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生活科技-高中10-12年級(五)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980
青春創學院-軟硬皆管的INFRA Engineer工作任務與挑戰-資源代表圖
web 青春創學院-軟硬皆管的INFRA Engineer工作任務與挑戰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許戎煌老師說: 「未來科技的趨勢 AI、雲端、3R,以及大數據,這些黑科技的載體都是硬體,而硬體就是由 INFRA 所規劃建置管理。」INFRA Engineer基礎架構工程師面對科技的競爭,應該具備什麼樣的心理素質與心態? 經過上集入門篇認識這行職業的基本概念,今晚本集進階篇再度邀請專家許戎煌老師,分享工作上的邏輯思考與問題解決。當企業遇上網路風暴,INFRA Engineer如何拯救危機?
點閱數209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7-28
新科技大未來-「臺灣清冠一號」研發成果-資源代表圖
web 新科技大未來-「臺灣清冠一號」研發成果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新冠疫情肆虐全球之際,衛生福利部國家中醫藥研究所 蘇奕彰所長和研究團隊研究開發新中藥複方「臺灣清冠一號」,為疫情嚴峻而焦慮的國人的帶來一劑強心針。福部國家中醫藥研究所和臨床中醫師共同研發中藥複方「清冠一號」(NRICM 101),配方包含板藍根、魚腥草及黃芩等10種中藥材,去年與各大醫院合作建立「COVID-19患者中西醫共治模式」,經三軍總醫院、長庚紀念醫院、台中榮民總醫院與彰化基督教醫院臨床證實有療效。為了能夠對臺灣社會及國際疫情有所幫助,國家中醫藥研究所已為「臺灣清冠一號」申請相關商標及專利,並採用「非專屬授權」來擴大組成「中醫藥國家隊」,目前已有八家GMP中藥廠取得授權,其中四間藥廠製劑產品已經通過衛生福利部外銷專用藥品許可證審查,並進行量產與出口來協助疫情嚴峻之國家(包括歐、美、亞、非洲及澳洲)。面對變種病毒,會有「清冠二號」嗎?未來可以運用在那些?任何體質都適合服用清冠一號嗎?這麼多的問題都將會在「新科技大未來」節目中特別邀請 蘇奕彰所長,為大家介紹這項令國人驕傲的傑出研發成就,歡迎大家一起收聽!
點閱數158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7-28
新科技大未來-工業土壤及地下水高效整治技術-資源代表圖
web 新科技大未來-工業土壤及地下水高效整治技術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生物整治法被喻為自然、環保及節能的處理技術,也是目前環境污染整治的趨勢。以綠色觀點導入整治活動,在減少環境衝擊的同時,亦能兼顧經濟與社會面的效益,達到土地與地下水永續利用的最終目標。 國立中央大學生命科學系陳師慶教授率領研究團隊,研發的「工業土壤及地下水高效整治技術」榮獲2020未來科技獎,在台灣分離出第一個本土脫鹵球菌,並開發了一種新型的創新脫氯膠體整治技術,依據汙染物投入相應的生物菌群及膠體,改變土壤內的菌叢生態,有效解決汙染物降解的問題。「新科技大未來」節目中,特別邀請陳師慶教授為大家分享自然、環保又節能的高效整治技術傑出的研發成就。歡迎大家一起收聽。
點閱數257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7-28
新科技大未來-微生物可以吃的塑膠解方-資源代表圖
web 新科技大未來-微生物可以吃的塑膠解方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還記得嗎?那部令人怵目驚心的影片,海洋生物學家從海龜鼻子緩慢夾出一根長達15公分的吸管,海龜顫顫巍巍、張嘴哀號模樣… 海洋垃圾問題因2015年流傳的這部影片再度受到全球討論,當海龜因吸管的苦楚悲鳴時,美國咖啡連鎖龍頭星巴克跨海找上了銘安科技,要求代為生產會分解的吸管。在台灣,許多人並不熟悉銘安科技,但銘安在海外聲譽早已響叮噹,不僅星巴克,連遠在美國白宮的環保紙杯、蘋果公司員工餐廳環保餐具,甚至是澳洲專用的狗便塑膠袋,都是銘安科技產品。 化工博士出身,銘安科技董事長黃建銘找出讓微生物可以吃的塑膠解方。他以生物可分解材料製造技術,透過製程,添加可分解材料、提高結晶度,就能製作出各式產品,不論是飲料杯、餐具、微波盒、吸管、麵包袋,甚至太陽眼鏡、BB彈,銘安都可以製作出可完全分解的材質。希望有一天「用我們的杯子、用我們的吸管,海龜也能喝珍珠奶茶!」 「新科技大未來」節目今天特別邀請中華民國生物可分解材料協會創會理事長,也是銘安科技董事長黃建銘博士為大家介紹【可以吃的塑膠解方/可分解吸管】歡迎大家一起來聽聽,化工博士如何拿下蘋果星巴克訂單的魅力故事!
