決方案獎的團隊分享研究作品《公設塞車終結者》。同學可曾想過學校裡的公共設施,每天每夜的服務學生們,沒有它不行,但卻也可能有著不便利之處。而它正是解決日常生活的最佳研究靈感源頭?!其中運用的原理與技術,包括開發板、物聯網的應用,也是國高中生接觸創客的最佳學習教材!例如如何讓公共設施的使用資訊連上可查詢系統?!想知道他們到底做了什麼樣的公設改善的研究,端端主持人與同學們分享微動開關基本常知及研究作品應用。
點閱數28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8-20
小發現大科學-「無痛注射器」來自自於何種動物的好靈感?-資源代表圖
害怕打針的疼痛感,有不少人聞「打針」色變,正因為如此,科學家努力研發幾近無痛的創新注射方式,而這種靈感來自於蚊子,為什麼蚊子咬人不會痛?為什麼母蚊子要叮人吸血?公蚊子吃什麼?「科學酷檔案」單元,邀請八里國中生物教師王俊凱,帶著大小朋友一起認識蚊子。蚊子不只會擾人清夢,更會傳染許多疾病,像是登革熱、日本腦炎、 瘧疾⋯⋯等,雖然大家都不喜歡蚊子,但有人卻以蚊子為研究對象,「科學思多力」分享連日清的故事。
點閱數35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