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1,174
青春創學院-科技魔術-變臉的厲害-資源代表圖
web 青春創學院-科技魔術-變臉的厲害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深偽」到底是甚麼?為什麼能夠將人臉移花接木?21世紀的繪圖軟體威力更強,因此深偽不止有影像,還可應用聲音的表現。科技原是為了讓生活更便利,例如電影中已無法再出現的演員或因應劇情需要可以讓角色重生活現。甚至也有醫學用來為聾啞病人進行聲音重製,好讓病患可以用原聲與人交流溝通。
點閱數167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5-05-13
幸福科技島-台灣小水力發電-資源代表圖
web 幸福科技島-台灣小水力發電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1.主題單元:為了配合政府規劃2025年再生能源發電占比達20%之政策目標,經濟部持續推動小水力發電。那你知道什麼是小水力發電?跟傳統大型的水力發電有何不同?崑山科技大學機械工程系林水木教授不僅在單元中,為我們介紹小水力發電的特色,同時也會說明台灣發展小水力發電的可能性以及其條件為何。 2.小單元:華梵大學智慧生活科技學系簡江儒教授帶領研發團隊與業界進行產學合作,選擇在石門大圳進行小水力機組原型機效能測試,因為考量石門大圳櫻花步道段流量穩定,具有小水力發電之潛能。希望透過這項測試工作,能夠為小水力發電業者在帶來便利,也為改善環境盡一份力。
點閱數212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5-05-13
青春創學院-工程師百百種,到底有啥米不同?!-資源代表圖
web 青春創學院-工程師百百種,到底有啥米不同?!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資工系依然熱夯的時代, 許多同學是既好奇卻又不太了解其對應未來工作有哪些不同?雖然資工所畢業生多數會選擇進科技產業,然而工程師分項種類卻是百百種。「需要會很多種程式語言嗎?」,事實上並非需要很多種,但通常需有專精的程式語言。例如有些工程師,必須熟悉Python,有些則必須更熟悉C++。除了軟硬體的主要區別外, 還有工程師的工作必須身兼業務溝通,幫助公司產品順利推展與合作溝通!!因此,工程師也需要了解顧客面對的問題,進而分析與解決,因此今晚邀請工程師背景出身,擅長行銷,人稱「益師傅」的楊俊益老師成立有 MQTT 與 IoT 整合運用FB社團,同時也是POS系統建置 與 公司 IT 管理。本集分享工程師不同專業職務,提供對資工師領域分項有入門了解,歡迎收聽每周一晚22:00端端主持的青春創學院節目!
點閱數197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新科技大未來-防衛地球的第一擊-飛鏢任務-資源代表圖
web 新科技大未來-防衛地球的第一擊-飛鏢任務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好萊塢的災難電影「世界末日」和「彗星撞地球」創造了高額票房,賺人熱淚,但在真實世界中,外來天體真的會對地球環境造成威脅嗎?人類有什麼方法能夠趨吉避凶? 天文歷史上重要的一刻--台灣時間九月廿七日清晨七時十四分,一艘名為「飛鏢」的人造衛星,高速撞上一顆名為迪莫佛斯的小行星,而這也象徵人類正式展開了防衛地球的艱鉅工程。 這項由美國航太總署NASA執行的「飛鏢」任務--雙小行星軌道轉向測試(DART),要如何改變小天體的運行方向?原先在軌道上正常運行的雙小行星,經過「飛鏢」太空船撞擊,軌道會有什麼改變呢?對其他太陽系的大小天體會有什麼影響嗎? 若是任務失敗,太空船沒有撞上小行星,那這顆小行星是否會撞向地球?節目邀請國立台灣大學物理系及天文所孫維新教授,帶著聽眾朋友來認識這一場地球保衛戰,歡迎大家一起收聽,一起連連驚呼。(孫教授曾任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先後任職於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中央大學物理系等學術機構)
點閱數136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小發現大科學-珊瑚礁保育-資源代表圖
web 小發現大科學-珊瑚礁保育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珊瑚」不只美歷,它在整個海洋生態系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珊瑚長年累積,而形成的珊瑚礁是許多海洋生物棲息的場所,形成豐富的生態系統。。台灣墾丁可以見到珊瑚礁,不少的大小朋友也對珊瑚的美景印象深刻,但大家對於珊瑚的認識夠多嗎?「科學來調查」單元,邀請小朋友闖關挑戰,回答跟珊瑚有關的三道問題。為什麼有人稱「珊瑚礁」為海洋的熱林雨林?現在珊瑚白化的問題,越來越嚴重,為什麼珊瑚會白化?對於海洋生態會造成那些影響?「科學酷檔案」單元,邀請台北市海洋教育中心海洋教師盧主峰,帶著小朋友一起認識海洋中重要的珊瑚。 臺灣過去曾經有珊瑚王國的美名,雖然規模不到全世界珊瑚礁的千分之一,卻擁有全球約三分之一的珊瑚礁物種,不過,現在也面臨到珊瑚白化的危機,因此,有不少人努力開始積極倡議保護珊瑚,獻,「科學思多力」單元,分享陳映伶保護珊瑚及海洋生物的故事。小發現別錯過,大科學過生活,帶領大朋友和小朋友一起認識生活中有趣的海洋知識喔!
