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自然科學-國小5-6年級(三)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5,407
艷紅西番蓮(葉)-資源代表圖
web 艷紅西番蓮(葉)
江素蘭/教育部自然生態學習網國小1-6年級
艷紅西番蓮原產於南美洲各國,是一常綠蔓性藤本植物。莖有蔓性, 具有卷鬚,呈彈簧狀,能卷住攀附物往上爬,甚至可爬至3.5~5公尺高。其生性強健,蔓性強,適於庭園花廊、花架、花牆、圍籬,也可以大型盆植。 單葉互生,掌狀 3 深裂,裂片 3 枚,長橢圓形,葉面深綠色。花瓣與花萼常呈下垂狀,最上方的是 3 枚柱頭,下垂狀,豎立之絲狀副冠紅色。艷紅西番蓮與洋紅西番蓮頗為相似,差異在於洋紅西番蓮為長心形葉而艷紅西番蓮為掌狀深裂葉。花期在春夏季之間。果是漿果,種子多數。艷紅西番蓮性喜陽光,枝葉茂密,蔓性強,適合種植於蓬架、圍籬或花牆上,是一優良的觀賞植物。
點閱數247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4-07-16
雙面刺-資源代表圖
web 雙面刺
江素蘭/教育部自然生態學習網國小1-6年級
俗稱七葉針、兩面針、黃根、鳥不宿、上山虎、崖根、崖椒、鳥踏刺、滿面針、土花椒、胡椒勒、大葉椒勒。原產地為中國大陸南部、臺灣,生長環境在台灣全島海邊至低海拔山地。葉的特色為在枝條、葉軸及小葉之中有短鉤刺。花瓣呈淡黃白色。果實可做成藥,具有鎮咳、消炎的效果。幼齡植株之葉片常兩面具刺,相當嚇人,卻為多數鳳蝶幼蟲之食草。
點閱數163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4-07-16
唐杜鵑-資源代表圖
web 唐杜鵑
江素蘭/教育部自然生態學習網全齡適用
唐杜鵑為小型的杜鵑花科,幼枝有密集的灰色或褐色刺毛。葉呈現橢圓狀披針形或卵狀橢圓形,長2-5公分,寬0.5-3公分,上下表面皆有疏散的被刺毛。花2-6朵簇生於枝端,花冠漏斗狀,顏色為玫瑰紅至深紅色,雄蕊7-10枚。蒴果為橢圓形狀。種子細小。全株有毒,誤食會引起噁心、嘔吐、血壓下降、呼吸抑制、昏迷及腹瀉。生長於臺灣北部及南部低中海拔開闊地或岩石地上。花色鮮艷的唐杜鵑,花期在6-9月間。在台灣十多種原生的杜鵑花之中,花冠磚紅色的只有金毛杜鵑和唐杜鵑;從葉子或小枝條就可以分辨兩者,若覺得黏黏的,看起來髒髒的,就是金毛杜鵑,因為金毛杜鵑被有腺毛;若不黏也不髒,只覺得表面粗粗的,就是唐杜鵑。
點閱數519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4-07-16
鐵冬青-資源代表圖
web 鐵冬青
江素蘭/教育部自然生態學習網國小1-6年級
屬於多年生的低海拔常綠喬木,喜愛陽光,耐風。小枝光滑。單葉互生且光滑無托葉,革質,長橢圓形。葉肉較厚呈深綠色。樹高約10公尺。樹皮可做染料。花期約在3月到4月左右,雌雄異株,單性花,呈黃白色花朵,秋冬結小粒紅色果實,橢圓形,有鮮豔光澤,是鳥類覓食的目標,成熟期11月。樹形純淨優雅,適合做為盆栽觀景樹種。
點閱數559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4-07-16
大花曼陀羅-資源代表圖
web 大花曼陀羅
江素蘭/教育部自然生態學習網全齡適用
大花曼陀羅株高2-4公尺。葉互生,卵狀長橢圓形,全緣,葉面粗糙.有毛。春季開花,腋生,碩大而下垂,花冠喇叭狀,白色,有如優雅的白紗折裙禮服,並具淡淡芳香,適合庭園露地栽培。 整株有毒,尤其是種子和花勿摸、勿採、勿食,誤食會讓人瞳孔放大、口部乾燥且有灼熱感、吞嚥困難、興奮、產生幻覺,接著昏昏欲睡、體溫升高,但手腳發冷、肌肉麻痹、呼吸系統麻痹等症狀,嚴重還會有致命的危險。
