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17,482
小發現大科學-是誰污染了海洋?-資源代表圖
web 小發現大科學-是誰污染了海洋?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
日常生活中會造成海洋污染的事件琳琅滿目,大、小朋友無意中可能都成為了兇手,當海洋環境遭受被污染破壞後,想恢復成原狀,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當污染惡化的海洋,也會對人類的生活及健康,造成相當嚴重的影響。 除了工廠排放廢水、原油污染外,洗碗、洗衣也有可能對海洋環境造成影響,大家都了解嗎?「科學來調查」單元,林依潔及章筱翎兩位小朋友將闖關挑戰,回答跟海洋污染有關的三道問題。 造成海洋污染的原因有那些?慎選洗髮精、清潔劑和洗衣精,可以減少對於河川或海洋的污染嗎?「科學酷檔案」單元邀請台北市海洋教育中心海洋教師盧主峰,帶著小朋友一起討論海洋污染問題,同時,思考生活中該怎麼保護海洋。 少使用化學清潔劑,就能減少對海洋環境的污染,因此,有人努力致力於研發環保清潔劑,既滿足了人們便利打掃清潔的需求,同時,也能降低對環境的污染,「科學思多力」單元,分享彼得曼雷斯發明環保清潔劑的故事… 小發現別錯過,大科學過生活,「小發現大科學」節目帶領大朋友和小朋友一起認識生活中有趣的海洋知識喔!
點閱數282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5-07-28
環保繽紛樂-安全使用環境用藥-資源代表圖
web 環保繽紛樂-安全使用環境用藥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
1小單元(生活大小事)~本週主題「屋頂清涼一下」。熱呼呼的夏天,住在城市的人們感受更是明顯,水泥建築林立,加上太陽日照,更讓室內溫度居高不下。有沒有不用開一整晚冷氣的方法呢?當然有啊,建議大家可以從改變屋頂開始著手,一起來聽聽新北市環保局本週帶給大家的建議。2.小單元(環保小叮嚀)~本週由板橋區沙崙國小蔡杰霖以及泰山區義學國小吳宜恩分享他們的環保願景與想法。3.主題專訪(環保好生活):夏天到了,許多人應該有發現家裡多了一些不速之客,像是蟑螂、蚊子、螞蟻…等,不知大家是怎麼把牠們趕出家門的呢?相信很多人會去買殺蟲劑,但同時也會擔心殺蟲劑裡的化學物質,用了對身體或者環境有沒有影響?今天南瑛邀請了環保署毒物及化學物質局的洪靜宜專員來幫大家解惑,讓我們一起更了解如何安全使用環境用藥。
點閱數267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7-28
環保繽紛樂-熱愛環境的藝術家-資源代表圖
web 環保繽紛樂-熱愛環境的藝術家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
1小單元(生活大小事)~妳知道塑膠袋發明者最早的初衷為何嗎?妳知道新北市最長的垃圾車收運路線是哪一條嗎?另外,明明已依照環保局建議的節電措施,為何室內降溫感覺依然不明顯呢?許多生活中的細節和資訊,透過今天新北市環保局李知穎股長告訴大家「眼見不一定為憑以及2則環保冷知識」。2..小單元(環保微講堂)~本週很特別喔,是由鷺江國中唐翊萱和林家萱兩位同學和大家分享他們對於快時尚這個議題的看法。3.主題專訪(環保好生活):兩位關心環境的藝術教育工作者小夜(黃怡華) 以及小夫( 羅勝夫) 老師,因為自身的成長經驗,希望從小教育孩子愛惜我們的生態環境, 像是開發了「海洋保衛大作戰」的桌遊,透過角色扮演,讓玩家在遊戲中了解帶過度捕撈的議題,一起來聽聽這兩位熱愛環境的藝術家的分享囉!
點閱數225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7-28
小發現大科學-自由車選手的好伙伴-資源代表圖
web 小發現大科學-自由車選手的好伙伴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
1790年,法國人西夫拉克伯爵發明了世界上最早的腳踏車。它是在玩具木馬的腳上安裝了兩個輪子後製成的,它既沒有使車子前進的驅動裝置,也沒有轉向裝置。後來經過許多人的努力改良,終於,在1888年,設計出了類似現代自行車的模樣,騎起來既舒服也省力,也讓自行車進入普及的時代,因為腳踏車的費用不僅比車子便宜,同時,也不會製造污染,因此成了全世界人們用得最多,也最實用的交通工具。自行車為什麼能順利前進,跟齒輪的運作有很大的關係,生活中,我們也有不少物品運用了齒輪,本集節目邀請台中四育國中周志偉老師帶領大朋友、小朋友認識齒輪。小發現別錯過,大科學過生活,「小發現大科學」節目每週三中午12:30,帶領大朋友和小朋友一起認識生活中有趣的科學知識喔!
點閱數268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5-07-28
小發現大科學-什麼是鏢旗魚?-資源代表圖
web 小發現大科學-什麼是鏢旗魚?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
東北季風吹起時,就是台東漁民捕捉旗魚的好時節,目前台灣有四種捕捉旗魚的技術,包含了流刺網、延繩釣、定置網及鏢旗魚,其中,「鏢旗魚」是最古老,也是世界唯一的捕魚法,但目前也面臨失傳的問題。 鏢旗魚,是不是只要旗魚中鏢,就算大功告成?為什麼目前從事鏢旗魚的人越來越少?「科學來調查」單元,蔡子楚及張育誠兩位小朋友將闖關挑戰,回答跟鏢旗魚有關的三道問題。 鏢旗魚如何進行?是不是具有危險性?鏢旗魚會式微的原因是什麼?「科學酷檔案」單元邀請台北市海洋教育中心海洋教師戴佑案,帶著小朋友一起認識傳統捕魚法-「鏢旗魚」。 鏢旗魚除了是項捕魚技術外,也突顯台灣人堅毅的精神,事實上,想捕抓旗魚並不容易,新加坡人也曾經為了旗魚而大傷腦筋,「科學思多力」,分享新加坡紅山的故事。 小發現別錯過,大科學過生活,「小發現大科學」節目帶領大朋友和小朋友一起認識生活中有趣的海洋知識喔!
