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自然科學-國小5-6年級(三)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5,439
華八仙-資源代表圖
web 華八仙
江素蘭/教育部自然生態學習網國小1-6年級
別名為長葉溲疏、常山、常山樹(台灣)、土常山、常山尼、野八仙、粉團繡球、蜀七葉、紅骨兮輕柴仔、羅比八仙花。原產地中國南部及琉球,分布台灣全境、蘭嶼,2400公尺以下低海拔闊葉林下或林緣。華八仙有披針形、長橢圓形葉形;正面深綠、濃綠, 背面綠色帶粉白。台灣原產的華八仙種類類當中,華八仙是低海拔地區最普遍的一種,自一、二月以後,走在低海拔闊葉林下或走道旁,常常可以看見朵朵白花迎風飛舞,宛若蝴蝶展翅般迷人,這多半就是小巧可愛的華八仙。可用於庭園美化、食用、藥用(治頭疼)。
點閱數241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4-07-16
玉蘭花-資源代表圖
web 玉蘭花
江素蘭/教育部自然生態學習網國小1-6年級
玉蘭花為常綠中喬木,高可達15公尺。其名稱之由來,為花苞開放時,有如白玉酒杯聳立枝頭,且花香宛若蘭花,故名「玉蘭」。其葉互生,葉片寬大,長10-15公分,呈倒卵形或倒卵狀長圓形;花期在4-7月間,花為開在莖節處的腋生花,為乳白色或黃色;由於其雄蕊及雌蕊的數目較多,且雌蕊呈螺旋狀排列,雄蕊圍繞在雌蕊下方,與原始化石植物相似,因此被認定為活化石植物。果實為聚合果。
點閱數329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4-07-16
植物的身體和功用-資源代表圖
web 植物的身體和功用
黃玉菁/玉豐國小國小1年級~國中9年級
1. 讓小朋友藉由觀察來認識校園植物。2. 讓小朋友發現植物植物的身體有根莖葉花果和種子等部位。3. 讓小朋友知道植物在人類生活中的用途。4. 讓小朋友了解植物對自然環境的貢獻。5. 讓小朋友知道愛護植物多種樹就是保護環境。
點閱數925
下載數56
修改日期:2024-07-16
蕎麥-資源代表圖
web 蕎麥
江素蘭/教育部自然生態學習網國小1-6年級
別名甜蕎、烏麥、淨腸草、三角麥、花麥。葉互生,葉片心狀三角形,基部略心形或者戟形秋季開花,花期甚長,花白色或淡粉紅色,頂生或腋生,密集成簇。瘦果為三角狀卵形,棕褐色。喜冷涼氣候,秋天播種,開花後短短一個多月即可收成。蕎麥原產中國黑龍江及西伯利亞一帶。自古以來,因為蕎麥生育期間較短,栽培管理較易,飢荒時被冠稱為「救荒植物」,蕎麥原為本省中部地區水田秋冬裡作作物,主要供做綠肥用。蕎麥作為一種傳統作物在全世界廣泛種植,但在糧食作物中的比重很小。自從蕎麥從唐朝由中國傳入日本諸島後,蕎麥食品便開始風行,光吃法就達到 100 多種。至今日本仍然把蕎麥食品列為保健食品。
點閱數215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4-07-16
傅氏唐松草-資源代表圖
web 傅氏唐松草
江素蘭/教育部自然生態學習網國小1-6年級
傅氏唐松草別名台灣唐松草、台灣鐵大鳥,為台灣特有種,屬於多年生直立草本植物,全株高50-100公分,生長於台灣低、中海拔山區,常見於陰暗潮濕的森林中。葉子呈掌狀淺裂,卵形、到卵形至橢圓形,表面深綠色,兩面光滑。花為白色至淡粉紅色,無花瓣,雄蕊多數。瘦果呈披針狀。
點閱數594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4-07-16
防颱演習-資源代表圖
web 防颱演習
吳鴻俊/後營國小國小5年級
本活動藉由颱風影片讓兒童了解颱風的可怕,進而思索颱風形成的原因、預防的方法。然後藉由藉由防颱計畫的擬定、颱風消息的獲知及颱風剪報,獲得更多的颱風知識
點閱數678
下載數27
修改日期:2024-07-16
蘭嶼烏心石(果實)-資源代表圖
web 蘭嶼烏心石(果實)
江素蘭/教育部自然生態學習網國小1-6年級
別稱大葉烏心石,台灣特有變種-蘭嶼地區。常綠大喬木,樹皮平滑,高可達20公尺,具環型托葉痕,全株幼嫩部分有茶褐色絨毛。葉互生,厚革質到革質,披針形至長橢圓形,葉先端圓至驟凸,長寬比為2倍左右,長5-8公分,寬3-4公分。葉革質(近厚革質),花期約在2-3月花被乳黃色(或白色),宛如小型的玉蘭花,但香味不似玉蘭花狂野,幽雅柔香與含笑花較為相似。
點閱數552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4-07-16
泛亞上鬚蘭-資源代表圖
web 泛亞上鬚蘭
江素蘭/教育部自然生態學習網國小1-6年級
泛亞上鬚蘭別名為高士佛無葉蘭,零星分布於海拔300-1000 m之竹林或造林地,目前數量上稱穩定,北從陽明山,南至恆春半島均可見其蹤跡,通常成群長在腐生枯木之上。全株無葉綠素,具地下莖,寄生腐植土上。泛亞上鬚蘭根部與一般蘭花氣生根不同,具塊莖。開花時花序伸出地表。花序垂頭狀,逐漸變直,白色;花序軸上密佈花朵。
點閱數580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4-07-16
太平山莢蒾-資源代表圖
web 太平山莢蒾
江素蘭/教育部自然生態學習網國小1-6年級
太平山莢蒾為常綠灌木,又稱為狹葉莢蒾,分布於全島中高海拔山區。其植株纖細,小枝上被覆褐色星狀毛;葉子為單葉對生,三出脈明顯,葉片為橢圓形或卵狀橢圓形,葉前端鈍鋸齒緣或全緣;花為總狀花序,生在側枝頂端,花朵為白色;果實為球形核果,成熟時由橙紅色轉為豔紅色。
點閱數309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4-07-16
鼠麴草-資源代表圖
web 鼠麴草
江素蘭/教育部自然生態學習網國小1-6年級
別名鼠麴、清明草、佛耳草。鼠麴草開的是頭狀花,但很特別的是包托著管狀小花的總苞片也呈黃色。它的莖葉被覆著長長的白柔毛,一株株直挺挺地頂著滿頭小黃花。鼠麴草的別名「清明草」,2至4月這段期間,幾乎在農田、路旁、開闊的荒廢地上,都能找到鼠麴草。早期農家習慣在清明時節用鼠麴草的嫩莖來做糕粿,有種特殊的「草粿」香。越年生草本,全株密被白色綿毛。可以高到 40 公分,適應很強,大量的生長在耕地中,和農作物爭養分,是被農人看作是雜草。在它的莖下面有很多分枝,斜斜的像上生長。像扁湯匙的葉子兩面都有細毛,互生的葉子綠中帶點白。整年都可以開花,鮮黃色的小花束很顯眼,是由許多管狀花集合起來的。長橢圓形的小瘦果扁平,帶有白色的冠毛,數量很多,風一吹起,就能隨風四處飄散,尋找合適的地點繁殖。
點閱數281
下載數2
修改日期:2024-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