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3,152
產業大未來-零廢棄的美好生活-資源代表圖
web 產業大未來-零廢棄的美好生活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
「零廢棄生活」就是在生活上的食、衣、住、行、育樂盡量產生「最少的垃圾」及「最低的污染」,但很多人嫌麻煩都說做不到,但其實只要小小的改變還是可以達成目標的! 節目邀請在台灣科學教育館臺灣科學節活動中的講者呂加零分享她在生活中實踐零廢棄生活的方法,他的習慣讓他變成了美食家、廚藝家,,而且家裡的垃圾變少了,還不必太花時間打掃整理收納、省錢、讓生活更有品質。 讓我們跟著他一起實踐"零廢棄新生活運動"吧!
點閱數228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7-28
產業大未來-燈飾產業-資源代表圖
web 產業大未來-燈飾產業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
過去台灣的竹苗地區,因為盛產燈泡原料玻璃砂以及天然氣,加上大量代工聖誕燈被稱為聖誕燈王國。隨著台灣經濟起飛,廠商漸漸外移至中國大陸及東南亞。當時生產的白熾燈、螢光燈,需要使用整流器、啟動器,不僅耗電,開燈也需要時間。一直到2000年以後發展出了電子節能燈、2012年led燈的大大改善了照明品質及價格。 照明控制系統上也加入了定時、根據天氣變化調節亮度等功能,能將燈光調製最舒適的狀態。近年照明燈具的任務已經從照明,逐漸轉為裝飾性的角色,同時也對城市景觀起到了美化作用。裝飾燈泡的造型及控制更是五花八門,能夠根據消費者的需要作彈性調整。注重美感的同時,生產燈泡的廠商也在安全及環保下足功夫。而在未來,業界廠商又如何透過研發,利用智慧照明打造前所未見的城市光景呢?鎖定教育廣播電台《產業大未來》,跟著家雄燈飾楊平和董事長、台灣聖誕燈公會李宏文理事長 一起靠近燈飾產業,了解燈飾的過去、現在、未來,以及科技的融入。
點閱數299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7-28
新科技大未來-近端監測吞服型無感式科技系統-資源代表圖
web 新科技大未來-近端監測吞服型無感式科技系統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
全世界最小的無線腹內壓力感測膠囊,打造一個數位醫療生態圈。先進的醫療水準,架構完整內容豐富的全國醫療資訊系統與生技產業,讓台灣具有發展遠距數位醫療的優良條件,許多醫師、業者及一般民眾也對遠距數位醫療懷抱著期待。 2020未來科技獎得主,長庚紀念醫院廖健宏副教授團隊,研發出全世界最小的無線腹內壓力感測膠囊-「近端監測吞服型無感式科技系統」,內部系統與天線採用高密度電路板一體式封裝。膠囊可精準連續監控腹內壓力與溫度,透過無線傳輸訊號到體外,可超前偵測腹內高壓發生並減少人力操作。此外,體外訊號接收天線陣列透過特殊的演算法還能即時追蹤膠囊的3D位置與腸胃道蠕動速度,提供更多臨床確效數據。遠距醫療的可能性在於第一個實現無線監測的器材產生。全世界最小無線腹內壓力感測膠囊,因針對特殊病患群不可取代性,正好作為數位醫療的敲門磚,作為連續性無線偵測系統的第一項產品,結合電子業、物聯網、醫療業跟資訊業,打造一個數位醫療生態圈。「新科技大未來」節目邀請長庚紀念醫院廖健宏副教授介紹「近端監測吞服型無感式科技系統」在相關產業上的應用,歡迎大家一起體會數位醫療帶來的驚艷。
點閱數254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7-28
創造科視力-數位科技在教育上的應用—AI-FML人機共學-資源代表圖
web 創造科視力-數位科技在教育上的應用—AI-FML人機共學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
前集節目介紹了人工智慧技術在教育上的應用,有提到關於人機共學的相關議題,本集要來深入了解智慧機器人與學生共學的教育現況,目前有結合人工智慧技術的教育應用領域包括:語言學習、數學學習、電腦對局圍棋學習等,透過人機共學,智慧型機器人能扮演支持教師改變教學模式的助教角色,讓老師能嘗試有助於學生學習和培育良好素養的教學活動,不僅能增加學生的學習成效,更能讓學生的學習事半功倍!智慧機器人是如何結合學生的學習,達到人機共學的學習情境。本集節目,國立臺南大學資訊工程學系的李健興教授及參與AI-FML人機共學計畫的夥伴們,要現身說法,聊聊他們的實務經驗。在「科技幕後」單元,要談人機共學的未來展望。人工智慧技術如何導入教學場域?它能夠為教學現場帶來甚麼樣的改變?本集節目也告訴大家,人機共學究竟可以如何執行。
