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生活科技-高中10-12年級(五)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959
SOS科技救難隊-虛擬實境好神祕-資源代表圖
web SOS科技救難隊-虛擬實境好神祕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許多小朋友都曾經聽過「虛擬實境」,但是你們知道這項科技要如何運用?它的原理又是怎麼來的呢?SOS科技救難隊邀請台北市龍山國中生活科技教師林進雄老師進行說明!問題一:什麼是虛擬實境?VR、AR有什麼不同?虛擬實境稱為VR,需要戴VR頭盔來進行觀看的頭盔裡面的顯示器,裡面所看到的完全都是虛擬的電腦視覺的影像所生成的畫面。那我們可以利用VR看到外太空或者海底世界,用電腦視覺的圖像讓使用者可以身歷其境的進去觀看。擴增實境又稱為AR,它使用的設備是手機、電腦或平板,具備有攝影機人他有顯示器這樣的一個裝置。那它的資訊是疊加在現實的生活中的,例如說我們戰鬥機的駕駛員可以在儀表板上看到高度或風速的資訊,這些資訊顯示在他的顯示器上面,那這個叫做擴增實境。問題二:AR、VR可以運用在哪些領域目前很多遊戲上可以應用。例如:「寶可夢」它其實就是一個AR的應用,利用導航的方式抵達定點後,寶可夢的怪物就會跑出來。VR基本上在遊戲應用的可以在臺北光華商場的三創生活園區等地方體驗。其他各領域運用,例如可以做AR的零件維修。我們帶上AR的眼鏡,有一些維修的資訊疊加在眼鏡上面呈現維修的步驟。而VR的運用也是非常多的,像可以用在醫療領域,例如失眠或者心理創傷的治療,也可以做美術館甚至未來可能還可以用VR購物。問題三:虛擬實境有哪些壞處?VR顯示器距離眼睛非常近,不建議久戴,15分鐘左右較為適當;第二,某些人在使用的時候容易造成頭暈,對他的身體造成不適。那目前在實作的經驗裡面,比較年紀大的或者是女性比較容易暈,年輕人跟男性就比較不容易。另外VR跟外界是完全隔離,因此在使用上的時候一定要特別注意安全。
點閱數329
下載數6
修改日期:2025-05-13
科技新潮流-元宇宙的來臨(II): 擴增實境-資源代表圖
web 科技新潮流-元宇宙的來臨(II): 擴增實境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提到擴增實境AR,應該會聯想到Pokemon Go! 前幾年在全世界掀起一股抓寶風潮,擴增實境的應用讓我們彷彿可以在現實生活中與寶可夢互動,擴增實境是以真實世界為中心,疊加一些數位資料在空間當中,而這些數位資料也就是所謂的virtual。 擴增實境的應用比虛擬實境更加廣泛,由於它能將數位資料和影像疊加到實體世界,消除兩者之間的落差,改變我們學習、決策和實體世界互動的方式,也因此可能會改變顧客服務、員工訓練、產品設計、價值鏈等不同面相,例如製造業,在產品設計階段,就可以導入擴增實境技術,縮短設計流程。 在未來,擴增實境很可能會變成實體與數位世界之間的橋樑,更使人類具備利用全球各地數十億個智慧連網產品,進而擁有產生大量資訊的能力與洞察力。 想了解科技新知,1/24(二)請跟著季潔與東海大學工業工程與經營資訊學系王怡然教授進入科技新潮流。
點閱數255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幸福科技島-台灣地熱能源發展可能性-資源代表圖
web 幸福科技島-台灣地熱能源發展可能性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1.主題單元:地熱發電是一種比核能穩定且乾淨的能源,加上台灣擁有豐富地熱能蘊藏,值得努力開發。國立台灣海洋大學地熱發現研究團隊成員王守誠,在節目中會跟大家探討台灣地熱能源發展可能性。不僅如此,他也擔任協會的重要職務,如台灣地熱資源發展協會秘書長、生態關懷者協會理事長,目的是推廣地熱與生態相關知識讓更多人知道。我們就請大家跳島到再生能源島,一起來了關心此議題。2.小單元:清水地熱發電廠於1981年開始運轉,為台灣首座利用地熱能發電的地熱發電廠。後來因地熱井結垢阻塞,管線鏽蝕,在1993年11月關廠,如今又再次啟動!在能源示範島裡,我們邀請結元能源開發公司總經理林伯修,講解他們營運清水地熱發電廠的運作及效益功能,還有未來的規劃發展。
點閱數218
下載數2
修改日期:2025-05-13
科技新潮流-混合實境 (AR/VR/MR)-資源代表圖
web 科技新潮流-混合實境 (AR/VR/MR)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混合實境是一種由實跟虛所融合出來的一種新型態的應用服務,『實』代表我們現在所處的世界,就是Reality真實的世界,『虛』是由一個電腦打造出來的一個虛擬的環境,透過『虛』跟『實』之間的融合,可以開創出各式各樣的應用服務。第一個應用服務是虛擬實境VR(Virtual Reality),再來是AR(Augmented Reality)擴增實境,它的主體是實(Reality),虛是點綴的,最後一個是MR,它的應用包括:數位分身、異地共演,還有很多新型態的服務,未來只要隨著MR技術的演進以及通訊技術5G、6G傳輸速度越來越快的話,我們就可以享受更進一步MR的應用。
點閱數327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青春創學院-VR導演新勢力-資源代表圖
web 青春創學院-VR導演新勢力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台灣電影與威尼斯影展最近的距離—應該就屬VR。例如,2017拿下首屆威尼斯VR最佳體驗大獎的黃心健導演,於2021年再度以「輪迴上集」於坎城影展XR市場斬獲得最佳故事獎。另外,2020年以「星際大騙局之登月計畫」入圍主競賽單元的徐漢強導演、以「舊家」入圍年度精選單元的許智彥導演,都是電影導演跨足VR領域創作,向國際展現獨特且豐沛的創作力。而上述影片都是來自高雄VR體感劇院的出品,協助台灣新媒體藝術創作推向世界舞台。來來來!有導演夢、喜愛影像創作的年輕朋友們,還沒有看過VR電影嗎?! 什麼是360電影?!今晚本集 「VR導演入門」啟動,將邀請虛擬藝術家柯宜均老師,帶領小幫手從「360電影」拍攝與導演的鏡頭一起學起來!
