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自然科學-國小5-6年級(三)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5,407
貓鬚草-資源代表圖
web 貓鬚草
江素蘭/教育部自然生態學習網全齡適用
貓鬚草別名為腎茶、腎草、貓鬚公,因花絲細長,伸出花冠外甚遠,形狀似貓的鬍鬚,而有「貓鬚草」之名。為多年生直立草本,全株可達100公分,生長於海拔800公尺以下陽光充足的開闊地、荒廢地;原產於東南亞。莖為淡紫色,方形有稜。葉為對生,葉緣有菱形鋸齒,兩面被短毛。花期為9-1月,頂生花萼,花的形狀為鐘形,花冠筒狀,為白色至淡紫色,二唇,上唇三裂,中裂片凹缺,下唇內凹。果實為球形堅果,具網紋。
點閱數306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4-07-16
野柳岬-石珠(結核)-資源代表圖
web 野柳岬-石珠(結核)
何孝倫/教育部自然生態學習網國小3-6年級
石珠或被稱之為球石,即砂岩中膠結較為緻密、抗風化能力較強的岩石,稱之結核,多呈球狀,其膠結物主要來自於鄰近岩層中生物的碳酸鈣殼體,少部分為褐鐵礦。
點閱數312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4-07-16
小毛氈苔-資源代表圖
web 小毛氈苔
江素蘭/教育部自然生態學習網國小1-6年級
本種為本省茅膏菜科植物中分佈最廣者,幾乎分佈於全省各處較為貧瘠且潮濕的地方,常與苔蘚類混生。其植株在草叢等弱光區,全株呈綠色,僅腺毛呈紅色,在日照充足的強光區則全株呈紅色。小毛氈苔葉緣及葉面都長滿了細密的腺毛,細毛會分泌黏液捕捉小蟲,再以消化液將小蟲分解獲得氮素。夏至秋季開紫紅色小花,花莖細長,花會長的很高,這是為了要防止小蟲在採花蜜時,不小心被小毛氈苔黏到。小毛氈苔能行無性生殖,在葉緣長出小苗,利用葉片來繁殖。
點閱數198
下載數2
修改日期:2024-07-16
筆羅子-資源代表圖
web 筆羅子
江素蘭/教育部自然生態學習網全齡適用
別名又稱之為加曹翅、野枇杷。原產地位於臺灣、中國大陸、日本,台灣地區從低至中海拔地區散生。葉單葉互生,革質,下表面密生色毛,上表面慬脈上有毛,先端鈍,葉緣疏細鋸齒緣,葉長度大概為10~18cm,寬3~4cm。花為圓錐花序,花瓣5瓣,外側3瓣較大,內側2瓣較小。果實小,接近球狀。為大綠弄蝶幼蟲的食草。
點閱數379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4-07-16
蘇鐵-資源代表圖
web 蘇鐵
江素蘭/教育部自然生態學習網全齡適用
蘇鐵為多年生常綠灌木,樹高2至5公尺,屬裸子植物。葉叢生於莖頂而向四方開展,為羽狀複葉,幼葉密被淡黃色毛茸,老葉光滑呈濃綠色;又因其羽毛狀的葉子,如同展開的鳳凰尾,故有「鳳尾蕉」的別名。蘇鐵雌雄異株,雄花為圓錐形,其雄花序像松毬,雌花自葉叢中央抽出,呈球形,一株鐵樹上只開一種花,花期為5?6月。PS:台灣海棗和台灣油杉、台灣穗花杉、台東蘇鐵並稱『台灣四大奇木』
點閱數355
下載數3
修改日期:2024-07-16
台灣佛甲草-石板菜-資源代表圖
web 台灣佛甲草-石板菜
江素蘭/教育部自然生態學習網國小1-6年級
