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自然科學-國小3-4年級(二)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4,991
Iravadia reflecta (環紋河口螺)-資源代表圖
web Iravadia reflecta (環紋河口螺)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臺灣貝類資料庫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學名:Iravadia reflecta(環紋河口螺)形態特徵:殼呈圓錐形、殼外表有粗的螺肋環繞,粗的螺肋間有微細的縱肋紋,螺肋間的溝較淺。殼皮暗黃褐色。棲所生態:河口潮間帶世界地理分佈:日本奄美群島北部。台灣地理分佈:台南縣北門鄉,八掌溪口,台南縣七股鄉,七股潟湖,綠島資料來源: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臺灣貝類資料庫 http://shelldb.sinica.edu.tw
點閱數254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1-11-05
Tutufa rubeta (金口蛙螺)-資源代表圖
web Tutufa rubeta (金口蛙螺)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臺灣貝類資料庫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學名:Tutufa rubeta(金口蛙螺)棲所生態:淺海珊瑚礁、岩石底、低潮線世界地理分佈:海南、西沙、印尼台灣地理分佈:台灣北部,台灣東北角,台南,高雄,澎湖,屏東縣恆春半島,恆春半島,屏東後灣,花蓮海岸,台灣東北角,宜蘭縣蘇澳鎮資料來源: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臺灣貝類資料庫 http://shelldb.sinica.edu.tw
點閱數120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1-11-05
Cymatium pileare (毛法螺)-資源代表圖
web Cymatium pileare (毛法螺)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臺灣貝類資料庫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學名:Cymatium pileare(毛法螺)形態特徵:殼長菱形,殼厚,具發達的殼皮及殼毛,殼外表褐色到深褐色,具明顯的螺肋,與成長脈交織成布目狀,縱脹肋明顯,上面分佈濃密殼毛。殼口橢圓,紅褐色,唇厚,內、外唇上有白色齒狀突起。口蓋橢圓形,角質,褐色半透明。棲所生態:各種岩礁海岸、低潮線下世界地理分佈:本種在印度-太平洋的分布和前種一樣廣、但不見於大西洋、在台灣各種岩礁海岸常見。廣東、廣西、海南、印尼、阿拉伯東部 (NG, SEG, GO, Mas, SO)台灣地理分佈:南沙太平島,台灣北部海域,台灣東部海域,高雄縣,屏東縣東港,屏東縣恆春半島,屏東縣海口,蘭嶼,綠島,小琉球,龜山島,澎湖大倉島,澎湖北部海域,澎湖內海海域,台北縣貢寮鄉蚊子坑,台灣東北角,台南市安平,東沙島,花蓮,東沙島資料來源: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臺灣貝類資料庫 http://shelldb.sinica.edu.tw
點閱數260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1-11-05
Reticunassa pauperus (金黃織紋螺)-資源代表圖
web Reticunassa pauperus (金黃織紋螺)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臺灣貝類資料庫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學名:Reticunassa pauperus(金黃織紋螺)形態特徵:殼呈長水滴形,螺層明顯,有粗縱肋,橫向有較細螺肋,殼口圓菱筊形,成貝殼口外翻瓷質。殼色金黃到淡黃或白底有橫向褐色紋。棲所生態:潮間帶岩礁世界地理分佈:越南(Khanh Hoa、 Ninh Thuan)、阿拉伯東部 (GO, Mas)台灣地理分佈:台灣東北角,蘭嶼,台北縣貢寮鄉蚊子坑,台北縣貢寮鄉和美,台北縣貢寮鄉澳底,屏東縣恆春半島半島,大樹房,宜蘭縣蘇澳,小琉球,澎湖資料來源: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臺灣貝類資料庫 http://shelldb.sinica.edu.tw
點閱數108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1-11-05
Amusium pleuronectes pleuronectes (亞洲日月蛤)-資源代表圖
web Amusium pleuronectes pleuronectes (亞洲日月蛤)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臺灣貝類資料庫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學名:Amusium pleuronectes pleuronectes(亞洲日月蛤)俗名:長肋日月貝、海扇蛤、日月貝形態特徵:殼形為圓形,雙殼同形,但左殼紅棕色,右殼乳白色。左殼外面平滑有如年輪般的成長輪,自殼頂向腹緣有二十五到三十五條褐色放射線,其內面為白色,周緣則為紅棕色有相對數目的白色放射肋。右殼外面光滑乳白色,其內面亦有相對數目的白色放射肋。殼的內面可以清楚的看到閉殼肌痕。棲所生態:潮下帶水深5-85公尺、左殼紅、右殼白、生活於5-32公尺的淺海沙質海底,在中國南海分佈很廣、生活在淺海,水深大約十到五十公尺,以右殼(白殼)向下,而以左殼(紅殼)向上。平時以右殼平躺在海底,一旦遇到危險時,即以其強壯的閉殼肌,迅速開閉其雙殼來產生水流而逃離。世界地理分佈:分布自臺灣的臺南以南、中洲、東港到屏東枋寮的沿海均可以採到。廣東汕尾以南、香港、廣西北部灣、海南、印尼、馬來西亞、廣東省汕尾、上川島、閘坡、碯洲島、烏石港、北海、潿洲島、海南島新盈港、三亞、新村港、印度洋、中國南海、印度支那、日本、菲律賓群島、新幾內亞、安倍納、爪哇和澳洲等地台灣地理分佈:台灣海峽南端到南中國海,台灣西南海域,台南縣中洲,屏東縣東港,枋寮沿海,高雄縣,澎湖大倉島,澎湖北部海域,澎湖內海海域,台南市安平資料來源: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臺灣貝類資料庫 http://shelldb.sinica.edu.tw
點閱數318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1-11-05
