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自然科學-國小5-6年級(三)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5,407
小毛氈苔-資源代表圖
web 小毛氈苔
江素蘭/教育部自然生態學習網國小1-6年級
本種為本省茅膏菜科植物中分佈最廣者,幾乎分佈於全省各處較為貧瘠且潮濕的地方,常與苔蘚類混生。其植株在草叢等弱光區,全株呈綠色,僅腺毛呈紅色,在日照充足的強光區則全株呈紅色。小毛氈苔葉緣及葉面都長滿了細密的腺毛,細毛會分泌黏液捕捉小蟲,再以消化液將小蟲分解獲得氮素。夏至秋季開紫紅色小花,花莖細長,花會長的很高,這是為了要防止小蟲在採花蜜時,不小心被小毛氈苔黏到。小毛氈苔能行無性生殖,在葉緣長出小苗,利用葉片來繁殖。
點閱數197
下載數2
修改日期:2024-07-16
蘇鐵-資源代表圖
web 蘇鐵
江素蘭/教育部自然生態學習網全齡適用
蘇鐵為多年生常綠灌木,樹高2至5公尺,屬裸子植物。葉叢生於莖頂而向四方開展,為羽狀複葉,幼葉密被淡黃色毛茸,老葉光滑呈濃綠色;又因其羽毛狀的葉子,如同展開的鳳凰尾,故有「鳳尾蕉」的別名。蘇鐵雌雄異株,雄花為圓錐形,其雄花序像松毬,雌花自葉叢中央抽出,呈球形,一株鐵樹上只開一種花,花期為5?6月。PS:台灣海棗和台灣油杉、台灣穗花杉、台東蘇鐵並稱『台灣四大奇木』
點閱數354
下載數3
修改日期:2024-07-16
筆羅子-資源代表圖
web 筆羅子
江素蘭/教育部自然生態學習網全齡適用
別名又稱之為加曹翅、野枇杷。原產地位於臺灣、中國大陸、日本,台灣地區從低至中海拔地區散生。葉單葉互生,革質,下表面密生色毛,上表面慬脈上有毛,先端鈍,葉緣疏細鋸齒緣,葉長度大概為10~18cm,寬3~4cm。花為圓錐花序,花瓣5瓣,外側3瓣較大,內側2瓣較小。果實小,接近球狀。為大綠弄蝶幼蟲的食草。
點閱數378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4-07-16
貓鬚草-資源代表圖
web 貓鬚草
江素蘭/教育部自然生態學習網全齡適用
貓鬚草別名為腎茶、腎草、貓鬚公,因花絲細長,伸出花冠外甚遠,形狀似貓的鬍鬚,而有「貓鬚草」之名。為多年生直立草本,全株可達100公分,生長於海拔800公尺以下陽光充足的開闊地、荒廢地;原產於東南亞。莖為淡紫色,方形有稜。葉為對生,葉緣有菱形鋸齒,兩面被短毛。花期為9-1月,頂生花萼,花的形狀為鐘形,花冠筒狀,為白色至淡紫色,二唇,上唇三裂,中裂片凹缺,下唇內凹。果實為球形堅果,具網紋。
點閱數305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4-07-16
黑果馬瓜交兒-資源代表圖
web 黑果馬瓜交兒
江素蘭/教育部自然生態學習網國小1-6年級
黑果馬瓜交兒是台灣原生種,生長環境為中低海拔潮濕林緣、路邊、荒地。黑果馬瓜交兒為攀緣性草本,莖纖細,單卷鬚;葉為單葉,膜質至紙質,寬卵形,邊緣鋸齒狀。花呈白色,花瓣密生絨毛,雌雄異株,雄花總狀花序,雌花單一或2-4朵簇生。果實為黑綠色,具白色粉面,成熟時呈黑色。未成熟時的樣子有一點像小型的冬瓜,因此,山區小孩玩「混家拉」時都稱呼它「冬瓜子」。有一首客家童謠「缺牙耙」,它是譏笑缺牙的小孩
點閱數285
下載數2
修改日期:2024-07-16
野柳岬-石珠(結核)-資源代表圖
web 野柳岬-石珠(結核)
何孝倫/教育部自然生態學習網國小3-6年級
石珠或被稱之為球石,即砂岩中膠結較為緻密、抗風化能力較強的岩石,稱之結核,多呈球狀,其膠結物主要來自於鄰近岩層中生物的碳酸鈣殼體,少部分為褐鐵礦。
點閱數311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4-07-16
阿勃勒-資源代表圖
web 阿勃勒
