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1,226
新科技大未來-植物如何夜光閃閃兼固碳-資源代表圖
web 新科技大未來-植物如何夜光閃閃兼固碳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國中7-9年級
隨著全球氣候變遷問題愈發嚴峻,世界各國紛紛推動淨零碳排放政策,科技界也不斷尋求創新方案以應對這一挑戰。國立成功大學蘇彥勳教授團隊研發的【發光植物進行二氧化碳固化技術】​​,通過將光轉換材料與植物葉脈吸收技術相結合,不僅使植物能在夜間發光,還顯著提高了植物的固碳能力高達40.6%。目前這項技術的研發成果已成功應用於多種植物,包括琴葉榕、蝴蝶蘭、網紋草、虎尾蘭、鹿角蕨等。這些植物不僅能夠自然生長,還能在夜間發光,創造出獨特的夜間觀賞體驗,同時也是一種療癒的藝術形式。此技術的引入將為台灣的農業科技帶來新的轉機,結合視覺藝術表演和科技推廣,不僅能夠提升農業產業的價值,還將成為台灣在國際上的一大亮點。這些發光植物在夜間不斷固化二氧化碳,不僅促進碳中和與碳捕抓,同時也為人們帶來美麗和希望。
點閱數33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9-18
新科技大未來-新穎脈衝電場技術延緩水果寒害-資源代表圖
web 新科技大未來-新穎脈衝電場技術延緩水果寒害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國中7-9年級
農業界的革命性突破再次傳來好消息!一項名為「新穎脈衝電場技術」的創新,成功延緩了水果寒害現象,為永續農業的發展開創了新的可能性。這項技術的成功在於透過脈衝電場及反應曲面法,調控了香蕉等水果的採後酵素活性、次級代謝物及細胞膜穩定性,以達到更長的保鮮期。研究顯示,當這一技術應用於低溫儲藏時,成功減少了寒害損傷達50%,同時將架售期延長了1.4倍。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這項技術可以針對不同的目標作物和場域進行量身規劃,確保最大程度地減少能源消耗。實驗結果顯示,處理1公噸的作物只需不到10度電,即可取得卓越的效果。這一成就不僅在技術層面上有所突破,更在環保方面也發揮了積極作用。目前這項技術已經獲得中華民國發明專利(I688342),並在國際期刊上發表了多達8篇相關技術的論文。這意味著,台灣不僅是這一革命性技術的誕生地,也在將其分享給全球農業界方面扮演著積極的角色。
點閱數33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9-18
科技新潮流-區塊鏈資料輸入和監管問題-資源代表圖
web 科技新潮流-區塊鏈資料輸入和監管問題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區塊鏈的資料輸入與監管問題是現階段世界各國、凡是涉及區塊鏈相關產業的單位都非常重視的課題,原因在於區塊鏈資料輸入時,必須具備密碼加密的過程,同時,在加密的過程中,是否有第三方甚至多方的監管需求。 事實上,自從區塊鏈這個概念被公開以來,我們始終無法確認它的發明者究竟是誰。據悉,這位發表區塊鏈和比特幣技術運作模式的人,在網路上以“中本聰”的日文名署名,但至今仍然無法確認他的真實身份。他的核心構想是,當資料經由網路傳遞時,會經過多個節點,而這些節點會記錄下資料傳遞的過程。最初的設想中,區塊鏈資料必須具備幾個重要的元件,包括私鑰、公鑰和帳號地址等。但有一個關鍵問題,如果私鑰的密碼在加密過程中不慎被他人發現或取得,那麼帳戶中的金額、資料及其他重要資訊便有極大的可能被竊取。因此,密碼加密的部分必須非常嚴謹,而且每個節點上的加密方式也有所不同,後續有許多人針對區塊鏈技術提出不同的監管構想,例如是否能以更複雜的密碼加密與解密方式,來增強私鑰的安全性,以防止私鑰遭到盜取。 然而,這樣的監管方式可能會讓區塊鏈技術回歸到中心化的狀態。區塊鏈技術的提出本來就是為了去中心化,若因為私鑰安全而需要設置監管單位,就又會回到現有的金融體系,在我們現今的金融交易中,銀行扮演著中間人與第三方公證的角色,負責監管交易的合理性與合法性。區塊鏈資料輸入的重點在於資料本身的正確性,以及在傳遞過程中的高度加密,確保私鑰資訊不易被竊取或解碼,避免資料洩漏。這個問題後續有許多單位和研究機構提出了相關改善策略與方法。 想了解更多區塊鏈輸入和監管的問題,請跟著季潔與東海大學工業工程與經營資訊學系助理教授藍坤銘進入科技新潮流。
點閱數34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9-18