點閱數218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4-07-16
刻葉紫菫-資源代表圖
web 刻葉紫菫
江素蘭/教育部自然生態學習網國小1-6年級
刻葉紫堇為二年生草本植物。葉子有基生葉和莖生葉,基生葉為2至3回三出複葉,葉片倒披針形至倒卵形;莖生葉則為2回三出複葉,葉緣有明顯的缺刻,故又名為「刻葉」;花瓣為淡紫色至紫色漸層,呈筒狀形,花期為3-6月;果實為蒴果,表面平直,當果實成熟後,遭碰觸的豆莢即會爆裂開來,此種傳播種子的方式和其他植物顯然不同,非常的特別。
點閱數221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4-07-16
毛地黃-資源代表圖
web 毛地黃
江素蘭/教育部自然生態學習網國小1-6年級
別名洋地黃、毒藥草。原產西歐,喜好冷涼氣候。台灣於日據時期引進,已在中高海拔山區散佈,成為高山地地區春季主要的觀賞野花。高達一公尺以上的花莖,直立而不分枝。上頭掛著數十朵可愛的鈴鐺型花,花色有白、淺黃、粉紅、紅紫等色,花瓣上有褐色的斑點。葉卵狀長橢圓形,莖下部之葉具葉柄,上部之葉無柄或具短柄 ,葉緣有鋸齒。4-7月開花,長總狀花序或近似穗狀花序,由下向上依序開放。因為植物內有強心配醣體的成份而成為重要的藥用植物,所提煉的成份用於治療心衰竭和心律不整。
點閱數198
下載數2
修改日期:2024-07-16
三奈-資源代表圖
web 三奈
江素蘭/教育部自然生態學習網國小1-6年級
外觀灰白,較一般薑小,但其氣味特殊,主要用於燒烤鴨類或燒烤等紅肉料理調理。株高30-100 cm,葉長圓形或披針形,兩面或下表面疏被直柔毛。冬季成熟期果實成熟裂開,鮮紅色果莢裂開,白色子實藏於其中,紅白相襯非常醒目。
點閱數148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4-07-16
台灣欒樹-資源代表圖
web 台灣欒樹
江素蘭/教育部自然生態學習網全齡適用
台灣欒樹為落葉喬木,是台灣特有種之一。其植株高可達25公尺,葉子互生,為二回羽狀複葉,花為頂生圓錐花序,呈黃色,果實為蒴果,先淡紫色後轉紅褐色,最後呈土色。台灣欒樹配合季節的轉變,會有明顯的變化(從春天發出青綠色的嫩芽到夏天轉為深綠色、濃密的綠葉),初秋九、十月,黃花盛開,花期過後,鮮紅色蒴果綻放,如此鮮明的轉換,使其榮登在「全世界亞熱帶名花木」名錄之中。
點閱數336
下載數7
修改日期:2024-07-16
尖葉槭-資源代表圖
web 尖葉槭
江素蘭/教育部自然生態學習網國小1-6年級
別名為尖葉楓、川上氏槭、尖尾槭。尖葉槭是臺灣特有種,天然分布於臺灣全島中央山脈中高海拔之森林中,常與檜木林混生,族群數量頗多,在北部陽明山竹子湖海拔650m處也可發現。尖葉槭為槭樹科的落葉性喬木,高可達二十公尺,樹皮綠色平滑,單葉互生,葉身長六到九公分,寬四到五公分。在冬季時,她的葉子僅轉變為純黃色並不轉紅,所以在她身上是欣賞不到「楓紅」的,因為整株植株是黃色的。每年只要秋天時分,槭葉轉黃或紅,非常艷麗,是高山的主要紅葉植物之一,頗具觀賞潛力,而在秋冬時分也可看見大片的尖葉槭將大屯山換上一身的黃色彩衣。
點閱數267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4-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