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生活科技-高中10-12年級(五)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979
幸福科技島-氫能應用及其產業發展-資源代表圖
web 幸福科技島-氫能應用及其產業發展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1.大單元:提到再生能源,大家會想到太陽、風力、水力、地熱等,不過還有一種新能源,那就是燃料電池。這次我們邀請元智大學燃料電池中心的沈家傑副主任,在節目中分享燃料電池與氫能應用及其產業發展。除了燃料電池外,也會介紹乾淨且保護環境的氫能,透過電解方式,把水拆分成為氫和氧。電解取得氫氣,可作為燃料電池的燃料來源。2.小單元:台灣亞太燃料電池科技公司推出燃料電池,為再生能源利用與淨零碳排作出努力。為了讓民眾對燃料電池有更多認識,所以有辦理了燃料電池氫能車之遨遊墾丁幸福行,提供給有興趣的民眾在當地進行體驗活動。黃伯如營運長會在訪問中,向我們說明燃料電池氫能的特色與功用。
點閱數117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小發現大科學-小小釣客真有趣-資源代表圖
web 小發現大科學-小小釣客真有趣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釣魚是常見的休閒活動,藉由釣魚,也能增進對於海洋世界的了解。釣魚分成了溪釣和海釣,針對魚的特色,也需使用不同的釣具及釣法。釣魚是不是一定需要釣竿呢?釣魚有好幾種不同的型式,磯釣是較危險的嗎?「科學來調查」單元,邀請小朋友闖關挑戰,回答跟釣魚有關的三道問題。釣魚有那些類型?到底要如何才能釣到魚?新聞有時會報導,瘋狗浪吞噬釣客,什麼是瘋狗浪?「科學酷檔案」單元,邀請台北市海洋教育中心海洋教師戴佑安,帶著小朋友認識釣魚的類型,同時學習如何安全釣魚。釣魚的種類非常多,需要具備不少知識,才能夠安全釣魚,對於漁夫來說,釣魚也像是場冒險,因為會釣到什麼,在漁竿還沒拉起來之前,也無法知道,有位漁夫釣起了一條神魚,發生一連串神奇的故事,「科學思多力」單元,分享神魚的故事。
點閱數117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科技新潮流-5G時代的機會跟挑戰-資源代表圖
web 科技新潮流-5G時代的機會跟挑戰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5G是第五代行動電話網路技術的總稱,不同的 G 代表不同的行動電話網 路技術世代,不同的 G 之間,他們的 間隔時間是十年;所以 1980 年有第一代行動電話網路技術,2030 年我們就 會有 6G。1G 所提供的服務是行動電 話服務,2G 是行動電話服務的普及,也就是人手一機、人手一個門號,3G 就是利用行動電話網路技術上網的開始,4G 就是利用行動電話網路技術上 網的普及,因此,不論你走到哪裡都可 以用 Line、IG。5G 就要進一步的拓展 到萬物相連,也就是所謂的物聯網,超 高速、低延遲、大連結就成為 5G 最重 要的三個服務的面向,也能實現各式 各樣的服務,包括:智慧生活、智慧城 市、智慧醫療、智慧工廠、自造車等等。
點閱數121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幸福科技島-循環經濟與未來城市-資源代表圖
web 幸福科技島-循環經濟與未來城市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1.主題單元:當聽到「未來城市」不知道你的想法與期待為何?如果再加上循環經濟,又會是怎樣的面貌呢?多年來投入循環材料與循環設計的研發與教學的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系劉舜仁教授會在單元中,與我們分享如何用循環經濟打造一個未來城市,並成立了C-Hub成大創意基地及College X 未來學課程。2.小單元:位於屏東里港的「大茉莉農莊」是一間對外營業的休閒農場。同時也是綠建築。農莊經營者John和Shelly夫妻倆打造一座用紙做的農莊,從廢棄的瓶罐到舊報紙,都是循環建材所建置的,包含用「報紙磚」砌成牆。
點閱數183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科技新潮流-元宇宙的來臨(I): 虛擬實境-資源代表圖
web 科技新潮流-元宇宙的來臨(I): 虛擬實境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Facebook把名字改成Meta,再度炒熱元宇宙的話題。 元宇宙的英文metaverse由「meta」與「verse」所組成,前者是超越、之上的意思;後者verse則為宇宙,所以大部分華文領域的使用者把metaverse叫作「元宇宙」。 元宇宙最初的概念來自於尼爾.史蒂芬森(Neal Stephenson),在1992年出版的科幻小說《(Snow Crash)中文譯名為:潰雪》書中的Metaverse一詞, 指的是一個完全虛擬的世界,人們在其中可以化身為各種角色存在 。 使用臉書時,一定會看到meta有販賣虛擬實境的頭盔occulas,台灣的宏達電htc也致力於發展虛擬實境技術,虛擬實境的應用多半在多媒體娛樂上,包含遊戲、影音等,而事實上,在產業應用面,包含遠距教育、系統模擬等,都已經有相當多的虛擬實境應用,來協助各種領域發展沉浸式體驗。 想了解科技新知,1/23(一)請跟著季潔與東海大學工業工程與經營資訊學系王怡然教授進入科技新潮流。