點閱數464
下載數2
修改日期:2025-07-28
產業大未來-太陽能車產業-資源代表圖
web 產業大未來-太陽能車產業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
太陽能車產業的出現,主要是在1970年代提出的太陽能電動車的概念,那時的目標就是希望能研發出可以取代以汽油作為動力的車輛。太陽能車使用的是隨時隨地都能補充的太陽能源,比起電動車需要更換電池或定時使用充電站,太陽能車無疑是未來智慧車輛的最佳選擇。 太陽能車因為使用綠能作為動力來源,不只減少污染,也是各國都投入資源開發技術的重點項目。而看「老天爺臉色發電」的太陽能,目前則需要透過智慧電網的調節以及蓄電池和輔助服務才能提升穩定度。台灣的太陽能車在阿波羅車隊的不斷測試研發,太陽能車改用了輕量化的複合材料取代金屬鋼板,如今已進化到第九代,具備綠能、安全、智慧、雲端的特色,並希望能讓太陽能車獲得市場認可,實現能商業運行的目標。而未來的太陽能電動車,不僅是動力上使用綠能,內裝更加上智慧裝置匯入公共資訊的數據,讓駕駛無須擔心路況天氣與電量,並提供方案判斷,讓駕駛能夠快樂出門平安回家。然而目前太陽能電動車、綠能發電,比起一般的燃油、燃煤作為動力,成本都來得更昂貴,該如何推行太陽能車及太陽能發電?永續經營的理念是否能夠獲得大眾支持並施行於生活中?鎖定教育廣播電台《產業大未來》,跟著聖約翰科技大學艾和昌校長、健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李坤鍾董事長一起進入產業大未來,一同了解太陽能車的過去、現在、未來,以及科技的融入。
點閱數184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7-28
產業大未來-幹細胞產業-資源代表圖
web 產業大未來-幹細胞產業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
幹細胞治療,是利用生物特性,將健康的幹細胞植入人體,讓這些不斷生成的新細胞來修復或補充病人需要改善的症狀,例如在帕金森氏症或是中風上,能獲得有效的改善。 過去沒有培養幹細胞技術的情形下,只能從流產胚胎取得多巴胺幹細胞做治療,2001年後開始能夠培養幹細胞,20年來也能製造各式各樣的細胞,不過還是有副作用的疑慮,目前人體臨床實驗正不斷進行當中。 除了醫療技術,幹細胞儲存相關硬體設備以零下一百九十四度低溫儲存,以奈米科技加值,並以自動化方式嚴密控管維持幹細胞品質。 近年衛服部已經通過特別管理辦法,開放自己的幹細胞自己用,醫學中心能夠使用在癌症、疤痕、皮膚、關節等領域引進細胞療法,使病人能多一個希望。 隨著法規通過、技術純熟,未來幹細胞療法除了造福病人,更帶來相關產業的蓬勃發展,成為台灣未來發展的關鍵。 準時鎖定教育廣播電台FM101.7《產業大未來》,跟著國璽幹細胞應用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莊明熙董事長以及花蓮慈濟醫院林欣榮院長一起進入產業大未來,一同了解幹細胞產業的過去、現在、未來,以及科技的融入。
點閱數134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7-28
創造科視力-國土空間資訊與防災監測-資源代表圖
web 創造科視力-國土空間資訊與防災監測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
前幾集節目介紹了如何度量你的生活,度量衡的發展及生活中各式各樣的計量。本集節目把測量的尺度向外延伸,談談國土測量與防災監測。國土測量包含了地籍測量、地形測量、海洋測量等等,舉例來說:您知道玉山年年都在長高嗎?我們的領海有多大呢?誰來幫忙量測呢?又要如何準確測量呢?透過新的測量科技,不僅可以進行國土的測繪,更可協助防災的監測,本集節目邀請內政部國土測繪中心劉正倫主任開講解惑。在「打開科技之門」單元,介紹的是國土測繪中心在做些甚麼,同時也讓大家了解如何測量山高、水深以及台灣衛星定位的演進,也會談到發生天然災害時,國土測量需要注意甚麼。三角點是甚麼?與測量又有甚麼關係?這次「科技幕後」單元,要為大家介紹三角點的由來!
