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Bryaninops loki(羅氏珊瑚鰕虎)俗名:寬鰓珊瑚鰕虎魚、甘仔魚、狗甘仔、寬鰓珊瑚鰕虎、魯氏苔鯊棲息深度:10 - 25公尺形態特徵:第一背鰭:Ⅵ;第二背鰭:Ⅰ, 7~ 9 (通常是8);臀鰭:Ⅰ, 7~9;胸鰭:13~17 (通常是14或15),胸鰭上端前3或4根與下端倒數2或3根鰭條不游離分枝,其餘接分枝。縱列鱗 33~53 (平均47)。身體細長,標準體長為魚體高的5.6~9.5倍。頭寬與頭高約相等;吻長等於或稍短於眼徑長。口大,上下頜約等長;下頜兩側中部的外列齒,各為1-2顆大型犬齒。眼間隔狹窄,約為眼徑的1/3,有2個感覺孔,感覺孔連續,不中斷。腹鰭短,相連癒合成吸盤狀,末端不會延伸至肛門。體色淺粉紅色而透明,可見到體內部具深紅色三角形斑塊,各斑塊向上方延伸達背面,形成紅色斑點。體側下半部粉紅色。上唇及吻部紅色。各鰭淺粉紅色而透明,尾鰭下半葉為紅色。胸鰭基部無斑塊。(林上智、林沛立編寫 2012/10)棲所生態:暖水性底層小型魚類,主要棲息於熱帶珊瑚礁的蘆莖珊瑚上,具有良好的保護色,與珊瑚營共生生活。常可見到成對棲息於同一株上,並將卵產於珊瑚的表面上。地理分佈:分布於印度-太平洋海域,由紅海至夏威夷、斐濟及薩摩亞群島等,北至菲律賓、臺灣及日本,南到澳洲大堡礁、羅得豪等。臺灣發現於南部海域。漁業利用:小型魚類,不具漁業價值。資料來源:邵廣昭 臺灣魚類資料庫 網路電子版 http://fishdb.sinica.edu.tw, (2018-12-12)
修改日期:2021-10-24