點閱數181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新科技大未來-高壓空氣儲能應用複合發電系統-資源代表圖
web 新科技大未來-高壓空氣儲能應用複合發電系統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想像一下,如果能將風能、太陽能等能源轉換為高壓氣體儲存,會不會很多事情都不一樣了呢?以往的氫氣氣體儲能有保存及運送困難,鋰電池昂貴且壽命有限,在前段開採耗能或後續污染處理也有潛性問題,屏東科技大學徐子圭教授團隊提出「氣瓶取代電瓶」的新設計,研發「高壓空氣儲能應用複合發電系統」,透過風能、太陽能及生質能等轉換為高壓氣體儲存,再利用震波共振原理,將高壓氣體轉換為高能動量或直接發電應用,讓1公斤氣體可產生約180公斤推力。改用儲氣發電系統,能大輻降低耗能成本,儲存方便且搬運過程較安全,壓縮一般空氣也不用特意耗能開採或電解,釋放到空氣中也無污染問題,目前也已有上市公司參與研發要進駐電動車快充站,是儲能技術的重大突破。節目邀請屏東科技大學徐子圭教授分享【高壓空氣儲能應用複合發電系統】,從震波共振、風能轉換、熱能儲蓄及微電網系統等不同研究領域著手研發的歷程。歡迎大家一起收聽。
點閱數192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幸福科技島-農業副產物高值化運用-資源代表圖
web 幸福科技島-農業副產物高值化運用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1.主題單元:農業副產物是指農業產物所產生的副加產品。倘若這些副產物直接丟棄太可惜了,是可以循環再利用的。就如農業科技研究院推動了農業廢棄物高值化運用,許宗賢研究員會在單元中,以「憨吉牛」高級牛肉為例進行說明分享,讓大家對農業副產物的循環經濟高值化運用有更多認識。2.小單元:現在叫外送食物很方便,但每次的外送都會產生許多一次性使用的食器如便當盒、免洗筷、塑膠湯匙、塑膠袋等。到底要如何在享受外送所帶來的便利同時也能響應環保,減少垃圾量的產生?Miss Eco一口覓食的創辦人參考美國外送平台「Deliverzero」模式。採用循環再利用的盒器,經由外送員將餐點送到消費者手中;消費者食用清洗後,再親自歸還餐廳或在下次點餐時交由外送員歸還。創辦人之一的妍廷會在單元中跟大家談談他們經營的甘苦談。
點閱數113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青春創學院-紀錄片導演為什麼想要借用科技?-資源代表圖
web 青春創學院-紀錄片導演為什麼想要借用科技?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台灣影視界近年蓬勃發展,幾位國片名導演也投入VR科技產業,並且在國際影展中嶄露頭角。關於「沉浸式體驗」,一直持續以傳統拍攝完成紀錄片的吳柏泓導演,作品曾多次獲獎,內容主要與社會議題、問題解決等連結。為什麼吳導演也希望能透過VR拍攝紀錄片呢?吳導演的VR作品《20個禮物》曾獲台北電影節最佳觀眾票選,後來率隊遠赴土耳其邊境拍攝的VR《我的敘利亞鄰居》更是2020高雄電影節中唯一「紀錄片」VR入選作品。對影像紀錄有興趣、想圓導演夢的同學一起和小幫手向專家取經,聽聽用VR紀錄片與ㄧ般紀錄片有何不同,以及借用科技後,導演工作會有什麼不同思考面對?! 過去的學習歷程對科技的接觸是?! 歡迎收聽本周一晚22:00端端主持的青春創學院節目!
點閱數214
下載數2
修改日期:2025-05-13
幸福科技島-智慧電動車及綠能科技-資源代表圖
web 幸福科技島-智慧電動車及綠能科技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1.主題單元:智慧電動車的科技發展與環保相關,因為它具有低碳減排的功能,這也不難發現隨處可看到智慧電動車的蹤影。不過你真正了解什麼是智慧電動車嗎?它跟綠能科技又有何關係?這集節目我們邀請到國立中興大學電機系副教授暨智慧電動車及綠能科技中心主任、台灣智慧電動車及綠能科技協會秘書長賴慶明博士,向大家分享智慧電動車及綠能科技。 2.小單元:推動智慧電動車的發展少不了硬體設備的裝置,尤其智慧電動車充電,包含住家和公私停車場,以及高速公路智慧電動車的充電設備,因為民眾會擔心智慧電動車的是,在行駛時發現萬一電池快沒電該怎麼辦?所以我們邀請台灣能源基礎設施事業群王泱琳行銷經理,向大家分享電動車充電裝置。
點閱數191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青春創學院-如何做為一個資訊醫學創業家-資源代表圖
web 青春創學院-如何做為一個資訊醫學創業家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行動醫療在全球有多種不同服務模式,而新興行動醫療軟體,必須保障能夠在使用安全與風險的責任下,兼顧醫療安全與診斷創新。董事長的盤龍先生,深耕智慧醫療多年,其生技公司商之器專注於醫療軟體開發,全球有3500家醫院客戶群,例如獨家影像串流技術,同步整合雲端與行動裝置,提供醫師診斷。又如透過行動裝置應用,讓醫師可隨時隨地以iPad進行閱片,在疫情影響下仍可維持服務運作彈性。疫情期間更發揮醫療體系相互支援的效益,因此需要不斷更新資訊整合平台的功能。盤董事長將分享醫療科技創業人的冒險與風險。歡迎收聽每周一晚22:00端端主持的青春創學院!
點閱數246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