點閱數220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7-28
微型點子對撞機-資料時代-資源代表圖
web 微型點子對撞機-資料時代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
科技發展至今,人類重視的不僅止於更好用的電腦、手機、網路服務,更 開始重視這些服務背後的資料,與這些資料的價值。隨著大量資料的持續 出現,人類生產知識,增進智慧的方式,似乎不太能停留在過往單向的學 習、傳播與研發。取而代之的,是我們必須重新思考,到底資料是什麼? 誰在產生資料?這些資料又應該怎麼使用? 本集 微型點子對撞機 ,邀請 opendata.tw 計畫發起人 張維志,與您聊 聊在資料時代,知識與智慧的嶄新樣貌。
點閱數217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7-28
青春創學院-金融科技—「幤圈」世界的必K知識與行家有哪些?-資源代表圖
web 青春創學院-金融科技—「幤圈」世界的必K知識與行家有哪些?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比特幣」這個名詞早已不是陌生名詞,比特幣的工程密碼是區塊鏈技術,具有數位帳本不可竄改、貨幣加密的特性。但是許多人對區塊鏈的知識只知其夯卻不知其然,又或者充滿好奇卻不知道從哪裡下手研究。隨著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續, 仰賴網路互動的生活型態更是增加金融科技職業更為寬廣的可塑性, ,同時也催生比特幣與其他虛擬貨幣的發展, 提供用戶具效率跨境支付的方式,先前臉書Facebook更是宣布發展臉書幣。本集節目除了加入「幤圈」的先備概念,同時邀請區塊鏈產業專家Peko,將分享其金融科技工作的契機與能力,以及其領域中還需要有哪些相關職別。歡迎收聽每周一晚22:00端端主持的青春創學院節目!
點閱數286
下載數2
修改日期:2025-07-28
新科技大未來-蘭醫生-光電智慧感測技術-資源代表圖
web 新科技大未來-蘭醫生-光電智慧感測技術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
蘭花也會怕群聚感染?也需要做病毒檢驗?其實,蘭花養殖場的檢疫就跟現在新冠病毒防疫一樣,也怕群聚大幅感染。台灣是蘭花王國,每年台南後壁的世界蘭花展更是全球蘭花界的奧運,連遠在歐洲的荷蘭都遠來朝聖。如何維持這得來不易的美譽,就有賴「蘭醫生」來把關了。 運用光電智慧感測技術的「蘭醫生」,是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光電工程研究所謝振傑教授研究團隊近年開發的智慧感測技術。套句現在AI口號就是:「光電人工智慧物聯網技術」。這種無耗材、遠距、光學快檢植物疾病的技術,能在50公分以內,2-3秒就能感測判斷到植物是否感染病毒。那麼這項技術除了當「蘭醫生」還能運用在其他領域嗎?答案是可以的,它還可以分析肉品熟度呢! 是不是跟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呢? 「新科技大未來」節目邀請謝振傑教授和大家來分享這項獲得2019年香港創新科技國際發明展金牌的「肉品熟度色澤之手持式遠距檢測儀」,歡迎聽眾朋友收聽!
點閱數267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