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自然科學-國小3-4年級(二)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4,996
玉山茄-資源代表圖
web 玉山茄
江素蘭/教育部自然生態學習網國小1-6年級
玉山茄為蔓生草本植物,枝條纖細,通常依附木本植物攀爬而上,植株可達3公尺以上。葉為卵形或卵狀披針形,全緣;花為圓錐花序,花瓣為藍白色;果實為亮紅色,其鮮紅欲滴的模樣,與茄科中的另一種植物「白英」極為相似,故又名為「海桐葉白英」。
點閱數474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4-07-16
島田氏澤蘭-資源代表圖
web 島田氏澤蘭
江素蘭/教育部自然生態學習網全齡適用
島田氏澤蘭為特有種植物,生長環境為各地路旁草叢山區,尤其是大屯山主峰車道旁。島田氏澤蘭為多年生草本植物;莖多斜生,基部木質化。葉的形狀為卵狀披針形,長度可達7~8cm,先端尖銳,幾近無柄。頭花白色,呈繖防狀排列;每一頭花具5朵小花,總苞和花苞多呈紫紅或粉紅色。果實為黑色,具白色冠毛。全株植物具有濃郁的香氣。在民間有以其莖葉來沐浴及做為避邪之用。
點閱數447
下載數5
修改日期:2024-07-16
蘭崁馬藍-資源代表圖
web 蘭崁馬藍
江素蘭/教育部自然生態學習網全齡適用
蘭崁馬藍又可稱為蘭嵌馬蘭,為臺灣特有種,生育環境在中部中海拔山區及海岸山脈森林中。多年來草本,多數植株低矮柔的莖部斜生或平伏葉片對生,兩面被覆粗毛,疏鋸齒緣,形狀為闊卵形或闊橢圓形,長2-5 cm,寬2-3 cm,基部突尖或近圓形,兩面光滑或疏被長粗毛;葉柄長5-10mm,光滑。紫色花朵單生,近似喇叭形,而花冠上具有格狀的花紋,是重要的辨識特?。蒴果長圓筒狀,長約2cm,種子扁卵圓形。
點閱數276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4-07-16
雞冠刺桐-資源代表圖
web 雞冠刺桐
江素蘭/教育部自然生態學習網國小1-6年級
雞冠刺桐又稱賽波樹(Ceibo),是豆科刺桐屬的小喬木。原產地為南美洲的阿根廷、烏拉圭、巴西與巴拉圭,現作為行道樹廣為種植。樹幹周徑可達50公分粗,株高度約5-8公尺。雞冠刺桐在夏季開花,在南美洲的原生地區,開花期是由十月至次年的四月。而生長在北半球的雞冠刺桐,花期則是由四月至十月。花紅色,花為五數花,左右對稱,花序為總狀花序。果實為莢果,長度只有數公分長。種子栗棕色,圓柱狀,稀疏的分佈在果莢內。子葉為地下子葉,種子發芽後,子葉會殘留在地下,不會露出地面。雞冠刺桐同時是阿根廷和烏拉圭的國花,以及美國洛杉磯的市樹。
點閱數326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4-07-16
匍堇菜-資源代表圖
web 匍堇菜
江素蘭/教育部自然生態學習網國小1-6年級
又名如意草,分佈於台灣中北部,中低海拔地區。地下莖直立或斜上。葉闊箭形,偶卵形或圓形,先端突尖或鈍,基部闊心形,圓齒緣,兩面光滑或略被毛;葉柄長1 -14 cm;托葉披針形至長橢圓披針形,略齒緣。花白至灰紫色,帶暗脈紋;萼片披針形;花瓣長橢圓至倒披針形,先端凹。果長橢圓形。
點閱數467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4-07-16
小毛氈苔-資源代表圖
web 小毛氈苔
江素蘭/教育部自然生態學習網國小1-6年級
本種為本省茅膏菜科植物中分佈最廣者,幾乎分佈於全省各處較為貧瘠且潮濕的地方,常與苔蘚類混生。其植株在草叢等弱光區,全株呈綠色,僅腺毛呈紅色,在日照充足的強光區則全株呈紅色。小毛氈苔葉緣及葉面都長滿了細密的腺毛,細毛會分泌黏液捕捉小蟲,再以消化液將小蟲分解獲得氮素。夏至秋季開紫紅色小花,花莖細長,花會長的很高,這是為了要防止小蟲在採花蜜時,不小心被小毛氈苔黏到。小毛氈苔能行無性生殖,在葉緣長出小苗,利用葉片來繁殖。
點閱數286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4-07-16
蘭嶼烏心石(花)-資源代表圖
web 蘭嶼烏心石(花)
江素蘭/教育部自然生態學習網國小1-6年級
別稱大葉烏心石,台灣特有變種-蘭嶼地區。常綠大喬木,樹皮平滑,高可達20公尺,具環型托葉痕,全株幼嫩部分有茶褐色絨毛。葉互生,厚革質到革質,披針形至長橢圓形,葉先端圓至驟凸,長寬比為2倍左右,長5-8公分,寬3-4公分。葉革質(近厚革質),花期約在2-3月花被乳黃色(或白色),宛如小型的玉蘭花,但香味不似玉蘭花狂野,幽雅柔香與含笑花較為相似。
點閱數248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4-07-16
多彩多姿生態池---蓮池潭之旅-資源代表圖
web 多彩多姿生態池---蓮池潭之旅
余金枝/龍潭國小國小3-4年級
高雄市左營區蓮池潭畔洲仔路間的「洲仔濕地公園」是一座具有菱角、蓮花、水雉、小水鴨等浮葉植物與動物共存的淡水埤塘生態體系。參觀完蓮池潭後,就參觀所知回答問題。
點閱數290
下載數12
修改日期:2024-07-16
九重葛-資源代表圖
web 九重葛
蔡婉緩/新竹市政府教育處國小1-6年級
紫茉莉科植物九重葛花
點閱數371
下載數11
修改日期:2024-07-16
山棕-資源代表圖
web 山棕
江素蘭/教育部自然生態學習網國小1-6年級
山棕別名虎尾棕、黑棕、棕榔、山椰子、台灣砂糖椰子。常綠灌木,葉為奇數羽狀複葉,長可達2~3公尺,表面濃綠色,葉背灰白色。雌雄異株,花具濃郁芳香。葉鞘細密有韌性,富含纖維質,因此常被用來當作掃帚、棕刷等的原料,早期人們亦製做成蓑衣,用以擋雨。它也是紫蛇目蝶等的食草。其葉柄可製糖,砍下山棕的葉子,銷除葉片,碾碎葉柄可製糖,因此山棕被稱為台灣砂糖椰子。鄉下小孩在溪邊抓蝦,常會採一把山棕葉,再把葉片除去兩邊留下中脈,一根綁水螺,另一撕細打活結,之後綁水螺的一根放入溪中引蝦,待蝦出來吃水螺時,打活結的一根從蝦的尾部往前一套,就可抓住蝦。山棕晚上開花時,濃郁的花香四溢,容易吸引昆蟲前來,昆蟲又吸引青蛙等小型夜行性動物,而小動物再吸引蛇類前來,形成一個生態上的食物鏈。
點閱數285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4-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