又名白豬母乳。台灣佛甲草的中名雖以「台灣」稱之,但並不是台灣的特有種。「佛甲草」這個名字,很可能就是因為有些種類的葉子細長且多肉,長得很像相片中佛菩薩的指甲而被命名的,不過台灣佛甲草的葉子卻有些不同,它是呈「湯匙形」或是倒卵形。它的莖為直立叢生狀,並不像其他的種類略呈匍匐生長,而且莖主要是「二叉分支」或「三叉分支」生長。它的葉子是互生,不過由於密集地長在枝條上,所以不是那麼容易辨別出來。石板菜這類景天科的植物有肥厚的葉子,可容納更多的水分,以便在風大、陽光強烈、蒸發作用快速、保水力不佳的海濱高鹽分惡劣環境地區生存。除了在台灣全島的海岸礁岩上可以看到它們外,日本、琉球及菲律賓的海岸也有分布。從前一年的11月一直到隔年的5月間,幾乎都可以發現它們的蹤影。
點閱數479
下載數3
修改日期:2024-07-16
黃椰子-資源代表圖
web 黃椰子
羅文明/新竹市南寮國小國小1-6年級
棕櫚科單子葉植物黃椰子的葉片
點閱數375
下載數3
修改日期:2024-07-16
同蕊草(果實)-資源代表圖
web 同蕊草(果實)
江素蘭/教育部自然生態學習網國小1-6年級
又稱白珍珠、異色線柱苣苔、線柱苣苔、珍珠癀,原產於臺灣、日本、琉球、菲律賓。其花冠白色,約4mm長,無毛。漿果,卵形,長約5mm,白色,披細柔毛。葉互生,有時下部的對生,長橢圓倒披針形至狹橢圓形,長達16cm,銳尖頭,不規則齒緣。台灣有兩種同蕊草:同蕊草與蓬萊同蕊草。其中同蕊草還有變種。雖屬同科同屬,但差異倒是滿明顯的。同蕊草果實晶瑩剔透、透明如珍珠,故又名珍珠癀,具消炎退癀之效。
點閱數369
下載數2
修改日期:2024-07-16
野菰-資源代表圖
web 野菰
江素蘭/教育部自然生態學習網全齡適用
野菰又稱蔗寄生、大芸、金鎖匙、茶匙黃、土地公拐、芋草菰、番仔煙斗、灌草菰、鐵雨傘。廣泛分布於熱帶及亞熱帶地區,台灣分布於低海拔山區和平野。野菰一種寄生植物,一年生草本,高約25公分,體內無葉綠素。陰性植物,野菰無葉,因此其無法靠光合作用來獲得養分。因此其只能寄生於其他的植物上,如芒草、蘆葦和甘蔗等的根上。野菰的花期都在夏、秋兩季,野菰有時可延至十ㄧ月間。野菰的花很鮮艷呈紫色,像土地公的柺杖,所以有土地公拐之稱。
點閱數417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4-07-16
菝契(果實)-資源代表圖
web 菝契(果實)
江素蘭/教育部自然生態學習網國小1-6年級
別名山歸來、土茯苓、金剛藤、金剛頭、金剛刺。分布:全島低中海拔山區之開闊地。山區常見於草生地灌叢,或森林步道邊緣,為嗜光性的陽性植物。攀緣植物為了要適應各種不同的環境,所以發展出許多不同的攀爬方法;菝契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因為它的托葉常會變形成兩條捲鬚,以方便纏繞在別人的枝條上,一直不斷的向上生長,最後就長到樹的最上頭,或是穿出被其他植物所遮蔭的地方。其葉呈飽滿的圓形,平面式互生,葉身 4 -6 公分長,全緣,硬革質,葉柄常彎折而屈曲,上有兩根由托葉變形而成的捲鬚,葉面青綠,三出脈於葉下凸起。單性花異株。繖形花序腋生;果實鮮紅而圓潤。花期 11-3 月。紅熟果枝供花材。熟果可生食,嫩心葉生食外,亦可煮食。根莖供藥用,主治關節疼痛、肌肉麻木等。
點閱數345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4-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