點閱數139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7-28
青春創學院-藝術與科技應用的軟實力-資源代表圖
web 青春創學院-藝術與科技應用的軟實力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為什麼別的同學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完成好炫又酷的音樂創作?不是音樂科班,沒有學過樂器,不是音樂天才,也可以享受音樂創作的樂趣嗎?! 除了傳統過去在課堂上的音樂課,教授樂理與樂器、歌唱技巧,其實你還可以有不同的音樂學習,不僅可以嘗試體驗一下「音樂人」作曲的Feel,說不定還可以發現自己頗有天份呢!! 本集節目將由端端主持人與老師、同學們,帶領聽眾線上聽學用科技「做音樂」的妙招撇步,原來科技技術的應用還是非常需要藝術腦呢!! 歡迎收聽每周一晚間(1-6月)收聽端端主持人的青春創學院節目!藝術腦與科技應用的軟實力 為什麼別的同學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完成好炫又酷的音樂創作?不是音樂科班,沒有學過樂器,不是音樂天才,也可以享受音樂創作的樂趣嗎?! 除了傳統過去在課堂上的音樂課,教授樂理與樂器、歌唱技巧,其實你還可以有不同的音樂學習,不僅可以嘗試體驗一下「音樂人」作曲的Feel,說不定還可以發現自己頗有天份呢!! 本集節目將由端端主持人與老師、同學們,帶領聽眾線上聽學用科技「做音樂」的妙招撇步,原來科技技術的應用還是非常需要藝術腦呢!! 歡迎收聽每周一晚間(1-6月)收聽端端主持人的青春創學院節目!
點閱數308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7-28
新科技大未來-多功能液晶智慧雲端感測器-資源代表圖
web 新科技大未來-多功能液晶智慧雲端感測器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感測器在科學技術領域、工農業生產以及日常生活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人類社會對感測器提出的越來越高的需求,是感測器技術發展的強大動力,而現代技術突飛猛進,則為其發展提供了堅強的後盾。由淡江大學化學系陳志欣教授研發的「多功能液晶智慧雲端感測器」榮獲2020未來科技獎。首次將化學、電子及電機領域的科學理論和研究整合成一套新型感測技術,具有環境感知、數據處理、智慧控制以及通信功能,更是唯一結合有機發光元件、影像辨識和行動通訊傳輸,在技術層面有領先地位。「新科技大未來」節目特別邀請陳志欣教授為大家介紹這項容易操作、成本低,還具發展潛力和成長性的傑出研發成就,歡迎大家一起收聽!
