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自然科學-國小5-6年級(三)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5,439
俄氏草-資源代表圖
web 俄氏草
江素蘭/教育部自然生態學習網國小1-6年級
俄氏草為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名字是依據當初的採集者-英國植物採集家「奧德漢」來命名,但因翻譯的譯音問題,而被翻為「俄氏」。通常生長在濕度很高的地方,像是潮濕的岩壁或是山溝旁,可見其蹤影。俄氏草全株幾乎密被細毛,莖細長;葉子對生,呈橢圓形,葉緣為不規則鋸齒狀;花期為7-11月,花冠呈鮮黃色、筒狀,內側有紅色斑紋;果實為淡褐色蒴果,呈卵形。
點閱數639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4-07-16
野柳岬-節理-資源代表圖
web 野柳岬-節理
何孝倫/教育部自然生態學習網國小5-6年級
節理的形成導因於大地應力對岩石產生的脆性變形,是岩石相對脆弱但無錯動位移的破裂面,易受後來的風化侵蝕而擴大,常可見植物生長於節理中,這也會加速節理面風化。
點閱數624
下載數10
修改日期:2024-07-16
烏來杜鵑-資源代表圖
web 烏來杜鵑
江素蘭/教育部自然生態學習網國小1-6年級
為台灣特有種,已被列為稀有植物之一。主要分布在台灣北部海拔200-800公尺山區,如北勢溪沿岸的岩隙間、乾溝、石碇、文山區、小格頭及鷺鷥潭等地區。常綠灌木,喜生長於溫暖而潮溼的環境。或出現在溪畔岩石縫隙中,耐蔭力強,烏來杜鵑是臺灣14種原生的杜鵑屬植物中,分佈最狹阻且群數量最小的1種。花冠為淡紫紅色,花期為3月。由於翡翠水庫的興建,已淹沒了烏來杜鵑主要的生育地,現在在野外可能無法再看見。
點閱數585
下載數9
修改日期:2024-07-16
桃金孃-資源代表圖
web 桃金孃
江素蘭/教育部自然生態學習網國小1-6年級
桃金孃為常綠灌木,分枝繁密,主要分布於台灣中部以北,800公尺以下的開闊地、山坡、闊葉林邊緣。葉子為橢圓形或倒卵形,對生,表面光滑,背面有灰白色毛茸。夏季開花,有五片花瓣,顏色為桃紅色又似桃花,子房為壺狀,有蒼白色毛茸。果實呈壺狀,未成熟時為綠色,成熟時為紅色或紫黑色,成熟時可食用,內有種子。
點閱數241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4-07-16
守城滿山紅-資源代表圖
web 守城滿山紅
江素蘭/教育部自然生態學習網全齡適用
又稱之為馬禮士杜鵑。分布於台灣北部、中部海拔1,000-2,00公尺山區。主要生長在埔里、南投縣守城大山、南東眼山、關刀溪、日月潭、坪林等地均有生長。喜陽光,於土壤及空氣溼潤的環境中生長較良好。葉表面光滑,卵狀菱形,長約2.5~6㎝,寬2.5~3.5㎝,先端略鈍,基部楔形。花冠漏斗形,長約2.5㎝,徑約3㎝,桃紅色面佈紫色小點。花較葉先開花。花冠桃紅色而密佈紫紅色小斑點,花期為四至六月。因花開時桃紅花海遍山,故有滿山紅之稱。可用於觀賞及藥用,有治療慢性氣支管炎,有鎮咳、袪痰之效。
點閱數537
下載數2
修改日期:2024-07-16
毛蕊花-資源代表圖
web 毛蕊花
江素蘭/教育部自然生態學習網全齡適用
毛蕊花為落葉性小灌木,是臺灣特有種之一,分佈於全島中高海拔森林中。毛蕊花的枝明顯具稜,光滑。葉紙質,近無柄,橢圓或卵狀長橢圓形,先端漸尖,基部圓至近心形,鋸齒緣,上表面綠,下表面略帶灰色。花單生;花梗光滑。花冠粉紅色,光滑。果球形,腥紅色。
點閱數330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4-07-16
風輪菜-資源代表圖
web 風輪菜
江素蘭/教育部自然生態學習網國小1-6年級
風輪菜為一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分佈於全台灣中低海拔荒地及路旁。高可達 50公分,莖直立為方形,叢生,被短細毛。葉,對生,呈現卵形至寬卵形;上部葉柄退化成苞片,被短柔毛;葉基楔形至鈍形,葉脈 5-8 對,上下表面被短柔毛。緊密輪生垂繖花序,頂生或腋生;花冠筒狀,二唇,紫紅色,花序半球形,上唇闊卵形,下唇 3裂,裂片闊卵形。果實為小堅果狀,具稜,橢圓形。風輪菜可作為藥用,治感冒,中暑,毒蛇咬傷。
點閱數317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4-07-16
臭黃荊-資源代表圖
web 臭黃荊
江素蘭/教育部自然生態學習網全齡適用
臭黃荊別名為小葉魚臭木、臭娘子,魚臭木,腐婢,豆腐柴。原產地有中國、日本、琉球及臺灣,本島生長環境為臺灣東部及北部叢林中。為半落葉灌木至小喬木,株高可達4公尺。全株外表平滑,小枝近無毛。葉菱形,長5~7㎝,寬3~4㎝,全緣或上部具疏鋸齒。花為圓錐狀聚繖花序,具線狀之苞片。核果呈圓球形,成熟時由黃綠色轉成黑褐色。因為,這種樹的葉子被搓揉時會產生濃濃的「魚腥味」。更使人聯想起從前在海邊工作的婦女,身上常常有類似的氣味,所以謔稱為「臭娘子」。加上這種樹形婀娜多姿如村婦,自然而然就被名之為「臭娘子」囉。
點閱數317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4-07-16
方莖金絲桃(葉)-資源代表圖
web 方莖金絲桃(葉)
江素蘭/教育部自然生態學習網全齡適用
臺灣特有種,主要生長於台灣北部及東部低海拔約 300~800 公尺的山地,多見於石灰岩地上,較為少見。高可達 2 公尺,具有多數分枝;花單一,頂生於短側枝端,萼片長橢圓狀線形,花瓣黃色,倒卵。雄蕊5束,子房略呈狹卵形。在歐洲此草藥被採集利用已至少超過兩千年的歷史,其葉片可用於沙拉或調甜酒,開花枝端的提取物具有抗病毒收斂和鎮靜作用。可治療發炎、創傷和腹瀉,並有活血的功效。亦被用於刀傷、燒傷、痔瘡和靜脈曲張,內服可安定神經、治療抑鬱。
點閱數317
下載數3
修改日期:2024-07-16
塊莖小野芝麻-資源代表圖
web 塊莖小野芝麻
江素蘭/教育部自然生態學習網國小1-6年級
塊莖小野芝麻又在中國稱之為小野芝麻。原產地為台灣及中國,在台灣分部於北部低海拔山區,路旁及野地。塊莖小野芝麻為多年生草本。莖生匍匐根;葉片卵形,先端漸尖或鈍形,基部截狀楔形,圓鋸齒緣,兩面被白色伏毛。花冠二唇形,淡 紅色,上唇淺盔狀,下唇有粉紅色條紋。花期在春暖花開時節(北部2-4月) 散生在東北季風可及之處,向陽的開闊地和林緣地帶,分布於低海拔(約800公尺以下)土質鬆散的邊坡或林下可以找到它。
點閱數433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4-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