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345
穿越時空玩科學-星際大戰的光劍像雷切-資源代表圖
web 穿越時空玩科學-星際大戰的光劍像雷切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最近很流行做客製化的商品,像是縷空雕花的筆筒,好漂亮喔,這樣的商品是用雷切做成的,雷切是什麼?難道是用雷來切東西? 雷射光可以做成雷射槍也可以做成簡報的雷射筆,那我被雷射筆照到會不會受傷呢? 媽媽說長大後要帶我去做雷射矯正我的近視,我就可以不用戴眼鏡了,到底雷射是什麼?為什麼可以這麼厲害呢?今天穿越時空玩科學要和大家解密的三顆寶石是:同樣是光,但是雷射光和一般光有顯著的不同,到底雷射是如何發展出來的呢?
點閱數205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小發現大科學-蔬果也怕低溫寒害?-資源代表圖
web 小發現大科學-蔬果也怕低溫寒害?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每當氣象局發布低溫特報時,除了提醒人們要做好的保暖準備外,也會要農夫、漁夫為作物及養殖漁業做好保溫,「寒害」不只會對人類的生活造成影響,許多動植物也會因為低溫而無法生存。 ●「sos逃生賽」單元:小朋友將闖關挑戰,回答跟寒害有關的三道問題。「寒害」的標準是什麼?幾度以下就是「寒害」?「寒害」對於人們的生活會造成那些影響?面對「寒害」的威脅,人們可以做那些事? ●「科學酷檔案」單元:邀請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氣象組黃紹欽研究員,帶著小朋友一起認識天然災害-寒害。 ●「英雄救難隊」:分享葡萄農的做法。法國布根地有不少的葡萄園,極端氣候對於農業造成很大的影響,經歷寒害的損失後,葡萄農開始想辦法因應極端氣候變化。
點閱數254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穿越時空玩科學-電磁波在生活中的運用-資源代表圖
web 穿越時空玩科學-電磁波在生活中的運用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微波爐真方便,只要30秒就可以加熱食物,到底微波爐加熱食物的原理是什麼?可以這麼快速的加熱食物甚至把食物煮熟了? 微波、X光、射線、甚至原子核所產生出的都是電磁波,可是對於生活應用卻差得十萬八千里,這些不同波又該要如何區分呢? 傳說電影裡的綠巨人是因為被某種電磁波照射產生了超能力,那我們在生活中運用了微波爐、電磁爐,用久了會不會也產生基因的改變,變成奇怪的生物?今天穿越時空玩科學要和大家解密的三顆寶石是運用不同的波長特性,為人類生活創造了便利性的生活中的各種波。
點閱數275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小發現大科學-有風才會有海浪嗎?-資源代表圖
web 小發現大科學-有風才會有海浪嗎?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海面上有大大小小的風浪,人們可以利用風浪,從事休閒娛樂活動,像是衝浪或風帆。但有時海浪就如同猛獸一樣,會吞噬船隻,造成嚴重損失。面對海洋變化,不需要太過驚恐,只要做好功課,懂得趨吉避凶,就能悠遊於水上。 ●「sos逃生賽」單元:小朋友將闖關挑戰,回答跟海浪有關的三道問題。海浪是怎麼形成的?什麼是瘋狗浪?有固定發生地點嗎?為什麼瘋狗浪造成的傷亡很嚴重?面對海浪或瘋狗浪,該怎麼保護自己的安全? ●「科學酷檔案」單元:邀請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坡洪組梁庭語研究員,帶著小朋友一起認識海浪。 ●「英雄救難隊」來聽聽航海史上一件離奇故事。海象變化大,無論是在岸邊或海上,都可以利用科技好好掌握情況,以避免自己陷入危險,做好充足準備,就能在遇到危險時,好好自我保護。
點閱數286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海洋科學來調查-珊瑚礁保育-資源代表圖
web 海洋科學來調查-珊瑚礁保育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播出日期:2023/10/06「珊瑚」不只美麗,在整個海洋生態系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如果海洋裡少了珊瑚,那麼許多生物也可能會面臨生存的危機。長年累積而形成的珊瑚礁是許多海洋生物棲息的場所,也因此形成了豐富的生態系統。台灣南部墾丁可以見到美麗的珊瑚礁,但大家對於珊瑚的認識夠多嗎?知道它們的生態小秘密嗎?「科學來調查」單元,邀請小朋友闖關挑戰,回答跟珊瑚有關的三道問題。1.請問珊瑚是植物,請問對不對?2.台灣墾丁的珊瑚碓是堡礁,請問對不對?3.珊瑚會有繽紛的顏色,跟共生藻有密切關係,請問對不對?想知道三道問題的正確解答嗎?鎖定「科學來調查」,跟著小朋友闖關,一起爭取最高榮譽海星獎,也增加對於海洋的了解,讓我們努力成為親海、知海的小達人~
點閱數347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5-05-13
小發現大科學-海嘯為什麼這麼可怕?-資源代表圖