點閱數253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7-28
新科技大未來-利用衛星於雲雨連續監測-資源代表圖
web 新科技大未來-利用衛星於雲雨連續監測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跨入萬物聯網時代,創新科技的加值應用已成未來進行式。 在 AIoT(人工智慧物聯網) 社會中,強大的 AI 演算能力加上顛覆性的 5G 網路架構與連線能力,讓人與人、人與物、物與物之間的互動關係更加密切,新的藍海市場也儼然成形。 全球氣候異常導致天然災害發生頻繁,災害性的天氣預警已是民生服務標準配備。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劉千義教授與團隊推出的「利用衛星於雲雨連續監測及其在民生服務之應用」,以自行開發的演算法,可分析雲生成的相關因子,協助空運、航運等重要民生產業進行天氣預警。就像是AIoT千里眼,讓天然災害提早現蹤。 「新科技大未來」節目中,特別邀請劉千義教授為大家分享「利用衛星於雲雨連續監測」技術傑出的研發成就。歡迎大家一起收聽!
點閱數241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5-07-28
新科技大未來-智慧導盲杖-AI視障輔助器-資源代表圖
web 新科技大未來-智慧導盲杖-AI視障輔助器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身障人士在生活上很多方面都需要協助,為了視障的朋友可以有更便利的生活,以及可以自己主導日常生活的自主的能力,讓我們的視障朋友多一雙眼睛,國立台北科技大學電子系鍾明桉教授,指導學生參加2021全國健康科技創新創意競賽,以「AI視障輔助器」榮獲智慧科技組 “第⼀名”獎項!並以此參與教育部的「智慧感測與應用國際技術人才培育學院試辦計畫」,持續優化智慧導盲杖/AI視障輔助器。這項產品可以結合非常多的App,譬如最熱門的一個App的使用就是等公車的App,讓我們這些視障的朋友,可以在日常生活上面有更便利的、獨自的行動能力。 12/29(三)上午11:05「新科技大未來」節目中特別邀請鍾明桉教授以及嘉醇、崧雲兩位同學,為大家介紹「AI視障輔助器」這項傑出的研發成就,歡迎大家一起收聽!
點閱數261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5-07-28
青春創學院-互動設計師如何運用科技玩出美的創意-資源代表圖
web 青春創學院-互動設計師如何運用科技玩出美的創意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互動設計師是一個怎麼樣的工作? 是工程師? 還是設計師? 互動又是指怎麼樣的境界呢? 帶領團隊以「Signal光廊」獲得2021 MUSE Design Award 金獎的黑川互動媒體藝術負責人胡縉祥總監說:「透過互動創意、科技藝術讓世界變得更有趣,互動科技使人相信充滿美感的事物就該在生活四周!」他強調,互動設計必須將想像力與技術融合為一,創造詩意、具有教育意義,並且是令人感動的數位體驗。其擅長藝術創作,以程式美學、互動科技、電子機械、網路、燈光為媒介,作品榮獲國內外科技藝術大獎肯定。那麼, 電玩遊戲世界裡,或者你曾經參與的體驗,有哪些正是互動設計?! 精采炫目的效果之外,必須思考什麼?本集正是認識互動設計師的最佳入門導航!!
點閱數325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7-28
青春創學院-數位資訊家與古文物的施法-資源代表圖
web 青春創學院-數位資訊家與古文物的施法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經由數位科技,人們賦了古文物新生命,讓觀眾有如經驗一場魔法般的藝術、歷史體驗。「不論是實體或非實體的策展各有擅長,數位科技與真實文物並非是比賽關係。」哇 , 這道理似乎很深奧,背後真相卻是非常簡單!「數位科技要能做到實體文物做不到的事,尤其是如何運用科技為增加古文物本身的魅力。」身為數位科技的策展人不僅需要既廣且深的觀察,並且要研究全球國際案例,例如羅浮宮、菊園美術館等歐洲博物館來台共同展出VR作品。本集節目將邀請故宮博物院資工博士謝俊科主任,分享如何為線上博物館的古文物以數位科技施展魔法,如何以資工專長背景與藝術團隊合作。歡迎收聽每周一晚22:00,端端主持的青春創學院節目!<本節目為2021疫情期間錄音 ,故全面採線上連線錄音製播)
點閱數264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