點閱數258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幸福科技島-工業廢棄資材再利用與產品開發-資源代表圖
web 幸福科技島-工業廢棄資材再利用與產品開發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1.大單元:循環經濟重視零浪費,材料可以循環再利用。國立成功大學化學系林弘萍教授帶領研究團隊,進行農業及石油工業廢棄資材再利用與衍生產品開發。林教授會在節目中分享,他們的研究主題、過程以及衍生產品開發的特色與改良,也就是如何利用菱角殼進行循環再利用,並開發衍生產品,如菱炭吸附包。同時,也說明什麼是綠色化學,以及綠色化學的12項原則。 2.小單元:青農張威然自行經營肉桂種植,我們在這單元邀請他來分享在農場是如何將農業廢氣物循環再利用,比如雜草變成肥料,不直接丟棄或焚燒。同時,威然也會提出一些農作用廢棄物可以再循環利用的作法。
點閱數124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幸福科技島-循環材料創價值-資源代表圖
web 幸福科技島-循環材料創價值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1.主題單元:循環經濟的涵蓋範圍大,要談的面向也多,今天的節目會跟大家談論的是在建築工程中的循環材料,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循環食材。在循環實用島,來自國立成功大學能源科技與策略研究中心周傳文專案經理會跟大家談談,循環材料創價值,如建築廢棄材料(木板、水泥、沙石、塗料、鋼、電線等)轉變成可再利用的物品,同時,也正在推動循環材料示範園區,讓民眾親身感受循環建築、家具等相關議題有更多認識。2.小單元:醜蔬果雖然賣相不佳,但營養價值卻不變、食物過剩(剩食)直接當廚餘會覺得可惜。要如何做到食材零浪費,珍惜食物呢?在循環示範島中,清華循環經濟粥社群平台的李佳軒同學,跟大家分享吃一桌循環經濟的產物。
點閱數224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5-05-13
科技新潮流-數位轉型-資源代表圖
web 科技新潮流-數位轉型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臺灣產業在數位轉型與產業升級中,需要數位科技去驅動組織的轉型,並進行許多的配套措施。像是某個傳統中小企業,導入了自動化系統來進行資料數位化,臺灣在面臨工業革命、數位轉型的時候,最重要的還是要打好基本功,不要好高騖遠,要從公司內部的需求,把工作藉由數位科技,讓效能可以提高,所以有些大的企業,他們都有組織效率部,就是不斷地透過數位的轉型,讓組織的決策與反應的速度可以更快。
點閱數220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小發現大科學-水中的游泳高手-資源代表圖
web 小發現大科學-水中的游泳高手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海洋中有各式各樣的魚類,游泳的姿勢也各有不同,如果你以為魚兒都是游泳高手,那可就大錯特錯了。事實上,並不是所有的魚類都擅長游泳,像海馬、翻車魚和水母,游泳速度絕對是吊車尾。旗魚是目前公認的短距離內游泳速度最快的魚類,它的速度有多快呢?有些動物在水中要不停地游動,否則會溺死,是真的嗎?「科學來調查」單元,小朋友將闖關挑戰,回答跟魚類游泳有關的三道問題。魚會不會倒著游泳?為什麼魚類的游泳姿勢大不同?有那些魚類是水中的游泳高手?「科學酷檔案」單元邀請新北市橫山國小李弘善老師分享魚類游泳的小秘密。鯊魚是水中的游泳高手,在許多電影中,鯊魚具有攻擊性,是種可怕的海洋生物,但真的如此嗎?有個小男孩居然跟鯊魚成為好朋友,但部落的族人卻不看好他們的友誼,「科學思多力」單元,分享小男孩與鯊魚的故事。
點閱數126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新科技大未來-仿生腦模擬器-資源代表圖
web 新科技大未來-仿生腦模擬器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惡性腫瘤是神經外科治療上最棘手的,尤其是腦部病變。過去新手醫師上手術檯前,多半仰賴大體老師來做練習,但受到疫情影響,從國外引進大體越來越難。台科大團隊和三總腦神經外科合作研發的3D模擬手術平台,能為新進腦神經外科專科住院醫師增加手術訓練的機會,利用3D列印、模具設計,開發出具有高度仿真性的仿生腦模擬器(人工腦),榮獲2021未來科技獎,做為術前訓練,對神經外科醫師和病患都是福音。仿生腦模擬器具有良好的材料特性、高度仿真性,且成本低的特色,利用模組化設計也可讓醫師針對不同情境下的不同患部,增加練習的次數,提升執行手術的自信心及成功率。節目特別邀請國立台灣科技大學機械系陳品銓教授、三軍總醫院腦神經外科劉偉修醫師、國立台灣科技大學機械系碩士班楊喻雯同學分享【仿生腦模擬器】研發的歷程,歡迎大家一起收聽。
點閱數134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