Acila divaricata divaricata (銀錦蛤)-資源代表圖
web Acila divaricata divaricata (銀錦蛤)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臺灣貝類資料庫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學名:Acila divaricata divaricata(銀錦蛤)俗名:指紋蛤形態特徵:殼褐色,放射肋呈分叉狀,殼頂偏向前方1/4,殼長約30mm。棲所生態:水深68-162公尺細砂和泥質砂的沉積環境世界地理分佈:東海、南海、黃海中部、南韓台灣地理分佈:龜山島,宜蘭縣大里資料來源: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臺灣貝類資料庫 http://shelldb.sinica.edu.tw
點閱數126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1-11-05
Cassidula nucleus (鼬耳螺)-資源代表圖
web Cassidula nucleus (鼬耳螺)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臺灣貝類資料庫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學名:Cassidula nucleus(鼬耳螺)棲所生態:紅樹林世界地理分佈:印尼、阿拉伯東部 (SEG, Mas)台灣地理分佈:台南市安平,高雄,屏東縣東港,台東縣資料來源: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臺灣貝類資料庫 http://shelldb.sinica.edu.tw
點閱數142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1-11-05
Nerita undata (粗紋蜑螺)-資源代表圖
web Nerita undata (粗紋蜑螺)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臺灣貝類資料庫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學名:Nerita undata(粗紋蜑螺)形態特徵:螺塔明顯,殼表具許多粗的螺肋。在外緣上方有一個特大的齒狀突起,大突起的下方有齒狀突起,內唇滑層發達具條紋狀突起,內唇殼緣有大型的齒狀突起。口蓋有許多小型的顆粒。棲所生態:岩礁上、潮間帶世界地理分佈:香港、南沙、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台灣地理分佈:花蓮石梯坪,高雄縣,屏東縣南灣,蘭嶼,龜山島,澎湖大倉島,澎湖東部海域,澎湖北部海域,澎湖內海海域,花蓮縣大港口,屏東縣恆春半島,大樹房,屏東縣海口,台灣東部海域,台灣東北角,台北縣貢寮鄉蚊子坑、綠島資料來源: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臺灣貝類資料庫 http://shelldb.sinica.edu.tw
點閱數332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1-11-05
Lithophaga teres (黑石蜊)-資源代表圖
web Lithophaga teres (黑石蜊)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臺灣貝類資料庫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學名:Lithophaga teres(黑石蜊)俗名:光石蟶、光石蟶形態特徵:黑石蜊的殼形如一個長卵形,背側圓筒形而腹側相當圓弧形,前端略平直而後端稍拱起。殼表為黃褐色或黑褐色,殼上有明顯的同心圓弧成長輪。由殼頂後側向腹側可以將殼分為前背區及後腹區,前背區的殼面呈網狀紋,而後腹區只有成長輪。殼內面為白色,鉸齒細小不明顯。棲所生態:黑石蜊與同一科的淡菜不同,不是以足絲來固著於岩石或其它物體上,而是利用前背區網紋狀的殼紋,在珊瑚礁或岩礁鑽孔穴居其中,分布在潮間帶至二十公尺深的岩礁中。潮間帶的珊瑚礁中、穴居於石灰石、貝殼及珊瑚礁中,因自然生長的數量較多,故對真珠貝的養殖甚為有害。世界地理分佈:黑石蜊大多分布於澎湖群島珊瑚礁中。廣東澳頭、大亞灣、潿洲島、香港、海南、馬來西亞、新加坡、廣東省的潿洲、海南島北黎、青瀾、三亞、新盈、這種石蟶分佈面較廣、如紅海、印度洋、南太平洋、中國南海及日本等地均極普遍、台灣地理分佈:澎湖大倉島,澎湖北部海域,澎湖內海海域資料來源: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臺灣貝類資料庫 http://shelldb.sinica.edu.tw
點閱數221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1-11-05
Meretrix meretrix (台灣文蛤)-資源代表圖
web Meretrix meretrix (台灣文蛤)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臺灣貝類資料庫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學名:Meretrix meretrix(台灣文蛤)俗名:文蛤形態特徵:殼呈三角形,殼頂偏向前緣。前緣小月面梨形且明顯,後緣盾面為卵圓形,黑色且明顯,腹緣圓弧狀。殼外表顏色變化極大,有深灰色、深褐色、米黃色、白色等多種。殼表膨脹,但斑紋變化很大,有的為放射紋、波浪紋、點狀紋或不規則斑紋,大部分均有自殼頂射出的八字紋。殼內面為陶質白色,鉸齒板發達而堅硬。套線彎不深入,外套線痕較細。棲所生態:潮間帶至潮下帶、河口沿岸、內灣沙灘或淺海細沙底質、潮間帶以及淺海區的細沙表層世界地理分佈:模式產地在亞洲、分布於琉球以南、台灣、菲律賓、西太平洋、中國四海區(渤海、黃海、東海、南海)、北至遼寧庄河南至海南三亞、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廣東省南澳、潮陽(海門)、碣石、汕尾、平海、澳頭、上川島、台山(橫山)、東平、水東、碯洲島、徐聞(外羅)、烏石港、防城(企沙)、海南島新盈港、北黎、鶯歌海、港門(崖縣)、三亞、瓊東、海口、朝鮮、日本台灣地理分佈:台北縣淡水,基隆市,彰化縣,嘉義縣,台南市安平,高雄縣,屏東縣東港,台灣東北角,彰化縣鹿港,澎湖資料來源: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臺灣貝類資料庫 http://shelldb.sinica.edu.tw
點閱數341
下載數2
修改日期:2021-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