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自然科學-國小5-6年級(三)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5,439
紅楠-資源代表圖
web 紅楠
江素蘭/教育部自然生態學習網國小1-6年級
紅楠是台灣低海拔闊葉林中,很常見的樹種。因新抽之幼嫩枝葉多呈鮮紅色,所以有「紅楠」之稱;它又常被稱做「豬腳楠」,有一種說法是它紅色的新芽挺立枝頭的形狀,就像紅燒豬腳;另一說法是當砍伐紅楠時,會產生黏黏的黏液,有點像滷豬腳的膠質,所以稱豬腳楠。至於「鼻涕楠」的俗稱,應當是有「黏黏的黏液」的緣故吧。初春二月份其實已經陸續可以看到紅楠開花,它的花朵是黃綠色的,嬌小可愛,雖然花朵較小,但眾花聚集,熱鬧無比。樹皮可入藥,主治扭挫傷筋,亦為褐色染料。木材供作器具建築。紅楠樹葉濃密,幼芽亮麗紅色,葉色濃綠具光澤,亦為主要之景觀、綠化樹種。本種之耐風力強,可充海邊防風林樹種。
點閱數182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4-07-16
小茄-資源代表圖
web 小茄
江素蘭/教育部自然生態學習網國小1-6年級
分佈在印度尼西亞、日本、朝鮮以及中國大陸的江蘇、浙江、海南等地,台灣生長於北部中部低中海拔地區,多生在田邊或路旁荒草地中。小茄是多年生草本植物,莖有稜,匍匐。葉對生,卵形至近似腎形,葉有透明腺點。花黃色,腋生,花梗有毛。
點閱數255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4-07-16
瓜子金-資源代表圖
web 瓜子金
江素蘭/教育部自然生態學習網國小1-6年級
又稱為七寸金、金牛草、地藤草。原產於中國東北、華北、西南及長江流域、朝鮮、日本、俄羅斯及越南。在台灣,瓜子金生態幅度寬廣,分布於低中海拔開闊向陽地,草皮、道路邊坡旁都可發現它的蹤跡。為多年生小草本植物,經直立至匍匐,葉形變化大,從卵形、長橢圓形、坡針形至現形,先端尖銳,全株披細毛茸。花的形狀像蝴蝶,花瓣有三枚,顏色從紫紅至紫色皆有,小而美麗。瓜子金的植株細小,常與箭竹伴生,似蘭花般花形,紫艷美麗。瓜子金果實外形像瓜子,也因其特徵而得瓜子金名稱。瓜子金生命週期為四月發芽,五到七月開花,八月以後果熟,十一月枯萎度冬。
點閱數250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4-07-16
西施花-資源代表圖
web 西施花
江素蘭/教育部自然生態學習網國小1-6年級
西施花別稱青紫花、阿里山杜鵑。西施花屬於杜鵑花科的石楠類,適合生長在溫暖的中低海拔300到2400公尺的地區,葉子叢生於枝端、葉脈明顯;花朵約2至5朵聚生枝頂,花色白至淡紅色、並有黃綠色或紫色斑點、所以又叫青紫木,花期為每年三、四月間。有著淡淡香味的西施花,搭配著會隨生長時間而變化顏色的葉片,在山間雲霧縹邈之際,宛如娉婷婉約的名門閨秀,為藤枝及東眼山兩處森林遊樂區增添了許多光彩、更吸引了無數遊客的目光。「西施花」是臺灣原生種16種杜鵑之一,而且不是一般見到的灌木杜鵑,而是小喬木。
點閱數209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4-07-16
刻葉紫菫-資源代表圖
web 刻葉紫菫
江素蘭/教育部自然生態學習網全齡適用
刻葉紫堇為二年生草本植物。葉子有基生葉和莖生葉,基生葉為2至3回三出複葉,葉片倒披針形至倒卵形;莖生葉則為2回三出複葉,葉緣有明顯的缺刻,故又名為「刻葉」;花瓣為淡紫色至紫色漸層,呈筒狀形,花期為3-6月;果實為蒴果,表面平直,當果實成熟後,遭碰觸的豆莢即會爆裂開來,此種傳播種子的方式和其他植物顯然不同,非常的特別。