江素蘭/教育部自然生態學習網國小1-6年級
阿勃勒原產地在喜馬拉亞山東部或中部。阿勃勒是屬於落葉大喬木,適合用做遮蔭樹或美化庭園栽培。株高8-12公尺,一回偶數羽狀複葉,小葉約4-8對,長卵形或長橢圓形,總狀花序,下垂狀,花冠鮮黃色,盛開時串串黃花迎風搖曳,令人激賞。莢果筒形長條狀,果肉是瀝青狀黑色黏質,有一股刺鼻的氣味。在台灣多用於高級庭園樹與行道樹種植。阿勃勒種子,有輕瀉作用,古埃及人用此來作瀉藥用。樹皮含單寧,可作紅色染料。
點閱數136
下載數2
修改日期:2024-07-16
西施花-資源代表圖
web 西施花
江素蘭/教育部自然生態學習網國小1-6年級
西施花別稱青紫花、阿里山杜鵑。西施花屬於杜鵑花科的石楠類,適合生長在溫暖的中低海拔300到2400公尺的地區,葉子叢生於枝端、葉脈明顯;花朵約2至5朵聚生枝頂,花色白至淡紅色、並有黃綠色或紫色斑點、所以又叫青紫木,花期為每年三、四月間。有著淡淡香味的西施花,搭配著會隨生長時間而變化顏色的葉片,在山間雲霧縹邈之際,宛如娉婷婉約的名門閨秀,為藤枝及東眼山兩處森林遊樂區增添了許多光彩、更吸引了無數遊客的目光。「西施花」是臺灣原生種16種杜鵑之一,而且不是一般見到的灌木杜鵑,而是小喬木。
點閱數163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4-07-16
夏枯草-資源代表圖
web 夏枯草
江素蘭/教育部自然生態學習網國小1-6年級
夏枯草又稱之為麥穗夏枯草、鐵線夏枯草、鐵色草、乃東、燕面、白花草、六月干、大頭花、棒槌草。枯草是台灣原生種植物,也分布於中國、日本、韓國、印度、不丹。夏枯草,是多年生的草本植物,於每年的早春至夏初之間開花, 等果實成熟之後,已是夏末時分,地上部份的莖葉就會隨之枯萎,而地下部份,埋在土裡休養生息,留待來年再發芽生長,因而被稱為夏枯草。夏枯草的根、莖、葉、花中都含有藥用成分,可全草入藥,宜在終花期至果實成熟期間採收,此時藥用成分含量較高。可用於降血壓,治療頭痛暈眩。
點閱數209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4-07-16
遇建「綠」幸福-資源代表圖
web 遇建「綠」幸福
涂聖方/龍潭國小國小5年級~國中9年級
地球暖化是現今全世界所需共同的面對的重要課題,所以,要減緩地球暖化的速度、減少地球的負擔共是人類迫切要做的事。而“綠建築“即是解決此問題的方法之一。 綠建築是創新課程,在編寫此課程時所面臨的第一個問題即是“如何讓學生產生興趣與共鳴“?所以”生活化“的教學內容即是此課程的重點。 課程中前兩節即以較能吸引學生的短片討論方式喚起學生地球暖化的危機意識並初步介紹何謂綠建築,再以教師所拍攝之貼近生活中的綠建築及非綠建築切入主題教學。在學生的反應上,短片及照片之教學確實引起學生興趣及廣泛的發言討論,成效不錯。 接下來的課程即為需學生動手實施的實驗課。此課程的編排理念即為以科學的角度來驗證所謂的“綠建材“是那些?“綠建材“的真正降溫效果。安排實驗課除了跳脫較為一般的紙本教學,重要的是讓學生親自動手操作以增加印象。在教學成果上,一開始學生對實驗器材產生濃厚的興趣,達到引起興趣的動機,在之後的實驗課程學生也對內容也相當投入,之後在結果的討論上,由於經過實驗的科學驗證,讓綠建材的使用效果深植學生的心中。 課程的最後二節為以綠建築的模型來讓學生分組觀察並上台發表所組成的綠建築素材條件,及讓學生分組到校園中實際的找尋綠建築的素材,並以數位相機拍下上台發表。此課程的理念為使學生透過實際參與經過討論上台發表所學,使學生產生「做中學」的效果。而在整個課程結果上發現,以動態學習、討論、發表的教學,確實更能達到學習的效果,而這些「綠的觀念」即以深深的烙印在學生腦中。
點閱數514
下載數28
修改日期:2024-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