新科技大未來-AI 零接觸心跳量測技術-資源代表圖
web 新科技大未來-AI 零接觸心跳量測技術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國中7-9年級
因COVID-19疫情與醫護人力短缺等因素,全球各國近年陸續發展醫療健康產業的AI與機器學習應用,全球醫療軟體的科技應用與場景更趨多元發展。台灣作為全球科技產業供應鏈重鎮,疫後全球興起遠距與混合式的生活情境,如何把握機會發展具全球競爭力的軟體服務,整合硬體提供更簡捷、便利的應用服務,是科技產業下一階段的關鍵。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吳炳飛教授率領團隊,以軟體科技定位發展【AI 零接觸心跳量測技術】,建立不同情境的AI學習模型,提供使用者以零接觸、無感方式取得心率、血壓、血氧等生理資訊,搭配台灣權威醫院合作臨床數據資料,搶先布局健康管理應用商機,讓全球看見台灣軟體科技人才硬實力。【新科技大未來】節目邀請吳炳飛教授分享【應用於運動訓練負荷監控的AI零接觸心跳量測技術】,以及此一技術廣泛應用於運動、醫療、健康等多個領域的研發成果。
點閱數26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9-18
科技新潮流-區塊鏈的共識機制-資源代表圖
web 科技新潮流-區塊鏈的共識機制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區塊鏈共識機制,就是一套去中心化帳本的記帳規則,所有參與者都必須遵守這些規則,否則無法參與記帳的行為。具體來說,當在區塊鏈上登錄一筆資料時,必須獲得多方節點的認可,並非隨意新增資料,而是需要經過多方控管和監管,如此一來,區塊鏈技術的安全性會相對提高。 舉例來說,大眾對區塊鏈技術的信心會影響其使用情況。根據觀察,台灣的年輕族群對於這項技術較為信任,但年長者則可能會因為缺乏安全感而心存疑慮,對於看不到、摸不到的技術抱持防範態度。事實上,對區塊鏈的信心應該更深入地探討,就像我們對某人有信任感,通常是基於他的一些價值觀和待人處事的態度與我們相近。若要讓大眾對區塊鏈技術有信心,政府和學術單位、研究機構的支持非常重要,這些機構的高度認可是建立信心的關鍵,因為人與人之間會互相影響。類似的情況也發生在人工智慧(AI)技術上,AI的概念從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便開始出現,1950年代就開始有AI的發展,但AI也經歷了低潮期,直到2010年左右,隨著AlphaGo的橫空出世,人類才真正認識到AI的潛力,AI技術因此一炮而紅,並逐漸滲透到各行各業,增強生產效能,甚至能協助人們在日常生活中解決問題。這些都是幾十年前我們無法預見的進步,而區塊鏈技術的發展亦是如此。然而,目前區塊鏈技術常與負面新聞掛勾,這是因為新技術總是會帶來一段適應期,加上不法分子利用其高端技術特性進行詐騙,導致大眾產生疑慮。 因此,如何讓人們改變對區塊鏈的看法,並看到它與虛擬貨幣以外的應用潛力,還需要政府、學術單位和產業界共同努力。區塊鏈不僅僅是虛擬貨幣的技術支撐,它實際上是一項可以提升產業發展、保障資訊安全的重要技術。
點閱數27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9-18
新科技大未來-腦部磁刺激術-資源代表圖
web 新科技大未來-腦部磁刺激術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國中7-9年級
腦部磁刺激術作為一項前沿的神經科學技術,正引起越來越多的關注和研究腦部磁刺激術是一種新興的神經科學技術,通過對大腦區域進行非侵入性的磁場刺激,利用非藥物治療腦部深層電刺激方式,改善神經發育性疾病或精神相關疾病。此一技術優點為減少藥物治療的使用劑量以及使用頻率,可以降低藥物所導致的副作用,開發了臨床上除藥物使用之外的嶄新治療策略。有望對腦部功能進行調節和干預,對於治療腦部相關疾病和研究認知神經科學有著潛在的應用價值。腦部磁刺激術可能為改善人類健康和神經科學研究帶來重要的突破,但同時也需要持續關注其安全性和倫理考慮,確保其正確合理的應用。期待腦部磁刺激術能夠在未來為醫學和科學界帶來更多的創新和突破。
點閱數30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9-18
新科技大未來-精準類風濕性關節炎診斷-資源代表圖