點閱數181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4-07-16
茯苓菜-資源代表圖
web 茯苓菜
江素蘭/教育部自然生態學習網國小1-6年級
在臺灣為常見之雜草,分布於低至中海拔,喜好生長於黏土質之土壤。一年生草本,高約30公分,上部多分枝,全株綠色而柔軟;葉互生,下方之葉具長柄,長9-13公分,常呈羽狀分裂;上方之葉較小而少分裂。葉表及葉背均被有短毛,春至秋季開花,頭狀花序自莖頂或上方之葉腋抽出,呈總狀排列,狀如魚眼,綠中帶黃;瘦果不具冠毛。為可食用植物,也可用於治療高血壓、喉痛、肺炎。
點閱數282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4-07-16
玉山杜鵑-資源代表圖
web 玉山杜鵑
江素蘭/教育部自然生態學習網全齡適用
玉山杜鵑別稱森氏杜鵑、紅星杜鵑,為台灣特有種,是本島海拔分布最高的杜鵑,有台灣高山花魁美譽。可見於海拔1700m以上山區,其生育地相當廣泛,甚至北部低海拔山區如菜公坑山、插天山山系、金瓜石等地仍可見其族群為常綠性灌木或小喬木,葉長橢圓狀披針形至卵狀長橢圓形,葉背深綠色,叢生枝梢。每株花大概有5?20朵,花有白色、桃紅色或淡紫紅色,玉山杜鵑花的生活週期屬先開花後長葉。
點閱數173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4-07-16
阿勃勒-資源代表圖
web 阿勃勒
江素蘭/教育部自然生態學習網國小1-6年級
阿勃勒原產地在喜馬拉亞山東部或中部。阿勃勒是屬於落葉大喬木,適合用做遮蔭樹或美化庭園栽培。株高8-12公尺,一回偶數羽狀複葉,小葉約4-8對,長卵形或長橢圓形,總狀花序,下垂狀,花冠鮮黃色,盛開時串串黃花迎風搖曳,令人激賞。莢果筒形長條狀,果肉是瀝青狀黑色黏質,有一股刺鼻的氣味。在台灣多用於高級庭園樹與行道樹種植。阿勃勒種子,有輕瀉作用,古埃及人用此來作瀉藥用。樹皮含單寧,可作紅色染料。
點閱數143
下載數2
修改日期:2024-07-16
大葉釣樟-資源代表圖
web 大葉釣樟
江素蘭/教育部自然生態學習網全齡適用
別名大香葉樹、大香葉樟。樹型顯得蒼鬱的大葉釣樟樹幹較灰黑色,葉子常有20─30公分長,輪生於枝條頂端,葉片聞起來也有樟樹和楠木同類植物共同特殊氣味,拉丁學名就是取其【大葉】的意思。核果卵形或橢圓形,初為綠色,成熟時紅轉紫黑色,有梗。種子富含芳香油,可用來作香料。大葉釣樟比較喜歡生長於潮濕山谷或坡地,而以本島中部低海拔山麓較常見。大陸之華中、華南亦有分布。
點閱數258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4-07-16
茯苓菜-資源代表圖
web 茯苓菜
江素蘭/教育部自然生態學習網國小1-6年級
在臺灣為常見之雜草,分布於低至中海拔,喜好生長於黏土質之土壤。一年生草本,高約30公分,上部多分枝,全株綠色而柔軟;葉互生,下方之葉具長柄,長9-13公分,常呈羽狀分裂;上方之葉較小而少分裂。葉表及葉背均被有短毛,春至秋季開花,頭狀花序自莖頂或上方之葉腋抽出,呈總狀排列,狀如魚眼,綠中帶黃;瘦果不具冠毛。為可食用植物,也可用於治療高血壓、喉痛、肺炎。
點閱數133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4-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