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自然科學-國小5-6年級(三)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5,407
落地生根-資源代表圖
web 落地生根
蔡婉緩/新竹市政府教育俿國小1-6年級
景天科植物粉紅色的落地生根花
點閱數748
下載數20
修改日期:2024-07-16
台灣石楠-資源代表圖
web 台灣石楠
江素蘭/教育部自然生態學習網國小1-6年級
台灣特有植物,原生於中低海拔山區闊葉林中。樹皮粗糙,樹枝細長,圓柱形,略有皮孔;葉及花序剛長出來時具有柔毛,但成長後多為光滑無毛。 花白色,徑 0.7~0.9 公分。果實倒卵形,長 0.8~1 公分,徑約 0.6 公分,梗長約 0.2~0.3 公分,成熟時為紅色。 耐寒、耐熱、耐旱、耐風,適用園景樹、行道樹,株高可達9公尺。
點閱數239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4-07-16
琉璃繁縷-資源代表圖
web 琉璃繁縷
江素蘭/教育部自然生態學習網全齡適用
琉璃繁縷別名又稱之為藍繁縷、海綠、龍吐珠、九龍吐珠、火金菇。在台灣分部於中、北部、南部海岸置原野、丘陵地、澎湖。琉璃繁縷為一年生草本植物;廣泛分佈在歐洲/亞洲及北美等地,好日照較為充足的環境常成出現在廢耕地、田埂、林緣、草地、道路旁等生境環境葉近十字對生,看似無葉柄葉片有點合抱在蔓生的莖上;琉璃繁縷英名的俗稱更有牧羊人時雨計或是窮人的時雨計等說法,因當氣壓減低或在下雨前夕,花朵會敏感的闔起來。葉對生,形狀為卵圓形或廣披針形。春天開花,花藍紫色,花冠5枚深裂,雌雄同株。
點閱數240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4-07-16
台灣胡麻花-資源代表圖
web 台灣胡麻花
江素蘭/教育部自然生態學習網國小1-6年級
本種為特有種,分布於全島低至中海拔山區,常見於原始林底層陰暗潮濕之岩石及土坡處。為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系長,地下走莖則短小不明顯。葉子為狹長卵圓形或倒披針形,簇生且光滑無毛,有明顯的葉背中肋。花期在2到5月,約開2到20朵小花,而其花色會因環境的光照強度而有所變化,而變成白色、淡紅、淡紫、淡綠等顏色。會結卵圓形蒴果,成熟時為綠色,而在結果、將種子散播出去後,花莖與花會枯掉消失。
點閱數268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4-07-16
長花厚殼樹-資源代表圖
web 長花厚殼樹
江素蘭/教育部自然生態學習網全齡適用
又稱之為軟樟。原產地為中國華南、印度、臺灣。分布於全島中低海拔森林中。為綠喬木,樹高可達20 m;枝條被粗毛。葉披針形至橢圓形,長橢圓形,長5-15 cm,寬2-7 cm,上表近無毛或稍粗糙,下表面葉脈上有毛。花白黃色,近無柄,萼片杯狀,長1-2mm,花瓣長3.5-5.5 mm。果實暗黃色,近球形。
點閱數357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4-07-16
草海桐-資源代表圖
web 草海桐
江素蘭/教育部自然生態學習網國小1-6年級
草海桐為常綠灌木;因其具有抗風、耐旱、耐鹽等特性,而被選為海岸造林的樹種之一,為台灣沿海地區常見的濱海植物。其莖粗大,光滑無毛,高可達2公尺;葉子為單葉互生,具肉質,葉片呈倒卵形至匙形,葉緣向下反捲成半圓筒狀;花為白色,於6月至10月盛開,因花冠筒一邊裂至基部,看似缺一半的花,為所謂的不整齊花;果實成熟時為白色,形似漂白的蓮子,果肉多汁而味美,可供食用。
點閱數286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4-07-16
油桐-資源代表圖
web 油桐
江素蘭/教育部自然生態學習網國小1-6年級
油桐別名桐油樹、光桐、三年桐、百年桐。油桐花原產於長江流域,落葉性喬木,樹型修長,可達十公尺,樹冠成水平展開,層層枝葉濃密,樹皮平滑、灰色、葉互生。油洞花為白色稍帶一點紅色,開花季節約四月至五月間,雌雄同株異花,花瓣5片,掉落下仍是整朵桐花,雌花僅掉落5個花瓣,花房長大即為油桐子,油桐子果實內有種子3-5顆,可壓榨製成工業用油,為經濟樹種。台灣的油桐樹大多是木油桐居多,約佔90%。木油桐生長快速,可做家俱、火柴棒、牙籤等,同時也是火柴和造紙工業的理想材料。桐油樹以採果搾油為主,果實可用來提煉防水性佳的桐油,馳名國際的美濃紙傘傘面所使用的防水油,便是桐油,另外在化工不像現在這麼發達的時候,也是油漆的重要原料。油桐對土壤的適應性強,生長速度快,而且好管理。民國六十六年,政府實施山地保留地加速造林政策,油桐樹便被挑選為造林樹種之一。
點閱數202
下載數4
修改日期:2024-07-16
筆羅子-資源代表圖
web 筆羅子
江素蘭/教育部自然生態學習網全齡適用
原產地位於臺灣、中國大陸、日本,台灣地區從低至中海拔地區散生。葉單葉互生,革質,下表面密生色毛,上表面慬脈上有毛,先端鈍,葉緣疏細鋸齒緣,葉長度大概為10~18cm,寬3~4cm。花為圓錐花序,花瓣5瓣,外側3瓣較大,內側2瓣較小。果實小,接近球狀。為大綠弄蝶幼蟲的食草。
點閱數400
下載數3
修改日期:2024-07-16
野鴨椿-資源代表圖
web 野鴨椿
江素蘭/教育部自然生態學習網國小1-6年級
野鴨椿又稱之為鳥腱花,野鴨椿在台灣只出現於台北縣北投陽明山與大屯山一帶,有硫磺分佈的地方,在中南部地區較不易出現。它喜歡生長在樹林的邊緣或步道旁。葉為一回羽狀複葉,革質而油亮,冬天時,青蔥的綠轉黃,一片片的小葉飄落,又是另一番風情,秋天的時候,果實成熟紅色的果十分裂捲開,露出裡面小巧可愛的黑色種子,這可是松鼠的最愛。野鴨椿的花黃白而細小,果實成熟時,紅色果肉反捲裂開,形如雞腱。野鴨椿的果實及種子有具有藥效,可消腫止痛及治胃痛。
點閱數429
下載數3
修改日期:2024-07-16
大丁黃-資源代表圖
web 大丁黃
江素蘭/教育部自然生態學習網國小1-6年級
大丁黃為常綠灌木。植株主幹直立,枝頂小枝散生;葉子對生,為橢圓形至長橢圓狀卵形,上表面深綠,背面淡綠葉,葉片折斷拉開會有絲狀物;花瓣為淡紅色或黃白色,近圓形,因花朵疏生,故又名「疏花衛矛」,花期為3?6月;果實為蒴果紫紅色。樹皮含有膠質,折斷樹皮有白絲狀殘留,與中藥「杜仲」的白絲很像,故又稱為「本杜仲」或「山杜仲」,具舒筋活血、消腫止痛之效。
點閱數808
下載數6
修改日期:2024-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