web 新科技大未來-精準類風濕性關節炎診斷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國中7-9年級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慢性的自體免疫性疾病,由於其症狀和體徵的多樣性,常與其他類風濕疾病重疊,精準的診斷能夠提供適切的治療,對於改善患者生活品質至關重要。由中國醫藥大學風濕免疫科蔡嘉哲醫師團隊所研發的【精準類風濕性關節炎之診斷套組】,榮獲2022年未來科技獎,診斷套組適用於所有關節炎病人,利用酵素連結免疫吸附分析法,定量檢測人類血清與經EDTA 或肝素處理後血漿中BR1自體抗體,BR1抗體測試可作為類風濕性關節炎之診斷輔助工具,其分析結果應同時搭配其他臨床資訊。
點閱數38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9-18
新科技大未來-地膜技術創新主推環境友善-資源代表圖
web 新科技大未來-地膜技術創新主推環境友善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國中7-9年級
傳統地膜不易被環境分解且造成土壤品質劣化,在環球氣候變下,如何研發抗逆境、減少土壤水分蒸散、具環境友善植物保護功能,以及碳蓄存等智慧多功能型環境友善地膜,實為全球當務之急。由國立中興大學林耀東教授團隊研發的【高值化智慧環境友善多功能型地膜】技術榮獲2022「未來科技獎」,地膜技術的創新與發展推動了環境友善,而高值化的地膜應用也為農業、園林等領域帶來可持續的解決方案。透過專訪我們將深入瞭解這種高值化智慧環境友善多功能型地膜技術在農業、園林等領域的重要性與應用前景,了解地膜回收與再利用技術的研究與實踐。期待未來能夠共同致力於地膜技術的創新與推廣,為綠色農業與可持續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點閱數30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9-18
新科技大未來-創新標靶癌症奈米藥物技術-資源代表圖
web 新科技大未來-創新標靶癌症奈米藥物技術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國中7-9年級
癌症是現代社會一個嚴峻的健康挑戰,因此有效的治療方法尤為重要。目前,癌症治療方法包括化學治療、標靶治療和免疫治療。然而,這些治療方式都存在一定的限制和挑戰。因為有高度的腎毒性及神經毒性副作用,限制了化療 X 在臨床上的使用量。中原大學生物癌症診斷與治療商業化中心許毅芝主任研究團隊致力於創新標靶癌症奈米藥物技術,研發化學治療藥物「NanoX」,利用突破性微脂體包覆技術,將小分子高效性卻有高毒性的化療 X,包覆成奈米微粒,不但可以有效減少藥物的副作用,奈米藥物經 EPR 效益達到被動標靶效果,更可以導引藥物精確投入到腫瘤部位。因此 NanoX 不僅可以有效的殺死多種腫瘤細胞,更可大幅降低副作用,提供一種更有效、更準確、且副作用更低的癌症治療方法,為患者帶來更多希望。
點閱數29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9-18
新科技大未來-5G系統海岸巡防與環境永續-資源代表圖
web 新科技大未來-5G系統海岸巡防與環境永續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國中7-9年級
【以5G與智慧無人機建構之海岸巡防與環境永續調查系統】在智慧無人機的運作中,5G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對於環境資訊的傳輸有何影響?隨著科技的進步,5G與智慧無人機在海岸巡防與環境調查領域展現了巨大的潛力。這些技術結合可提供高效率、準確性和即時性的資訊,有助於保護海岸環境和進行環境永續調查。 【以5G與智慧無人機建構之海岸巡防與環境永續調查系統】榮獲2022 未來科技獎,可即時分析空拍影像中的極小物件與大尺寸物件,即時直接對空拍影像分析與環境巡檢,而非事後分析。透過此系統,我們見證了科技的力量如何為保護海岸環境和推動環境永續發展帶來了巨大的影響。這項創新的技術結合了高效率、準確性和即時性的資訊,為我們提供了更有效的監控和資料收集,帶來了更健康、更安全的海岸環境。我們期待未來這項技術的不斷演進和應用,為我們的地球注入更多的希望和保護。
點閱數37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