點閱數107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7-28
小發現大科學-金山磺火捕魚-資源代表圖
web 小發現大科學-金山磺火捕魚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
「金山磺火捕魚」是台灣歷史悠久的捕魚法,最早漁夫們是利用火把捕魚,因新北市金山地區盛產磺石,所以,開始使用磺火捕魚,每年五至九月是金山地區傳統的磺火捕魚季。 小朋友對於傳統的磺火捕魚了解嗎?是種友善的捕魚法嗎?「科學來調查」單元,林依潔及林柏睿兩位小朋友將闖關挑戰,回答跟金山磺火捕魚有關的三道問題。 磺火捕魚如何進行?有沒有危險性?現在使用磺火捕魚的人多嗎?「科學酷檔案」單元邀請台北市海洋教育中心海洋教師戴佑安,帶著小朋友一起認識傳統的捕魚法-「金山磺火捕魚」。 從不同的捕魚方式,可以了解當地漁群分布的情況及漁民的生活型態,最早的捕魚方式,是誰想出來的?「科學思多力」單元,分享伏羲氏發明漁網捕魚的故事。 小發現別錯過,大科學過生活,「小發現大科學」節目每週三中午12:30,帶領大朋友和小朋友一起認識生活中有趣的海洋知識喔!
點閱數193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7-28
青春創學院-影像辨識全向移動倉儲機器人-資源代表圖
web 青春創學院-影像辨識全向移動倉儲機器人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
在製作機器人的過程中其實可以發現我們所⽤用到的許多技術都是業界所在使⽤用的,以這些技術在未來來進入業界時可以更更快接軌,⽽而且這些技術也不⼀一定只能⽤用在機器⼈人上,例例如⼯工廠⾃自動化甚⾄至現今最夯的電動⾞車車都與機器⼈人技術有關連
點閱數127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7-28
新科技大未來-染色體異常偵測大師-資源代表圖
web 新科技大未來-染色體異常偵測大師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
說到染色體,腦海中出現的是:一長串的序列、電話線般的中空螺旋?又或是神秘的遺傳密碼:源自爸爸的傲人身高、像媽媽一樣的迷濛大眼、丟三落四的腦袋瓜…..染色體的異常研究將有助於解開神秘的遺傳密碼,由中央研究院楊欣洲研究員研發的「染色體異常偵測大師」,提供基因型和雜交強度資料的整合型基因體分析,可以偵測各種染色體異常,建立參考資料庫與分析系統。這項生物晶片科技可應用於產前胎兒和小兒染色體數目異常與結構變異檢測,例如產前篩檢與小兒先天遺傳疾病檢測、癌症與疾病風險評估等各式精準醫療的應用。「新科技大未來」 節目邀請中央研究院楊欣洲博士為大家介紹「染色體異常偵測大師」,歡迎一起來關心這項跟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生物晶片新科技~
點閱數187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7-28
MIT生態道館-請勿餵食野生動物-資源代表圖
web MIT生態道館-請勿餵食野生動物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
今天『MIT生態道館』的生態保育訓練家,要來挑戰的道館是【野生動物道館】,野生動物不是寵物,任意的餵食野生動物,提供他們美味的自助餐,等於也是教動物們把人類與食物做連結,反而更容易發生人類與動物之間的衝突。近年來因民眾餵食野生動物或廚餘垃圾處理不當,吸引野生動物前來覓食,使得野生動物依賴人類餵養而失去原本的覓食天性,甚至會進一步向人類索食而產生攻擊行為,傷害到餵養民眾。在公園裡看到鴨子、魚或麻雀,似乎常常令人有一股想要拿東西餵牠們的衝動。但是,任意餵食野生動物真的是愛牠們嗎?如果是愛牠們,為什麼許多國家公園和動物園,常常都會見到「請勿餵食野生動物」的警示板呢?趕快加入我們MIT生態道館的行列,一起學會跟野生動物保持社交距離吧~
點閱數282
下載數2
修改日期:2025-07-28
環保繽紛樂-石虎媽媽的堅持-資源代表圖
web 環保繽紛樂-石虎媽媽的堅持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
1小單元(生活大小事)~本週介紹「新北Ucup」。台灣瘋路跑,每年上百場次的路跑活動總是吸引無數跑者,智能住宅就只能是「貴森森」的豪宅嗎?新北市環保局要告訴大家如何讓自己的小窩變為智能住宅,也要提供環保建議給想買房的朋友參考喔。2.小單元(環保小叮嚀)~本週由新北市石門區老梅國小林榮洋和汐止區崇德國小游立楨分享他們的環保願景與想法。3.主題專訪(環保好生活):不論是開發案、毒殺或是路殺等事件,經常在新聞當中看到「石虎」與人發生衝突,多年下來造成石虎瀕臨絕種的危機,今天南瑛為大家專訪「石虎媽媽」陳美汀。陳美汀女士投身石虎研究超過20年,透過成立協會方式希望集結更多人關心生態,日前協會發起群眾募資,款項將用來改建雞舍化解衝突,繼續守護台灣最後的原生貓科動物─石虎。
點閱數218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5-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