web 小發現大科學-海嘯為什麼這麼可怕?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發生南亞海嘯,造成了29.22萬人死傷,經濟損失超過100億美元,是目前世界上最恐怖的海嘯災難之一。台灣有沒有發生過海嘯呢?根據歷史記載1867年,台灣北部曾經發生過,但並沒有造成任何傷害。 ●「sos逃生賽」:小朋友將闖關挑戰,回答跟海嘯有關的三道問題。為什麼會發生海嘯?海嘯一定跟地震有關嗎?海嘯為什麼會造成嚴重的破壞?可以預測嗎?當海嘯來襲時,該怎麼辦? ●「科學酷檔案」:邀請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地震人為組楊清淵研究員,帶著小朋友一起認識天然災害-海嘯。 ●「英雄救難隊」:分享跟海嘯有關的故事。科技進步,因此我們能預測某部份天災,像是颱風、暴雨等,這麼一來,就能提前準備,將災害降低,以前沒有科技來幫忙監測天災的發生,人們靠著敏銳的觀察力,也能躲過傷害。
點閱數257
下載數2
修改日期:2025-05-13
小發現大科學-為什麼現在常會下暴雨?-資源代表圖
web 小發現大科學-為什麼現在常會下暴雨?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2021年,西歐降下打破紀錄的暴雨,造成嚴重災情,包括洪災、土石流和民房倒塌等,事實上,世界各地頻傳發生暴雨的情況,突然而來的暴雨,不僅打亂了人們生活節奏,也造成極大的災損。 ●「sos逃生賽:小朋友將闖關挑戰,回答跟暴雨有關的三道問題。為什麼現在發生暴雨情況越來越多?雨下多少,會被稱為暴雨?暴雨會造成那些影響? ●「科學酷檔案」:邀請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氣象組黃紹欽研究員,帶著小朋友一起認識暴雨。 ●「英雄救難隊」分享救援泰國足球隊的故事。當暴雨發生時,會造成許多危急的事件,像有人會受困,有人會深受危險之中,這時,也會產生許多溫暖的故事,泰國足球隊就曾因暴雨而受困,那次事件引起全球關注,之後也展開一系列救援行動。
點閱數196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SOS逃生賽-發生地震時,到底該躲那裡?-資源代表圖
web SOS逃生賽-發生地震時,到底該躲那裡?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台灣位處於地震帶,為了避免地震災害造成嚴重危害,所以,學習正確的避難知識,就成了日常生活必需的學習,像台灣和日本的小學都有地震的防災演練,經由一次次的練習,以降低地震帶來的人員、財產的損失。地震來臨時,到底該怎麼做呢?大眾常聽到的地震躲「黃金三角」,這可是不正確的訊息喔,學習正確的避難方法,及時躲在正確且安全的位置,不只減少受傷的機率,同時,也能為自己爭取生存的機會。校園活動時,如果遇到地震該怎麼辦?該躲在游泳池、足球門,還是空曠場所?另外,發生地震時,要不要趕快關掉瓦斯呢?事前多些了解,才能防災、降災,「SOS逃生賽」單元,小朋友將闖關挑戰,回答跟地震有關的三道問題,學習更多地震發生時的因應方法,以降低地震帶來的損失。
點閱數395
下載數8
修改日期:2025-05-13
小發現大科學-調查農業損失很重要?-資源代表圖
web 小發現大科學-調查農業損失很重要?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農夫或果農種植作物時,遇到天然災害,會造成嚴重損失,農業災損是如何計算?統計記錄農業災損對於農夫而言,可是有很大的幫助,農夫們會知道面對災害該如何應變,作物栽種的時程是否需要做些調整。 ●「sos逃生賽」:小朋友將闖關挑戰,回答跟農業災損有關的三道問題。農地或果園遭受破壞,到底是如何估計損失的?估計農業災損的目的是什麼?了解農業災損情況對於將來防災或減災,會有幫助嗎? ●「科學酷檔案」:邀請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氣變組劉玫婷研究員,帶著小朋友一起了解農災損的問題。 ●「英雄救難隊」:分享印度對付蝗蟲的故事。印度曾經遇到大規模的蝗蟲入侵的危機,但印度政府卻利用7天的時間,消滅了4000億的蝗蟲,到底是怎麼做到的呢?
點閱數290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SOS逃生賽-為什麼有些國家會消失?-資源代表圖
web SOS逃生賽-為什麼有些國家會消失?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2021年,吐瓦魯的外交部長站在海水中發表演說,這一幕透過電視螢幕的傳送,震驚了全世界。吐瓦魯海拔最高的地方只有4.5公尺,是全球遭受海平面上升威脅最嚴重的國家,過不了多久,全國的人民全都被逼著離鄉背并。受到全球暖化的影響,海平面正在上升,不僅人類生存環境受到影響,自然生態受到的衝擊,海平面上升會加劇風暴潮和淹水的衝擊,當土地被海水淹沒,農業用地將遭受「鹽害」,因為鹽分高的海水湧入農田,使沿岸地區難以種植農作物,如果海水滲入地下水,更將影響飲用水和農業用水的品質。另外,海平面上升會加劇風暴潮及淹水的可能,「SOS逃生賽」單元,小朋友將闖關挑戰,回答跟海平面上升有關的三道問題,了解海平面上升,會對人類生活產生那些影響,而面對這樣的問題,人們又該如何去思考解決。
點閱數340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