點閱數253
下載數7
修改日期:2025-05-13
青春創學院-科技魔術-變臉的厲害-資源代表圖
web 青春創學院-科技魔術-變臉的厲害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深偽」到底是甚麼?為什麼能夠將人臉移花接木?21世紀的繪圖軟體威力更強,因此深偽不止有影像,還可應用聲音的表現。科技原是為了讓生活更便利,例如電影中已無法再出現的演員或因應劇情需要可以讓角色重生活現。甚至也有醫學用來為聾啞病人進行聲音重製,好讓病患可以用原聲與人交流溝通。
點閱數167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5-05-13
幸福科技島-台灣小水力發電-資源代表圖
web 幸福科技島-台灣小水力發電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1.主題單元:為了配合政府規劃2025年再生能源發電占比達20%之政策目標,經濟部持續推動小水力發電。那你知道什麼是小水力發電?跟傳統大型的水力發電有何不同?崑山科技大學機械工程系林水木教授不僅在單元中,為我們介紹小水力發電的特色,同時也會說明台灣發展小水力發電的可能性以及其條件為何。 2.小單元:華梵大學智慧生活科技學系簡江儒教授帶領研發團隊與業界進行產學合作,選擇在石門大圳進行小水力機組原型機效能測試,因為考量石門大圳櫻花步道段流量穩定,具有小水力發電之潛能。希望透過這項測試工作,能夠為小水力發電業者在帶來便利,也為改善環境盡一份力。
點閱數212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5-05-13
穿越時空玩科學-鋪天蓋地的網際網路-資源代表圖
web 穿越時空玩科學-鋪天蓋地的網際網路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爸爸說網際網路在我們生活中撒下天羅地網,現代人怎麼也離不開網際網路,到底網際網路是什麼呢? 我們現在可以用網路傳聲音、影片、相片、文字,到底這些不同的訊息是怎麼傳來傳去的? 每次我上網查資料,只要輸入一個關鍵字,就可以搜尋到好多關於這個關鍵字的內容,到底為什麼網路一下子就可以找到這麼多相關的資料呢?
點閱數143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青春創學院-工程師百百種,到底有啥米不同?!-資源代表圖
web 青春創學院-工程師百百種,到底有啥米不同?!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資工系依然熱夯的時代, 許多同學是既好奇卻又不太了解其對應未來工作有哪些不同?雖然資工所畢業生多數會選擇進科技產業,然而工程師分項種類卻是百百種。「需要會很多種程式語言嗎?」,事實上並非需要很多種,但通常需有專精的程式語言。例如有些工程師,必須熟悉Python,有些則必須更熟悉C++。除了軟硬體的主要區別外, 還有工程師的工作必須身兼業務溝通,幫助公司產品順利推展與合作溝通!!因此,工程師也需要了解顧客面對的問題,進而分析與解決,因此今晚邀請工程師背景出身,擅長行銷,人稱「益師傅」的楊俊益老師成立有 MQTT 與 IoT 整合運用FB社團,同時也是POS系統建置 與 公司 IT 管理。本集分享工程師不同專業職務,提供對資工師領域分項有入門了解,歡迎收聽每周一晚22:00端端主持的青春創學院節目!
點閱數197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新科技大未來-防衛地球的第一擊-飛鏢任務-資源代表圖
web 新科技大未來-防衛地球的第一擊-飛鏢任務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好萊塢的災難電影「世界末日」和「彗星撞地球」創造了高額票房,賺人熱淚,但在真實世界中,外來天體真的會對地球環境造成威脅嗎?人類有什麼方法能夠趨吉避凶? 天文歷史上重要的一刻--台灣時間九月廿七日清晨七時十四分,一艘名為「飛鏢」的人造衛星,高速撞上一顆名為迪莫佛斯的小行星,而這也象徵人類正式展開了防衛地球的艱鉅工程。 這項由美國航太總署NASA執行的「飛鏢」任務--雙小行星軌道轉向測試(DART),要如何改變小天體的運行方向?原先在軌道上正常運行的雙小行星,經過「飛鏢」太空船撞擊,軌道會有什麼改變呢?對其他太陽系的大小天體會有什麼影響嗎? 若是任務失敗,太空船沒有撞上小行星,那這顆小行星是否會撞向地球?節目邀請國立台灣大學物理系及天文所孫維新教授,帶著聽眾朋友來認識這一場地球保衛戰,歡迎大家一起收聽,一起連連驚呼。(孫教授曾任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先後任職於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中央大學物理系等學術機構)
點閱數136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